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自我意识的自由向度张力分析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4 共479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的扩展研究 
【第一章】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文本解读绪论 
【第二章】自我意识的生成语境 
【第三章】原子偏斜运动中的自由意识 
【第四章】意识自由的多重规定性 
【第五章】意识自由的能动性及其实现 
【第六章】意识自由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结束语/参考文献】自我意识的自由向度张力分析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结束语

  有人说,《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1.也有人说,马克思的早期着作未必都是科学的2.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意义或价值,后人众说纷纭。总的说来,学术界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赞扬的肯定的态度,认为《博士论文》作为马克思的早期着作,虽然有不成熟之处,但其中蕴含有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萌芽,对于我们系统的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学者王强3,陈菊4,徐其清5等都持这种态度。另一种是批评的否定的态度,认为正是由于《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早期的作品,并没有达到有些人所赞扬的高度,仍然带有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烙印,对某些问题甚至没有论述清楚,或者处理不当。刘新军认为,“写作《博士论文》时的马克思还处于黑格尔及其弟子的哲学思想影响之下……马克思就其当时的观点来说,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6刘明贵认为,“他对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论述还具有着种种缺陷。”7黄瑞雄认为“他在说明思维和存在、哲学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要通过实践来实现时……把实践看成是一种理论活动,一种批判活动,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此外,他还过分强调了偶然性的作用,将其置于不恰当的地位,颠倒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真实关系,这也是错误的。”8或者是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来理解,或者从启蒙思想的影响来理解。如,梅林认为“马克思还完全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9.姜喜咏也认为,马克思的哲学立场总体上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10.

  西方学者麦克莱伦则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表明,他那时不过是对鲍威尔的某些思想深有同感的-个普通的青年黑格尔分子罢了。”1日本思想家城塚登认为“这样的法国启蒙思想的基本立场正是马克思在这篇论文中所采取的立场。”2中国学者杨仁忠也认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表现出的争取自由、抨击现实的思想倾向,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了解,而只能是一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概念之争,只能说是一种启蒙3.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评价,与那些持彻底否定态度的学者们相比似乎更仁慈,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和评价。比如,吴孟就对梅林、麦克莱伦、城塚登的评价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人们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要么从黑格尔的影响来理解……要么从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来理解……要么从启蒙思想的影响来理解”4是不公正的。虽然吴孟也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其青年时代的作品,并没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也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甚至连向历史唯物主义“转折”的踪影都无迹可寻。但是,他认为《博士论文》的意义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开启了马克思一生的宏大视野。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价值争端问题,我们承认前人的肯定或否定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而应该辩证的看待,既要看到它的价值,又要看到其不足。既要看到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论述自我意识和自由问题时受到的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又要看到马克思对两者的继承和超越。总之,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所以只有忠于文本,并结合马克思思想发展史,我们才能给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其它着作一个公正而客观地评价。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选题是在当时为争取自由而战的社会大背景下,在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影响下进行的。论文的内容上主要是运用黑格尔的辨证矛盾分析法,通过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原子的质等的分析,发现了自我意识,阐释了自我意识的自由、自我意识的能动原则,及由此宣扬的宗教无神论立场。

  马克思虽受伊壁鸠鲁、黑格尔、青年黑格尔的启发和影响,却又超越了他们的影响。在自我意识问题上,伊壁鸠鲁仅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将精神与现实对立;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高高置于现实之上,只注重其抽象个别性;马克思则在现实中认识人,重视感性经验的个别性。在自由问题上,伊壁鸠鲁和青年黑格尔派都没有把自由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伊壁鸠鲁的自由,消极逃避现实,仅存在于意识世界,即只有意识自由;青年黑格尔的自由是纯粹主观的、抽象的个人自由自由;马克思则将自由与现实联系起来,他主张的自由是关系中的自由,即“定在中的自由”.在哲学与现实问题上,伊壁鸠鲁以自我意识为原则,并把它作为解释世界的标准;青年黑格尔派将哲学作为理性的批判和现实世界对立起来;而马克思则将哲学作为改造世界的武器,力图实现“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也即是说,马克思在每一步上都走得更远。虽然不可避免的带有某种局限性,但却为其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致谢

  论文至此,已接近尾声。回想过去种种,深感一路走来之不易,需要感谢的人和事太多,唯恐词不达意。望见谅!但还是借此机会,向所有给过我关心、爱护、支持和帮助的人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与祝福。

  首先,非常感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张建老师、栗志刚老师、尹雪萍老师、肖慧平老师、刘家俊老师、张峰老师等诸位老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给予我的教诲、指导、关心和帮助,你们的教诲使我受益匪浅,你们的热忱是我学习的榜样。

  其次,特别感谢导师杨金华副教授对我的循循善诱和悉心相授。导师德才兼备、治学严谨,知识渊博、谦虚诚恳,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不仅授我学文之法,而且教我做人之道。此论文凝结着导师大量的心血,从论文主题的选定,到文献资料的查阅,再到内容的字斟句酌,导师都亲自指导和督促。也感谢杨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对我的包容和耐心指导,能成为杨老师的学生,是我最大的幸运。在此特向我的导师杨金华副教授表示深深的感谢与祝福!

  同时,感谢10级的各位同窗好友:亚敏,丫头、范文,和你们一起的日子将成为我美好的回忆。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最最挚爱的家人,是你们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让我一步步走到了现在,我会用我的一生来感激和报答你们。愿你们幸福安康!

  感谢文中所有引用文献的编、着、译者,向你们致敬!


    参考文献

  图书:

  [1](英)戴维·麦克莱伦着。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M].北京:中商务印书馆,1982.4

  [2](苏)尼·拉宾(Н。Лапин)着,南京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教研室翻译组译。马克思的青年时代[M].上海:三联书店,1982.5

  [3]薛华着。自由意识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波)兹维·罗森(ZviRosen)着,王谨等译。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鲍威尔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8

  [5]高光着。青年时代的探索和世界观的转变--从《博士论文》到《导言》的学习与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6]高光等着。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着作研究: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5

  [7]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8]马克思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杨适着。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3

  [10]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陈先达着。陈先达文集(第2卷)马克思早期思想史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邓晓芒。邓晓芒讲黑格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13]鲁路着。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5

  [14]罗晓颖着。马克斯与伊壁鸠鲁--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5]姜涌着。哲学的世界化--马克思早期哲学着作选读[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2

  [16][英]戴维·麦克莱伦(DavidMclellan)着,王珍译。卡尔·马克思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

  [17]李成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

  [18]赵敦华着。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期刊:

  [1]邓晓芒。马克思对“自我意识之谜”的解答[J].湖南社会科学,1990(6):60

  [2]黄忠晶。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观初探[J].晋阳学刊,1993(3)

  [3]赵泳。论自我意识是自由的首要条件[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6(4)

  [4]徐嵩。马克思对自由概念的本体论证明--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一得[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4

  [5]刘新军。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本体论思想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5)

  [6]杨丽婷。青年马克思政治思想分析--以博士论文和《莱茵报》论文为例[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27(2)

  [7]陈琳。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学思想解读[J].江汉论坛,2007(4)

  [8]罗晓颖。从伊壁鸠鲁的愤怒到普罗米修斯的誓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J].现代哲学,2007(3)

  [9]张甲秀。浅析《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追求的自由[J].文教资料,2008(22)

  [10]陈晓斌,刘同舫。哲学作为一种救赎方式--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解读[J].哲学动态。2009(3)

  [11]李淑梅。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旨趣[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3)

  [12]李淑梅。马克思早期对古希腊哲学史的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0(4)

  [13]吴猛。“自我意识”的意义论内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4]董立清,张伟。青年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2010(4)

  [15]缪昌武,炎冰。原子与自由--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

  [16]陈菊。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伦理向度--兼论其与近代契约论的关联[J].伦理学研究,2011(5)

  [17]林颐。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中的主体性维度--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5)

  [18]牛俊友,彭冰冰。自由的张力--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理论诉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2):133

  [19]徐艳梅。具体的自我意识与定在的自由--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133:28

  学位论文:

  [1]金仲敏。青年马克思的自由观[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李丽红。早期马克思着作中的主体思想及其发展--兼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这一主体思想的呼应[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徐嵩。人是自由--对马克思早期思想中自由概念的本体论解读[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李志军。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D].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俞娜。试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但昭明。马克思早期自由思想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肖爱平。早期马克思意识论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余国志。论意志自由与现实自由之张力[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陈忠。马克思早期自由观的演变和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毛华萍。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人生哲学--兼论对当代人生观的启示[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2]李军伟。马克思早期主体思想探微[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郭果。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马克思早期自由观探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4]胡彬。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思想的转变[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5]刘伟。马克思的自由概念[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6]牟阳。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7]李沙。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8]司强。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思想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