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05 共10729字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危机来看。自然界产生于六亿年前,人类社会产生不到三百万年,工业文明仅仅三百年,但我们目前面临的却是三百年的工业文明给整个自然界和人类文明造成的不可磨灭的灾难,人类是否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来修复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皮之不存,那么毛将焉附?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困境,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 2010 年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07 年人类生态足迹为 180亿公顷,人均生态足迹为 2.7 公顷,但是地球的生态承载力仅为 119 亿公顷,人均生命承载力为 1.8 公顷,生态耗竭已经超过 50%.换言之,2007 年人类消耗的可再生资源地球需要 1.5 年的时间来再生,若我们不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到 2030 年,人类将需要两个地球来维持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我们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大量生产、过度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排放,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本身是不合理的,不可持续的,地球生态系统根本无法支撑人类社会庞大的人口和过度的消耗,一种新的、合理的、可持续的文明意识必须被人类所认识和接受,这种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思想和战略是人类克服环境危机,重建人类自然家园的唯一选择。

  从国情和省情来看。2012 年 11 月 8 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把“美丽中国”做为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大会报告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并强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14 年 4 月召开的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会议提出了发挥科技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支撑作用,加强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等新要求。2013 年 7 月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年会在我国贵州省贵阳市召开,论坛倡导: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必然趋势。江苏省在 2013 年 7 月出台《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规划提出,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根本上扭转“GDP 至上”的传统发展观念,实施“两步走”战略,到 2017 年,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到 2022 年,达到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综上可见,我国的国情和省情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这在根本上必须付诸于受教育群体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以及由此意识觉醒所影响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这也是选此课题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

  最后,也是本文写作缘由最重要的部分。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其生态文明知识、价值观、意识与行为的缺乏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来看,大学生群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政治参与热情,他们的生态文明能力对于全体社会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具有坚实的推动作用。而目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到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沙尘暴这样的环境灾难在当今大学生心中无足轻重,他们多数在意的是与自身直接相关的个人利益,而对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置若罔闻,小到大学校园里乱丢垃圾、践踏草坪、大量使用一次性碗筷、公共墙面上随意张贴小广告,以及自习教室的脏乱差等现象比比皆是。大学生认为公共环境与自己无关,这样的环境素质发人深省。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为本,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育对带动全体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的提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适先生多年前曾说过:要怎么收获,要先那么栽。如果说改变一种文明意识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栽培,那么从改变社会金字塔上端大学生的意识开始行动,刻不容缓。

  1.1.2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立足探究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价值观、意识和行为(以下简称“知”、“价”、“意”、“行”)的现状及相互关系,并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提供对策和方法,在研究意义上,既是对生态文明教育事业的推动和传承,同时也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伟大事业的发扬和落实,基于此,提出相关的几点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1)有利于更有效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基础和道德依托,对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为有效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剖析了大学生生态文明“知”、“价”、“意”、“行”的现状,并对各部分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些研究结论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拓展了思路,开辟了新境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3)推进高校德育教育的改革。

  生态文明德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符合高校德育教育的理念和素质发展的目标,顺应了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有效促进了高校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的建设。

  2.实践意义

  (1)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改善生态文明行为。

  本文研究了大学生环境知识、价值观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力求用正确的环境意识指导其环境行为的改善,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行转换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将生态文明的意识观念融入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2)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指导其养成关注环境变化、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大学生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有效的指导。

  (3)为改善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提供实践探索。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的路径,对于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具有借鉴意义,而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是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因此,本文的研究为其提供了实践探索。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从国内学者的文献来看,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学术界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急剧上升,这表现在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而且广度和深度均有大幅度扩展。以“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为主题,在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可以发现,2007 年之前,每年均只有低于 50 篇的发表数量,而 2008 年以后数量每年均在 100 篇以上,以“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为主题,在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时间是从 2006 年至 2014 年,共有论文 2019 篇。支撑本文研究的相关成果资料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1. 对生态文明理论界定的研究姬振海主编的《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余谋昌的《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 年版)对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产生过程和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的《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汇集了当前世界和中国学者对生态文明研究最前沿的成果。沈国明主编的《21 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探讨了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及未来展望,提出 21 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并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多方面论证了生态文明的实践途径。分析上述文献发现,中国学术界在生态文明内涵、特征、发展路径、制度保证、实践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水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2.对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学者的文献梳理,对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朱黎丽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倡导的是利益的结合,在利益的结合中产生受教育者所要规范的行为准则。以孙瑞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按规律办事、责任感意识、竞争意识、和谐包容精神等一系列“绿色”品质。彭秀兰等学者则指出:生态文明教育是突破我国教育长期以来重人际伦理、轻自然伦理的模式,从而唤醒和突出强调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培养,是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蒙睿、周鸿等学者则从生态文化渗入的维度论述,认为生态教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以期塑造不同于以往价值观念的“生态人”,最终达到全体公民生态意识的提升和完善。王民的《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和白杨、王敏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等文献均对此做了阐述。

  2.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层面上。在对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角度方面提出了:对环境形势的评估教育、对国家环境战略的认识教育、对环境生态知识的科学教育和生态观念的培养教育等。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则强调使受教育者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建立起强大的生态道德意识,法制意识、文化意识、责任意识。其中持有此观点的文献代表有:段吕群主编的《生态学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陈丽鸿、孙大勇的《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蒙秋明、李浩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丰硕的《浅议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何瑞强的《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嵌合》等。

  3.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研究

  在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研究方面,国内学者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a.特性方面:中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长时间停留在对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消化吸收和引进评介,导致了中国生态伦理教育在实践维度上的空场。张博强的《略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和刘芳的《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均持有此观点。

  b.程度方面:我国环境教育起步较晚,而且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一直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提上应有高度,列入必授课范围,也没有把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作为必备素质进行培育,这是导致我国大学生生态素质匮乏的主要原因。培根塔娜等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刘婷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初探》等均在生态文明教育现状上有研究,并侧重于程度方面。

  c.问题方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建树,但系统的研究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在开展教育的工作中所呈现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比如:工作效率低下、口号和实践不一致、理论教育内容零散、实践教育流于表面化等。《我国十年生态德育发展研究综述》、刘宗超的《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对上述结论有深度研究。

  4.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策的研究

  对策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内容展开,主要涉及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校园配套生态服务几个方面。王勇的《新时期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刘建伟的《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姜树萍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郑世英的《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探索》、徐莹的《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和姜树萍、赵宇燕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等诸多文献均对上述对策有研究。

  5.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国内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相关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对大学生生态意识与行为的调查性研究,第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比较性研究。

  a. 调查性研究。

  陈忠媛团队在国内属于启动较早的一批,大概启动与 90 年代末期,其在《云南高教探索》上发表的《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邹议》对我国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起到了推动和奠基作用。其后,2004 年,陶文娣等人以北京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针对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其调查结果基本已经能够反映出新时期大学生生态意识和行为的现状。

  朱洪强在 2010 年对北京市八所行业高校为例进行的《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分析》,在调研结果分析中,分别对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态度、知识、道德意识以及环保行为进行了数据比较分析,得到的结论为:知行强烈反差,获得环保知识渠道更加现代化、多元化以及具有政府依赖性等特征。类似的调查性研究还有:王晓霞的《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调研与思考--以河北省为例》、苏美岩的《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的调查与研究--以绍兴市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b.比较性研究。

  主要研究可分为中外大学生环境意识比较及大学生和其他群体的环境意识比较研究两个方面。张一鹏在《中国与波兰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比较》一文中,对中国与波兰环境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关于环境意识以及环保参与态度的比较。罗晓燕在《中日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分析》的调研结果中表明:中国大学生参加环保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明显高于日本大学生,但是日本大学生对生态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的正确性明显高于中国大学生。

  在大学生与其他群体环境意识比较方面,郑振全等在《福州市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

  中表明:个体环境意识的强弱与其文化程度的高低密切相关,但是如果不注重环境意识的有效培养,受教育程度高的个体其环境意识不一定比受教育程度不及的高,调查数据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环境意识不比中学生高,可见,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缺失。

  5.国内相关研究评析通过上述的国内文献的分析综述,总结出以下特点:

  第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起步较晚、这方面的学术专著和专业论文分布较为零散,尤其是针对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育理论。

  第二、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讨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而从对被教育者进行生态意识培育的角度的讨论的较少。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主要呈现为以实证调查为主要方式的定量研究和以理论分析为主要方式的定性研究两种趋向。定性研究强调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多以改善方法的经验性描述为主,定量研究则以调查取证和强调现状的危机性研究为主。

  第四、在研究意义上,表现出理论经验丰富,但可操作性不强,有关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路径亟待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第五、现有文献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的对策性研究未能触及社会整体力量,也未能在大学生自调节和自改善方面有较多建树,大多聚集在高校内部教育资源的改善。

  上文所提及国内研究未能触及的领域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1.2.2 国外研究综述

  梳理国外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相关研究,主要呈现在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思想研究、环境意识发展历程的研究和环境意识培育方法的研究三大主体。

  1.对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思想的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The Ecological Marxism)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具影响力的思潮之一,由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首次提出.20 世纪 60 年代,“生态”问题作为自然科学的分支被提上议事日程,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生态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领域对抗全球生态危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把理论“利剑”.国外理论界对此的研究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鲁道夫·巴罗、亚当·沙夫为代表,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生态学与乌托邦》、《从红到绿》、《构建绿色运动》等,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学者最早介入生态运动的人,也是第一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第二阶段以威廉·莱易斯、本·阿格尔为代表,莱易斯在 1972 年出版的《对自然的统治》一书中指出:人类对自然界的统治不但不能减缓对人类本身的统治,反而会加剧,是生态危机的最深层根源,1976 年其又在《满足的极限》中阐述了摆脱生态危机的途径问题,并指出人类需要改变现行的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阿格尔在《论幸福和被毁灭的生活》等著作中进一步阐明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从生产领域转到消费领域。

  安德列·高兹在《作为政治的生态学》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学》等著作中改变生活方式并限制消费,才能改变现有生态危机,并明确提出克服生态危机的意识形态要求,其理论占据了社会生态的主导地位。第三阶段以瑞尼尔·格伦德曼、大卫·佩珀、约翰·福斯为代表,格伦德曼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问题,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佩珀在《现代环境主义的根源》中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使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2.对环境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1960 年,苏联颁布实施《自然保护法》将自然保护课程列入普通中等学校教学计划中。

  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正式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唤醒了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再次确认了环境教育的地位,成为环境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65 年,美国把生态教育课程首次纳入本科课程体系,成为世界上首个在高等教育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国家。1969 年,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成立,旨在为全国性的环保行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1975 年,国际环境教育计划署(IEEP)顺利挂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UNEP)名下,开始为全球性的环保事业做贡献,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国际教育体系中。

  1987 年,“国际环境教育与培训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通过了《20 世纪 90 年代环境教育和培训领域国际行动战略》,确立了国际环境教育发展规划的方针、目的和措施。1988 年欧洲共同体通过《欧洲环境教育决议》,决议明确了开展环境教育的各项指标和具体方案,并强调个体环保行为的重要性。

  90 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各地知名大学普遍开展环境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并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绿色大学”概念。1992 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会议通过的《21 世纪议程》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对国际环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对环境意识培育方法的研究。

  a. 前苏联,20 世纪 60 年代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国家生态教育体系和社会生态教育体系两大部分,国家生态教育体系是一种纵向教育体系,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满足受教育者终生接受环境教育的需要,逐渐养成合理利用并保护生态资源的良好意识。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体系注重教育的全面性,强调借力于社会各个阶层对全体公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b. 日本,进入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后,环境污染已经对日本本土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日本国家教育研究所开始制定旨在明确日本环境教育发展方向的特别计划,在此之上,日本各个高校相继开设了环境专业教育,以及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选修课和讲座等,内容以强调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技意识为主。

  c. 美国,1976 年,“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被提出,从此生态学和教育学开始相互渗透,1989 年,联邦政府下属的教育部、环保部与私人财团共同合作对国家各项环保事业提供支持,总统签署了《1990 年国家环境教育法案》,进一步强化民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支持。美国还制定了《环境经验学习计划》,首次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将环境教育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美国国家各个高校在《21 世纪议程》的号召下,结合高校教育的特点,采用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的培育模式。

  d.英国,1990 年政府颁布了《环境教育的课程纲领》,明确提出国家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使公民认识到人类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充分认识到目前的环境现状是人类过往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活动对环境留下的印记,以此号召全体公民自觉接受生态文明的教育,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e.澳大利亚,2002 年“可持续学校计划”以国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基础为背景被澳大利亚政府推出,这项计划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为学生制定了切实有效的生态文明课程,培养其生态文明行为,为国家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教育路线和评估体系。

  欧洲国家在开展环境教育则充分体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包括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NGO)的广泛合作,政府、企业、学校的合作,政府出资资助高校科研人员展开研究课题以及博物馆、环境博览园、城市农场和学校之间的合作等。总体来看,经过长期的努力,西方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

  4,国外相关研究评析国外生态教育的研究综述,对本文生态文明意识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西方国家的生态文明教育事业起步早,也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已经“跳出”了早期的技术和知识层面,“跃向”了环境态度、意识和价值观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发展模式是我国环境教育需要着重借鉴的。

  第二、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应当充分考虑生源的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和专业差异等因素,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模式。

  第三、环境法制化是国外公民环境教育的突出特征,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法,可以看出环境教育在立法方面还比较薄弱。我国应当重视环境教育立法工作,从制度上确立环境教育的管机构、内容、经费来源、规范环境教育激励机制等,这将对环境教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借鉴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环境非政府组织(NGO)在国外环境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凝聚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力量,而且能对政府的环境决策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了环保政府行为,这种“自下而上”的环境教育模式对我国“自上而下”的环境教育发展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3 选题的主要内容

  1.3.1 主要思想

  意识的觉醒程度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引领和带动着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为本,转变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提高环境意识,其根思路就是实施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以及十八大最新提出的构建“美丽中国”为核心指导思想,以探索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方法和对策为线索,以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模式为重点,是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行为欠缺的现状进行的研究。在以无锡市大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水平的现状,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和方法,以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参考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

  1.3.2 研究重点

  (1)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水平的现状。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水平的现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也是带动大众意识的主体,因此,研究重点之一自然落在对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上,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入手进行研究,为了对研究重点进行有价值的剖析,需要在理论支撑以及调查访问中做大量工作,使得调查结果能够向读者展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

  (2)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的成因分析是本文研究的另一个重点。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在理清现状的基础上,找到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梳理,使读者能够准确的把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

  1.3.3 研究难点

  (1)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的选取能否达到调查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真实状态是本文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需要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从而分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现状。问卷的设计和发放、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的选取,都是本文研究中的难点。

  (2)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提出的对策和方法的可行性是本文的另一个难点。本文力求在在调研结果剖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使读者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目的,也是本文写作的重点所在。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已有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分析,给出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和特征,并从中国古代朴素生态文明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三大主体中汲取和梳理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理论溯源。论文第三章以无锡市为例,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和取证,得到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价值观、意识和行为的现状,并利用 SPSS 软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四部分现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第四章承接第三章的现状分析,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成因,以及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若干因素。论文第五章从科学、法制、道德、忧患和消费的层面挖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从内容、层次、实践、创新等角度归纳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原则,进一步充实了大学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论文第六章从高校、家庭和社会和自身四个维度提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方法和对策。

  1.4.2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分析与理论积累法。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积累,阅读大量关于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相关论文、杂志、期刊、学术报告以及实时跟踪像“中国生态文明网”这类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性网站,全面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进展,并注重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理论等文献,为行文做好理论的铺垫。

  第二,调查问卷法。在调查对象上,以无锡本地高校为例,分别抽取本科院校:江南大学,专科院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并针对两所院校的专业进行分类,分为:环境类专业,理工科非环境类专业和人文类专业三大模块。在调研方法上,采用分层抽样法,使用 SPSS 软件进行分析。

  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一系列数据,对数据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处理,并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图表等方式展现数据相关性,在对数据分析和对比的基础之上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揭示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价值观、意识和行为的现状以及其成因,并最终提出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对策和方法。

  第四,采用生态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法。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这个课题国内外学者有着很多科学理论,涉及多学科,通过阅读,对这些理论进行理解和把握,从中汲取本文需要的相关理论,并将之运用于本文的写作。

  1.4.3 可能的创新之处

  本文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在研究方法和对策提出方面予以创新,目的在于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策略。

  (1)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研究中,虽然调查问卷法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但其在问题的设置上呈现表面化,缺乏系统化和创新性,调查结果的分析多采用单一的数据大小的对比,所说明的问题也相对比较单一。本文在调查问卷题目的设置上突出了时效性、针对性和吸引性,创立了“知识水平→价值观水平→意识水平→行为水平”的基本调查逻辑,力求全面挖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在分析问卷时,注重剖析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价值观、意识和行为水平的特征因素。

  (2)在对策的提出方面,以往的研究多数以高校教育为切入点,普遍在高校的层面上讨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高校教育作为对策的一个方面,强化其主阵地的作用。创新点在于强调社会力量、家庭力量和个人内化在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方面的介入,突出多方合力共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贡献力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