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造成“美丽中国”生态问题的因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05 共7102字

  三、造成建设“美丽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的因素

  并不是由单一的某个原因而导致的生态环境危机,导致生态环境危机这一现象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和导致生态破坏的原因存在统一性,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形态之下,这一社会结构形态的发展是由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并加剧了这一环境危机的发生。

  改革开放已经有了三十年的进程,在这三十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显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我们也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从目前这一状况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仍旧是不容乐观的,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冷静地分析原因与应对方式,从而能够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

  (一)意识因素

  1.公民对于生态的意识形态极其薄弱

  导致生态文明建设陷入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公民的意识形态薄弱。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观点和看法叫做生态意识。通常意义上来说,就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生物之间的关系,人们的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应具备的良好的生态学观念。公民生态文明的意识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公民自身的素质高低决定的,公民素质高时,其生态文明意识就好,反之则会低。然而,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建设阶段,我们固有的发展观念与长期积累下来的粗放的方式直接导致了公民意识形态的淡薄。

  经过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已经基本形成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当今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中,人们大多把自己看成是环境破坏的受害者,是当今环境污染下一个被迫的存在,而都没有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地位去主动改变环境。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公众是环境污染或破坏的执行者,而众多公众对生态破坏的认识不够深刻,并且没有发挥自己的作用去改善环境,是中国生态环境出现困境的因素之一。

  2.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何谓生态意识,言而总之,就是人们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时一种健康的意识形态。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多数人只是追求经济效益而没有追求环境效益,只是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看成是随取随用的资源库和废弃品的储存库,而没有真正把它看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而使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更加严峻化。而在整个社会中,各企业及集团只是关注自己的利益,侧重点是如何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却忽略了对环境的关注与关心,从而使环境恶化。而且针对公民与各企业生态意识极其薄弱这一现象,相关部门也没有做出合理而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各级宣传部门应当建立起系统的环境宣传体制,加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生态文明教育欠缺

  对于生态文明方面的建设,我们既要加强对于环境的治理,也要加大力度实现对社会的全面变革,它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行为和在文明建设上的意识以及观念等;然而生态文明教育带来的影响也很大,充分发挥好其作用就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从生态文明教育被国家重视以来,人们这种环保的意识增强了,环保事业走向了良好的方向,也成就不少的辉煌。然而事实却并不如此,通过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所表现出的问题来看,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收到的成效并不明显,由此可见,社会各阶层对于此并没有足够强的重视。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意识的欠缺,首先生态文明教育的进程相对滞后。截至目前为止,很多人对生态的认识只停留在较浅的位置,不能充分理解生态文明这一词的真正含义,对其只是感性的认识。同时,对于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从业人员的相关培训不够全面和专业,使得环境教育工作进展缓慢。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只是停留在学科中为同学们增设自然课,地理课以及其它相关课程,却没有真正将生态意识贯彻落实到同学们的生活中去,故大部分人对生态文明的意识淡薄,对于这方面,我认为各教育机构应当也加强教育力度。

  (二)经济因素

  1.经济优先发展倾向过强

  发展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段时期内,我国过分强调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贫穷落后、百废待兴,落后就要挨打成为全民共识,国家迫切需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重经济,轻治理”的思维造成的畸形后果是把经济发展看成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把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在这种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影响下,当经济效益与自然环境发生矛盾时,人们往往倾向于优先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保护,只注重短期利益而缺乏长远眼光。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为主

  在邓小平主席所制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中,我们要明确认识到,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我们的生产力,我们要加大力度改善以破坏环境,无节制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能只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损害整个国家的长远利益,损害我们子孙后代的利益。

  然而,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运行存在惯性,粗放型经济增长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这种增长方式成为造成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根本原因。何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简而言之,就是“粗”,并不是通过提高科技来提高生产力,而是在原来科技水平,技术力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投入更多的资源人力与物力而获得的更多的效益。在我国现如今的环境中,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纺织、冶金、化工等一系列长期存在结构不易更改的机构。我国 GDP 的增长速率为平均每年 8%到 12%,可谓是极快速的。但是因为环境污染而损失的资金却达到了 2800 多亿,这个数目不容小觑。①通过对上文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用牺牲环境来达到的,这并不是一个长久而可持续的办法,这一问题亟待大家的解决。

  3.结构矛盾造就环境压力

  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把基础工业放在优先地位,工业结构趋于重型。中国成立之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从经济等各方面落后的国家逐渐变成了一个经济强国,并且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自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我国的环境发展方式依旧是资源消耗型。众所周知的,每个国家都是以煤、石油等经过上千年演化而来的珍贵资源来支撑他自己的重工业的,而重工业的发展势必是消耗型的发展。我们逐渐走向现代化的又一路线是乡村的逐渐城市化,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消耗着原有的资源,也不可避免的破坏城市所在地原有的环境与资源,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大量侵占土地,并且侵占的土地利用率极低,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在 2010 年中,我国的平均单位生产所消耗物资是世界平均水平 2.2 倍,生产所需的矿产资源国内不足,因此对国外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清晰地表明,高耗能的产业在我国总产业中仍然占有很高的比例。因此,能源、资源不足、以及环境恶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众多深度问题亟待破解。我们完全实现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本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较长时间。

  (三)制度因素

  1.环境立法不完善

  就目前的中国大环境来说,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已完全跟不上我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并且该体系也不能包容环境立法中所出现的所有问题。根据当前的现状看,把污染防治和制约、限制可能污染的做法当作环境保护法的重要部分,去处罚已经构成污染的行为,但是这种带有可能性的污染行为不能用具体的规定去辨别,也不能进行处罚。因此,防治污染只对污染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这就能看出,环境立法规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能在出现污染后去处罚,最后去整治的行为。再者就是,在环境保护法中,不完善及数量较少的单行法规是一大困扰,在进行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处罚时,却找不到与此相符合的法律依据和规定,就无法对这些行为做出制裁。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必然是世界发展的主流。虽然为了遵循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各方面加大了力度来治理环境与实施各种措施强制各企业治理,虽然该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但是政府干预太多,这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的主观配置作用。随着该进程的发展,政府的各部门之间存在的利益问题也日渐显现出来。某些部门不顾大局,过多的注重本部门的利益,而忽略了大局的利益,导致国家决策的方向有所偏差,增添了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风险。

  2.行政执法难度大

  在环境法律中,很多制度上的问题不够完善,用到具体事件上,执法面对的困难很多。虽然环境法规定从文字上看存在全面的内涵,但是操作在实际中就显得苍白无力,在规定上能实用的相对较少。例如:从笼统的专项法律上来看,由于不够完善的细则在处理一些实际的问题中,就找不到明确的规定;还有的规定是不完整的,步骤以及其程序没有得到实施,真正操作起来也是摸不着头脑;与此同时,行政在环境法律法规上的影响很多,主要靠提倡性来表达态度,不能从约束方向多加规定;还有就是不以激励性的规定作为方向,却把带有控制性的规定设立的相对更多;对于权力给政府部门的很多,制约政府的规定又很少,对比中就能看出,在行政方面,人的义务给的较多,属于人的权利却又少的可怜。就是因为这些相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最后让环境执法充满了种种困难,也会更大程度上去影响在进行执法过程中的法律意识,不仅执法机构得不到完善,还消极了执法人员的素质,从而促使公开、透明化的执法过程不能实现。

  3.管理机制存问题

  资源环境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整体性,有些人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分开来看,而这是不可取的,事实上,资源的开发与环境的保护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现如今中,部门在资源环境管理的体制上出现了“分家”的现象,行业条块分离现象严重,对于各部门分别掌控自己所管理的责任的原则,破坏了环境资源工作的整体性。由于政府部门这一现象的出现,导致了人力物力资源重复的投入,同时,该机制是一个成本高效率低的机制,要大力改进该机制的这一状况。

  举个例子来说,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实行的是多龙管水体制,在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中水利部门对有关于水源工程实施管理,城市建设部门对各地区的配给水设施实行管理,有关环保部门对污水的处理实行管理,国土资源部对地下水的使用和分配实施管理,气象部门对大气降水预测预报实施管理,这种各管理方面分开的管理方式,导致每个部门只管理着一小部分事物,管理着供水方面的部门不负责水资源的配给,管理着水资源总量的单位不管理水资源的水质问题,管理地表水的部门对地下水的管理无权过问,并且地方上的行政管理范围与流域范围及其不吻合,导致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出现较多问题,对于水污染的治理方面成效不够明显。

  (四)人口因素

  1.人口膨胀增加环境压力

  人口数量较大,分布不均匀,从整体上分析,素质较低等这些是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土地上的能源资源都随之减少,有限的自然资源也面临着更严峻的问题。人口数量增加在城市化中引出很多生态方面的困扰。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率也是非常之高的,人口的无限制增长使得人均土地占有面积越来越小,人口的增多与资源的匮乏,交通的紧张,医疗条件的不完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人口增长与人均耕地面积的矛盾日益加剧;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还有很多,对水资源方面的影响很大,污染和短缺都成为极为突出的问题,人口增长迅速,生活中的用水量提升很多,然而浪费量相当大,工业用水量也随着人口增加,最后致使污染相当严重;同时,森林资源也由于人口增长不断的遭受破坏,开采滥伐的现象屡现不止,促使森林资源在供需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在能源上也因为人口增加出现短缺严重的现象,从生态环境以及物种资源上看,人口增长也给它们带来重大影响,增加很多压力。

  2.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

  我国长期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增长,由这一增长方式所导致的资源的占有量急剧下降,对于资源的保障力也逐渐降低,资源匮乏已经逐渐显现。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总数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位于世界前列,但是我国的资源虽说是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均居于世界的后位,相对匮乏,这一基本国情,导致了资源的短缺。统计显示,我国淡水资源人均较为匮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多地少这一现状导致人均耕地水平连世界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而谈到人均森林占有率,仅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多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也相当不乐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人均储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56%、11%、4.4%.在此基础上,影响矿产的开采,使开采难度和成本增加,同时,供给面临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3.资源空间与人口分布错位

  在我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主要原因是资源空间分布和人口分布错位造成的。从地势格局分析得知,全国百分之四十一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在这里占到全国百分之六十,相对中部地区,人口占百分之三十五,生产总值占百分之二十六,在看看西部地区,比较起来是较低的,人口是百分之二十三,生产总值是百分之十三。从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看,最多是在中部地区,占到百分之五十八,西部地区相对少,仅有百分之三十八一,石油资源的分布中部地区聚集的多,达到百分之四十四,东部地区石油资源占到百分之三十五,在西部地区天然气是最集中的,数量在百分之六十七,东部地区有百分之五十四的铁矿资源,中部有铜矿资源,数量达到百分之五十八,这铝矿资源的在中部地区有百分之六十三。在东部地区;铜矿资源的 58%在中部地区;铝土矿资源的 63.2%在中部地区。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与东部,而我国的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人口所在地与资源所在地错位也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为了解决人们的基本需求,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则需要将资源运往东部,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交易的成本。比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均是由于人与资源分布错位而进行的工程,一项工程都会斥资巨大。

  根据南、北方的地势分布了解到,南方人口分布总数占全国的百分之五十八,这生产总值占到全国也是一半以上,百分之五十八,然而北方相对较低,人口和生产总值在全国总量上分别占到百分之四十而和百分之四十一。南方的水资源相当富足,占到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五,可是能源资源方面就相对缺乏,煤炭和石油分别占全国的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三,数据上体现出来的缺乏很是明显。就是因为这些资源分布上不合理,需要在水资源上要进行调水,所以国家投资 5000 亿元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五)国际因素

  1.国际生态问题存在的历史根源

  从历史上看,之所以会导致各种生态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在不断发展工业的时候超负荷的向环境索取所需的物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环境问题也摆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的议事议程。所以说要想解决好生态危机以及生态环境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均需要从历史层面来看待问题,只有追溯到社会历史的根源当中,才能从本质上发现生态危机的各种形成因素,从而才会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有关方面已经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危机现象提出了不断地反思,该方面被称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如果大家把生态危机仅仅当成一个自然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生态危机不仅仅是自然问题,也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危机的基本体现。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在许多人认为,是资本主义实行的原因。因为资本主义顾名思义就是追求利润,在追求利润的时候,难免会破坏自然环境,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从而使环境经济上的政策得不到更具体到位的运用。在延缓经济危机中,当代资本主义促使异化消费呈现,结果转移经济危机的新方式就是利用生态危机来进行了。

  2.全球科技化带来生态恶果

  在近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利益的工具,并且用来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愈加方便,而人类也正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新的技术来更好的为自己服务。用来直接作用于环境的并不是人类自己,而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技术。①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改变自然与神的主导地位,进而是人们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存在。

  在科学技术的使用上,让自然单一的去供给能量,然而这种科学技术在使用中慢慢的发生了逆向变化,给自然带来的都是破坏和伤害,现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像以前一样和谐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像主仆之间控制与被控制了。事实上,众多西方的环境保护主义者越来越倾向于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归结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正是这一因素所破坏的。由此得出环境破坏的原罪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的观点表明:“之所以会导致生态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凭借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对底层的劳动者实行不断的剥削的结果。”由此我们对“剥削”一词有了更新的认识,剥削已经不是单纯的人对人的剥削,而是人类利用更加高新的手段--科学技术对底层劳动者进行剥削。总的来说,生态危机发生的根源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去控制自然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3.国际生态合作机制不健全

  目前来看,出现在生态环境中的挑战,意味着它是全球性的挑战,在国际合作中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每个国家必须实行的义务和责任。虽然在 1999 年和 2002 年以及 2008 年分别建立过中日韩、东盟及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和中欧环境部长对话等机制,可是从根本上讲却不能更好的解决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在最近几年里,中国每年都会有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主要是出口于美日欧的绿色壁垒产品受到阻碍造成这样的惨状。要积极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化的机构和合作的机制,努力发展和国外环境信息的互动,技术等,在和国外的环境机构多沟通,以及组织方面的学习交流都要更加重视,这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很关键的存在,不可忽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