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系统化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12 共733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探究
  【第一章】沧州社区治理制度优化分析引言
  【第二章】城市社区治理理论基础
  【第三章】国内外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
  【第四章】系统化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
  【第五章】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改进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沧州社区治理系统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4 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

  4.1 沧州市运河区城市社区概况

  运河区地处河北省沧州市主城区,是沧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总面积为 117 平方公里,辖 2 个乡镇、6 个街道办事处,共有 63 个行政村和 57 个社区,总人口 31.18 万,城市人口达 23.38 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75%.

  4.2 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城市社区治理的建立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运河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张,大批城中村、棚户区变成现代化居民小区,新建高档小区大量增加,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居民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个体化发展趋势,人际关系发生彻底改变,单位人变为了社会人,"熟人社会"变成了"生人社会".作为城市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社区普遍出现了一些新的、共性的问题:社区由过去的单纯居民居住点成为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多方利益的交汇点、各类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和各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社区治理工作较之以往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如何更好的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并实现科学领导,如何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如何实现社区的持久稳定与和谐、如何深化社区服务实现"以服务促管理"的工作目标,已经成为社区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面对社区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运河区委、区政府在多次调研、广泛研讨、借鉴经验、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明确了加强社区治理工作的"三点认识":一是要把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作为探索改进社区治理结构的新路径。社会问题社区化,使得社区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托盘",必须坚持系统治理,在社区共治与居民自治相结合上求突破。社区共治是方向,居民自治是核心,政府与社区只是指导和监督的关系,治理主体由单一主体转变为多元主体,治理过程由行政控制转向共商、共议、共决的民主协商,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层级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结构。实施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相结合,就是从体制机制上理顺党委、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建立起以党和政府领导、以社会各方参与和共管共治为依托、以社区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为手段的社区组织管理机制。二是要通过社区资源整合与共享来优化社区治理新网络。新形势下开展社区治理工作,必须进一步确立开放意识,积极整合社区内各种组织,以社区为平台,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协作、齐抓共管,实现社区资源的配置合理化、利用最大化,使政府、经济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居民都能有序行使各自的职责、权力和义务,使社区治理的权力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在将分散的各种社区资源整合、力量凝聚的基础上,要从化解矛盾、治安防范、组织管理、服务保障等方方面面入手,进一步健全社区治理网络,切实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三是要把"以人为本、满足需求"的理念融贯于社区服务新实践。社区是生活居住的重要场所,作为社区的主人,社区居民自然会对社区服务提出需求,社区治理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地全面考虑到居民的各类需求,推出更多更好的社区公共服务产品,做到社区治理工作与居民需求同频共振。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需求,把社区居民作为服务的主体,一切从社区发展和社区居民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好居民诉求,维护好居民合法利益,切实推动社区建设科学发展。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认识,运河区委、区政府在认真研究、反复酝酿的基础上,着眼于整体性和系统化改革探索,突出社区治理的政策性顶层设计,实施了以"三选一聘"建组织、"六个网络"维稳定、"六位一体"强机制、"九个平台"搞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六九"系统化社区治理模式。

  4.3 沧州市运河区系统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具体做法

  4.3.1 "三选一聘"建组织,完善社区建设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居民自治路径

  "三选一聘"即社区党员根据党的规定选举党组织,居民依照《城市居委会组织法》选举居民委员会,并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选出业主委员会,业主依据《物业管理条例》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目前,共完成了全区 57个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的选举、任命工作,推选业主委员会 60 个,选聘物业公司63 家,构建了"党组织领导、居委会负责、业委会维权、物业公司受聘履约"的社区管理组织体系。通过实施"三选一聘",构建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近几年,运河区紧紧抓住社区行政区划调整、公开招聘社区干部、社区居委会换届等契机,采取笔试、面试、公推直选、直接任命等方式,选齐配强社区党务干部,并通过公开招聘、党委提名、党员推荐的形式,配备了社区党务工作者,为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打牢了坚实基础。二是完善了社区组织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为确保社区"三选一聘"组织的规范操作,重点完善了《社区党组织基本规章制度》、《党务工作制度》、《党员管理办法》等社区党组织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增强核心地位,把握方向和全局;组织社区居民讨论、修改和完善了《居民自治章程》、《和谐共建居民公约》等社区自治制度和《民主议事管理办法》等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居民自觉遵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制定了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的《产生程序及运行规则》,确保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了群众参与社区决策的工作机制。"三选一聘"将社区党员、群众、业主合理编排在议事、决策的各个环节,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让居民说话、由群众做主,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居民共同协调处理社区重大事务。过去社区的事儿干部管,社区单打独斗,很多涉及群众利益的事"费力不讨好",群众不买账。现在是一同商量着办,干的是"大家的活",社区工作顺利多了。2014 年以来,运河区各社区共开展小区环境改造、流动人口管理、清除广场噪音、卫生管理等事务 191个,化解矛盾纠纷 625 起,整治社区治安、安全隐患 140 余个,全部让社区相关居民全程参与、全面监督,在确保公平、公开、透明处理社区事务的同时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三选一聘"使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力得到增强,使居民的利益得到更好维护和保障,使居民参与社区决策的途径得到畅通,形成了社区内党的领导与居民自治相统一、行政管理与民主参与相结合、契约式负责与市场化服务相衔接的社区基础管理新型组织体系。

  4.3.2 "六个网络"维稳定,创新机制整合管理资源

  从加强与驻区单位的联系沟通入手,着重整合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警务室和社会组织等六个主要社区管理资源,建立"六位一体"工作机制,推行办公一体化、人员交叉化、工作融合化、管理联动化和责任共担化的工作机制(简称"五化"),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经费保障、责任落实五项工作制度(简称"五制"),统筹社区职能主体,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共同协调的有机整体。同时,健全完善了 "六个维稳网络",将维稳体系细化延伸,夯实了社区和谐稳定的工作基础。一是健全矛盾纠纷调解网,使社区管理网格化。建立起"站、片、组"三级综治群工组织,按居住区域划分片区,按楼栋、单元划分小组,以"居住区域80-100 户居民为一片、30-50 户居民为一小组"的标准划分综治网格,片长和小组长全部由居民推选产生,负责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法制宣传等综治工作,组织居民进行治安防控,对刑释解教人员、重点人员进行帮教和稳控,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信访苗头进行排查化解。全区共划分综治网格 1375 片、3524 组,设立 114 个综治群众工作站,2013年排查出 801 件矛盾纠纷,化解 779 件,调解率达到 97%以上,实现了苗头隐患早防范早消除、矛盾纠纷快解决不上交。为保障片长和小组长认真履职,运河区建立综治群工队伍绩效考核补贴机制,每年财政拨款 270 余万元,每人每月都给予补贴,提高了群工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健全社区信息网,使服务管理便捷化。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社区网站,开通了居民 QQ 群、微博,搭建了以社区综合数据库为支撑,以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渠道界面统一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一方面将社区管理服务内容、举措、动态信息公开化,居民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办理事项流程,另一方面通过网上了解居民诉求、处理居民问题,掌握舆情动态。三是健全心理咨询网,使疏导化解及时化。自 2010 年起,运河区就实施了"心理咨询师培训工程",对 83 名街道和社区干部进行了 10 期心理咨询师培训课,80%的社区建立了谈心室,对社区内经常发生矛盾纠纷的当事人进行分类、建立台账,抓住适当时机开展疏导教育,达到了较好效果。

  2013 年全区的矛盾纠纷调处率同比提升 21%.四是健全视频监控网,使防范措施科技化。开展"视频监控全覆盖"达标创建活动,全区共安装视频监控探头 1 万余个,视频操控主机 664 台,红外线报警器近 800 个,在科技助力下,有效预防和及时制定了各类抢劫、抢夺、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2013 年"两抢一盗"案件同比下降 50%以上。五是健全治安防控网,使巡逻防范立体化。全区招聘 76 名辅警充实到社区工作一线,实行"一区一室、一警两员"机制,即:一个社区设立一个警务室(治安室)、配备一名民警和两名治安员,并组织治安积极分子建立了"社区巡防队",形成了专兼结合、专群结合、人防技防结合的社区治安防控网。六是健全法律援助网,使群众诉求法治化。以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人员为主体,以律师和行政人员为补充,全区共聘请法律援助员 130余名,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下大力做好社区法律援助工作,无偿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 3600 余次,为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285 次。

  "六个维稳网络"的建立,实现了社区维稳从平面到纵深、从人防到技防、从现实社会到虚拟社会、从行政管控到居民参与、从协商调处到依法办事、从事后调解纠纷到事前心理辅导的全覆盖,形成了社会协同、居民参与、依法管理的治理网络新局面。

  4.3.3 "六位一体"强机制,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即通过整合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警务室和社会组织等六个主要社区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经费保障、责任落实五个工作制度(简称"五制")。统筹社区职能主体,推行办公一体化、人员交叉化、工作融合化、管理联动化和责任共担化的工作机制(简称"五化"),实现社区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调联动。"六位一体"工作机制以"五制五化"为保障,打破了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中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将分散在社区内的各种管理资源整合凝聚,将各种社会组织收拢入驻,每个管理资源既有自己的"责任田",又形成共同的"联合社",通过协商沟通、协调互动、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增强了管理效果,变分散、割裂的社区工作方式为协调联动的管理运行机制,变居委会孤军奋战为社会多元参与的格局,实现同频共振,达到 1+1>2 的效果。一是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警务室和社会组织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单位负责人为联络员。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为社区联席会议第一召集人,社区居委会主任为第二召集人,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互通小区管理情况;提交需解决的问题,协商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隐患,提前考虑分析,做好预案;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定期报告街道党委、办事处。联席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有特殊情况,随时召开会议。二是信息沟通制度。各成员单位依照分工履行职责,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了解居民的所需、所盼、所怨,通过设立意见箱、公开工作电话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对社区管理的意见建议。各成员单位,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沟通配合、协调解决。三是资源共享制度。社区各成员单位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的原则。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坚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使人力、场地、设备等资源最大限度的为社区提供服务。四是经费保障制度。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建立社区经费保障制度,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使社区承担的行政职责与相应的经费保障相匹配。同时,采取购买服务、以奖代拨、劳务补贴等形式给予社区经费扶持。五是责任落实制度。各成员单位,对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要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要向居民反馈信息、征求意见,通过居务公开平台向居民通报情况,接受居民监督和成员单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对涉及的重大问题,及时反馈到街道办事处,由办事处协调解决。

  4.3.4 "九个平台"搞服务,切实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为社区居民服务是社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运河区委、区政府结合当前社区的服务能力,坚持"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围绕辖区居民生活需要,因地制宜,灵活运作,采取"政府投入、市场投资、公益献助"相结合的办法,在社区搭建了"九个服务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一是医疗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对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全面改造升级,配齐硬件设备,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就医环境。同时,加强社区个体卫生室监管,鼓励个体卫生室在社区的发展,解决社区医疗资源短缺、群众就医难问题,为群众提供普通医疗、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妇幼保健、中医保健、计生服务等综合性服务,改善就医环境。二是养老服务平台。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和老年活动中心为依托,对年满 6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居家养老档案,并对社区医疗、商贸服务、家政维修、文体娱乐、便民服务等各类为老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社区签订为老服务协议,开设配餐送餐、家政清洁、老年维权、代购代买、志愿服务等经常化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通过落实对老年人精神抚慰、生活料理、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全方位的服务举措,把养老敬老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三是就学服务平台。新建、改扩建 24 所小学校舍,解决社区儿童就学紧张问题。利用社区学校,组织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党员、居民和青少年开展党课教育、红色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开办绘画、书法、舞蹈、音乐等特色学习课堂,丰富居民生活。创建社区老年学校、普法学校、技能培训学校,搭建就学服务平台,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接受业余教育的主阵地。四是治安服务平台。依托社区警务室,联合物业公司保安力量,大力推行和实施"一区一室、一警两员"机制,完善"社区治安防控网",目前每个社区都有 2 名以上由公安管理、区财政保障的专职治安巡防人员,再加上物业公司保安、社区党员和群众志愿者组成的义务巡防队伍,通过分时、弹性、科学巡逻,有效遏制了社区内治安案件的发生,增强了居民安全感。五是帮教服务平台。加强社区帮教人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搭建帮教服务平台,建立各类特殊人群档案,对符合城市低保救助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给予救助,刑释解教人员自主创业的,积极协调工商部门给予帮助,并推行"一卡通"居住证制度,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六是调解服务平台。建立社区调解室和谈心室,对矛盾纠纷及时介入、及早化解,对心理异常、精神障碍人群进行心理干预,消除社区不稳定因素。

  七是文化服务平台。组建社区舞蹈、书法、国学、音乐等文化队伍,搭建文化服务平台,定期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做到每月有主题、每周有安排、每天有活动,营造群众参与、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社区文化氛围。各社区利用自身资源及社会资源,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开设了社区活动室、图书室、文娱室、健身室,无偿为社区居民提1分钟便民服务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家政服务网络,进一步优化了社区服务环境。九是物业服务平台。在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和开放式小区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在有物业管理的社区,要求物业公司严格履行合同规定,并推动物业公司根据业主需求,提供细致周到、优质高效的物业服务。

  4.4 运河区推行系统化城市社区治理"三六九"模式的成效

  目前,"三六九"社区治理模式已经成为运河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有力抓手,经验做法相继在河北省、沧州市各家媒体报道,并作为"平安沧州建设"的典型示范进行大力推广。由于工作成效突出,运河区被列为"河北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区)"、"河北省平安建设试点县(区)",被河北省综治委、河北省组织部授予"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

  4.4.1 社区组织建设实现了由党政单一式的命令型组织体系向多方参与式的民主型组织体系的转变

  社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同步进行,在把党组织管理覆盖到社区各个方面的同时,用民主参与的方式组建社区组织,让群众的工作群众干、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激励和调动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促进了政府、社会、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得到了普遍加强,社区基层民主政治更富活力,社区管理更加和谐有序。

  4.4.2 社区维稳实现了由粗放式被动保稳定向网络化主动促和谐的转变

  社区综治群工"站、片、组"的划分,不但"清晰底子"、掌握了"隐患台账",成为维稳工作的"新单元",而且用织密网络的方式维稳定,使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预防的早、发现的了、介入的快、化解的好,特别是构建的社区信息网、心理咨询网、视频监控网和法律援助网,拓宽了维稳网络的覆盖面,做到排调无缝隙、管理无盲点、矛盾无遗漏、安全无隐患、和谐有保障。

  4.4.3 社区治理实现了由割裂分散式向系统集约化的转变

  把社区党建、居民自治、维稳网络、社区服务等分散单一的工作内容,系统成为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的整体,用集约化的管理方式强机制,吸引整合社区各种管理资源参与其中,明晰了各项管理职能,理顺了社区各类组织间的关系,构建成一个"群众参与、社会联动、资源整合、服务强化"的新型社区治理体制,形成了管理合力。

  4.4.4 社区服务实现了由片段式简约服务向规范性全方位服务的转变通过把医疗、养老、就学、治安、帮教、调解、文化、家政、物业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服务需求系统关联起来,构建起全面、便捷、扁平规范的服务平台,确定了服务重点,规范了服务行为,使群众不出社区就能解决日常服务需求,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进一步拉近了社区组织与群众的距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