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浅谈藏区寄宿制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文学教育 作者:梁菊英;吕梅林
发布于:2020-07-02 共249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一篇】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论文(范文6篇)
【第二篇】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
【第三篇】浅析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
【第四篇】家庭教育在幼儿健康心理中的作用探究
【第五篇】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第六篇】 浅谈藏区寄宿制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论文六
   
    摘 要:藏区寄宿制办学模式已成趋势,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管理、发展更是关注的焦点。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藏区寄宿制,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的提高,家校联系,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 近年来,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撤校合校已成趋势, 于是寄宿制学校得到了蓬勃发展。我校于2006年成为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中唯一的一所小学寄宿制双语学校。这对保证学龄儿童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 随着寄宿制学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藏区寄宿制学校的运行并非易事, 学校不但要承担普通学校的教育角色, 还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角色;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进步, 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必须将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范畴。鉴于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学生中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这一现象, 本人从自己所在的寄宿制学校, 就此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认为藏区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对心理健康的潜移默化, 加强集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1.创建美丽舒适的吃住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教育。低龄寄宿的民族学生, 大多来自合并以前的乡村学校, 学生大多数是藏族孩子, 由于过早地离开父母, 缺乏关爱, 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 父母的关怀与情感的交流与抚慰是他们最需要的, 正是这种父母与孩子的天然联系, 才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可如果过早地隔断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孩子在情感方面的空间成为空白, 造成孩子心灵情感贫乏, 易使孩子成为性格孤僻, 没有责任感, 没有同情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贫乏儿童。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便突出表现于学校生活当中。
   
    因此民族寄宿学校, 首先要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隐形课程, 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熏陶作用。校园的一草一木, 一花一叶, 一楼一墙, 每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享受, 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与心灵的净化。另外, 住宿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宿舍和餐厅度过的, 住宿楼和餐厅人文环境的美化更应成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阵地之一, 有意识的将宿舍环境家庭化, 生活化, 并尽量满足藏族学生的饮食习惯, 使他们进校如到家, 爱同学如爱兄弟姐妹, 消除学生的思家情绪, 培养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能力。
   
    2.创造宽松的班级环境, 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民族寄宿制学校严格的管理, 极为紧张的学习生活, 导致孩子出现烦躁不安、喜怒无常或沉默寡言、孤僻自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果在学校教育中只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升学成绩, 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学生的心理矛盾更加集中、更加突出, 心灵受到无形的伤害。
   
    因此除了常规教育之外, 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寄宿生一周有五天时间在学校度过, 接触最多的便是学校和教师, 营造班级宽松的心理环境, 班主任是关键人。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 班主任要保持积极向上, 平和开朗的心态,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爱心治班, 真正关心每一位同学, 真诚与他们交往;要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 让学生们有相互交流的机会, 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有得到认可的机会;要多渠道、全方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家校联系重视养成教育, 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1.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变化, 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需要我们极大的努力和耐心帮助, 多年来, 寄宿学校里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事, 刚入校的孩子不适应离开父母的新环境, 不适应学校的饮食、起居、管理等生活。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有些孩子因想家就偷偷地哭了, 老师询问, 只好说肚子疼、头疼, 遇到这样的情况, 宿管老师不得不给家长打电话……因此, 所有的宿管班主任都为此想尽了办法, 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变化, 像父母一样关爱他们, 预防问题发生。我班里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 想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 又怕伤害到他们, 于是我经常找与他们要好的同学了解他们的情况。全校四百多名学生寄校, 面对小学生归集后的安全保障、饮食起居、性格培养, 习惯养成等诸多问题和责任, 学校和教师就要围绕如何办好寄宿制小学, 不断进行实践探索, 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目前, 我校所做工作已初见成效。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入民族寄宿制学校,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就变得越来越少, 尤其是对于那些低龄的寄宿学生, 从七、八岁开始就要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 这是对孩子身心发展的极大挑战。即使有寒暑假期的见面或者是临时回家请假的机会, 但是父母也只是关注孩子的吃饭、穿衣和学习这些表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大多数父母疏于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内心倾听, 这样父母与孩子的隔阂就越来越大。为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学校定期召开公寓楼学生家长会, 邀请家长到学校实地体验, 并举办家长接待日活动, 让家长到学校体验和感知寄宿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学校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 并进行家长谈话, 师生谈话, 亲子谈话等活动。通过谈心、交流, 了解寄宿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学校积极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为学生的心理变化提供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 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在受教育中获得安全感、尊严感、发展感和成就感。顺便教给家长一些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 使学生在家庭中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
   
    总之, 随着藏区寄宿制学校的不断扩大, 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得到极大地关注, 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 不断积累, 积极探索。只有对民族寄宿制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及时的把握和引导, 才能使他们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剖析。杜小兵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 定西, 748108)
    [2] .努力凝聚学生的正能量---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谈。赖婷。《教育观察旬刊》  
    [3] .心理之花常开健康之树长青---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张丽。《时代教育》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教育局
原文出处:梁菊英,吕梅林.浅谈藏区寄宿制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7(11):138-13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