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小学教师合作欠缺的原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6 共509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小学教师间开展合作的问题探究
【第2部分】小学教师相互合作现状调查研究引论
【第3部分】教师合作概述
【第4部分】小学教师合作存在的问题
【第5部分】 小学教师合作欠缺的原因分析
【第6部分】小学教学中教师合作对策与建议
【第7部分】促进小学教师合作的措施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三、小学教师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针对"您认为阻碍教师间合作的因素有哪些?"对教师设置的主观题,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本研究将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以及教师个人原因三方面分析教师合作不能达到良好状态的原因所在,其中社会原因和学校原因属于外因,教师个人原因属于内因。

  (一)阻碍教师合作的社会原因分析

  1、传统的等级性思想使教师怯于合作

  中国传统的尊卑贵贱这种等级思想在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冲刷后,仍在当今社会具有很深的根基,中国向来官本位思想严重,如今虽已破除了封建的等级性思想,强调"民主"与"平等",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教师的思想里等级性思想仍然存在,如在师徒制合作中,新教师不会对老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在科研活动中,新教师也不会对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反驳;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们对领导者指派的任务更是服从不敢违背。

  在学校的管理等级中,校长是最高级别,然后是教务主任、德育主任等,再次是学科组组长和年级组组长,最后是教师,教师处于管理等级的最下层,对上层分配的任务只有认真执行,没有反驳的机会。这种等级性思想的存在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们怯于合作,尤其是与老教师或是校领导,他们"高高在上"的思想使合作难以进行,即使有合作也不是真诚的,实属有参与之形却无合作之实。

  2、竞争的社会使学校难以形成合作文化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竞争似乎成了永恒的主题,学生之间比分数、找工作时比能力、工作当中比业绩、国家之间比谁更强大,竞争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个角落,而教师作为社会的重要一员,同样遭受一些恶性竞争带来的不良后果,都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分分分同时成了教师们的小命根,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多数教师选择了闭关锁国、秉持个人英雄主义,以免在优胜劣汰时成为牺牲品。

  在这种竞争的氛围中,教师们很难形成合作文化,而合作文化的形成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并且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积淀,所以社会的竞争使得教师保守的做事,如果没有行政力量的干预,教师是很难自觉合作的,即使有合作,也呈现了虚假化、形式化的过程,失去了合作的本身意义。

  (二)阻碍教师合作的学校原因分析

  1、缺乏物理环境的支持平台

  "虽然学校管理者没有能力改变教师个体的内在驱动力或动机等因素,但他们有能力改变组织环境,即加强合作氛围的营造,促进合作教师文化的形成。"[39]在走进小学校园调查时,我们看到走廊里、教室里到处张贴的是学生考试成绩、日常卫生评比情况、期末考试倒计时等,这种激励学生进步的同时更使小学教师们心里存在紧迫感,潜移默化的把教师处于了愈加激烈的竞争氛围中,严重影响了教师合作的开展。

  另外,目前学校的客观环境使学校这个整体分为了若干个个体,教师们各守一个班级,关起门上自己的课,讲台成为了教师每天呆的最多地方,仿佛又回到了各扫门前雪的状态。有学校规定教师们可以随时"推门听课",但现实是教师"推门"之前都会与授课教师沟通好,很少会看到教师平时自然上课的状态,这种现象也使教师间的合作失去了真实性。

  自然的合作常发生在教师间的闲聊中,办公室成了最佳合作场所,然而这种场所仍然存在"隐患",学校分配办公室通常以教授同一年级或是同一学科为划分标准,这样的划分虽然有利于目标的统一,有利于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也使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关系变的疏远,在访谈中有教师谈到:我们学校教师有 50 多人,我们平时就是和自己办公室的教师关系熟,其他教师见面就是打个招呼,聊聊家常,基本不会涉及到教学工作上的问题。学校的物理环境使教师间不能良好的合作交流,缺乏物理环境的支持平台成为了阻碍教师合作的主要因素。

  2、学校提供教师合作的时间不充足

  时间是教师合作能否进行的重要因素,但如前文所述,在调查教师可用来合作的时间时,多数教师选择了"比较少",小学班主任通常是教语数外多科,而语数外在课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是每天必上的课程,并且班主任还要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科任教师经常身兼数职,例如有一所小学全校就一位书法教师,而且这位教师还兼任学校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一位教思想品德的教师带了学校四个年级,另外还负责校卫生室的工作,这还不算学校分配的其他任务;还有一位教师是德育处主任,却也要进班级授课,担任两个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教师"从早到晚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疲于奔命,统考、分数、达标率、升学率,种种应试思维和行径,就犹如条条绳索捆绑着教师的手脚".

  据调查小学教师每天平均工作 10.16 小时,这还不算开会、出操、听课等任务。

  理论上教师合作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而现实当中学校每周给教师安排了大量的课节,另外还有一系列的听课、教研讨论等活动,而不是通过任务的调整给教师自由的时间去进行合作,这样的时间安排不但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更起不到良好合作的效果。教师合作本应该对教师工作顺利的进行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现实中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本来就有限,却又要在行政的命令下开展着有其形未见其实的合作,最终成了"雪上加霜".

  3、学校制度方面存在缺陷

  学校制度严重影响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好的制度会促进教师的发展,而目前的学校制度多数在评价教师体制上存在缺陷,教师所教班级的成绩高低成为衡量教师是否优秀主要标准,教师的晋升、奖惩也与学生的分数直接挂钩,明显表现出了功利性取向,评价制度的导向功能使教师产生了竞争的心理。见表 16,62.5%教师认为教师间的竞争压力"很大"和"比较大",59.0%教师选择了竞争对合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和"比较大",可见学校的评价制度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间的合作。教师们虽然对合作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现实的评价制度面前多数教师选择了个体性劳动,滋生了教师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另外在分科教学的背景下,一些评价制度会注重团体作业,但这种评价体系又加重了派别主义思想,由此可见教师评价制度的单一性特点成为了学校制度方面最重要的缺陷。

  学校里虽然建立一些师徒制、集体备课听课制、合作科研等措施促进教师合作,但学校制度的强制性特点又使教师合作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有悖于教师自然合作的自愿、自主特点,在制度的强制要求下,教师难以畅所欲言,尤其对于新教师,显然教师在这种合作中失去了主体性的作用。教师的参与意愿不强、在合作中缺少话语权都是由学校制度强制性特点直接导致的。

  4、学校对合作的宣传、指导力度不够

  当前教师的合作技能和合作技巧是比较欠缺的,可以说这与学校对合作的宣传、指导力度不够是有直接原因的,学校对教师的合作只是停留在认识层面,缺少对教师合作技能、技巧方面的有效指导。儿童需要从小培养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作为成年人的教师一样,更应该在这方面得到提高,但就"教师提高合作能力的策略或途径"等相关词进行资料检索时,几乎是为零。

  如果说教师的合作能力和素养应归属于教师职前自身的习得,那么在教师入职后,学校就有责任也有义务提供给教师相关的宣传和指导,而现实是教师在接受在职培训时,往往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等,缺少行之有效的有关合作的指导。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是竞争、攀比,缺少合作文化的氛围,学校宣传力度不到位、指导工作环节薄弱成为了阻碍教师合作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阻碍教师合作的教师个体原因分析

  1、教师对合作的认识有偏差

  教师是合作过程中的主体,但教师缺少对合作的正确认识将对合作效果的好坏起到重要的阻碍作用,教师受传统个人英雄主义影响,如今仍存在激烈的竞争思想。所谓同行是冤家,教师通常不会把自己的有效教学思想、宝贵的教学资料、科研成果等这些"珍贵财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人,以免他人超越自己,对自身的地位构成威胁。在教师群体中,对于与自己资历相当的教师,教师会把彼此当成竞争对手,从而不会真诚的合作;对于比自己略逊的教师,教师会认为合作中自己给予的较多,回报的较少,因此也不会主动的去合作;对于资历比自己高的教师,教师会内心存在羞怯的想法,认为向他人主动提出合作是自己能力不够的表现。

  合作是教师间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相互批判的积极的过程,但由于教师对合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因而使竞争的氛围占据主导,有时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冷嘲热讽、相互抬杠等现象,大家相互交流的办公室貌似成为了法庭辩论一般,大家极力找对方的不足,甚至是赋予莫须有的"罪名",这些由竞争带来的恶果最终使合作难以进行。

  2、教师缺少内部心理因素支持

  由于学校目前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基本是基于教师的业绩,也就是学生的成绩,因此教师的竞争心理使教师真诚、主动、自愿的合作走向形式化,教师间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变得紧张。在合作中教师会存在下列几种消极心理:自我保护心理--教师不会把自己的宝贵资料、经验等传授他人,会有所保留,合作中也不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排斥心理--面对比自己资历高、教学成绩好的教师时,心理会产生排斥、抵御心理;嫉妒心理--对优秀教师获得的名誉和成绩存在妒忌心理;高傲心理--总是认为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不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通常存在于经验丰富的教师群体中;自卑心理--新教师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难以赶超他人,因此甘愿平凡。

  教师每天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因此不论是新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心理难免存在一些畸形心理,然而这些消极的心理却成了阻碍教师真诚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3、教师的共同价值观不同

  在价值多元化社会中,人与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差异性,学校里的教师也都有自己的价值衡量标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教师追求高收入虽然可以理解,但过于追求名利使部分教师价值观扭曲。目前大街小巷各种教育辅导机构随处可见,这也为教师们挣取高利益搭建了平台,教师们在工作之余忙碌在各种辅导机构中,使自己平时正常的校内工作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去合作,有的教师甚至把黑手伸进了自己班的学生,在周末和寒暑假时集体拉出去补课,以便挣到高额利润,不夸张的说一位名校教师在一个假期甚至能赚到一辆宝马,这种高利益的补课必然导致教师价值观的扭曲。学校里各种评优、晋升看重的是工作业绩,和有无合作关系甚小,这也使多数教师选择关起门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带好自己的班级,奉守独立成功观,在工作中互不干涉、各自为政。以上种种现象都是教师过分追逐名利的扭曲价值观所致,严重影响了教师间的合作。

  见表 17,在调查"您是基于哪些方面与同事合作?"时选择"管理上的要求"占的教师人数最多,选择"个人发展需要"和"工作责任感"的教师人数基本持平,少数教师选择了"奖励的诱导",可见多数教师是迫于无奈、勉强的合作。但也不可否认教师队伍里存在很多优秀教师,他们秉承通过合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学生的发展、最后带动全校整体的共同发展价值观,在工作中表现出真诚、进取、分享、积极等优秀品质。合作是相互的,需要彼此真诚付出、共同获益的,教师们如果价值观不同,如有的追求名、有的追求利、有的自甘平凡不思进取、有的已经名利双收坐等退休,追求的目标不同,对待合作的内在动力不强,合作也同样难以开展。

  4、教师合作能力较弱

  我们调查发现,教师合作能力不高也是阻碍教师合作的重要因素,首先体现在教师合作对象的选择能力,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例如语文老师善于言辞,思辨能力较强;数学老师心思缜密,逻辑思维较强;音乐、美术教师具有艺术细胞,懂得欣赏美等。选择合作的对象与合作效果的好坏存在直接关系,选择一位合适的对象是合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能够做到取长补短才能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徒劳无益。

  其次是组织协调能力,合作的组织者是在合作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一个高品质的团队离不开高能力的领导,在一个具有组织协调能力领导的教师团队中,教师们相互理解、彼此体谅、配合默契,每位成员都能发挥各自的长处。相反合作组织者如果缺少组织协调能力,教师们也会变得散漫、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最终合作效果不佳。

  最后是教师的表达与理解能力欠缺,教学是一门艺术,讲台上的教师更像一名演员在演绎自己的教学人生,传统涂鸦式教学已一去不返,现代教育更需要智慧型、艺术型的教师,生动的讲课风格、流畅的表达方式才能吸引住别人。教师在合作中亦是如此,对教师的表达与理解能力要求更高,这也是作为教师应有的基本能力,但在我们的调查中,仍有教师缺乏这些能力,有位学科组组长谈到:不是所有教师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高,我们学校有的教师教学思想很独特,但与其他教师交流表达观点时还是挺吃力的。

  阻碍教师合作的因素有很多,且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特点,随着教师教育的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应从发展的、思辨的、全面的角度来分析阻碍教师合作的因素,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提出正确的、有效的提高教师合作的策略。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