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班主任李老师专业发展的描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15 共7307字

  第二章 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个案描述
  
  (一) 李老师专业发展的描述
  
  1. 发展潜力得到认可,专业信念变化小
  
  与李老师初次见面时,她话不多,文静温和是给我的第一印象。当告知要以她作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研究对象时,李老师笑着说:“我是被当的。”

  德育处崔主任向我介绍说:“我们学校没有什么被当与主动当班主任这种说法。由谁来当班主任,是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由校领导商讨,看看哪位老师符合条件,不是说你想当就能当的,要看看有没有当班主任的潜力和能力。这位老师刚当上班主任两年,是我们学校发展的不错的老师。”

  李老师是一名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就在 K 小学从教。李老师觉得任课老师比班主任轻松自在,自然不愿主动提出当班主任的要求。在这所学校,班主任多数是语文老师或是数学老师,很少有英语老师当班主任的。所以,李老师从没想到学校会安排自己当班主任。K 小学校领导筛选班主任依据的是教师发展水平及发展潜力,说明学校重视班主任的教育角色,认识到班主任的专业性与重要性。

  当“班主任”这项任务降临到自己身上时,李老师说:很突然,一点心理准备没有。但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学校的安排。因为能让我当班主任说明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学校很器重我,不想让领导失望。刚接手班主任工作的时候,觉得很辛苦。因为班里学生很多,班主任是全班同学的大家长,什么都要管。刚当班主任没什么经验,以前也没参加过专业的培训进行专门的学习,都是靠自己现学现卖。

  李老师认为,被任命为班主任是学校对自己的重视,体现了自身的工作价值。

  尽管不是心甘情愿,但还是担负起班主任工作这项重任。然而未曾接触过实践、没有任何带班经验的李老师在工作中经常碰壁,虽然一直努力,但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现在李老师做班主任已经两年了,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和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工作得到了校领导的一致认可,但是提及班主任工作,李老师还是觉得这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现在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条理性,但感觉和开始时的心理状态相差不大,毕竟自己还是个新手,要时刻做好处理各种问题的准备。开始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时候,主要是服从学校的思想。虽然也有一些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要施行并非易事。如果一开始就做错了,会招致更多的问题。很多事情都是连锁反应,让我招架不住,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比如,刚接班时我想营造一种民主、宽松、自由的师生关系,便对学生保持微笑,说话语气温柔,但是这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学生们甚至开始不听我的指挥。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李老师刚任班主任时的教育感受。

  现在我在服从学校基本思想的情况下,加以自己的教育理念,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有礼貌、知荣辱,能够认识到自己特长的人。小学生的心智没有初中生、高中生那样成熟,这是我在实践中慢慢感悟出来的。很多道理如果我不说清楚,靠他们自己是不会明白的。就像我之前以为只要自己和蔼慈祥,学生就会知道我的初衷和用意,事实并非如此。要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民主宽松不代表他们犯了错还要受到表扬。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他在《教育漫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25]

  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班级学生的发展动向。从李老师的话语中,笔者没有听到学习、成绩、名次这样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品格、道德和个性。从自身的教育经历中,李老师开始摸索出小学生的心理规律,并学会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实施教育。班级管理需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进行,不可一味追求学生成绩、班级名次、比赛排名,只注重量化考核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直以来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程度都一般,没有太大变化。没有刚当班主任时的兴奋和激动,也不会因为熟悉了班主任工作而放松警惕,没有萌生过要成为一名市级或省级优秀班主任的想法。主要原因是,班主任相比于其他任课老师,任务要多很多,个人时间比较少,其他老师可以在茶余饭后聊聊天做做自己的事情,班主任就要到班里待着处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班主任的工作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相对应的待遇却没有高很多。

  李老师把班主任工作看成是一项任务而非个人兴趣。兴趣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对某事物产生兴趣,会努力克服成功路上遇到的挫折困难,树立信心,增加达成目标的概率。若把班主任工作发展成兴趣,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工作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有一次我上课迟到了,刚踏进教室门口,就听到坐在前排靠墙的两个学生在说,老师迟到了好几分钟。当时,我感觉特别羞愧,想以上课说话这个借口好好训斥这两名学生,可是因为理亏说不出口。之后我特别在意自身形象,包括语言、行为、衣着。因为学生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我做的好学生也会跟着做。相反,我如果做得不好,学生也会跟着学,这是我不希望的。我认为身教重于言传。李老师给人的感觉踏实又稳重。现在在学生面前,我还是很注重自身形象,并且会一直坚持下去。做到为人师表,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小学生具有发展性、主动性、向师性、可塑性等特点,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大。

  因此,班主任需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小学教师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对教师的个人修养有着特殊的要求。个人修养是指人的行为和涵养,它与人的性格、心理、道德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伴随着教师本人进入小学教育场域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与行为。

  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不仅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施教,更是以自身的修养立教。我国历来重视教师的自身修养,强调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教师如此,小学班主任更应如此。学生对李老师上课迟到的反应,让她深刻体会并认识到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这促使她严格要求自身,努力为学生做出楷模。

  刚开始时,治理班级主要是恩威并施。没有制定独立系统的治理班级的体系,都是发生了问题以后再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感觉自己好像老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现在和之前相比,感觉清晰明了多了。我借鉴其他班主任的经验,增加采用小组打分的形式,把全班分成 13 个小组,提前和学生商讨班规,包括纪律类、卫生类、学习类等。如打扫卫生好的孩子可以加分,反之值日总是迟到的扣分。再如纪律有进步、认真听讲的加分,上课总是捣乱不听讲的扣分等。然后每周总结各组分数,取分数高的发奖励。让学生的个人表现和小组挂钩,以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样更加直观,学生的集体观和合作观也明显增强,每个人都不想自己的小组是最后一名,因此表现更加积极努力了。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民主型是最理想的管理方式。民主型方式下班主任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和班集体共同制定计划和做出决定,乐于给学生帮助和指导,尽可能鼓励集体的活动,给予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典型反应是喜欢学习,喜欢参加活动,乐于和别人尤其是班主任一起合作。学生工作的质和量都很高,相互鼓励,而且独自承担某些责任。不论班主任或教师在不在面前,学生都能严格自律,需要改正的问题很少。

  李老师动员学生参与班规制定,调动学生积极性,在班级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这体现了李老师开始尝试采取民主型的管理方式并初见成效。

  2. 理论是辅助,实践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基础
  
  刚任班主任时主要思想依据来源于相关书籍,更多的是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

  后来经常在办公室听到其他老师谈论班级和学生问题,从中学到了一点经验,就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因为书本上的知识理论性太强,实际教育活动中,会遇到许多现实的意外情况,这是书本上没有的。向老教师请教直接有效,是最快捷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因为毕竟老教师的工作年限比我长,遇到的问题也比我多,在多年的教职生涯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以给我提供些帮助。现在,在办公室讨论班级管理、处理学生问题这些话题似乎成了班主任的一种工作形式。我会继续努力,在理论和其他老师经验的指引下,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还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新任班主任缺乏教育经验,指导工作的思想或来源于书本,或是向其他教师请教,也有可能是模仿上学时班主任的做法。班主任之间要善于交流,创造自由、向上的组织环境,共同服务于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一总体目标。走进班主任群体、参与班主任间的交流使李老师逐渐摆脱困惑,班主任工作步入正轨。

  之前有过研究学生身心规律的想法,但是实践时做的并不完善。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不同,一开始在教育中无意识地会流露出用成人的想法、观点来对待儿童。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常常适得其反、收效甚微,真正地与孩子相处其实挺难的。

  现阶段通过具体的实践锻炼有所进步,慢慢积累经验,通过和学生日常的交流和在具体事例中不断提升。比如有学生打架的时候,学会了要根据打架双方的性格特点,老师主要负责和稀泥,让他们各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初为班主任,李老师的一腔抱负没有在与孩子的磨合中施展出来,逐渐堆积的失落感使李老师黯然失色。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通过实践的磨砺与自身感悟,李老师开始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会利用学生的性格特征解决教育问题。

  刚任班主任的时候,读过《班主任之友》、《试试这样教育孩子》等教育策略类书籍。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不同,任课老师上完课基本就没事了,班主任要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学生问题。一开始对这些事务感到很茫然,希望能从这些书中找到方法。现在与之前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还是在继续研读这些书籍。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工作性质不同,身兼教学、教育、管理数职,李老师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对教育事务的迷茫使李老师寄希望于书籍,采取阅读教育书籍的方式充电,希望能从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专业能力逐渐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得到提升
  
  刚开始的时候对班级活动没什么想法,班会等主题主要听从学校,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进行,除此之外没有开展别的活动。

  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班级活动包括班会、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等,如何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是对新任班主任的一大考验。李老师开展班级活动的自主性较低。

  现在我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要求外,也会根据班级的具体现实进行细微调整。

  比如我们班学生在体育这方面有些欠缺,就会有意多组织体育活动。参加学校集体活动的时候,对他们进行积极肯定与鼓励。再比如本周卫生经常被扣分,则除了学校主题外,还会总结如何打扫卫生、保持班级环境的办法。

  现在李老师能自主发现问题,并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和具体问题相应地开展班级活动,开始从教育被动向教育主动过度。

  建立一个活泼有度、有凝聚力、自律性强的集体是班级建设的初衷。我不想让班级死气沉沉的,小学生应该有活力,但是不能太过分,目无章法,不遵守纪律。做好有放有收,有松有弛,这样的态度对以后的学习也会有积极影响。

  现在我也在努力去形成这样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的塑造需要很长时间,非一日之功。作为班主任,我也是从日常教育中的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

  班级文化是班级在长时间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淀而成的文化环境,具有显性或隐性的教育功能。班主任在班级文化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李老师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长远性和具体性,将班级文化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育体验中,使学生逐渐感受班级文化的力量。

  班级规章制度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比如说有卫生方面的制度,每天由谁值日,值日组长是谁,有不值日的怎么办,如何奖励主动帮助他人值日的。还有纪律方面,上课、下课的纪律要求,进行课外活动的要求等。学习方面包括学习优秀、学习进步,帮助别人学习等。刚开始时,班级规章制度是由老师制定的,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别的班级制度提出来。像我们班的班干部开始都是由教师指定,任课教师觉得哪位学生较优秀就指定谁做班干部。我发现采用这种方式制度班规,班集体懒散且向心力不强,容易造成两级分化,得到教师认可的学生积极性较高但是有自大倾向,其他学生积极性弱有受挫倾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班集体的长远建设。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主任治理班级的规则和依据,没有规章制度的班级很难顺利运行。李老师在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参与班规的制定,而是通过模仿和向其他老师请教拟定的。

  后来我开始与任课教师商量,与其他班主任探讨。由教师提出意见,然后由学生投票来进行决定。由原来的教师主权变为现在的学生主权,把权力放给学生。

  这样做的目的是,规则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他们处于主动地位,规则更具说服性,学生也更愿意去履行和实践由自己拟定的制度,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原来由教师提出来,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工作展开。现在我们班的班干部主要是依靠学生民主投票决定,学生通过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干部,票数多者当选为班干部。这样使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权利,只要平时好好表现,严格要求自己,每个人都有可能当班干部。

  李老师发现先前制定班规的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性,阻碍班集体发展。在与任课教师及其他班主任商榷后,李老师改变管理方式,从制定者变成引导者,从决定者变成参与者。

  当班主任的这两年,班级环境一直是由我布置协调。一般先由我确定环境的主题,比如生活秀、作品展,然后由学生带来作品,由于空间有限,没法把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展示出来,只能先筛选出较优秀的作品布置,尽量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展出。

  班级环境反映班级的文化、班风、学生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简单整齐的环境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心情,踏实平稳的学习心态,在课堂上保持饱满的学习状态。复杂凌乱的环境会扰乱学生的心情,不利于学生安静的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何经营班级环境是一门艺术,班主任要用心学习,才能营造人性化的、温馨的教育环境。

  学生发生意外事件时,要根据严重情况而定,不是很严重的自行解决,磕伤碰伤这种小伤让学生到德育处敷药等。比较严重的会第一时间向校领导反映,并通知家长,然后带学生去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小学班主任的教育对象是行动力强、自制力弱、玩心重的学生,他们在活动中难免会发生意外,这类“意外”被称为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教育者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事件。作为班主任,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处理。

  期末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纪律、卫生、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成绩等几个方面。

  把班级划分成 13 个小组,参考小组平时积累的分数,以此作为评价标准。现在跟开始差不多,基本是按照这个步骤进行评价的。评价的具体内容是由教师提出框架,然后让学生补充细节,在全班表决通过后再使用。刚当班主任的时候,并不是很会使用奖惩,把表扬和批评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表扬和批评的作用。现在对奖励有了新的认识,把班级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积累分数,进行量化评价。

  然后每周评价一次,每半学期综合评价一次,优胜小组可以获得班级体育工具使用权、获得文具奖品、照相等奖励。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奖励。

  评价是推动学生发展的有效机制,对改进学生行为、激励学生前进有重要作用。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不同阶段应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奖励与惩罚是评价的特殊表现形式,班主任要合理使用奖惩,对学生行为给予正确的强化和反馈,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期末总结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本学期的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它处于两个学期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李老师忽视了后者,未向学生提出新学期的发展要求。

  一开始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比较频繁。因为刚带班各方面都不熟悉,需要与家长和老师们多多沟通。有些家长听说我是第一次当班主任,难免会表现出担心和不信任,怕孩子在我的班级里不能很好的发展,他们的顾虑给我带来很大心理负担。有时要承受来自家长的各种埋怨,对工作缺少了信心,只能通过向家人、朋友诉说来消除内心的焦虑,经常会说一些不想干了的气话。后来,与学校的一名优秀班主任交流之后,得到了一些启发。他说他也曾经历过这样一段时期,问题的关键来源于我是一名新班主任,要想让家长放心就得先明确态度,向家长表明自己会努力经营班级、保护学生的立场和信心,赢得家长的支持。其实不论是什么工作,都有一段艰难时期,挺过去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慢慢地对家长和任课老师都比较熟悉了,交流的频率比之前有所降低。我与家长多是使用电话交流,有时候家长接送孩子也会聊几句。家长们看到了我的变化和努力,关心的问题不再过多的放到我的工作能力上。和任课老师都在一个学校,交流起来也很方便。交流的内容主要围绕孩子的日常表现、有进步的方面,当然也有某些屡教不改的习惯,希望家长和任课老师能和我一起监督!

  家长的不信任使李老师心生退却,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亲人、朋友的安慰与优秀班主任的启发,帮助李老师正确认知自我,在自身努力下,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并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可。

  4. 外界培训与自我提升并举,反思深度与厚度有待增强
  
  我们学校组织过班主任专业培训和讲座报告,有时一个月组织几次,也有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进行组织的。培训方式主要有专家讲座、小组讨论和个人论文提交等。一开始我只是流于形式,之后发现参加这样的活动,确实能增长见识,对管理班级有一定的作用,遇到突发事件也能比较游刃有余地处理。此外我还经常与老教师交流、阅读教育书籍,参照优秀教师的教育事例对自身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多是如何同孩子、家长交流,交流的内容等。反思之后及时改进并不断调整,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一步理顺。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受内外两因素影响:一是学校方面,K 小学给予李老师较充分的专业支持与培训;二是班主任自身要建立发展自主性,“对个体已经发生的观念与行为进行反向性思考,即行动后反思,这时的反思是持续、系统的;也有可能是短暂、迅速的,即行动中反思。”[26]

  李老师反思内容局限,反思方式单一,缺乏行动中反思。

相关标签:班主任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