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赏识教育论文

激励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08 共4680字

  第一章 绪 论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20 世纪以来中外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最早出现在国外,20 世纪初,西方企业管理界的"金钱激励法"拉开了激励理论研究的序幕。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的"X 理论",该理论的观点是:要激励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必须掌握他们追求金钱的心理,从他们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愿望着手,依靠经济的刺激。与此同时,泰勒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亨利·甘特提出了"任务奖金制度",都是利用金钱刺激进行激励的措施。20 世纪 20 年代起,为满足多种需求的激励方式逐渐取代了单一的金钱刺激的激励方式。1933 年,美国管理学家乔治·梅奥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中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他认为"应该把激励的基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上。"1943 年,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阐述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五个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有着不同的特性,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两者都必须属于基本、天定的人的本性,它们不会异于或违背人性,它们是人性的一部分。"50 年代末,赫兹伯格在《工作的激励因素》一书中,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是基础,激励因素是发展和提高,两类因素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把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起来。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激励理论由基础研究过渡到激励过程探索。1963 年,弗鲁姆在他的着作《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认为人对某种活动采取行动动机或行动强度取决于对其结果的价值评估以及对未来所达成的何种结果的预测。1967 年,美国管理学家洛克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对影响目标激励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1965 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亚当斯提出公平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员工在获得报酬后,最关心的并不是自己获得了多少报酬,而是自己是否与其他员工获得的报酬一致,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对员工起到激励的作用。进入 70 年代,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强调激励的外部作用,外界的强化因素可以塑造行为。随后出现的"ERG 激励模型","后天需要理论"和"海德归因理论"都是对激励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国内关于激励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学者在借鉴西方激励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理论。

  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俞文钊创立"同步激励理论",基本思想是:在我国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若想取得更大的激励效果,唯有将物质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同步实施。我国行为科学研究者冬青提出了"C 型激励理论",这个理论的形成吸收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针对企业职工进行激励,认为领导要关心爱护职工,尽量满足职工的五种基本需要,同时,通过教育促进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华东师大教科院的熊川武提出了"全面激励理论",该理论由全员激励、全程激励、全素激励构成,"激励至少应该包含这样一些因素,一是人,即激励的主体与客体,二是时空,即激励过程与相应环境,三是方法与手段,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统一是学校现行的激励策略。"国内关于激励教育的研究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当时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强制与纪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常常受到忽视。针对这种现象,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运用激励的手段进行教育,旨在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0 世纪 90 年代初,激励理论逐渐从企业管理中引入教育领域,从学校的教育管理渗透到课堂教学。1995 年,天津红桥区教育局发表了激励教育指导纲要,开始在小学进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进展,随后,贵阳市白云区教育局、湖北省襄樊市东风小学均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关于激励教育的实践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激励教育,并出版了大量相关书籍和发表了众多文章。在激励教育理论方面,王中力在其着作《激励论》一书中,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激励是一种能使人将外部干扰力量转化为自觉行为的刺激。"徐永森、戴尚理在《激励原理与方法》一书中认为"激励是指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人的热情,启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潜能,使其行为朝向组织所期望的目标而努力。"李祖超提出"教育激励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创设各种激发学生动机的条件,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吕学军,王兵在《激励教育的理论及原则》中总结了激励教育的几大原则。蒋发忠在《"正激励"的负效应例说与预防》一文中,论述了正负激励的影响。潘永兴在他的博士论文《激励教育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模式研究》中,对激励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概述,介绍了激励教育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从个案中分析激励教育的现实困境,并指出了激励教育实践模式的理性建构,提出了激励教育的实践策略。在激励教育实践方面,张克杰在《激励教育的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中,结合天津市红桥区北马路小学进行的激励教育改革实践提出:"激励即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教育具有内因与外因的统一,操作系统与动力系统的统一,目标与手段的统一的特点。"杨连山、李舰、李德善在《创新素质教育新模式--天津市红桥区激励教育改革实验纪实》一文中,详细记录了激励教育的应用情况。沈刚在《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教学》一文中结合上海市奉贤区开展的"以人为本,激励发展--农村学校推行激励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对激励教育在课堂上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二)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研究的概述。

  学者们大多注重激励理论的研究,创作出了大量的有关激励理论的专着、论文,然而对于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者们涉及的比较少,相关的专着也很少,有关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研究还不成体系。但是有些学者,对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始终充满兴趣,不断探索如何将激励教育更好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陈好连的《"激励性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这篇文献中,作者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性不强、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运用激励性教学可以在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阐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激励法教学,首先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是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再次语文教师应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最后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以表扬鼓励为主。刘居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运用》一文中,介绍了激励性评价的方式,分别是口头语言、加分激励、书面语言、肢体语言,并强调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崔奕在《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教育》一文中,主张情境激励法,在情境中激励学生的读、问、想、演,让学生们在兴趣中学习。田燕在《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一文中,主要探究了激励性语言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和语文作业中的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强调教师应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发、鼓励,激励语言要注意因人而异,在语文作业中,应多使用鼓励性词语。钱瑞平在《浅析激励原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介绍了三种激励方式,分别是目标激励、动机激励和需要激励,强调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及时掌握学生的需求,采取适当的激励策略,以便更好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曹泽华在《浅议高中语文目标教学的分层激励》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教学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每个层次的同学都能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完成教学任务。这样能够激发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吴建设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一文中,就如何运用激励策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激法",即激创佳境、激发情趣、激扬智慧、激活评价,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善始善终。

  综合以上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基本的研究,概括出了相关的激励教学策略,提出了分层激励法、情境激励法、目标激励法等重要方法,总结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坚持的针对性、公平性、适度性等重要的激励原则,对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但是,文献所描述的内容过于笼统,很少能与语文课堂教学实例相结合进行研究,教育理论应该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这样才会更有说服性。

  二、研究背景。

  语文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情感的学科,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学科,尤其是中学语文,由于受到中考、高考的影响,更是重中之重。

  一位教育学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处于 12-18 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正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这个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大,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阶段,也是学习兴趣的最盛时期,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就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学生。这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实施激励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旨在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感情,使他们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并通过语文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他们全方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重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形成教学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对语文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根据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上进的学习态度。

  德国着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8]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发现:一个人如果受到了激励,他的能力要比没有受到激励时多增加 50%-60%.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文兴趣程度,从而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奠定基础就非常具有可行性。教师应具备激励教育的意识,在课堂上改变以往单纯的应试教学的模式,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切实采用激励教学法,结合中学语文课本内容,中学生个性特点,适时采取图片、视频等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开拓思维。如果能将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励学生思考语文学科的人文意义,将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本文正是想探讨激励教育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研究意义。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激励教育的含义,明确激励教育的理论基础,掌握激励教育的原则和策略。通过激励教育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可以探索出如何合理、科学地运用激励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促进学生正确积极人生观的形成。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对相关书籍的阅读和整理,同时也通过手工检索和上网搜集的途径,查阅了相关的专着、期刊、论文和调研报告,并对这些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筛选,总结了关于激励教育理论以及该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状况。

  (二)个案分析法。

  本课题收集了相关的激励教育个案,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探讨激励教育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经验总结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本人将以往在中学语文教师实习的实践经验与激励教育理论相结合,对当时课堂上的激励教育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论文的撰写提供有利的事实支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