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18 共107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小学生慈善心理意识培养研究
【第2部分】小学开展慈善教育的机制问题缘起
【第3部分】慈善心和慈善教育的思想探源
【第4部分】 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
【第5部分】影响小学生慈善心形成的多元分析
【第6部分】小学生慈善教育的建构
【第7部分】小学阶段实施慈善教育的反思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

  3.1 小学生的问卷调查。

  3.1.1 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

  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 232 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 226 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同对象的慈善心的表现展开了调查,旨在研究小学生是否具备帮助他人、关怀他人的意识、对慈善的基本概念的认识以及是否参与过慈善、志愿活动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数据。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帮助他人的行为调查。

  问卷的前两题是考察小学生对帮助他人的看法,在第一个陌生人寻求帮助是否会帮忙的问题上,有 175 名学生选择会帮助陌生人,占总体人数的 77.4%.

  第一,说明多数小学生在别人遇到苦难的时候是乐意帮忙的。如果把求助对象换成家人、朋友,一定会帮忙的比重达到了 89.8%,比求助对象是陌生人的占比重更多一些。这其实和现在的社会大环境是相关的,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良风气,新闻里也出现过搀扶老人或帮助他人反被诬陷的案例,传统的助人为乐四个字已经打上一个问号,面对陌生人时,怎么样辨别对方是否具有恶意,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保证自己的安全成为家长和老师所关心的问题。

  第二,对于年龄尚小,警惕性也不够高的小学生,家长和老师也都加强了安全方面的教育,学生的警惕性也会更高,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会选择去帮助别人。但 77%多的比例还是说明多数小学生都是有基本的慈善之心,懂得要帮助有困难的群体,他们未必能真正了解慈善的概念,但是简单的助人行为也说明学生还是具有基本的关怀他人的慈善心。

  2.对助人行为认知的调查。

  第一,慈善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捐款捐物、志愿活动,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最多的“慈善”就是帮助他人,哪怕是最微小的助人行为,也是属于慈善的一种。对小学生开展慈善教育,最主要是培养他们的慈善意识、向善之心。关于助人行为是否是有爱心的表现的这一问题,93.8%的学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说明绝大多数小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帮助他人也是有爱心的表现。而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八成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获得心理的满足,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帮助他人则是出于外部动机,比如得到家长或老师的表扬和物质奖励。另有 20%的学生认为帮助别人可以获得回报和锻炼自己的能力。

  第二,学生的助人动机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内外部动机混合在一起,在这样的动机驱使下学生表现出了助人的行为。对于后者,需要积极引导正确的动机和慈善观,真正的慈善助人行为是不奢求回报也不谋求利益,而是内部的善心所引发的,对于外部动机强烈的学生,应该予以正确的指引和教育。

  3.对于慈善认知的调查。

  问卷的第 9 到 12 题是考察小学生对于慈善的基本认知。调查显示,对于慈善和慈善活动的概念,近七成学生有大概的了解,但是非常理解的还是占少数,只在平时生活中听说过,并没有专门学习或了解过。这说明:

  第一,现阶段小学生受到的慈善方面的教育比较少,学校会频繁地组织慈善活动,但在让学生参加活动之前,没有能够普及慈善的概念和内容,学生缺乏对于慈善的基本认知,不能深入理解慈善的意义,只是盲目根据学校的号召捐款捐物,长久以往,就会让学生的慈善行为变得形式主义,而非内心真正理解慈善,认同慈善。

  第二,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慈善活动的类型有基本的了解,知道志愿活动、捐助、义卖等的慈善活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过这些慈善活动,捐款捐物的活动参加人数是最多的,志愿者和义工、学校的慈善义卖也是学生平时经常能接触到的慈善活动,能参加的活动稍显单一。除了传统的慈善活动,和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如保护动物、爱护环境、帮助残障人士等,基本所有学生都参与过。有近 90%的小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慈善活动,可见其频率还是很高的。也说明了多数学生还是有一颗慈善之心的,并有这种向善的意识,从而引出这类慈善的行为举动。学校和社会已认识到开展慈善活动,引导学校慈善行为的重要性。

  但就如上文所说,对慈善活动,家长、学校并没有能真正理解其概念和意义,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参加慈善活动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有趣的实践活动来参加,因此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认同慈善、接受慈善、参与慈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