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探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来源:教育现代化 作者:王萌;赵阳
发布于:2020-02-27 共3183字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研究范文10篇之第六篇:探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 强调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和自我体验的研究。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大学新生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不适应、人际关系等常见的心理问题, 本文重点探讨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以增进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促进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近年来,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做好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地渡过适应期, 尽快地完成角色转变, 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股心理学思潮[1]。将积极心理学的全新理念融入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层面, 实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化, 塑造大学新生积极人格, 发展其积极心理品质, 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价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 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 由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 (Seligman E.P.) 在20世纪初发起。传统的心理学采用问题模式, 注重对少数人心理问题的研究, 而积极心理学采用发展模式, 面向大多数人, 认为人人都有较大的潜能, 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主张用积极的心态去审视和挖掘人们身上的积极品质, 倡导用积极的眼光去面对人类自身和社会。从这点上来说,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的科学, 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修正。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普通人如何在正常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和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其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支撑”, “一个中心”指幸福感, “三个支撑”指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制度。具体而言, “三个支撑”包括: (1) 在主观层面, 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 即幸福和满足 (对过去) 、快乐和幸福 (对现在) 、希望和乐观主义 (对未来) , 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和获得途径; (2) 在个人层面, 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 包括爱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人际交往技巧、勇气、毅力、宽容、创造性、天赋和智慧等; (3) 在群体层面, 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 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责任感的媒体等。
 
  二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离开熟悉的家乡到达大学, 不少新生出现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不适应、人际关系等常见的心理问题。大学新生具有的典型心理特征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3]。
 
  (一) 生活环境不适应
 
  新生入学首先面对的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初次远离家乡、亲人和朋友, 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要独自适应这里的气候和饮食, 一时生活难以自理。同时,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会造成新生的心理不适应。许多新生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完美无缺, 而现实是最初的新奇与激情逐渐消退, 要面临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还有部分学生是被调剂到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 对学校或专业存在抵触情绪。这些都让新生感到怅然若失, 形成失落心理。
 
  (二) 学习不适应
 
  在中学阶段, 学生的所有时间几乎由老师和家长安排妥当, 学生只要按着老师和家长制定的步调走就可以了, 学习方式几乎是老师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术。而到了大学, 学习环境相对宽松, 多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不少新生受中学严重依赖心理的影响, 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极度不适应。大学老师讲的快, 课堂知识容量大, 部分新生难以合理地安排大量的课余时间, 难以进行自主学习。
 
  (三) 人际关系不适应
 
  一是相比之下的自卑感。很多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是班里的佼佼者, 享受到优异成绩给自己带来的优越感。进入大学后, 发现自己很普通, 曾经的“尖子生”带来的优越感荡然无存。面对这种变化, 多数学生能够积极调试, 在新的起点上开始努力, 部分学生却因原有的优势被削弱甚至丧失产生自卑、自闭心理。
 
  二是人际关系不协调。大学新生的心理具有闭锁性的特点, 大学新生一方面渴望朋友和友谊, 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主动接近他人, 同学之间交往比较谨慎, 思想情感无法得到及时表达和沟通, 常感觉“知音难觅”, 产生了压抑、抑郁和孤寂的心理。同时新生来自不同的地方, 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而95后学生比较自我, 做事容易以自己为中心, 不顾忌他人感受, 造成人际关系不协调。
 
  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 树立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冯刚[4]指出,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化, 由注重危机干预转化为积极心理学的资源取向、整体成长取向, 多渠道地促进大学生生命意义及价值感的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 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工作, 渗透到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正如有学者所言[5], 在这样一个要求幸福的时代, 人类已不再需要用消极来时时对自己发出警告, 而是需要用积极来增强自己的力量和信心, 这是当前社会的最大实际需要。
 
  (二) 将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课程中
 
  实践表明,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因为教学过程是以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的[5]。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对新生进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指导, 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这样有助于新生将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实现以课堂教学促进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 将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相结合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可结合五月心理健康月, 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活动, 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心理品质, 助人自助, 培养自爱、自信的心理品质。社会实践对于促进新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和培养品格具有重要作用。新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多接触社会, 有助于排解负性情绪,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实现人际协调。
 
  (四) 培养新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帮助新生形成心理自愈能力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潜力, 强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发展自己的积极力量来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要培养新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正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自我教育, 简言之就是自己教育自己, 它的基本结构是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主动调控自我, 自我教育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展的源泉和动力[6]。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和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用积极观点解释消极事件, 实现大学新生助人自助、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顺利地渡过适应期, 为未来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要多角度运用积极心理学, 体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 引导新生积极地适应环境, 培养理性平和的心态, 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 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承清, 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8, 12 (1) :31-34.
  [2]赵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6, 25 (5) :395-396.
  [3]祁立刚.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57-161.
  [4]冯刚.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提升质量扎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 30 (1) :1-4.
  [5]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20.
  [6]姚本先, 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 2007, 30 (2) :485-488.

点击查看>>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原文出处:王萌,赵阳.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9):242-243.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