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高校大众化教育下民办高职发展战略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14 共9118字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 20 世纪人类在高等教育领域创造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等教育从少数人享有的特权变成许多人能够共同享受的福利,甚至渐渐变成人们的一种基本权利,体现了人类文明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高校扩招以前,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精英化教育阶段,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相对偏低。1999 年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极大缓解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1998年一 2005 年间,高等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张,招生人数以平均每年 50 万人次的速度增长。2005 年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招生总数和毕业生总数已接近 1998 年各项指标的 5 倍。表 1 列出了 1998 一 2005 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规模。2007年 10 月,教育部网站权威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6 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540 万人,是 1998 年 108 万的 5 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 2500 万人,毛入学率为22%.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

  达到了着名教育家马丁·特罗(MartinTrow)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标准。但是他同时也指出,“大众化”阶段的教育决不仅仅表现为这些数字,“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将会导致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内部活动’产生一系列质的变化”.其中最显着的标志就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社会上既需要一大批学术型人才,也需要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从事生产、服务第一线的职业技术人才。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其就业人才中高级研究型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工人的比例呈金字塔型 (如图 1)。

  显然社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工人。从长远上看,民办高校可能办成高水平学术型、研究型大学,但这是长远的过程,而且只是少数学校。

  现阶段,由于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不长,办学实力还比较薄弱,加上生源质量基本上是低分或落榜生。因此,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选择技能型高校即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它兼备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所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高等教育人才最基本的知识与素质,又要具备未来就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前者是共性要求,后者是个性要求,是最重要的特色。

  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快速推进,标志着职业教育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无疑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机会和空间。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逐渐从教育系统的边缘走向中心,承担了大部分高等教育扩招的任务,成为高等教育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办高职院校不但是我国民办高校的主体,而且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民办高职院校有利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世界的潮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迈过了 15%的门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还是相当缓慢的。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无力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昂的财政负担,所以,公办大学无力独立实现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历史经验和国际惯例证明,国营化与民营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两大趋势,可以说,“民办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就世界范围而言,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之日,就是民办高等教育崛起之时。”当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时,民办高等教育自然就成为世界的潮流。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灵活,紧跟市场需求,按岗位和行业要求构筑主要课程能力培养体系,力求为社会培养具备就业基础和发展潜质的职业人才。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了人们多样化、选择性的教育需求。

  截至 2008 年,经教育部批准、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包括本科和专科)已达 297 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 30 所,在校学生达 100 万人。(见表 1)

  上述数据表明了以下结论:第一,就总体而言,我国的民办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组成力量,但是目前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仍然依靠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第二,民办高职院校是民办高校的主体,院校数和在校生规模都占据绝对比重,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正在逐渐上升。

  但随着教育开始大扩招,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民办高职院校的迅猛的发展问题也逐步显现,如办学方向比较模糊,对高职教育的对象还不甚明确等。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如何走出困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得到大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民办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不清有很大关系。战略是发展的前提,没有清晰标准的定位,就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民办高职的战略定位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的时代要求,是学校的办学理念的价值追求,是办好学校的行动指南,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健康、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民办高职院校首先要找准其战略定位,要自觉、主动地审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外部环境中找寻机会,规避威胁,找到自己的战略定位,发展核心竞争力,必须走出一条民办高职院校自己的路,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各种不同的适用人才,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对如何创办一流大学研究的多,对如何办好大众化高校研究得较少;对公办高校研究得较多,对民办高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研究较少。民办高职院校发展除了借鉴、照抄公办院校的发展经验之外,明显缺乏理论上的指导。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来临,民办高职院校从无到有,至今已发展到 300 所形成一定规模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民办高校的主力军是高职高专院校,但也包括部分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独立学院以及其他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可见“民办高校定位”的提法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由此笔者拟以传统普通办学模式下的学历性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为研究主体,系统性地对相关定位理论体系进行探讨,“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