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美丽中国”的概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05 共5007字

  一、“美丽中国”的概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战略,针对当下生态环境的不良状况,让人们提升保护自然的意识,做到和自然平衡相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结合多方面的建设,积极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从而促使中华民族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①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想要实现美丽中国就要深刻了解美丽中国的内涵,和发展生态文明需要的条件,更要明确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式,从而努力探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路径。

  (一)“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

  1.“美丽中国”的提出背景

  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连续 33 年保持年均10% 左右的增长速度。被誉为“中国现象”、 “中国奇迹”.可是在这样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资源短缺等不良现象一直都没有解决,这种情况也是很严重的社会生态现象。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资源形成率过低,就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出现很多矛盾。经济高速增长与自然资源有限及自然资源生产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经济持续扩张与环境容量有限及环境容量生产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质量需求与政府、社会不尽理想的生态环境质量供给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必须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改善。因此,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作用都很大,能促进增加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长此以往,生态环境污染情况会得到改善,生态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资源的形成率也随之增高,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中资源短缺的现象;生态文明建设在美丽中国建设出现后,得到的是既科学又丰富以及全面更深刻的发展方向。

  2.“美丽中国”的理论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就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万物统一”等都从各自视角进行过深入思考,也是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早期萌芽。伴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文明也在快速地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的行径严重地侵蚀了自然,人与自然的矛盾无时无刻不肆意地体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哲学观点中,他们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对生态系统复杂的相互关系有了深刻的论述。最近几年,党出台很多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政策,更好的明确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也能很明显的看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在提出美丽中国概念后,就融入了很多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帮助的理论资源,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不能分开的主体,也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更高点。然而要做到高度关注生态危机,就应把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美丽中国的建设保持一致,并着重凸显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意义。

  3.“美丽中国”的概念形成

  “美丽中国”概念的逐步形成紧随我国发展实际,它反映了我国发展过程中应迫切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向往健康美好生活的具体体现。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知,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十八大报告可见,把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加快生产发展的速度作为社会发展道路,主要强调的是,关于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整体规划以及具体的安排,要把生态文明有机融入各个行业、各领域的建设中,并从四个方面针对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①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中领会到,建设美丽中国是根本,也是发展生态文明的宗旨,同时也有助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严谨性,系统性。最终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建设。自此,“美丽中国”的概念深受人们关注。美丽中国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内涵,其表现出来的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美好现象,建设美丽中国也能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愿望,顺应了广大中国老百姓对美好幸福新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二)“美丽中国”的内涵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着重指出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新方略,体现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时代的发展要与之统一、一致,同时显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很强,美丽中国新概念更好的融入了人民的内心,成为了最为有关注亮点的话题,赋予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期待和憧憬,也是传递党及国家对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的决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伟大使命。

  1.“美丽中国”的内涵解读

  十八大报告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出发,赋予了“美丽中国”这一概念鲜明的时代内涵。“美丽中国”首先指称的是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人化自然环境,体现了自然之美、生态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因此,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切实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为人的生产生活营建优美宜居的生存空间,为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发展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美丽中国”的构建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文明的进步为 其根本特征,从这一意义上说“美丽中国”即是生态中国的同义语。

  其次,美丽中国代表着深厚的内涵以及美好的象征,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全社会人民群众期待实现的美好梦想,它既是适合人类生存的良好环境,也是一种由大自然和社会环境融洽的结合体。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目标,会实现社会的经济繁荣、和谐以及制度完善等更全面的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合理节约大自然的资源环境,保护好资源所需要的环境,从而发展成人和自然友好的社会面貌,最后能促进生态以良好的状态延续,有助于生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让生活呈现出人民幸福安定的社会状态。综合来看,“美丽中国”象征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美好的聚集,是整个生态环境美好现象的一种总称,也是全社会最美丽的期待和发展道路。

  2.“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新概念有着深刻的价值意义,它是实现社会生活走向小康方向的重要目标,给人们生活的质量起到充分的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美丽中国的新构思,生态文明的基础是根据其发展意识以及运行制度,从而达到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也为创造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的发展条件。设想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将全面达到小康社会,提升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要素,也是以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极大改善为条件的。

  此外,美丽中国的概念意味着人们对社会发展环境的需求,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体现出党和政府以人为本进行科学发展的执行理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直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处,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做为发展的基本内容;然而在美丽中国这一建设中,必须要从本质上完善属于人们生活的环境空间,对人们生活中美好的期盼给予实实在在的满足,人们都过上物质文化充足的生活。要积极加强建设生态文明,从而让生活的家园赋予上青山绿色、景色怡人、空气清新等美好的气息。

  其次从建设美丽中国新概念来看,不仅有助于党和政府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能让生态环境处于安全的境地,同时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这一道路上给予关键的影响以及伟大的策略和贡献。目前,世界中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生态环境被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还有很多被各种破坏的生物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对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这一策略,有助于提升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以及更深远的意义。

  (三)“美丽中国”的生态要素

  在 20 世纪的发展中,把“生态文明”作为考察的对象得知,生态文明在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保护生态自然的价值观存在统一的认可,分别从生态伦理和实践伦理中可以看的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深刻的意义,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生态要素起到了关键的动力,有了生态要素,对于实现中国梦来讲才会更快更稳。

  1.先进的生态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不加快发展的速度对人口众多的中国影响很大,所以当下加快发展成为了最基本的奋斗目标。发展离不开资源,离不开生态与环境的和谐。只要人们不把利益建在破坏自然的行为上,转变传统的为利益充满贪婪自私的心态,提升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爱护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的友好相处,还要增强对资源开发以及管理上的保护观念,才能根本扭转生态恶化趋势。

  先进生态理念的树立是生态哲学在实践中的体现,是生态文化的与时俱进,也是每一位公民对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要素的正确理解,代表着人民群众要抛弃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态度,从根本上去转变其思想,要懂得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从而去热爱和保护这美好的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型发展的观念,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也应倡导人们在消费上一定做到适度,和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最大限度的减少生态问题的发生,杜绝生态危机的出现。

  2.发达的生态产业

  在传统经济产业发展中,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属于逆生态化产业经济过程,而在“美丽中国”建设中,产业经济发展就要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能把破坏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根本,而且努力融入到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中,要遵循良好的产业结构以及发展的方式去实现美丽中国建设。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在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下,便要求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双向并进,一是传统产业要循环化、绿色化,走循环发展与绿色发展之路。传统产业中的废弃物中处理的态度要正确,单一的放弃不是根本,要学会科学的去扬弃,改善生产业中废弃物的数量,进行再次利用,最后转为资源化;二是现在社会中很多新兴产业发展都需要具有科学、创新的内涵,选择带有技术以及文化革新的道路,产业发展的自主研发能力要加强,做到高新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产品能自给也能出口,使此类增量经济产业从发展之初就树立生态典范。

  3.永续的资源保障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在自然资源上人均的拥有量却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说明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带来的影响很大,同时,我国每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显着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或每单位资源的产出显着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对比欧、日、美等这些国家得知,在外国,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以技术作为主要贡献去发展经济,然而在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则不是靠技术,还是传统的以利用资源为主要方向去发展经济增长道路;通过以下两方面就能达到实现可持续使用、开发资源的愿望,一是:在开发利用资源的时,数量上要有所控制,要把严格的制度建立在供给到需求中间的管理上,在耕地保护,取水总量控制,能源总量控制这些方面,制度上必须要严格实施到位,在总量上进行控制以及加强需求方面的管理,有助于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再次利用;第二方面,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上的比重,要努力完善到位,可再生资源的比重要提高,相对而言,不可再生资源的比重要降低,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我们利用资源时,对不可再生的资源方法上不能极端,在这方面应该形成摇篮到摇篮的思想,杜绝摇篮到坟墓这种方式;然而在开发可再生资源时,要以平衡的采伐和再生速率作为目的,要懂得尊重大自然,尊重自然所存在的规律,友好的对待大自然。

  4.科学的生态制度

  建设美丽中国所描述的是富有美好气息,优美宜居的社会环境状态,十八大这一提出,正面体现出自然环境被人为破坏的不堪面貌,同时也警示人们,人和自然之间的必然联系中,要懂得维护这之间的关系,从人对自然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上也要做到积极完善,不难看出,生态制度文明需要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去构建和实施。生态制度文明在法律方面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有法律来维护,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能更好的警示人们去保护自然,对破坏者有提醒、约束以及惩罚作用。美丽中国建设以生态制度文明为根本,这也是十八大中的重要方略,从生态产业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方式到节约保护生态环境中,可以看出,生态制度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生态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技术也对生态产业发展过程有影响意义,通过这些方面就能看出生态制度建设是从根本上的重要意义。

  我国总体发展处于工业化的中期,还将继续推进工业化,虽然环境污染进入趋缓时期,但是现实中环境污染还是相当严重,从市场机制的完善期,到还能继续在进行市场发育,这说明其潜力很大。所以,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制度来推动开展,把强制性制度、选择性制度以及引导性制度合理运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才会更加完善、具体。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