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美丽中国创建中的生态问题探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9-05 共235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生态文明视阈下“美丽中国”建设探究
【导言】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的生态问题研究导言
【第一章】“美丽中国”的概念
【第二章】建设“美丽中国”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第三章】造成“美丽中国”生态问题的因素
【第四章】解决“美丽中国”建设所面临生态问题的措施
【结语/参考文献】 美丽中国创建中的生态问题探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我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追求运用的一个充满着梦幻与想象的词--“美丽中国”.围绕“美丽中国”这一词来建设生态文明,深化体制改革,显示了对于人类文明形态、结构和内容等方面。中国共产党有着更为清醒的意识与更为深刻的把握。美丽中国一词将中华人民的美好愿景包含在里面,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发展的基本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建设美丽中国,不仅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目前,我国生态保护与文明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经济与环境这两方面将共同改善共同进步,各种保障体系也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采取措施使得生态退化这一现象得到有力的改善。我们虔诚地相信,经过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所做的改革之后,我们一定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使得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直走下去,形成全社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努力和实现“美丽中国”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6 卷[M],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M],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2001、200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006.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载《人民日报》,2012 年 11 月 9 日,第 2 版。

  [8]许崇正。杨鲜兰《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年版。

  [9]余谋昌:《生态文明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年版。

  [10]葛遵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生态转型[D].黑龙江大学,2008 年。

  [11]吕红:《水土流失现状及保持对策》[J],载《现代农业科技》2010 年第 17 期。

  [12]董险峰、于娜:《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J],载《环境保护》,2007 年,第 8 期 .

  [13]洪大用:《全民环境意识的综合评价及抽样分析》[J],载《科技导报》,1998 年,第 9 期。

  [14]周生贤 .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中国环境报,2012-12-03 .

  [15]冯霞、李正兴:《论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载《光明日报》,2004 年 1 月 15 日。

  [16]郭雅琴:《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年 4 月 26 日。

  [17]李世东,徐程扬。论生态文明[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18]李力言 .用生态文明的力量托起“美丽中国 ”[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11-12.

  [19]林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

  [20]王军旗,华昊。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N].解放军报,2013-01-08.

  [21]王宏斌 .生态文明与社会正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

  [22]胡鞍钢,郎晓娟。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宣 言[J].行政管理改革,2012(12)。

  [23]祝小茗。刍论建设美丽中国的五重维度[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

    [24]罗勇:《低碳创新---我国可持续城市化的新契机》,《学习与实践》,2012 年第 1 期。

  [25]谢艳红。生态文明与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

  [26]高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9.

  [27]刘兴先。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理论观察,2000,(5)。

  [28]刘春元。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J] .经济研究导刊,2009.

  [29]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理论界,2013,(1)。

  [30]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0 年版。

  [31]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求是》,2012.9.

  [32]赵成。论生态和谐及其意义[J] .学术论坛,2007,(11)。

  [33]焦健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 [N].中国青年报 ,2012-11-13.

  [34]孙秀艳、贺勇等:《美丽中国:执政理念新发展》,《人民日报》,2012年 11 月 12 日。

  [35]季开胜。略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 .经济问题,2008.

  [3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3、16 页。

  [37]张瑞。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责任研究[D].华侨大学,2009.


    致 谢

  随着毕业论文的最终完成,我的硕士学习生涯也即将画上句号,这其中有着无比的激动,离别的伤感,更充满了对学校、老师和同窗的感激之情。在学院及老师的指导和关怀下,研究生宝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成为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人生阶段,感谢高懿德老师,铁省林老师,房德玖老师,王维先老师以及其他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窗共同努力的岁月也让我更加成熟和懂得珍惜。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高懿德教授,是他悉心的指导和帮助,才让我最终顺利的完成了毕业论文,并让我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收获良多。同时,老师平日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诲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相信自己,不断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和奋斗。

  即将走向社会的我,留恋校园生活的一点一滴,在这个充满美好回忆的成长圣地,我无悔的洒下过汗水和泪水,我必将带着老师们的希望,同学们的祝福和父母的嘱托勇敢而坚定的走好今后的每一步,时刻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最后,再次对帮助我包容我的学院、各位老师及同窗表达感谢,祝愿学院发展越来越好,祝愿我的老师们身体健康,祝福我的同学们都前程似锦,同时也祝福我自己脚踏实地,收获成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