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原则和内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05 共7246字

  第五章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原则和内容
  
  5.1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原则

  原则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原生规则。也指说话、行事所依据的准则。

  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过程中,遵循一定得原则可以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和行为养成的过程更加有的放矢,更加具有条理性和目的性,也能简化培育过程,集中优势培育力量攻克培育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和行为养成的工作需要在目标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逐步推进,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

  5.1.1 内容综合性原则与层次差异性原则

  1.内容综合性原则

  内容综合性原则是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综合、多角度、宽视野的立场和原则。针对于大学生本身正处于意识形成和价值观稳定的阶段,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在内容上要遵循两点:第一,既要从自然科学知识的角度上增加大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同时也要从社会意识的角度上培育大学生稳定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意识。第二,尊重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跨学科性和交叉性,从多学科入手,全面有条理的充实生态文明培育的内容。

  首先,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不仅是传统的、机械的扩充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而是要站在意识的高度上,从社会整体性的角度上综合的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本文第三章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的得分并不高,因此,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在内容上必须坚持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这是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基础性工作,在本文第三章的“知、价、意、行”相关性调查中,也可以看到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对其生态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夯实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是后续意识培育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只注重生态环境知识的培育,而忽略了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需要站在社会整体高度的角度上进行培育。在社会风气的大氛围中形成尊重生态、保护环境的社会共识,同时培育大学生将道德意识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形成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整体意识层面上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关心自然的责任感。

  其次,尊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跨学科性,这是由生态环境本身的广泛性所决定的,生态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生态文明也是在已有文明的基础之上,为解决生态危机、平衡丢球环境失衡状态而应运而生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这两点决定了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跨学科性,它涉及科学与技术、历史与社会、文化与经济、美学与伦理等多个学科,其教育也需要综合性人才而非单一性教师所能胜任。因此,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需要综合各学科、各领域的精华,集聚思想性和知识性,将综合性的内容统一起来,完成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

  2.层次差异性原则

  层次差异性原则,是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必须遵循大学生自身的特质差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这里所讲的层次差异性包涵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域差异性,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东部或西部、城市或农村,不同地区本身的环境差异和教育差异会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造成不同的影响,其培育的起点也就不尽相同。

  第二、家庭教育差异性,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最初起点,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或者对子女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的启蒙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大学生自身的学科差异性,大学生作为个体,均有不同的专业和背景,有的专业与生态环境本身比较相关,有的专业则与生态环境相隔较远,基本不涉及环境相关的内容,针对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时,就要采用差异的教育方法。

  关于地域差异性原则,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明显优于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学资源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教育教学资源优于农村,因此分别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其生态文明意识的起点便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意识培育时,要根据不同类别的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的起点不同,而采用差异性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达到用最少的教育成本得到最优的教育成果。

  5.1.2 实践参与性原则与创新发展性原则

  1.实践参与性原则

  实践参与性原则,是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要引导大学生把所学到的生态文明知识自觉运用到与生态环境相处的过程中,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通过参与到环境问题的处理、解决等一系列过程,提升对环境的批判和反思能力,在实践中增进对环境问题的交流和理解,加速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进一步将“知”转化为“行”.

  历史经验表明,环境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公众的普遍参与,才有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公众的参与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过程中,实践参与性原则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大学生只有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事业中,才能深刻体会到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感同身受的理解到全球环境问题面临的危机局面,才能在内心深处建立环境情感,这样的情感对于大学生刻苦学习环境知识、广泛参与各种环境保护事业都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因此,我们应该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参照实践参与性原则,设置更多地实践环节,督促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环境实践的过程中,如,2006 年安徽省大学生绿色淮河行动,让大学生亲身体会淮河污染现状,更加坚定大学环保信念。

  江西农业大学“绿源协会”赴九江三县开展“人水和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于 2008 年进行徒步绿色宣传活动,体验长征精神,宣传环保理念等等。这些有血有肉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与环境问题零距离接触,对于其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创新发展性原则

  创新和发展是事物前进的永恒动力。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也必然要遵循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不仅要遵循其特有的原则,也需要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创新和发展。

  第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不能拘于传统的培育方式,即仅限于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教学,而要将培育方式扩展到实践接触和情感体验。

  第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要实现培育过程的全程性,即不仅在大学生进行大学学习的时候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生离开学校以后,能够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进行跟踪式的培育,进而摸清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变化。

  第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要回顾历史、总结现在、展望未来,既要借鉴我国传统的环境伦理教育,也要充分吸收国外优秀的环境教育经验,并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合理的推广和应用。

  历史上,我们曾一味的对自然环境无止境的所求,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现在,我们认识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整套环境发展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未来,人与环境的关系能否得到缓解,环境问题能否得到改善,还需要当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启动晚、底子薄、不完善,因此,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走弯路,避免费力不做功的教育方式,多方借鉴优秀教育成果,培育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输送有用之才。

  5.2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必须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哲学观、伦理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事业中的责任和信心,本文主要从生态文明价值、法制、道德、文化的意识的角度讨论大学生生态文明培育的内容。

  5.2.1 生态文明价值意识和文化意识

  1.生态文明价值意培育

  生态文明价值意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地球环境和社会资源的总体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

  1人类在与自然界的长期共存中逐渐形成了对自然界的依赖,认为自然界万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可以无止境的为人类服务,人类逐渐形成了最初的生态价值取向,即认为自然界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自身价值,更不需要通过任何价值交换,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自然界无条件给与的资源和环境,在这种价值取向的诱导下,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展开了对自然资源肆意的掠夺,最终以自然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当代生态现状给人们重重的敲响了警钟。

  在对大学生进行的生态文明调查中,虽然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得分高于生态文明知识、意识和行为(见表 3-12),但对具体价值观的判断上,仍然存在价值取向问题,即大学生虽然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在面对经济发展、个人利益等问题时,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便出现了分歧,有部分大学生开始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选择上摇摆不定,也有部分大学生在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选择上左右为难。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价值意识的培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并用合理的价值观去评价和认识自然界,规范自己的生态行为尤为重要。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全面合作、一体发展、协同进化的关系,自然界在供给人类对环境需求的同时,需要人类给与自然界同样的反馈和保护,使用自然资源需要付出代价、损害自然资源需要加以补偿,只有既顾忌眼前利益又考虑长远利益才不会对子孙后代犯罪,只有既在乎局部利益又在乎整体利益才不会对国家和民族犯罪。大学生只有认识到了自然界万事万物是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交换价值”的经济物,才能从根本上肃清人与自然关系,形成真正的生态文明价值意识和行为方式。

  2.生态文明文化意识的培育。生态文化就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是从原始的人统治自然的文化中过度而来的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生态文化的内涵在于用现代生态学手段和现代科技手段解释和处理现实中的人与自然矛盾,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和文化。

  第一,大学生生态文化意识的培育。不仅培育大学生具备传统的生态伦理道德意识,像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伦理思想,也不仅培育大学生具备更加丰富而广泛的生态环境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本身的客观价值、人与自然相处的适度原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在多元的文化素养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化修养,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进而能够自觉地用文化的理念解决具体的生态问题。

  第二,重点培育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科技意识。大学生作为社会各阶层中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理应成为新科技的“领头人”,我们要重视利用科学技术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利用专业特长,研制并开发更多更好更广的生态科技产品,同时提倡非专业领域的大学生更多地学习和掌握生态科技知识,用科学技术解决人与环境的矛盾。

  第三,要在全体大学生中倡导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绿色技术、低碳科技,让处在科学技术前沿的大学生群体具备生态科技意识,用生态文化武装自己的大脑,规范自己的行为。

  5.2.2 生态文明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

  1.生态文明法制意识培育

  生态文明法制意识的培育就是要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法律意识,提高生态认知程度,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能够自觉运用法律法规保障自己所享有的环境权,在必要的时候运用法律手段与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斗争,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实现。

  我国自 1989 年 12 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来,陆续出台了多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治理我国的环境污染、保护我国生态资源和规范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目前,已经制定了 10 多部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30 多部环境法规、400 多部环境标准。由此可见,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能否做到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就必须依赖全体公民生态法制意识的提升。

  第一,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法制知识仍然缺乏。在本文第三章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的调查中,当大学生被问及“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时。”其平均得分仅为 2.02 分,低于生态知识测试的平均分 2.27 分,有 89.5%的大学生表示知道一点或者完全不知道我国为生态环境保护设置的法律法规。可见,当今大学生的生态法制知识相当匮乏。

  第二,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法制意识并不像外界预测的那样好。在本文第三章的调查中,当大学生被问及“对于要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投诉或上诉,您是否愿意参与时。”

  有 51%的大学生表示不太愿意或者坚决不参与此类上诉。可见,大学生对于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环境权利缺乏信心,不愿意参与能够改善环境问题的相关法律事务。

  第三,大学生的生态法制意识淡薄,法制行为欠缺是不争的事实。大力加强大学生生态法制意识的培育,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法制观念、培养大学生在与环境相处的过程中,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增强大学生主动运用法律手段参与环境保护的信心和能力。

  自觉践行环境友好的行为,自觉运用法律手段制止环境破坏的行为。只有真正的提升了大学生的生态法制意识,并带动全体公民生态法制意识的提升,我国的生态法律法规才能真正成为有本之木。

  2.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培育

  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意识的培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核心内容,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和高校的重视,实践证明,解决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问题,不仅要依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倡导道德文明,依靠道德手段,从道德角度触及大学生的精神层面,有效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价值的体现。

  (1)生态文明忧患意识的培育

  大学生生态文明忧患意识的培育,是要培育大学生面对地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破坏和资源匮乏而萌生的对地球环境和自身前途命运的忧虑感和紧迫感。目前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锐减、水资源短缺等,不断地给全人类敲响生态忧患的警钟,而 2013 年自然界给中国人民最大的反馈就是全国性的雾霾天气,据资料显示,进入 2013 年,我国多地进入雾霾天气,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地区,以北京为例,2013 年 1 月,仅有 5 天不是雾霾天气。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污染,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否具有生态忧患意识,能否把严峻的生态危机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和自身的前途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萌生控制危机蔓延、治理生态污染、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环境,是我们培育大学生生态忧患意识的初衷和目的。

  从目前流行的社交工具上可以看到大学生面对生态危机的态度,尤其对于雾霾天气,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将身边环境现状上传到网络上,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中不乏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和焦虑,也有大学生已经开始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自己的想法。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大学只是以生态危机受害者的身份参与在危机之中,拥有忧患意识的大学生占少数,可见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势在必行。爱因斯坦说过:“专业只是教育人是不够的,专业教育,只能使学生成为有用的机器,要使学生成为真正和谐的人,需要他对社会伦理准则产生热情和忧患,这是最基本的。因此,激发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健全其生态道德,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最终把大学生培养成具备强烈生态忧患意识的的复合型人才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2)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的培育

  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的培育,是要求大学生从价值取向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人的责任和人与社会的责任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用善恶、正义、良心、义务和责任的道德观念去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产生人对于自然界的良性发展不可推卸的责任意识。

  传统的道德观念中,责任意识被广泛用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然界则被人类认为是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却可以无限索取的一方,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才有了现在严峻的生态危机,因此,在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中,必须加强对其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一方面,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时,能够自觉背负生态恢复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在面对生态破坏的行为时,能够挺身而出自觉限制各种破坏生态的行为,另一方面,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目标的一部分,自觉承担对生态环境的责任。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的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导向、规范、约束、激励和凝聚的功能,而生态责任意识的教育能够更好的唤醒大学生的生态伦理良知、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底线,从而起到道德教育的”软约束“功能,是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培育的合理出路。

  (3)生态文明消费意识的培育

  生态消费意识的培育,是倡导大学生践行绿色生态消费观,用生态道德指导消费,从点滴上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观,引导大学生践行绿色文明的消费理念,就是要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更新传统的消费理念为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和节约型消费。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领域。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受到外界风气的影响,出现了”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的不正之风,这种挥霍、奢华、铺张型的消费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的绿色消费观背道而驰。生态消费意识的培育必须将这种”物欲“的消费理念扼杀在摇篮之中,倡导”节欲“的消费方式。

  本文第三章的调查显示:只有 19.5%的大学生表示在挑选商品或礼品时会避免过度包装华而不实的产品。可见大学生的生态消费意识不高,在消费时,更多在乎的是商品的外在价值而忽略了其环境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消费意识培育,强调两点:第一,倡导适度消费、避免奢侈浪费、崇尚勤俭节约。第二,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绿色消费“,提倡大学生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产品和消费行为,主动购买环境友好、无害健康的绿色产品。消费是与自然的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我们需要用生态道德精神指导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使大学生认识到,所谓的生态消费理念,既是对当代人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既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也是对整个自然界负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