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如何提高智障学生加减运算的思维水平结论与参考文献

时间:2016-10-17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5247字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智力障碍学生实物运算题、高年级学生、难度低的题目运算准确性高;列式运算题、高年级学生、难度低的题目运算敏捷性高;加减运算灵活性差。

  (二)智力障碍学生解答较难的口述应用题需要更多的语言辅助;解答较难的减法列式运算题需要更多的动作辅助;解答较难的口述应用题和列式运算题注意力差。

  二、教育建议。

  (一)创设环境,促进智力障碍学生运算思维发展。

  智力障碍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其运算思维形式的发展,同样遵循从动作水平的加减,到表象水平的加减,再到抽象的概念水平的加减的顺序。但是智力障碍学生由于受自身智力的限制,思维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运算思维形式发展不平衡,长时间停留在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和概念水平的加减能力发展缓慢。培智教育者要充分认识智力障碍学生这一特点,但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上,而是应该全面了解学生,遵循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和主张,让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判断学生发展的可能水平,尽最大可能采取有效手段去促进智力障碍学生运算思维的发展,以使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

  培智学校教师应为智力障碍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宽松、适宜的物质环境。学生的学习场所应宽敞、明亮,氛围轻松、舒适、自由但非放任。要为学生提供丰富且多层次的活动材料,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教室墙面上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平面图案或者可操作、可变换的立体图案;教室里的工具、材料摆放有序,并且便于学生取放等。其次,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满数学元素。如在楼梯上或柜子上设计彩色数字和与之对应的圆点,让学生可以有意无意地去观察、感知序数、相邻数等数学相关概念;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模拟一些生活活动,如假扮购物,让学生在假扮活动中感知数学并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数学问题。

  (二)优化教学,丰富智力障碍学生多种感官体验。

  培智学校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培养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的迁移能力。学习的迁移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中,也广泛存在于数学课程中,对学生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迁移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可以提升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智力障碍学生在加减运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迁移能力普遍较差,这影响了其运算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使其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为培养其迁移能力奠定基础。教师应充分尊重智力障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进行有效地梳理和整合,使教学内容完整而系统,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有效利用熟悉的知识联结原有知识和新知识,并实现原有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努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同时注重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培智学校数学教育还应注意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操作,以丰富智力障碍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操作法是指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具、材料与环境,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感性经验与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更多地从事操作活动的学生,更有可能在生活的现实世界与数学世界之间建立桥梁。最初发展数量之间的抽象性关系,必须依赖于能给这种抽象的实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中介的具体事物,这些具体事物即操作材料,将学生与抽象数学符号联系起来。操作材料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适宜的方式,对学生数学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智学校数学教育必须重视为智力障碍学生创建数学活动环境,提供操作材料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操作材料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与运算技能,发展其数学能力。教师在运用操作法的过程中应注意:首先,要明确操作目的,操作法是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而提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思维发展为目的,在运用过程中教师不能仅重视操作结果,更要重视操作过程,注意引导启发;其次,要做好操作准备,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可以以实物或模拟物等作为教具、学具,如纽扣、粘贴等,在操作前要向学生说明操作目的、要求及具体方法,操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和空间;最后,要注意及时评价,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的归纳、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并对正确的、合理的操作给予肯定,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三)设置情境,帮助智力障碍学生掌握运算规律。

  对于智力障碍学生而言,数学运算是一个较复杂且艰难的过程,是与他们对材料、环境的充分操作以及已有经验息息相关的,因此,为智力障碍学生设置情境、提供情境思考和真实背景是非常必要的。智力障碍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发展与其社会与文化生活交织在一起,在完整而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反馈,巩固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和掌握新的知识与情境,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需要也被进一步激发,并促使他们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丰富和加深对数概念和数学运算法则的理解与掌握。教学中应加强智力障碍学生的语言理解训练,以使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更好的区分其中的数学元素和理解运算法则,从而掌握运算规律。运算法则是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影响着儿童运算能力的发展。智力障碍学生在掌握运算法则上存在着一定困难,因为运算法则的掌握依赖于学生的智力活动,智力动作水平的高低及智力动作结构的完善与否决定着学生运算法则的掌握水平的高低。以往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现成的运算法则提供给智力障碍学生,而忽略了应该让其自发地进行理解与掌握,这最终造成学生运算结果不甚理想。所以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理解运算法则。如:让学生通过移动物品等操作变换物品数量来感知多少、加减;让智力障碍学生理解带有"飞来"、"游来""买来"等词汇的运算通常为加法运算,带有"飞走"、"游走"、"吃掉"等词汇的运算通常为减法运算。另外,由于智力障碍学生加法运算能力发展滞后造成加减法运算能力发展同步,培智学校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尝试先教加法、再教减法,但并不严格地将加减法教育分开。

  (四)加强练习,提高智力障碍学生加减运算水平。

  个体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一定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智力障碍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思维、语言理解、记忆等多方面发展迟缓,导致在掌握运算能力时存在困难。大量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智力障碍学生这一落后情况进行补偿,通过严格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这也是发展智力障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智力障碍学生普遍缺乏独立而灵活的思考能力,教师要针对这一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其次,教师要严格要求,适当地增多练习。在练习时,要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尽量用较少的时间来增加练习机会、方式和类型。

  在课堂上,教师要讲练结合,在复习旧知识和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都要不断地提问题,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

  最后,教师要精选作业。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练习目的,分层次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运算能力的学生。

  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学生加减运算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思维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加减运算的品质。研究思维表现能够充分认识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数学教学,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周新。儿童数概念的早期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林嘉绥,李丹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肖非。智力落后儿童心理与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7]谭宏。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欧阳常青,肖全民。桂林市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调查报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2):158-161.
  [9]肖国衡,易群兰。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3):32-35.
  [10]张怀英,徐子孟,潘先海等。海南省小学生数学能力基础水平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6):509-511.
  [11]李燕。小学除法竖式计算错误的主要类型及错因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2]郜舒竹。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数学教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3]张文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0):40-41.
  [14]严根明,胡岳明,陈宝生。小学六年级学生式题计算能力的调查报告[J].宁夏教育,1992(5):21-22.
  [15]范强,王素玲,李杰。小学高年级学生简算习惯与能力的调查报告[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145-146.
  [16]曹学良。对初一学生数的计算能力的调查[J].数学教育学报,1999(1):61-63.
  [17]汤娅林。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2003(17):54.
  [18]林崇德。学龄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67-77.
  [19]Siegler,R.S.(1996),Emerging minds: The Process of change in children,sthink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0]王葵。4-6 岁幼儿的元认知水平对简单加法计算策略的影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1]刘电芝,黄希庭。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05(2):272-276.
  [22]刘长颖。小学生加、减法口算时间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3]杨蕾。大班幼儿加减运算策略选择的研究--学与未学珠心算儿童策略选择的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4]Erin Caffrey and Douglas: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Betwee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Mild Retardation: Implications for Categorical Instruction.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 Practice,22(2):119-120.
  [25]Frances M Bulter,Teaching Mathematics To Students With Mild-to-Moderate Mental Retardation, mental retardation, volunne39,number l:20 一 31,Feb.2001.
  [26]Caffrey,Erin;Fuchs,Douglas::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Betwee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Implications for Catrgorical Instruction.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 Practice,Volume22,Number2,2007(5):119-128.
  [27]Brian Butterworth.the development of arithmetical abilities,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6:l(2005):3-18.
  [28]王顺妹,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数概念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1):65-70.
  [29]朱友涵,孙桂民。中度弱智学生数学教育训练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3):40-44.
  [30]马新梅,中度弱智儿童数学可接受能力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4(3):28-33.
  [31]李笑然。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加法计算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2]沃建中,李峰,陈尚宝。5-7 岁儿童加法计算策略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26-30.
  [33]郑俊选。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4]刘耀南。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江苏教育,1995(1)。
  [35]蔡清翠。低年级智障儿童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 2009(10):28-29.
  [36]陈怡。二年级儿童计算错误率高的原因调查研究[J].科学教育家,2008(4):321-322.
  [37]张奇,林崇德,赵冬梅,滕国鹏,郑琳娜。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9-523.
  [38]丁志辉。特殊教育专业培智数学教学法改革探索[J].学科建设,2012(11):145.
  [39]任晓培。4-6 岁幼儿对数学加减逆反原则理解和运用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0]许晓辉,庞丽娟等。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8(8):26-29.
  [41]Sowder, J. Mental computation and number comparison: their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umber sense and computational estimation, in: J. Hiebert & M. Behr
(Eds) Number Concepts and Operations in the Middle Grade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8.
  [43]LeFevre,J.A.,Sadesky,G.S.,&Bisanz,J.Selection of procedures in mental addition: Reassessing the problem size effect in adult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1996(22):216-230.
 

    论文来源参考: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