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新农村社区建设困境分析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13 共636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X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状况探究
  【第一章】新农村社区建设困境分析引言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
  【第三章】X县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现状
  【第四章】X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解决欠发达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引 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理论背景

  "新型农村社区"这个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的,由于概念提出的较晚,相比国外理论研究也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属于一个新的领域。它在学术尤其是在公共管理学领域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成果,各地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定义、内涵、特点和模式、路径、管理等还有不同认识,因此需要用大量实践来进行检验、研究,以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各地的实践探索等方面与城市社区建设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由于学者们对城市社区的关注远远多于农村社区,对较发达地区的关注远远多于欠发达地区,相较于城市社区及较发达地区社区的建设而言,农村社区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出现更多的问题。而目前现有的农村社区理论的研究,也主要是对其个别问题的简单分析,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更少,缺乏较为系统、完善的分析。

  本文以欠发达地区-X 县为例,对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做较为系统的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1.1.1.2 实践背景

  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部分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作法,出现了一些典型,如山东省的胶南地区、浙江省的义乌地区、江苏省的太仓地区、湖北省的种归地区等。但由于经济、地理、文化、风俗、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各地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不尽相同,这些成功作法仅可供参考。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平稳、有序开展,X 县只能在借鉴其它地区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符合当地实际的建设模式和建设方法,并能给其他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经验借鉴和启发。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1 研究的目的

  本文以欠发达地区 X 县为例对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相应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1.1.2.2 研究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对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由于全国各个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各有不同,而对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少之又少,因此没有专门的理论指导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本文将通过对其辖域内已建或待建的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研究,因地制宜,针对 X 县实际状况,提出解决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观点,从而为其他欠发达地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理论素材和理论支撑。

  (2)实践意义

  对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 X 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 X 县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还有利于 X 县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本文将通过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找出建设过程中其所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全面把握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状况;在参考国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功经验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不仅可推动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开展,也可以让其他欠发达地区进行参考、借鉴。

  1.2 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1.1 相关理论研究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将"社区"引入我国,并根据我国特点将社区定义为:若干的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宏观社会的一个缩影,由一定数量的、具有某些共性的人群组成,他们的共性可包括:共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服务设施、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生活制度及管理机构等。

  沪江大学库尔普教授的调查报告《华南乡村生活》,是最早的农村社区研究模本,这预示着国内开始对农村社区进行研究。

  目前,我国学术界主要从政府角度、"中心村"理论、集体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行研究。徐云池将农村社区定义为一定范围内的、农民共同生活、学习、工作和气息的一个有秩序的空间群落,由共同地缘的农村文化、习惯、价值观念、消费习惯、基本生活设施、经济社会生活所构成的地域空间。

  诸葛鹏以政府的角度对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定义,他认为社区建设是由政府领导推动的,旨在打破原有的农村建设格局和农业发展制度,依靠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主到建设与管理,建设新的制度格局的过程。

  张颖举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将经济较发达、地理位置较好的村落设置为中心,以它向外画圆,将圆内的周边村庄合并,形成以经济较发达村为中心的,一个经济基础好、生活生产环境好的新的、庞大的生活共同体。

  刘云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将村庄整合、农民聚居、集中公共资源,集约节约土地,加快农村集体用地的流转,建立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另外,学术界也出现了部分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如张建秋在《中原经济区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提到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建设用地的市场化交易机制、积极探索先建后拆机制等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贾建坡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研究》主要是以河南平顶山鲁山县代坪社区建设为例,对代坪的社区规划建设作了具体研究。

  1.2.1.2 国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

  2001 年江西省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了建设重点从乡镇向自然村的调整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建设模式。除江西省外,其他部分省市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山东省的胶南地区、浙江省的义乌地区、江苏省的太仓地区、湖北省的种归地区等,这些地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城市带动乡村,城乡协调发展"的山东胶南地区模式、以"城市乡村一体化推进"的浙江义乌模式等。山东省胶南地区依托建设城市经验,通过利用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中心村为土要基础,协调整合农村地区资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村服务水平,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浙江省义乌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村人均纯收入处在全国前列,为其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浙江省义乌市在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时率先在全国提出将城市与农村进行一体化建设,达到公共服务、生活福利城市与乡村无差别。

  1.2.1.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针对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刘君从社区建设的三大主体的角度对社区建设进行分析,他认为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期规范不尽合理,未完全考虑当地实际情况,未进行分类分模式建设;社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宣传不到位,当地农民群众参与度不高,积极主动性不强。

  任晓莉认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干预过重,不注重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李娜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征用及补偿、农村建设用地的使用、流转及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分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汪丽君指出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简陋、相关配套公共服务跟不上、社区人才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

  1.2.1.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

  有关学者从财政投入、土地的开发利用、维护建设中各种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任晓莉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出: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同时,还要建立并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郭鹏群认为,政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妥善处理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与农民群众的关系,防止矛盾的产生与激化;同时,还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拓展公共服务功能。

  汪丽君提出要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同时,还要建立社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加强其服务意识,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2.1 理论研究

  "社区"这个词语是在《东西方村落社区》中首次提出的。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在 1887 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纯粹社会学的基本形式是社区和社会,它们在社会关系、整体(集体)和社团中产生作用。社区首先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然后是邻里和朋友关系,总之要有亲密感和无可置疑的连带关系。"此后西方社会学界开始了对社区建设及相关理论的研究。

  美国最早开始对农村社区进行系统化研究。1894 年,社会学家亨德森编写了最早的农村社会学专业讲义《农村社区》。

  1915 年美国乡村社会学家盖尔平发表了《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析》,对国外乡村社区变迁进行了研究,此文被认为是第一次对乡村社区所进行的系统分析。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帕克和 E. W.伯吉斯提出,"社区不仅是人的聚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社区与其他社区群集的根本区别是组织制度而不是人,社区的组织制度包括家庭和其他机构,如教会、学校、运动场、社区议事厅、地方剧场和工商企业,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社区。"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其所着《社会学》一书中指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围绕着日常交往组织起来的一群人".

  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从农村社区的特征来加以界定,他认为农村社区的特征有传统主义、仪式主义,通过仪式,持续教育,单一的标准化和可预期的社会角色,小规模的人口等,民俗和民德是行为的依据。

  1955 年联合国发表了《Social Progress Through Community development))的专题报告,该报告指出"社区发展的目的是动员和教一育社区内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和国家建设,充分发挥创造性,与政府一起大力改变贫穷落后状况,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社区是地理学研究社会的切入点,是农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农村存在不同层次的发展实体,因而能够较好地展示社区的演化系列。

  R. J.约翰斯顿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词典》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乡村社区进行定义:乡村社区是指生活在同一乡村地区并具有社会互动的人口集合体,通常享有一种或多种共同联系。乡村社区能够较好地展示社区的演化过程,从而促进了乡村社区地理学的社会价值的研究。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城市主义"兴起于美国,它源于对美国汽车文化和现代主义城市理论的批判,体现了社会公众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满、对城市社会秩序的不满、对自然生态文明的向往,以及对传统的、地方的历史文化的重视。

  新城市主义的城市规划原则具有六个主要特征,即:一个中心;5 分钟路程的邻坊;细密的格状街道系统;狭窄多用途的街道;混合使用;特殊场所用于特殊建筑。

  新城市主义通过两个理论模式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及邻里单元。

  1.2.2.2 国外乡村建设

  20 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从家庭式、学校式和社会式的教育、依靠邻里乡党相结合的组织、自上而下开展工作的内在力量三方面着手,对传统农村社区进行改造。乡村建设为农村社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如印度政府印度在农村的社 区 建 设 运 动 主 要 采 用 CBD (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 同 CDD( community-driven development)相结合的模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农村经济萧条、生活条件差、农业生产收入微薄,大量农民为了维持生计,涌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增加了城市的压力,使得城市不堪重负。为了解决这一严重问题,赛德尔基金会提出的"等值化"理念,并在巴伐利亚进行试点试验。巴伐利亚州是德国 16 个联盟州中面积最大的州,面积70548km2,农村面积占该州总面积的 80%.人口 12493658 人(2008 年),居全德第二位。

  巴伐利亚试点村的"城乡等值化"主要包括片区规划、土地整合、农业机械化、农村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其他措施。这一计划在 50 年多前在巴伐利亚开始实施后并获得成功,最终使农村与城市生活达到"类型不同,但质量相同"的目标,这一做法被称之"巴伐利亚经验",这一经验和做法随之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

  韩国为了推进现代化进程,让农村摆脱贫穷和落后状态,先后实施地区社会开发事业、示范农村建设事业,尤以 20 世纪 70 年代实行了新社区运动(也叫新村运动)而着名。新社区运动的发起人朴正熙认为它是"一场通过每个人的勤勉、自立、协作来实现的旨在提升韩国人生活水平的运动".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本文研究内容

  本文以欠发达地区 X 县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包括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内容,比较了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差异,及 X 县的建设现状,从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产业支撑等多个角度分析了 X 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并结合当前 X 县的经济水平、地理环境、社区建设状况等方面,提出适合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观点。

  1.3.2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三种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及访谈法、案例法。

  1.文献法。通过对专业网站、学术期刊网及对本研究领域内的专着、期刊、论文等中外文献资料的查阅获取资料,了解掌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政策、内容及国内外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经验,系统、全面地了解所要研究的对象。

  2.问卷调查及访谈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问村干部的方式,了解样本村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态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等信息,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的方法措施。

  3、案例法。本文通过对 X 县的研究,总结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及大纲

  1.4.1 创新点

  一是研究对象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大多数研究是对城市地区或较发达县镇的研究对欠发达地区城镇村的实际情况研究较少,本文以国家级贫困县-X 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打破传统的对较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而忽视对欠发达地区具体实际建设的研究。

  二是将 X 县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个案,通过分析 X 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合类似 X 县的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般性模式,是本选题的另一个创新点。

  1.4.2 本文大纲

  本文通过六个部分对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对象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概述,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作了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首先界定传统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等相关概念,简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并比较了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差异,其次对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进行简要阐述;第三部分,简述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建设经验及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数据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总结 X 县在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如在资金、土地征收及补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就业、产业等;第五部分,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欠发达地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注意和解决的方法;第六部分,对本文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希望可以对其他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做出贡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