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对智障孩子实施发展性评价实践探索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19 共5185字
摘要

  一、对发展性评价的认识

  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即发展性评价。它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被评价对象,认为被评价者是发展中的人,评价应该立足被评价者现在的发展,为了被评价者未来更好的发展。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更加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发展性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主张在宽松的环境 (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促进评价对象自觉主动的发展,从而实现发展目标和评价对象的价值。

  二、培智教育实施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2007年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使学生健康发展;评价内容要有助于智力残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展性评价倡导 “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培智教育的理念相一致。智障孩子身心发展缓慢,教育中,他们的学习状态、情绪状况等随时会发生很大的波动,并且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发展性评价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位智力发展迟缓、学业成绩不良、有严重缺陷和缺点的学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能给学生以安全感、愉悦感,促使智障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发展性评价尊重他们的差异,以其特有的个性特征、现有水平状况为基础,以满足其个体发展需要为目的。发展性评价要求评价指标和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具有差异性的,对评价信息的收集也应当是多样、全面和丰富的,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能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作为教师,应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正确地判断每个智障孩子的需求及其发展的潜能,为每一个孩子提出适合其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建议,真正帮助智障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促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有进一步提高。

  发展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发展过程。这种评价意味着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评价的过程性体现在学生的各个方面。它强调通过每个环节关注学生的表现,发现他们在过程中的点滴努力,重视学生的纵向比较,重在使评价对象 “增值”.智障孩子由于自身的缺陷导致学习能力低下,身心发展极不稳定,学习方面十分不尽如人意,如果仅仅以最后的总结性考查来评价学习效果,这是不公平的。教育中,关注每一个智障孩子在每一个阶段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进步发展,用我们的责任心和爱心去观察和关注他们的表现,并能及时地给予欣赏和鼓励,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鞭策和鼓舞,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对智障孩子实施发展性评价实践探索

  在培养目标及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结合培智学生身心发展不稳定、能力发展缓慢的特点,将评价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保障教育活动的成效,引导教育活动的方向,激发和维持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针对孩子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评价内容也应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各个方面。评价方式则应多样化,如可选择言语激励、行为暗示、成果展示、成长记录等适合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实践。

  1.即时性评价的运用

  即时评价是指在特定的情景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等方面给予即时鼓励、调控及引导的评价活动。它能在第一时间对现象做出反应,能给学生留下及时和深刻的印象。即时性评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随时给予评价。实践中,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反应是一种情感反应,或赞赏,或质疑,或问询等等,而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态度也必然会有回应,整个评价过程就是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而情感因素对学生争取新的进步又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

  即时性评价的正确运用既能调动学生自主内在的学习需要,实现个性价值,又能树立其自信心。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一句鼓励;对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予一个红五星;对作业有进步的同学,及时在班里表扬,并创设适合的机会在同学们面前展览,充分肯定其努力;对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的学生,教师给予一句鼓励的话语等等,教师给学生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小小的手势,一句简短的表扬,都会对他们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如学生发言不够自信,教师者可以说:“你的声音真好听,请你再说一遍”;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夸赞道: “某某同学,眼睛一直看老师,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兴趣盎然。每一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喜悦和成功,最终树立自信,促进自我发展,是我们所期望的。即时性评价具有及时、易行且通俗易懂的特点,运用到培智教学中是非常切实有效的,这种评价就像是照在智障孩子心灵上的一缕阳光。

  2.评价内容多元化

  培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因此对智障孩子的教育训练内容应考虑到其将来生活应具备的一切能力。教育评价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所以评价内容要多样化、生活化、情境化和实践化。不仅关注智障学生学习成绩,更注重其他各个方面的能力发展。实践中,充分收集评价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拓展到学生各种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另一方面,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及本班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小专题,确定评价的内容。

  对学生日常行为及学习态度的评价,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师生一起交流共同制定目标和制定个人发展的实施计划---学生努力实施计划---阶段性自评和学生之间互评---小组互评和师评---教师收集评价信息与评价对象面谈---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写出鼓励性评语。

  例如,我们把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作为跟踪评价内容,从中又分出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的评价小目录,有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朗读、背儿歌、讲故事等。对每一项作业又分别名列具体的评价目标,如课堂作业:书写姿势、书写工整、书写规范正确、书写态度、按时完成、及时订正等等一些列评价小目标。而这些小目标都是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制定,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出适合每个学生个人的实施计划。另一方面,教师在实施的每一个过程中,都特别关注到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实践中还要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具体可采用成长记录、谈话交流、活动表现、跟踪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方式进行,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1)跟踪观察法。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卫生习惯,劳动能力等,从中分析状况,了解特点。并结合实际事例,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及时引导,及时鼓励,为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2)谈话法。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放大闪光之处,缩小不足之点。鼓励为主,激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学会欣赏优点,学习他人长处。即时点拨学生使其明白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出合理合适的选择。

  (3)小组合作互评法。根据情况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组长点评每个组内成员的活动积极性、参与度、发言、合作态度,再由组员对组织进行评价,以及各个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大家畅所欲言,气氛和谐,人人有权利评价别人。不仅要指出优点,还要指出缺点,并且找出原因。

  (4)活动表现观察法。学生的学校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活动,上课、课间、各种活动比赛、劳动、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能清楚地看到每个学生的表现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在每项活动中制定可行的评价表,既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又给学生正确的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样的评价能更好地促进每个智障学生的发展。

  4.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师的引导、协调下,教师、同学之间、学生自己、家长均可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享有评价的权利。《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教师不再是评价的权威,不再是学生学习表现唯一的评价者,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起到学生互相促进的作用;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

  (1)重视师评。是指教师根据评价指标,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价值判断。这样的评价,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分析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原因,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具体的指导,使评价真正成为教育的手段,成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自评或互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评价的能力。

  (2)融合自评。所谓自评就是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的自我评价,实质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创设氛围,调动学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这样的评价能消除学生不良情绪,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如在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给学生听写词语时,完成后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自己错了几个,还有哪些字不会写等等,先给自己评一评得多少分。比如朗读训练时,用手机或收录机给他们进行录音,然后请他们自己先听一听,再评一评,说说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有哪些好的表现,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鼓励他们自我主动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并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增强自我调控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有位哲学家这样说过: “人生的真谛确实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这既是知识的再现,同时又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思,也为这些智障孩子提供一个足够的自学感悟的机会。

  (3)发展互评。是指完成某一项活动之后,在同学之间进行的交流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对他人的评价过程,是一种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不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还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教育中,将互评方式穿插在教学的适合的环节中,如朗读背诵、词语书写、词语积累、积极举手发言等,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 “你觉得他的书写怎么样?” “好在哪里?” “还有哪些需要改进?” “你来试一试?”“你有什么想说的?”另外,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作业评价表,有自评、互评、师评,每个星期做一个集体评价。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都能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契机,为孩子们创设参与评价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成长。如一次在引导他们打扫教室卫生时,进行捡垃圾、抹桌椅、摆课桌、擦黑板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劳动。有些学生能很快地动起来,但还有部分同学仍在忙着些什么重要的事情……我极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思考着采用怎样的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我灵机一动,拿出了我的手机,对他们讲: “现在老师来给你们拍几张认真劳动的照片,让大家来看一看,评一评,谁是能干的好孩子,谁是爱劳动的好孩子”.随即,我摆出就要拍的样子,只见每个同学很快投入到劳动当中去了,而且个个兴致勃勃。咔嚓、咔嚓……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瞬间出现了,很快教室里变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于是,我把每个人的特写呈现出来给大家看,顿时教室里变得热闹起来了: “有直接表扬自己的,有评价别人的……”同时,我们把对智障学生的评价尽可能置于常态的生活环境中,在其与环境的互动中评价,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为智障孩子适应未来的生活做铺垫。

  (4)融入家长评价。家长评价能促使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教子观,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学生发展性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它提倡多元化主体参与,在教师的协调下,教师、学生本人及同伴之间、家长均可以参与到评价的行列中,享有评价的权利。

  总之,对智障孩子的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渠道的:时间上不受制约,可即时性,可阶段性;内容上丰富具体,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方法上灵活多样,穿插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评价语言也该全面准确,肯定为主,鼓励为主,要人文化、关怀化、综合化、灵活化。关注智障孩子成长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正是面向 “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王海芳。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