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15 共4898字

  第四章 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 制度层面:学校建立专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是教育体系的基本单位之一,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要推动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必须建立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学校制度,因此笔者从以下四方面对学校提出要求。

  1. 建立班主任评价制度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力量,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价不仅要考察班主任自身的情况,还要考察教育对象的发展情况,并且班主任评价需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和标准进行,这说明了班主任评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谓班主任评价制度,指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内,对班主任的行为表现、思想状况、工作成绩等方面做出综合判定,主张评价以促进班主任的发展为目的,强调班主任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渠道地为班主任提供反馈信息,鼓励评价角度多维化,包含班级文化、制度建设、班级管理、学生发展及自身素质等,重视班主任的个体差异,重视班主任的自我评价,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氛围。班主任评价制度有利于督促班主任对自身教育行为、教育体验进行反思,促进班主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逐步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

  2. 建立班主任职称制度班主任职称制度是指根据班主任的工作表现及专业发展水平将班主任职称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和专家型班主任,有利于管理班主任队伍,保障班主任素质,形成高质量的班主任储备队伍,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多学科教师的参与,由于他们在专业、兴趣、个性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有利于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推进班主任队伍个性多样化、学科结构多元化,扩大班主任的学科任教面。实施班主任职称制度,是调整优化班主任队伍的制度性措施,是使班主任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证,有利于解决不合格班主任问题,优化班主任队伍。同时,班主任薪酬与职称相关联,有利于激发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3. 完善班主任薪酬制度班主任的工作量与收入不成正比是造成班主任工作热情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关于《中学教师职业幸福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研究》中指出,工作付出与收入不匹配是使教师感到不幸福的未满足的首要需要。工作报酬是提高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物质保障,班主任的工作数量和工作难度高于普通任课教师,将工资报酬与劳动量挂钩是班主任积极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要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的要求,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可以制定超工作量的奖励办法,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4. 建立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校本培训是指由学校组织规划,由本校教师担任培训者,立足本校及教师特点,根据本校实际编制培训内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参考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由学校在班主任入岗前对其进行集中培训,邀请专家、优秀班主任开展讲座做报告,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建构一整套完善的岗中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将岗前教育与岗后教育完整系统结合,做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衔接工作。“培训可以引导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他们广泛关注班级建设与管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提高专业能力。”[35]培训的内容与班主任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尤其要重视提升班主任在成长过程中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树立一批先进班主任典型,扩大优秀班主任在班主任队伍中的影响力,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规律和优秀经验的研究和推广。

  5. 建立班主任资格制度班主任资格制度是学校对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班主任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获得班主任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实行班主任资格制度,学校甄选班主任的着眼点转向班主任候选人的动态表现,不仅要考核班主任的学科业务水平,更要对班主任候选人的班级管理能力及未来发展潜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还要考察班主任的教育信念、理想,综合平衡后,颁发班主任职业资格证书。以实施班主任资格准入制度为载体,改变甄选班主任重教学成绩忽视教育能力的局面,努力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班主任执业资格”制度,真正实现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

  (二) 组织层面: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发展“共同体”
  
  学习型组织是指“组织中的成员在不断地研究所采取方式的最佳途径的范围中,去实现或大或小的目标。每个成员都关注他们自身的成长,而组织则不断审视组织内成员行为的具体内容,对其做出有效判断,促进组织健康成长。”[36]

  建立良好的学习型组织,优化学校内外教育力量,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和组织氛围。

  1. 学校内部学校是教育领域中的基本组织,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发展,要使学校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不断进步的组织,其本质在于学校必须要有发展和变化,这就要求学校中的每个人都以正确的方法开展学习和工作,以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但是,组织的学习并不是个人学习的简单相加,组织中个体的学习必须有整体上的协同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学习模式和组织关系为学习型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 建立班主任互助研修模式班主任互助研修模式是指以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发展能力为基本方向,以满足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和资源为依托,在班主任不断反思的基础上和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系列分阶段的、培训与研究相融合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它建立在班主任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其特点是互动、多边,依靠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和协作,以团体的形式进行研究,利用班主任的集体智慧来解决自身困惑的问题,”[37]逐渐形成一种民主、积极、和谐的学习和研究氛围,形成校本合作文化。

  (2) 优化学校内部关系优化学校内部关系,形成良性评价和职业支持的组织文化氛围。学校内部关系包含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升班主任的职业效能感,在工作中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形成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相反,如果组织关系恶化,评价就会变得不客观,影响班主任的认知及发展。

  2. 学校外部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需要统一各种教育力量形成发展合力。不仅在学校,学校外的社会机构也承担着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功能,在社会整体中寻求各种教育形式的综合统一。首先,高等学校及社会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培训工作。

  高等师范院校应把“班主任”及“班主任专业发展”单独设置成一门学科,可适当增加必修课和选修课,提前向学生灌输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思想,树立班主任专业发展意识。其次,创造班级、课堂情境,模拟课堂教学,锻炼师范学生处理突发事件、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同时,社会、家庭要给予班主任足够的鼓励,增加对班主任的职业支持。外部的支持与认可,对引导新任班主任积极认知自我,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以此来促成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良性互动。

  (三) 精神层面:坚定教育理想,精神关怀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理想是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条件和外在需求塑造自我,通过教育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努力达到设想的完美教育状态的思想。具有正确的职业理解与认识是形成教育理想的先决条件。班主任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是指班主任如何看待和对待自身的工作,并在教育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稳定的工作情绪、情感和态度。班主任的教育信念是班主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班主任的专业理念支配着班主任专业素质的其他方面,是最高层次的班主任专业素养。

  国内一项关于“优秀班主任之所以优秀”的原因调查中,位列最前面的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教育,渴望成为好教师”、“虚心学习、不断提高”等主观因素。可见,提升班主任的专业信念,坚定教育理想是优秀班主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孙老师和李老师作为小学新任班主任的代表,在专业信念方面的表现令人担忧。两位老师对班主任的认识仅停留在班级管理的基础层面,未上升到实现自身教育价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精神高度,需强化“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的认识。

  小学新任班主任要尝试形成个人独具特色的教育风格和教育气质。班主任是学校与班级、学校与家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换中介,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班主任是班级的专门负责人,在执行学校教育目标及教育计划时,需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需求,依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用无私的爱和高尚的品德以及渊博的知识,用人性化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

  教育从爱出发。孙老师和李老师的表现反映出恩威并施已成为大多数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情感常态,两位老师认为中立的情感态度既保守又安全,既能维护自身在学生面前的威严,又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班主任的工作是爱的教育,由爱建立起的班主任威信才是坚不可摧的。班主任应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用爱感化学生,适时的调节班级氛围和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幸福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四) 发展层面:发挥主动性,在反思中自主发展
  
  主动性的最高水平是能动、自觉地规划发展,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众多优秀班主任的实践证明,具有强烈的主动性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班主任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沟通自己的个人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化解公共理论与个人理论之间的矛盾,然后逐步进行有意识地自我诊断、自我反思和自我校正,并不断将个人理论转化为公共理论,这是建构班主任穿行于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班主任进行反思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学习系统的教育理论
  
  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学习,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观念的把握与理解,需要教育外在价值标准的内化才能实现。

  案例中两名班主任在实践中的困惑与迷茫恰恰反映出理论的欠缺和理解上的偏离,而只有当班主任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真正探寻到问题的根源,使班主任的实践在理论的引导下得到反思。新观念的内化过程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应、处理和运用这四个由浅入深的阶段。班主任必须做好知识的整合与重构,理清新认识与已有经验结构的关系,经过一系列思维活动,检验头脑中已有经验结构的合理性,将新认识纳入并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经常审视自身教育实践,不能“只抬头走路不低头看路”.然而,现实中班主任对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态度在没有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产生强烈共鸣时,他们就会排斥理论,只有当自身的教育需要出现时,理论的学习才能成为班主任的自觉行为。

  2. 编写教育反思案例
  
  反思案例是班主任以教育体验中的成败,或对自己内心触动较大的事件为案例,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在讲述案例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教育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教育经验,分析教育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教育反思。

  教育案例是班主任创造的一个可以听到自我心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班主任倾诉烦恼,静静思考和总结分析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深入剖析教育行动。

  通过撰写教育案例,弥补传统教育情境存在的不足,推动班主任移情心理的产生,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容易看清教育的本质。班主任在开发教育案例的过程中,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挖掘并发扬教育中的闪光点,在案例中反思自我,在案例中提升道德修养,规避不良的教育心理和行为,推动自身专业发展。

  3. 撰写教育日记
  
  撰写教育日记是与心灵沟通的过程,是灵魂之间的对话,让班主任在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中自我检讨,筛选并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班主任需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支撑,以科学的方法为依托,对教育的本质进行深刻的认识,对自身教育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观念理性和行动理性的结构体系,促成班主任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与专业行为的合理统一。全国着名优秀班主任以行动说明,坚持撰写教育日记是班主任的宝贵财富。新任班主任要养成良好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善于观察教育现象,分析教育问题,反思教育行为,深入研究教育实践的得失,反复追问探索,以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考虑那些被冠以正确名号的命题,去寻求对自身教育实践经历的再理解。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