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为人母、为人女的生命思索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1 共565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龙应台多重身份对其作品的影响探究
  【第一章】多重身份下龙应台创作分析绪论
  【第二章】独特的人生阅历与多重写作身份
  【3.1】立足于本土的社会评论家
  【3.2】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观察家
  【3.3】为人母、为人女的生命思索
  【第四章】龙应台及其作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龙应台文学作品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3 为人母、为人女的生命思索

  3.3.1 为人母为人女,对亲情的细腻书写

  龙应台不仅仅是作家、学者和官员,同时她也为人母、为人女,她也有姐妹兄弟,她对于亲情的细腻书写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学习的。龙应台创作出来的《目送》,是关于亲情的书,她说这是一本“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书。《目送》这部作品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看,每个部分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叉,主要叙述的是龙应台对父母之情的感恩,以及她对于生死的感悟,同时这部作品还包含了龙应台一如既往对于当前动荡不安的社会的关切。龙应台在其作品《目送》中表示出了自己对待年迈父母的认识,认为我们要像当初他们对待我们小时候那样的对待他们,照顾、呵护父母一如她曾经照顾我们一样,这样的文字让读者读来十分为之动容。《目送》中写道,龙应台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去想办法逗他们外公开心,找一些老人们比较关心和有兴趣的话题去陪外公说话;龙应台在父亲生病的时候,去医院看望他,为失禁的父亲做清理,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父亲出去透气等;在父亲去世之前,为了去除掉老人内心中的恐惧,龙应台求助于喇嘛;在父亲去世之后,她陪同母亲和兄弟们一起回家乡安葬父亲的亡魂;龙应台陪伴母亲,给母亲染指甲,在母亲失眠的时候,陪伴母亲去夜市吃东西;因为工作等因素龙应台不得不离开母亲,在离开之前,她花了将近24小时的时间去安慰已经失忆的母亲……虽然说这些事情都是平时生活中比较琐碎的事情,但是都包含着龙应台对父母深深的爱。

  因为父母和父母的事情,龙应台与兄弟们也是经常团聚,但是她并不会像是与好友见面时那样与兄弟们殷勤的寒暄,更加不会像是和情人和夫妇那样耳鬓厮磨,所以龙应台在《目送》中比较担忧的是:“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①但是之后她自己又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她认为兄弟之间就像是树叶一样,哪怕是隔着很远的距离,但是我们永远都是同树同根,日日夜夜共同开合,这种感觉是非常好的。在龙应台到中年的时候,她对于父母以及兄弟之间的感情这样深沉、这样深厚。

  除了对亲情的细腻描写之外,龙应台还叙写了很多忧思历史、担忧社会的文字。而在龙应台散文集《目送》中,一个八岁孩子的经历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日本人走了,苏联人来了,苏联兵家家户户找女人。我妈和邻居的女人一听到风吹草动就从后门逃窜,抱着我们躲到高粱田里去,一整夜都躲在里面,很冷。”

  ②这样的画面和经历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无法被深刻的记录下来,所谓历史无非是对胜负的盘点,而杀戮是历史中最司空见惯的事情。龙应台以“目送”来对其散文集进行命名,其目送的不仅仅是亲人的远去,还有流逝的时间和历史。

  龙应台针砭时事、观察社会,对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她总能在她的作品中强有力的指出并批评。在她直接有力的文笔中也有温情流露的时候,《孩子你慢慢来》与《目送》这两部散文中均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为人女、为人母,龙应台扮演着双重的身份,并且对于这两种身份的深入探讨和理解,开始逐渐的明了亲情对人们的牵绊多么重要。

  《目送》中首先通过描写为人母的作家对儿子华安走进小学校门、出国做交换生登上飞机、上大学等公交时的三次目送。与母亲的三次目送相对应的是儿子的三个不同成长阶段的背影:七八岁时的瘦小背影,此时儿子对母亲还有深深的依恋,在往前走的同时还频频回头迎向母亲的目送;十六岁时日渐长高的背影,儿子已经表现出青春期的叛逆和渴望独立的心理,“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拥抱)”,进机舱时对身后母亲一寸一寸紧紧相随的目光,也无知无觉抑或自动忽略,母亲已等不来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二十一岁时故意疏远的背影,只留给母亲一个对儿子内在世界进行想象的空间,而关上了进入的门。于是龙应台开始逐渐的认识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①这一段文字是龙应台在《目送》缩写的,她开始慢慢的领悟到了真谛。第二层是为人女的作家对父亲送自己去大学任教后离开时、轮椅上重病的父亲由护士推入病房时、棺木里父亲的遗体的三次目送,包含着作家深深的爱与落寞之情。文末作家再次重复了那一番“父女母子一场”的理解。文中的“目送”与“背影”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朱自清《背影》里父亲臃肿的背影,这个背影包含着一份内敛而深沉的父爱,却也明显透露出父子双方情感上的一种懦弱、踌躇、压抑和忧伤。而龙应台用“不必追”表达了她对亲子关系,也即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冷静客观的理解:对父母在依恋、深爱和感恩的同时,勇敢而冷静地面对他们的老去和死亡;对子女在深爱与不舍的同时,选择理解、尊重和放手,给予子女自己独立成长的空间。这比起《背影》里的忧郁的爱无疑阳光、开阔得多。还有人说:《目送》是一本充满温情、让人感动的散文集,散文中通过描写父亲的离世、母亲的苍老、儿子长大的远离、兄弟之间的携手同行等,给我们呈现出了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字。这是对一种情感的目送,更是对生命的目送。《目送》一书,封面并不浮夸:一位年轻的母亲推着自行车,车子后座上坐着她的孩子。
  
  那是两个幸福的背影,因为我看见了母子微微显露的侧脸上那抹淡淡的笑容。于是一口气默默的将其读完,读完《目送》仿佛一下子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父亲的背影来自于朱自清笔下,那个拖着臃肿的身子,费着劲翻栏杆为即将远行的儿子买橘子的老父亲的苍老的背影。龙应台这本堪比《背影》般动人心弦的温情《目送》,又让我如同当初一般潸然泪下。作为母亲身份的龙应台,目送去异地求学的儿子渐行渐远,她在《目送》中回忆起过去,想起当年父亲也是这样的送自己离家求学,而现在父亲已经不再,几年前,龙应台第一次目送至亲的死,就是目送父亲的棺木。她在文章中写道,感觉到底是有些迟了,在五十多岁的时候才面对生离死别。龙应台在台湾的亲人只有父母和兄弟,她是台湾的外省人,因此,她在父亲去世之前从来没有面对过亲人的离世,自从父亲去世之后,龙应台变得十分喜欢站在高处,对这个社会进行批判和审视。她无奈的目送完父亲,又目送长达远行的儿子,虽然充满了无限的失落,但是她不得不选择放手。这些现实让龙应台开始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索和咀嚼,才开始懂得了生死离别,才开始知道了那种黯然神伤的感觉。当初远赴金华求学时,父母为我搬着行李,我的心中满是对陌生环境的忐忑和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滔滔不绝了一路,而父母全然没有多少言语。到了寝室,母亲默默地为我整理床铺,父亲默默地为我添置了许多生活用品,忙碌了一个下午,父母该离开了,直到看到母亲红着眼望着我的那一霎那,我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挥手告别,看着父母离开的背影,心中是复杂的心情。接到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很明显的哭腔,告诉我要好好照顾自己。我理解母亲,但是我却体会不到母亲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面对离别,面对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远赴他乡,她担心、她害怕、她牵挂。也许将来,我也会深深地体会到母亲的这种依恋。《目送》中龙应台写道,“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①我们每一个人都担当者不同的角色,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角色,为人子女,也将为人父母,身份也发生转换。

  当龙应台的“龙卷风”在台湾正盛时,龙应台却选择了远离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家乡,随着前夫迁居欧洲,并且一走就长达13年之久。龙应台前夫为德国人,是一名外交官,育有两子,长子为安德烈,次子菲利普。客居他乡的13年,龙应台作为母亲收获颇丰。

  此时,龙应台在文学创作时,一边还在继续的写着时评文章,用自己锋利的笔来演绎刀光剑影,另一边却是充满温情的文字,以一个慈母的角色写出了《孩子你慢慢来》等文章。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她这样写道: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医院里,医生正在响亮的哭声中剪断血淋淋的脐带;鞭炮的烟火中,年轻的男女正在做永远的承诺;后山的相思林里,坟堆上的杂草在雨润的土地里正一寸一寸的往上抽长……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样温柔纤细,深情动人的笔触,将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的细腻深情款款道来。1999年。龙应台离开欧洲,离开两个孩子,回到台湾就任文化部门负责人。在龙应台担任文化部门负责人的那三年里,她与两个儿子分隔两地,但是会每天给两个孩子打电话,除了思念儿子,相对儿子表达亲情之外,还有寻求自我慰藉。但是,有一次,龙应台和二儿子菲利普通电话时,“拿起听筒,他问我,‘你喝了牛奶没有?’我愣了一下,说我喝了。
  
  他说,‘你刷牙了没有?你今天功课怎么样?’”直到这一时刻龙应台开始意识到,这是儿子的抗议,这是他抗议对母亲关爱的一种方式。本来寄希望在孩子身上找寻温暖的龙亭台,此时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在龙应台离开欧洲。离开安德烈回到台湾任公职的时候,安德烈还不满14岁,但是在他辞去台湾公职的时候,大儿子安德烈已经是个成年人了,长成大小伙了,还有了驾照。“我发现他再不让我拥抱他,离得远远的,而且你要是出现在他和他的朋友当中,会让他觉得很丢脸。”曾有记者采访龙应台的大儿子安德烈,如果再年轻20岁,龙应台会有可能成为你的女朋友吗?对于记者的这一个问题,安德烈给出了十分坚定的回答:“不可能”.这样的回答让那个龙应台十分的无奈和伤心,也勾起了她想要重新找回“儿子”的强烈愿望。因此,龙应台想自己的儿子安德烈提议两个人通过书信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并且龙应台想将其通过专栏的形式刊发了出来,令龙应台惊讶的是,安德烈居然很愉快的答应了,但是有附加条件,就是不可以再打那么多的电话来“骚扰”自己。自这件事情之后,龙应台开始和儿子安德烈进行了艰难的书信沟通,并且他们之间的这个通信被龙应台集结成书,也就是2008年出版的《亲爱的安德烈》。“这不是亲子书,而是将我的挫折展现出来,这是龙应台的受伤笔记。”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有一篇叫做《给河马刷牙》的文章颇受欢迎。其实龙应台写这篇文章时,是因为和儿子之间发生过的一段趣事。在香港大学教书的时候,龙应台的身份是教授,而儿子安德烈是坐在台下听课的学生。按照道理来说,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可以乘坐同一辆车去学校的,但是他们却没有,他们的关系就像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室友,早上出门也是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而龙应台有天晚上失眠了,那晚她一个人走到阳台上去,后来安德烈也出来了,他在我默默的旁边抽烟。突然,安德烈对龙应台说:“如果我将来变成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你会不会对我很失望?”儿子安德烈的话对龙应台产生了深深的震撼。后来龙应台写信告诉儿子安德烈,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最大的成就不是儿子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儿子是否生活的快乐。如果一个人每天的情绪和生活的重点就是为钱的数字而起伏,那么这样的人生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还不如去给河马刷刷牙,去给大象洗洗澡。

  3.3.2 尖锐犀利,冷静抽离的艺术风格

  纵观龙应台作品的语言风格,刚留学归台后,龙应台的作品大多以尖锐犀利的语言和无所畏惧的勇气为主,这也是她闻名的重要原因。在《野火集》出版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龙应台就像野火一样燃烧起来来,在台湾地区形成来一股强烈的“龙应台旋风”.

  龙应台通过其犀利的文字、缜密的思考以及敢于对社会上的种种弊病进行揭露,通过文字将事实摆在眼前,逼迫民众对生活的环境和社会进行反思。虽然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龙应台对社会这样直接的揭露,刺痛了民众的民族自尊,但是正是这样一种直击人心的话,才能引发民众的思考和深思,而龙应台的《野火集》在文坛上烧起来了一场“龙应台旋风”,对于烧去社会腐朽和丑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龙应台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对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端直接的指出来,她在《野火集》中写道: “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蟑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的床上,他宁可闭着眼睛假寐。”

  ①而对于台湾地区教育方面的不满,同时,在《野火集》中她讽刺所谓文化传承是:“为了复兴中华文化,在台北市塑造一个比自由女神还要高、还要重的孔子巨像。气魄要大,所以单单铜料就要花一亿元以上……”“如果建个铜像能解决传统失落、自信缺乏的难题,那可好了。”

  ②龙应台用冷静抽离的方法来观察这个社会、批判这个社会,将社会中的伤疤撕开,让社会和民众能够感受到痛楚,在经历伤痛之后才能更好的治疗和痊愈。龙应台关于讨论台湾的作品有《面对大海的时候》和《百年思索》,这些作品中都提倡要面对全世界来进行自我的反省与思索,并且龙应台结合中国文人的心理和西方知识分子的心理来分析人们的行为表现,关于反思自身的相关言论得到了众多读者的支持,但是在她得到支持的时候,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反对、怀疑甚至是谩骂,面对这些,龙应台依旧能够做到冷静的抽离,继续以批判的精神来对社会进行客观的评论和分析。她的文字大都也都是直截了当、一针见血,不采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进行修饰,但是在对社会弊端上针砭时弊是丝毫不留情面的,虽然读者这样的文字会让人有种很苦涩的感觉,但是这样直白的文字却能够更加切身的感受,龙应台用直白、质朴的文字将杂文走进了普通民众之中,她不以一个高姿态的知识分子自居。

  虽然说龙应台这些对社会的批判看似冷静、冷酷,但其实她内心深处却是充满着大爱,对社会的批判是由爱而生。有人对于社会的弊病只是充耳不闻或者掩面而过,或者叹气而过,但是龙应台却拿起充满爱的笔剑,来直面弊病,通过充满真情的文字来打动人们,唤醒人们对于社会关注的热情。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