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沧州社区治理制度优化分析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12 共458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探究
  【第一章】沧州社区治理制度优化分析引言
  【第二章】城市社区治理理论基础
  【第三章】国内外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
  【第四章】系统化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
  【第五章】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改进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沧州社区治理系统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深入,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结构变迁,原有的城市居民由"单位人"逐渐回归到"社区人";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大规模扩张建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居住人口数量逐年攀升,社区开始更深入的承担着原先由企事业单位、政府所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使得社区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城市基层管理上出现了很多全新的领域,城市社区治理这个全新的课题备受瞩目。

  1999 年国家民政部拟定了《关于建立"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的实施意见》,来探索社区建设的新路径。2000 年 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办 23 号)文件,着力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社区建设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报告同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战略角度为城市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对于改进社区治理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沧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河北省处于中上游水平,运河区作为沧州市的主城区,其城市社区治理在河北省范围内比较代表性。

  1.1.2 选题的意义

  随着城市社区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城市社区治理成为社会体制研究的突破点,因此,探索城市社区治理体制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依然存在很多社会矛盾。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各地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地区实情,积极探索社区治理体制。城市社区治理体制的优化和完善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进国家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性的制定出台了系统化社区治理模式,目前,此模式已经成为运河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有力抓手,经验做法相继在河北省、沧州市各家媒体报道,并作为"平安沧州建设"的典型示范进行大力推广。本文以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为依托,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运用其已取得的成效,对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治型、和谐型、平安型、服务型城市社区的构建道路。

  (二)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创新社区治理体制,通过增强居民自治意识,重视保障居民权益,让居民和中介组织参与到社区事务管理中来,充分实现基层民主,从而真正实现居民自治,对于激活社区民主,推进政治民主有重要影响。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模式中"三选一聘",即社区党员根据党的规定选举党组织,居民依照《城市居委会组织法》选举居民委员会,并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选出业主委员会,业主依据《物业管理条例》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的办法,完善了社区建设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居民自治路径,充分发扬了基层民主,表达了社区居民的意愿,增强了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第二,有利于构建平安社会。作为社会的最基层单元,城市社区搭载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链条。社区和居民建立密切、稳固的关系架构,可以充分发挥基层优势,均衡社区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层支撑。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模式中"六个维稳网络",即矛盾纠纷调解网、社区信息网、心理咨询网、视频监控网、治安防控网、法律援助网的构建,创新机制整合管理资源,形成了综合治理纵深化发展,社区维稳实现了由粗放式被动保稳定向网络化主动促和谐的转变。

  第三,有利于增强工作成效。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作为城市社区的管理者,一直都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是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模式中"六位一体"机制的建立,通过整合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警务室和社会组织等六个主要社区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经费保障、责任落实五个工作制度,统筹社区职能主体,推行办公一体化、人员交叉化、工作融合化、管理联动化和责任共担化的工作机制,变分散、割裂的社区工作方式为协调联动的管理运行机制,变居委会孤军奋战为社会多元参与的格局,实现了社区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调联动。

  第四,有利于服务社区居民。城市社区是"社会人"的生活载体,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城市社区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凸显。城市社区要为居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的社区活动,建立密切的居民关系,培养"熟人"社区文化,最终走向社区自治。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模式中"九个服务平台"的构建,通过把医疗、养老、就学、治安、帮教、调解、文化、家政、物业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服务需求系统关联起来,实现了由片段式、随机性简约服务向平台式、规范性全方位服务的转变,切实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目前,普遍把 1887 年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滕尼斯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作为社区理论诞生的标志。在这本书里,费迪南。滕尼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描述了社区,他认为社区的特点是人民对本社区的强烈认同感、情感主义、传统主义和对社区内其他成员的全面的概念。

  迄今,国外对城市社区治理一百多年的研究里,研究者们都遵循着不同的理论路线和观察视角,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美国芝加哥学派帕克把社区作为一种空间区域单位来研究,创立了人文区位理论模式。

  英国社会学家布朗认为"社会每个系统都有特定功能",提出了功能主义理论模式。美国社会理论专家桑德斯认为"社区是个人、群体、组织相互作用的网络",提出社会体系理论模式。以亨特为代表的社会精英流派采用声望法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社区政治权力掌握在少数社会名流手中,提出了社区精英模式。多元治理流派则认为社区的权力分散在多个团体中,提出了社区治理模式。

  1.2.2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关于城市社区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 世纪 30 年代,陶孟和、李景汉先生主持北平社会调查所,开创了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的先河。

  改革开放以来,经由学术界的推动和基层管理的实践需求,最初从探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而提出的"社区"、"社区服务"概念,逐渐发展到全国性的"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建设",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学者从多个角度和侧重点对城市社区治理进行了研究,代表着作有:康之国的《构建城市和谐社区与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夏建中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王大海、魏娜、郇建立的《社区管理》等。这些研究最主要的是从社会学、政府职能转变或管理模式变迁的角度进行研究。

  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夏学銮教授提出,社区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可将其分为动力、整合、激励、控制和保障等五个机制,并将研究社区运行机制作为探讨社会运行机制的基础,并用社区重建模式、社区授权模式、社区自治模式概括社区。

  王思斌教授在对城市社区建设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三方合作,经济、政治、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建设模式。

  运用政府职能转变或管理模式变迁来分析的学者马西恒、崔运武等指出中国城市建设的初衷,旨在适应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需要,由社区承接"单位"解体和政府职能转变后还原出来的社会职能,逐步达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使社会产生了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多元利益主体,也因管理与功能的承载的缺位而突出了稳定与秩序的重要,这是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原初动因。推动城市基层社会群众自我管理模式并构成政府社会管理新方式的形成,使政府主导社区建设所要达到的两个基本目标,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总的来说,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加上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差异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理论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加强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对未来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进行研究。首先,导论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概括了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其次,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对国内外代表性、典型性社区治理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国内选取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百步亭模式,国外选取自治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混合型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充分借鉴各地实践的经验。第四,主要是从运河区社区概况、建立的背景和意义、具体做法和成效方面详细介绍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模式。第五,对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运行过程中面对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发现了例如行政化色彩浓厚、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足、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程度低、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业性人才支撑等问题。第六,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从明确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能定位、大力发展社区中介组织、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健全社区建设的物质保障、组建专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等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治型、和谐型、平安型、服务型城市社区的构建道路。

  1.3.2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文献(书籍、期刊、优秀论文、政府文件、研究报告等),收集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文献,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二)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论证,确保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改善对策的准确与深入,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体制创新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通过对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的对比研究,以及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进行深入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为依托,对其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了社区治理行政化色彩浓厚、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足、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程度低、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业性人才支撑等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从明确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能定位、大力发展社区中介组织、提升居民参与程度、健全社区建设的物质保障、组建专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等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治型、和谐型、平安型、服务型城市社区的构建道路。

  但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和视野有限,所处环境单一,所以在问题的分析、尤其是对策建议的提出上可能会比较片面,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自己有所进步,但在今后,会更加注重理论素养的养成和专业知识的提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