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税务硕士论文

物流业及其税收政策演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2-10 共7285字

  第 2 章 物流业及其税收政策演变

  2.1 物流业的概念、地位及发展模式

  2.1.1 物流业的概念

  物流活动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物流活动与人类朝夕相处、息息相关。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人类对物质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生产到大规模生产的时代,走进一个又一个小批量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时代到电子商务时代,人类成长的过程是人类对材料的需求多样性和方便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然而,“物流”这个概念却是姗姗来迟,物流的概念在西方国家仍只有 80 年的历史。

  1物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来讲是商品,另一个方面是流动。人们习惯把能够发生位置移动的商品称作“物”,而“物”移动的过程则被称之为“流”,所以,研究“物流”首当其冲的就是先研究“流通”。

  流通是生产消费之间的桥梁,因此,流通作为一种经济形势而存在,伴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历史而产生和发展的。在商品经济时期,因为产品的类型和数量较少,以直接的方式进行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交换,所以流通的概念初步形成。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甚至出现经济细化分工的趋势,商品的生产地与消费地距离越来越远,人们对流通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2在一般情况下,流通过程中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完成了产品从生产者到所有者一个转变,即对象的所有权的转移,我们称之为商品流通;(2)完成物的流通程序,就是标的产品从生产地经过一定途径进行位置的变化,到达对其有需求的地方,并实现其使用价值。总的来说,商品的流通以及物品的流动是物流环节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我国和欧美国家对于“物流”概念的理解各有千秋,欧美国家对物流的理解主要依靠美国物流协会对物流的定义并从中逐步完善而得来。在美国最新给出的一版“物流”的解释是这样的,其认为,物流是商品进行交换的一部分,它是对标的物品进行有效率的、有计划的位置的变换的行为,实现其使用价值的控制,目的是为了满足供需双方的要求1。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国家对于物流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运输等具体运输过程,反而更青睐于关注于流通过程的协调、管理,倡导采用集成的方式,实现在成本最小的条件下的最大收益。

  而东方国家所理解的物流则更加关注其物理性质的变化,供求双方实现的商品之间的位置变化是其关注的重点。时间、空间概念被搬上台面。日本《物流手册》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从物流角度细分来看,物流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仓储,派送等环节。如果缺少上述任何一个环节,物流都无法完成。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之前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标准物流术语》,该文件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以下几个物流方面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的结合,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该定义的参考标准包含美、日、中三国的理解,该标准对统一国内对物流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国内物流发展很快,对物流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丰富,标准需要修订和完善。

  2.1.2 物流业的重要地位

  (1)物流业可以有效联系国民经济各部分

  企业是经济的主体,是经济的创造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类,分别扮演者供应方和需求方,相互促进。是一种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关系,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物流则在其中进行穿插,构建了一张商业关系网。一般来讲,物流园区一般又是商品加工中心以及消费中心。城市以物流相关企业为核心,将商流、物流四处扩散,织起一张城市关系网,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物流业水平的高低对国民经济发展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经济活动中的必须环节。

  (2)物流技术的提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的变化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向社会化生产走向标准专业化的生产。各国都在向该方向转型,在此之中,物流业的水平高低决定着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经济越来越发达,相关产业链也时刻完善升级,第三产业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经济,该产业的从业者也是越来越多,而我们所提及的物流业就是第三产业中的一大产业,容纳了大量就业人口,并实现了生产规模的扩张。而近些年来,社会分工逐步精细化,世界各国各司其职,产业结构更加复杂庞大。物流业则主要是对资源进行整合,调整并且升级了之前的固有的生产结构,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大力发展物流业,是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全面参与全球经济的必经之路

  经济一体化是现在热门的话题,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日益密切。我国自加入 WTO 之后,也更深层次的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向各国提供生产、销售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完善的物流体系来穿针引线,才能使供求双方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加速国内经济的发展,实现民族振兴。除此之外,物流业的健康发展,还能能够优化相应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而能够抓住国际经济发展的机会,在竞争中找到机遇,能够促进外来投资者,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我国自有物流业的振兴,是应对国际一流物流企业入侵,强占本土市场的重要举措。

  2.1.3 物流业的两大模式

  (1) 企业物流

  前文所提《物流术语》中,对于“企业物流”做出了如下解释,“企业物流”是企业中物品发生的位置变化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商品流通环节中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供应,生产,销售、回收、运输、仓储、卸载、移动,包装、再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等活动。

  按照企业活动划分,企业物流又可以细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三个部分,如图 2-1 所示。

论文摘要

  ①供应物流

  人们将连接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关系的物流称之为供应物流。产品供应商生产出商品向下一级生厂商进行供货,原有的供货商所提供的商品就变成下一级生产商的原材料。因此供应物流又被称为原材料采购物流,因为其包括了原材料身份的转变,商品的采购、仓储管理、以及供应的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第一环节。其中采购环节被认为是供应物流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它是供求双方的结合处,是供应物流环节中的初始点,而仓储管理在整个物流活动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该环节最大的作用就是进行生产资料的管理,是决定商品流通成本的关键,也是企业产品安全性的保证。而装卸、搬运等其他环节是运输、保管过程中的辅助工作,他们构成物流体系的血肉。

  ②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本的仓储管理、库存管理、运输和装卸等活动。以往人们更关注多种生产过程之间的物流关系,而忽视了同一个生产过程,由内部输出的物流方式。事实上,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我们将不得不从一步到未来的变化过程,在转换过程中,在同一时间,我们将继续发生移动,前进,停止和物流活动。

  ③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桥梁,是商品实现价值体现的过程。由于销售发生在生产物流,销售企业之间的商品位置变化带来的所有权的变化,所以,人们又将销售物流称为企业销售物流。销售物流是物流环节中最重要环节,是价值体现的过程,也是在物流环节中成本最高的环节。在市场充分竞争的过程中,销售物流逐渐开始注重服务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大宗产品交易时,相关企业对于送货方式和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该活动包括包装、送货、配送等。因此这就要求企业注重送货方式、包装质量、时间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所以,销售物流是物流体验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一个物流企业业务能力高低的关键所在,在提高配送效率,有效控住物流成本的同时,能够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命脉。

  ④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顾名思义,是一种回收行为。环保因素是该物流环节的核心体现,原有价值的消逝,经过一系列处理改造,使其重新实现价值的过程。

  (2) 物流企业

  在 2004 年 8 月《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被国家发改委等 9 部委共同发布,其中关于物流企业的定义是这样的,物流企业是租用或者具备必须的流通工具和存储设施,能从事仓储及运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营活动,提供运输,仓储,装卸,加工,代理,分拣,配送等一体化服务,并有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符合自己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随着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变化以及经济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营业模式应该从从以前“横向一体化”到“纵向一体化”来转变,企业应该主要掌握可以直接控制的资源,而无法掌握的资源就交予其他企业来完成,以此来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的。为此,企业应该专注于关键业务,而非核心业务,应交予其他专业公司进行,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和扩大。

  相对于第一方的发货人和第二方的收货人,有了第三方的概念。物流服务公司是代表“第一方”或“第二方”来执行的,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参与者。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第一方的生产经营企业为了集中精力搞好主营业务,通过信息控制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将本来应该是自己的物流活动交给专业的物流企业来做,从而有效实现了物流运作与管理控制。

  第三方物流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如图 2-2 所示。

论文摘要

  第三方物流按照服务功能分类,可分为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和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①运输型物流企业

  运输型物流企业就是我们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物流企业,它的主要业务就是进行货物运输活动,包括其他的物流服务活动,她必须具有独立强大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货物物流位置的转移。另外,根据客户的要求,该类公司还可以进行配套集成服务。代表公司有中远集团、中海集团。

  ②仓储型物流企业

  顾名思义,主要业务为仓储服务,受于地域限制,该类型企业一般为地域性企业。一般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实体。能为提供的货物仓储运输服务,同时可以按客户要求进行附加服务,如商品定向配送,同时兼并代工等活动。代表企业有上海商业物流公司、上海利华等。

  ③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物流综合体,上述物流企业的综合形态,能够为客户,同时提供一种或几种产品的合同物流客户服务;发展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资源,物流服务。

  由于这次“营改增”中涉及的交通运输业和物流辅助业都是针对物流企业而言的,所以后文的阐述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着重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改革以后的税收变化。

  2.1.4 我国物流业发展进程

  从建国之初到现在,按照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

  (1)计划经济下的物流

  这个时间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体系高度统一化管理,市场经济没有充分发挥,主要是依赖国家需求进行经济建设,物流业也包括其中。

  这个时期,我国经济较为落后,对于生产资料国家高度控制,所有生产经营都需按国家指令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和供应,而物流企业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保证国家的各种指令能落实到位。

  在这个阶段,资源、物质比较匮乏,商品的生产、供应都是按需所求,基本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生产分配。在此阶段,物流主要就是确保当时固有的经济活动能够有序进行,使商品能够进行正常流通,而“物流”目标位居其次。物流企业唯一的活动就是执行国家存储和运输的制定。物流的各个环节相互分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行业效率低,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物流业。

  (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

  第二个阶段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渐加快,由于意识到计划经济的局限性,市场的作用也在不断被放大,国内的经济不再一味的以计划经济为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经济中的作用也不断加强。

  由于经济的改革不断向商品经济发展,物流业再也不能和建国之初一样只是为了完成国家的任务而进行运输和储存,不断重视经济效益成为这一时期物流业的主旋律。为此,物流业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操作系统,将以前分散的储存、运输整合起来,建立自己的仓库,购买自己的运输工具,降低物流成本,这一时期是物流业成型阶段。

  (3)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物流

  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被明确提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国家参与分配的商品进一步减少,市场自身的资源配置作用在此阶段得到进一步加强。商品的生产、消费、加工等不断增多,这就给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机会,在这个阶段,我国出现了许多物流企业,许多国际大型物流企业也在这一阶段开始进入我国的市场,航空运输、快递运输等新兴的运输方式也层出不穷。

  这一阶段,虽然中国的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物流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品库存庞大,机械化水平低,信息技术水平低,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物流管理效率低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也不高。据调查,2001,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原材料物流的 36%是由企业自己承担,由供应商承担了大约有 46%,而只有 18%的原材料必须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来承担。在产品销售中的物流,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全部承担的仅为 16.1%,而在这同一时期的发达国家中,产品销售中的物流几乎有 80%都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当时的物流成本更是高的吓人,几乎可以占到当时我国 GDP 的五分之一左右,而像美国和欧洲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业成本仅仅占到了 GDP 的 10%左右,远远低于我国当时的水平。

  (4)市场经济逐渐完善下的物流

  二〇〇一年九月二十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申请加入世贸组织时我国对世贸组织承诺将在入世的前五年逐步放宽对于外企进入我国部分行业的管制,这其中就包括物流业。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又一重要步伐,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的看,在入世之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加入中国,这既加剧了物流市场的竞争,同时也加快了我国物流企业的改革。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国有物流企业、外资企业、民营物流企业三足鼎力的局面,对促进我国物流的企业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购,坐在家里点一点手指就将物品送到门口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自此,电子商务这种经营模式开始大规模普及,而物流业也在面临着更新的挑战。物流业的服务对象由以前的厂商、经销商到现在的厂商、经销商、消费者,服务的方式必须更加细化,传统的大包大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因此更加个性化的方案必须开始制定,这就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随着手机的普及,信息化的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业的各个方面,越来越智能的管理系统开始出现,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物流业的发展一定会在此让人刮目相看。

  2.2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后,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为了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发展,许多对物流业利好的税收政策应运而生。比如在 1986 年财政部就出台了一个对物流业的直接税收优惠政策,既将铁道部直属的铁路运输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从 15%直接降到 5%,降幅达到 65%,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国家很早就发现了物流业的重要程度。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间接地税收优惠政策,如加速物流业机器设备的折旧计算等。

  从 1994 年分税制到 2012 年 1 月 1 日开始的“营改增”之前,为了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税制的要求,我国进行了许多重大财税体制改革,在这些财税体制改革中,对物流相关企业的支持和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货物运输业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88 号)(以下简称《通知》)作出了对一般物流企业的政策规定,既在适用自有车辆提供运输服务的同时,如果提供其他物流服务,如选择,分拣,包装,储存,处理和其他物流服务等活动,符合《通知》中规定条件的,可以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人。物流企业应按照收入性质分别核算,实现“交通”项目缴纳营业税的收入,提供运输服务,并缴纳营业税,以提供“服务”的税收用于其他服务。凡是没有按照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必须按照“服务业”征收税率为 5%的营业税。

  如果企业是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共同证实试点物流企业和企业名单,则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208 号)规定,可以享受如下税收政策:第一,在交通运输企业中,如果企业可以分别核算交通运输所取得的收入以及其他物流服务运输收入,而且可以取得相应的交通运输的发票,那么企业就可以按照两个行业进行分别纳税。没有分别核算营业税应税所得额的,就按照服务业的高税率征收营业税。试点联营企业将一部分运输业分包给其他运输企业的,那么他的纳税所得额应当是总收入减去支付给承包企业价款的余额。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 2009 年通过了国务院的审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金融危机。物流业也就因此而成为唯一进入国家规划的十大产业的中的服务业,可见国家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第二年,十二五计划公布,提到了“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等等一些列的要求,其中将物流业与金融业相提并论,足见物流业的重要性。2011 年 6 月,“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在“国八条”中被明确提出,这是国家减轻物流业税负的一大政策性要求,也是物流业税负降低的关键政策。第一,在推动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差额纳税的方法,尤其是物流企业;第二,由于物流业的综合性,涉及行业重要,税率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尽快解决物流业各行业税率不统一的问题。

  紧接着,在同年八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 号)中,又再次提到政府相关部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营业税差额纳税范围,尽快解决有关问题的研究,并根据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和企业集成,网络化和社会化,规模化的要求,提高物流行业的税收支持政策。

  2012 年 1 月 1 日,上海开始了营改增的试点,后续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 8 省和直辖市,宁波,厦门,深圳 3 计划单列。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2013 年 8 月 1 日,营改增在全国地区全面铺开,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彻底改征增值税。按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营改增的变化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推动结构性减税的稳定增长的关键点。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