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心理学硕士论文

偶像崇拜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吴丹
发布于:2021-11-11 共6171字

  摘  要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如何建设互联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增强互联网企业使命感、责任感,共同促进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而在主要的网络社交平台——微博上,粉丝的累计人次已超过 160 亿,其中每个微博用户平均关注超过30 个娱乐明星。

  由此可见,掌握粉丝群体的行为动态对于构建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不可或缺,加深对粉丝群体的网络利他行为的了解和探究,对于构建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互联网环境实有裨益。粉丝群体的独特性在于他们较高的偶像崇拜卷入程度,所以哪些因素会影响偶像崇拜卷入程度,而粉丝的网络利他行为是否会受偶像崇拜的卷入程度影响,这些都是在建设健康互联网的当下,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以往关于粉丝群体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提出偶像崇拜会影响粉丝的网络利他行为,同时情绪智力会影响粉丝的偶像崇拜程度等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了粉丝群体情绪智力、偶像崇拜卷入程度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工具包括《情绪智力量表-中文版》、《偶像崇拜量表-中文版》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

  研究通过便利抽样回收 273 份问卷,有效问卷242 份,经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粉丝群体偶像崇拜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但在受教育程度、崇拜阶段上存在差异;情绪智力和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

  (2)粉丝在追星过程中感受到的经济压力,每日追星时间,与粉丝群体其他成员的交流频率与偶像崇拜卷入程度存在正相关,可以正向预测偶像崇拜卷入程度。

  (3)情绪智力、偶像崇拜和网络利他行为存在相关,且情绪智力中的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推理维度,在偶像崇拜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4)偶像崇拜可以正向预测情绪知觉、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理解和推理,同时负向预测情绪表达。

  关键词 :      偶像崇拜,网络利他行为,情绪智力 。

  Abstract 

  In 2016,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ut forward such a requirement on how to buildthe  Interne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Internetcompanies,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nWeibo,  the  main  online  social  platform,  the  cumulative  number  of  fans  has  exceeded  16billion,  with  each  Weibo  user  following  an  average  of  more  than  30  entertainment  stars.  Itcan  be  seen  that  grasping  the  behavior  dynamics  of  the  fan  group  is  indispensable  forbuilding  a  healthy  Interne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exploration  of  the  network  altruistic  behavior  of  the  fan  group  is  beneficial  to  theconstruction  of  a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Internet  environment.  The  uniqueness  of  the  fangroup lies in their high degree of involvement in idol worship, so what factors will affect thedegree of involvement in idol worship, and whether thefan’s onlinealtruistic behavior willbe affected by the degree of involvement in idol worship. All those issues are worth studying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Internet.

  Based  on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previous  studies  on  fan  groups,  this  paperproposes the hypothesis that idol worship will affect fans’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emotionalintelligence  will  affect  the  degree  of  fans’

  idol  worship.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fans group, idol worship involvementand online altruistic behavior was explored. Research tools include "Emotional IntelligenceScale-Chinese  Version",  "Idol  Worship  Scale-Chinese  Version"  and  "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Scale".  The  study  collected  273  questionnaires  throughconvenient  sampling  and  242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is no gender difference in fan group idol worship, but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education  level  and  worship  stag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online  altruistic  behavior  aredifferent in demographic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and education level.

  (2) The economic pressure experienced by fans in the process of star chasing, the dailytime  of  star  chasing,  and  the  frequency  of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fangroup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nd can positively predict the degree of involvement in idol worship.

1.png

  (3)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dol  worship,  and  online  altruistic  behaviors  are  correlated,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ing  dimensions  of  otherpeople’semotions  in  emotionalintelligence  play  a  partial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ol  worship  andonline altruistic behaviors.

  (4)  Idol  worship  can  positively  predict  emotional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  andreasoning of self and others' emotions, while negatively predicting emotional expression.

  Keywords :       idol worship, online altruism, emotional intelligence 。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偶像练习生》……尽管时代不同,选秀节目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作为现象级的选秀节目,它们无一例外地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偶像崇拜”的狂潮。2005 年8月,李宇春以三百五十多万票夺得了《超级女声》的总冠军。2018 年的《偶像练习生》决赛投票,第一名的练习生蔡徐坤获票超过四千万。这些高到惊人的票数背后,是一个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的群体——粉丝的强大力量。

  粉丝们为自己崇拜的偶像摇旗呐喊,投票形式从短信投票转移到网络投票,粉丝群体存在一致性极高、极富热情的行为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偶像崇拜”绝非凭空出世,而是古而有之。岳晓东[1]

  等人在对百年来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变化的研究中,指出“中国社会从来就不缺少偶像崇拜”。百年之前,偶像崇拜有对孔孟等文化大家的圣人崇拜,也有对李白、柳永等文学代表人物的文人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进入近现代,偶像崇拜也有了转变,出现了对草根人物的政治崇拜,偶像崇拜带有极高的政治色彩。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迎来了更为多元化,更具娱乐性的偶像,诸如港台影星刘德华、邓丽君之类的名人,偶像崇拜的变迁背后,其实是反应中国时代文化在近百年间产生的巨大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媒工具的不断更新和新媒体平台的日益丰富,粉丝群体开始自发性地聚合、发展和壮大,粉丝群体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组成部分,而粉丝在网络上的行为则从以往的小角落被放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接受大众的审视及评判。有学者[2]

  指出粉丝有三个显着特征,包括同一性、占有性和排他性,同时过于狂热的粉丝行为又常常具有过度性,这些种种特征影响下,粉丝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诸如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等行为,但这一行为并非粉丝群体独有的,在社交媒体的普通受众中也会出现。但网络让原本游离、松散的粉丝聚集起来,也让这个因身份认同集合在一起的群体之间爆发出新的冲突,这些冲突前都会带上“粉丝”的形容词,也让大众对粉丝群体产生了恶感,并出现了“脑残粉”这种带有污名化的称呼。

  但粉丝是否就是“脑残粉”?梁家铭[3]

  认为当人们谈到“粉丝”这一群体时,就联想到“脑残”、“疯狂”等词语,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同时也是因为媒体对此类行为的过量报道导致的污名化。朱莉·詹森[4]

  在她的《作为病态的粉都——定性的后果》一文中指出,粉丝常被大众和学者概括为两种病态类型:沉迷的独行狼和歇斯底里的观众,但这种对粉丝的分类背后就隐含了批评和偏见,把粉丝们认定为是反常的越轨的人群,这种行为背后实际上包含一种极为保守的价值取向:“感性劣于理性,未受教育的人不如受过教育的人,激情比克制更糟糕,而精英是超越大众的,主流就是比边缘文化更优秀”等,朱莉指出的这种偏见或许会给如今对粉丝污名化的当今社会有一定的启示,以及减少中国主流社会对于粉丝的偏见。

  朱莉·詹森认为很少有学者将粉丝当作一种正常的、普通的文化和社会现象来探讨。这种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得出的研究结果,在如今看来这种偏见虽然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也并未完全改变大众对于粉丝的“偏激、不理性、自私自利”的看法。事实上,粉丝并非只是被媒体大肆报道的那些不理智的方面,在认同性极高的群体中,粉丝之间有着极强的归属感,并且表现出支持、指导、分享、提醒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且不期望回报的自觉自愿行为,例如在 2020 年的新冠肺炎期间,很多粉丝在偶像的号召下纷纷向抗疫前线捐款捐物,在微博上关注需要帮助的人,转发呼吁及支持疫区人民,这些行为都是粉丝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而在以往对粉丝群体的研究中,却很少关注到他们的网络利他行为。一个正面积极不带偏见的研究对粉丝群体而言是有益的,粉丝也是普通人,有着质朴的善良和亲社会的行为,对他们行为的正面研究可以促进粉丝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不仅可以帮助粉丝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更有助于建立积极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1.2 、研究意.,

  1.3、研究目的

  第2章、文献综述

  2.1、偶像崇拜

  2.1.1、偶像崇拜的概念与心理成因.

  2.1.2、偶像崇拜的相关研究

  2.2、网络利他行为

  2.2.1、利他行为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2.2.2、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和相关研究

  2.3、情绪智力

  2.4、相关关系研究

  2.4.1、偶像崇拜与网络利他行为.

  2.4.2、网络利他行为与情绪智力

  2.4.3、偶像崇拜与情绪智力

  2.5、问题的提出

  2.5.1、以往研究的不足

  2.5.2、研究假设

  第3章、研究方法与对象

  3.1、研究涉及相关概念

  3.2、研究方法.

  3.3、研究对象

  3.4、研究工具

  3.3.1、偶像崇拜量表中文版(Celebrity Attitude Scale,CAS)

  3.3.2、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ScaleUndergraduates)

  3.3.3、情绪智力量表中文版(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

  第4章、研究结果

  4.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粉丝群体偶像崇拜状况分析.

  4.2.1、粉丝群体偶像崇拜的总体状况

  4.2.2、粉丝群体偶像崇拜在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变量上的差异.

  4.3、粉丝群体情绪智力状况分析,

  4.3.1、粉丝群体情绪智力的总体状况

  4.3.2、粉丝群体情绪智力在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变量上的差异.

  4.4、粉丝群体网络利他行为状况分析.

  4.4.1、粉丝群体网络利他行为的总体状况

  4.4.2、粉丝群体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变量上的差异

  4.5、粉丝群体的偶像崇拜、网络利他行为以及情绪智力的相关关系

  4.5.1、网络利他行为、情绪智力和偶像崇拜的相关关系

  4.5.2、情绪智力在偶像崇拜和网络利他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4.6、回归分析,

  4.6.1、情绪智力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4.6.2、偶像崇拜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4.6.3、偶像崇拜对情绪智力的影响

  第5章、讨论

  5.1、粉丝群体偶像崇拜状况.

  5.2、粉丝群体的情绪智力状况.

  5.3、粉丝群体的网络利他行为状况

  5.4、粉丝群体的偶像崇拜、情绪智力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关系

  第6章   结论

  结论总结如下:

  (1)粉丝群体偶像崇拜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但在受教育程度、崇拜阶段上存在差异;情绪智力和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

  (2)粉丝在追星过程中感受到的经济压力,每日追星时间以及与交流频率与偶像崇拜卷入程度存在正相关,正向预测偶像崇拜卷入程度。

  (3)情绪智力、偶像崇拜和网络利他行为均相关,且情绪智力的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推理维度,在偶像崇拜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4)偶像崇拜可以正向预测情绪知觉、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理解和推理,同时负向预测情绪表达。

  参考文献

  [1]徐鹰,岳晓东.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变迁与思考].青海社会科学, 2009, No.175(1): 5-8.

  [2]徐钰娇.新媒体环境下粉丝追星行为心理研究[D].新媒体研究, 2019, 5(5): 30-32.

  [3]梁家铭.新媒体环境下粉丝行为分析[].传媒论坛, 2018, 1(8): 100, 103.

  [4] JoliJ . Fandom as pathology: the c∞on sc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M]//Thc Adoring Audiencc: Fan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1992.

  [5]肖璐. 正能量:网络时代偶像崇拜的社会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25-26.

  [6] 宋滢滢.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 14.

  [7]陈丽华.新媒体时代的偶像崇拜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 2018: 9-11.

  [8] 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二)一 偶像崇拜的性别差异[].青年研究, 2007,No.343(4): 15-20.

  [9] Maltby J , Day L, Mccutchoon L E , ct al. Extreme cclebrity worship, fantasy proneness anddi ssociation: Developi ng the mcasurement and under standing of celebnity worship within a clinicalpersonality context[J]. Person 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6, 40(2):273-283.

  [10] Douglas, Katc. When you wi sh upon a star:[J ]. Ncw Scientist, 2003.

  [11] 韩振华.高中生和中师生的偶像崇拜调查分析[J]. 青年研究, 200(07): 18-23.

  [12] 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之心理机制探究[J].中国德育, 2006(12):13-18.

  [13] 李北容,申荷永.名人崇拜研究综述[D].社会心理科学, 2010,25(2): 7-12,41.

  [14] 刘慧敏.中学生父亲在位、偶像崇拜和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9.

  [15] Rubin A M , Persc E M , Powell R A. Loncliness, Parasocial Intcraction, and Local Tclevi sion NewsVicwing[]. Human Communication Resarch, 1985, 12(2):155-180.

  [16] Rubin R B , Mchugh M P . Development of parasocial interaction relation ships[J ]. Joumal ofBroadeasting & Electronic Mcdia, 1987, 31(3):279 292.

  [17] Stever G s .The celcbrity appcal qucstionn aire: Scx, cntertainment, or leadcrship[]. PsychologicalReports, 2008, 103():113- 120.

  [18] Wann ,D. L,( 1995 ). Prelimin ary validation of the Sport F an Motivation Scalc. Joumal of Sport andSocial Issues, 19 , 377-396 .

  [19] MccutcheonL E , Ashe D D, HouranJ , ct al. A Cognitive Profile of Individuals Who Tend toWorship Clcbritics[J].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3, 137(4):309 -322.

  [20] Mccutchcon L E ,Langc R , HouranJ . Conceptualization and mcasuremcnt of celbrity worship[].Brn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2, 93(Pt 1);.67-87.

  [21]彭文波,邱晓婷,刘电芝,等偶像崇拜量表的修订及其理论模型的验证[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 26(5): 98-103.

  [22] 卢丹.成年早期粉丝的偶像崇拜卷入程度及其与自我效能感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23]岳晓东梁潇.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五:论百年来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变迁[].青年研究, 2010, No373(4): 70-79, 95.

  [24]石晓辉.中学生偶像崇拜现状及其发展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4.

原文出处:吴丹. 偶像崇拜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2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