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自我意识的生成语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4 共47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的扩展研究 
【第一章】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文本解读绪论 
【第二章】自我意识的生成语境 
【第三章】原子偏斜运动中的自由意识 
【第四章】意识自由的多重规定性 
【第五章】意识自由的能动性及其实现 
【第六章】意识自由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结束语/参考文献】自我意识的自由向度张力分析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2自我意识的生成语境

  十九世纪的德国正处于封建专制的基督教统治下,人们的自由精神经受着极大的破坏。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普鲁士王国是绝对精神发展的顶点,从而也就为普鲁士王国的合理统治提供了理论支撑。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青年黑格尔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最关注的是人的自由问题,他们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相似的社会背景,使得青年黑格尔派在晚期古希腊哲学思想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支柱--自我意识,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他们认为自我意识作为当时的时代之精华,是自由思想的体现。于是,青年黑格尔派借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在德国再次掀起反对封建专制的自由民主运动。

  2.1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对马克思的影响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正是黑格尔哲学思想影响力达到鼎盛的时期,我们可以从恩格斯的话中感受其影响力之巨大。“正是在1830年到1840年这个时期,‘黑格尔主义’的独占统治达到了顶点,它甚至或多或少地感染了自己的敌人;正是在这个时期,黑格尔的观点自觉或不自觉的大量浸入了各种学科,甚至渗透了通俗读物和日报;正是在这个时期,黑格尔的观点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大量没人了各种科学”1.当时的学术讨论或学术活动都围绕着黑格尔哲学思想进行,包括青年黑格尔派于1937年在柏林成立的核心组织--“博士俱乐部”.马克思在经历了转向黑格尔哲学的艰难过程之后,踊跃地参加了“博士俱乐部”的各种讨论。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和黑格尔之后的普鲁士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景,使得青年黑格尔派开始关注晚期古希腊哲学中的自我意识思想。因为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哲学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在已经发生的社会灾难中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自由和快乐--成为免于外界命运支配的自由人。

  正如列宁所说,“1841年大学毕业时提出了一篇论伊壁鸠鲁哲学的学位论文。

  马克思按当时的观点,还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1.纵观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我们不难发现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印记。姜喜咏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娴熟运用就是明证,而且他当时的哲学立场总体上来说是属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2.学者孙伯鍨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是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结构来理解伊壁鸠鲁的原子论3.自我意识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杰作,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继承就表现在对其辩证法的运用上。通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一章,我们会发现自我意识的发现过程是双重的。“自我意识有另外一个自我意识和它对立;它走到它自身之外;这有双重的意义,第一,它丧失了自身,因为它发现它自身是另外一个东西;第二,它因而扬弃了那另外的东西,因为它也看见对方没有真实的存在,反而在对方中看见它自己本身”4.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发现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自我意识还处于混沌未开的状态,即自我意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然后,自我意识走出自身与他人交往,并异化出一个个自己,即他者;最后,自我意识回归自身,反向自观,在他者中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自我意识经过正、反、合三个阶段发现自我的过程。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伊壁鸠鲁原子论的理解也是按照这一辩证结构进行的。

  然而,在意识自由问题上,黑格尔的自由仅局限于认识论范围内的抽象精神自由和解放,没有积极的引导人们去寻求现实自由,在现实面前,它的妥协、片面与保守展露无遗。马克思则突破了这种在意识内部讨论自由的局限性,把目光投向了客观现实,强调意识自由与客观现实的相互关系。自由不再被视为仅仅是意识自由,还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而且只有在后者那里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正如马克思认为的那样,“人并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5,而是现实的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只有在对现实世界的探索和探讨中才能实现对人自身的改造,实现自身的自由。

  2.2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观对马克思的影响

  青年黑格尔派作为黑格尔哲学最为激进的继承和发扬者,其自我意识观是对黑格尔哲学观点的沿袭和改造。他们极力夸大自我意识的作用,极端的吹嘘绝对的精神自我,将自我意识高高凌驾于现实至上,进行着空洞的唯理论批判。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既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又进行着实体的担当。他认为,一切外在实体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延,包括自我意识。而青年黑格尔派则将绝对精神与自我意识分离开来,并认为自我意识是作为独立于绝对精神的个体而存在和发展的。自我意识哲学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政治主张,自我意识一词自然成为他们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在参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中所接触到的这些思想大大影响了《博士论文》的写作。青年黑格尔派不仅影响了马克思《博士论文》主题的选定,而且影响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青年黑格尔派某些范畴的借鉴和使用。这就决定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虽然运用和青年黑格尔派类似的概念和表述方式来论述共同的主题,却得出不同的观点。

  马克思当时的思想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是接近的,比如,他们都把晚期古希腊的自我意识哲学作为批判和改造不合理世界的有力武器,都主张通过理性批判来使世界合理化。但是,如果这样就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立场局限于青年黑格尔派是有失偏颇的”1,因为它夸大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力,而没有看到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差异之处。“马克思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最大差别在于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同;青年黑格尔派从观念、精神和自我出发,而马克思则从现实、感性和实践出发。”2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主要通过论述宗教、哲学与现实、自我意识和自由等问题,以彰显自己不同于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特点。

  在宗教问题上,马克思不同意青年黑格尔派所主张的宗教是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和某些个人有意识的创造,而是高扬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认为宗教的存在在于人对自然的恐惧,是人的自我意识异化的结果,并强调说“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1马克思通过对自我意识的能动性的高扬,公开表明了自己在宗教上的无神论立场,并且将反对封建神学与反对普鲁士的封建专制联系起来。而青年黑格尔派却对封建专制的普鲁士抱有幻想,幻想普鲁士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在哲学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上,青年黑格尔派绝对地将哲学和现实世界对立起来,不仅只进行着空洞的哲学批判,还藐视群众,使哲学与现实的分离越来越远。

  马克思则对抽象的自我意识表示不满,认为抽象的自我意识是脱离世界的消极斗争,认为哲学应该走出阴影王国成为行动的指导,以反对尘世的、不合理的现实,成为改造现实的武器。也就是说,马克思极力的希望自由的哲学批判能成为伟大的实践力量,而青年黑格尔派却极力的保持哲学的所谓“尊严”,认为哲学参与现实是对哲学的侮辱。

  在自我意识问题上,相比于青年黑格尔派只重视自我意识的抽象个别性的不足,马克思重视的是感性具体性。在马克思看来,抽象个别性只能作为自我意识的“原则”而存在,而自我意识不能徒有形式而无内容,所以感性具体性才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同时,青年黑格尔派片面地夸大“自我意识”的作用,认为自我意识是决定一切的力量,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是天才人物的“自我意识”,并认为只需凭批判的力量就可以改变一切事物。马克思虽然也肯定人作为主体性所具有的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和自由。但是,更看到了自我意识的局限性,即自我意识的非绝对性和自我意识在面对现实时的局限性。

  在自由问题上,马克思十分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和青年黑格尔派不同的是,他也承认外部世界的合理性。青年黑格尔派只承认纯粹的思想自由,而马克思则因为看到了现实各种关系对人的活动的制约,进而提出了定在中的自由。

  2.3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中的新发现

  布鲁诺·鲍威尔和科本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领军人物,他们都研究过晚期古希腊的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和怀疑派哲学,其观点对“博士俱乐部”成员的影响不可小觑。毋庸置疑,马克思也受到了影响。在参加博士俱乐部的各种讨论期间,由于受到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马克思对这三个学派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选择了其中的伊壁鸠鲁哲学来准备自己的学位论文。

  1839年初至1841年3月,马克思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准备和写作。期间,马克思在“关于这篇论文的对象没有任何先前的着作可供参考”1的情况下,阅读了大量晚期希腊哲学着作,其中包括“亚里士多德,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第欧根尼·拉尔修的着作,参考了辛普利修,约翰斯托贝,约翰菲洛朋的注释”2,并写了七册题为《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七册笔记基本上都围绕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而展开,不仅摘录了古代哲学家有关伊壁鸠鲁的观点及其评述,而且对摘录作了一些评注。马克思发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那里,自我意识的一切环节都得到充分表现,不过每个环节都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存在”3,只有三者统一才能构成完整的自我意识。所以,在《博士论文》里,马克思才高调的称赞他们为古代的“自我意识哲学家”.

  《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反映了当时马克思所关注和探讨的哲学问题,为《博士论文》的写作提供了资料和思想的酝酿。伊壁鸠鲁提出的原子偏斜思想,马克思评论说排斥源自原子的规律--原子偏斜运动,而且认为这一思想纠正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沿直线运动的必然性,确立了偶然性的地位,为意识自由提供了支持。同时,在哲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看到了哲学不可能一直片面地在自己内部发展而无视外部世界,就像原子不会一直遵循直线运动一样。

  哲学需要脱离自身的定在,走向现实,参与现实,将自己的抽象原则与现实结合成统一的整体。同时,马克思的无神论思想在伊壁鸠鲁那里找到了共鸣。伊壁鸠鲁对心灵宁静之幸福的追求是其伦理学的基础。他认为宗教迷信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阻碍,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事物的原因,从而摆脱恐惧和悲伤,获得快乐和幸福。同样的,马克思认为对现实不合理之处的清醒认识,有助于人们认清上帝产生之根由。

  在研究晚期古希腊哲学中,马克思还发现,在粗暴践踏一切高尚、美好、代表着精神个性的罗马社会中,人们被迫逃往自己的内心世界,企图在精神中寻求自由与安宁,自我意识哲学思想是他们的精神支柱。相比之下,在基督教统治之下的封建专制主义德国,面临着类似的为自由而战的境况。不同的是,他主张不要只消极的在内心中寻找自由,而是要以哲学为批判武器来改造外部世界,以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表达了希望通过实践来实现自由的观点,其方法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

  自我意识一词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共出现45次,其中前言里2次、正文里33次、附注里9次,注释里1次。那么自我意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从前面的综述可知,学者们对《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的解释主要从本体论、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和否定性、自我意识的表现方式三个角度进行。回归文本,我们发现,对马克思关于自我意识涵义的相关论述的理解,可以摘录以下几条:“正如原子不外是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一样,感性的自然也只是对象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而这就是感性的自我意识。”1从这一摘录我们可以看出,原子仅是抽象的自我意识的象征,而人的自我意识却是对具体自然的感性认识。“排斥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2“那在物质的形态下同抽象的物质作斗争的抽象形式,就是自我意识本身。”1这两条摘录则道出了在原子运动中发现自我意识的过程。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以原子喻指人的自我意识,通过分析原子运动,深人发掘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所蕴含的意义,原子偏斜运动所体现出的抽象个别性、排斥运动正是发现自我意识的基础,时间和感性具体性则是自我意识的体现。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