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旅游经济学论文

恩施州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陈沛照;朱艳红
发布于:2015-01-21 共6235字
论文摘要

  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是构成民族地区文化生产力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民族地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主旨内容,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 两者的协同发展构成了民族地区的特色与优势, 其互动与融合提升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也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 。

  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 为例, 论述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

  一、 民族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1974 年, 联邦德国着名物理学家哈肯在西德斯图大学创立协同理论, 这在当时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主要研究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 协同机理及其从无序到有序之间的转变规律, 从而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与演化的机理。 旅游和民族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 它们可以参照协同发展的理论予以融合。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 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和影响”,其宗旨是要实现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并且经济的发展应该也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民族地区因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而成为极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但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属于文化、 生态、 资源依赖型产业, 一旦开发不当, 就会对当地生态资源造成 “毁灭性” 的破坏,影响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增长极理论

  20 世纪 50 年代,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提出 “增长极” 这一概念, 意指优先把优势产业和具区位优势的地区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并对其他地区产生极化与扩散效应、 支配效应、 乘数效应。 “增长极理论” 对民族文化和旅游协同开发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民族地区, 通过培育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极, 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实现优势带动, 相互推动, 使民族文化与旅游条件较好的地区成为中心区域, 以此带动邻近地区的旅游发展。

  (三) 系统理论

  1968 年, 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 《一般系统理论: 基础发展和应用》 一书中提出, 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是关联性、整体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级结构性等;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系统中各要素不会孤立存在,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中,民族文化赋予旅游以特色和优势,旅游是民族文化展演和实现产业化的平台,在一个系统中两者共同发挥作用。

  (四)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亦称比较成本贸易理论,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最开始这一理论主要运用于国际贸易,强调国与国间的贸易基础是由于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相对差别。

  对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来说,该理论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民族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具有特色优势、比较优势,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进行民族文化创意;同时,民族地区本身就是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民族旅游和文化相结合的比较优势,增强其旅游竞争力也是一个重要命题。

  (五)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 年,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一文中, 首次提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即新产品从最初进入市场到最后被市场淘汰的周期, 这个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市场营销学。

  20 世纪 80 年代, 该理论被引入到旅游研究领域, 也就是后来的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作为一个客观规律,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产品的探索、 发展、 参与、 巩固、 停滞、衰退或复苏的过程。 其关键点是政府和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结合旅游业之变化进行思考创意, 创造出新的旅游产品。 在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在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中应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以此增加旅游产品的内涵与吸引力。

  二、 民族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的内在联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生产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 民族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金字招牌”。 民族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中国旅游的发展, 还是世界旅游的发展, 在其演进的过程中,都融合、浸透、体现和折射着文化的浓厚底蕴与内涵。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旅游协同在我国文化旅游领域有了长足发展,民族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机制方面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和旅游有着密切的功能性互动

  作为少数民族世代生息繁衍的地方,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文化含量。旅游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传播渠道。同时,旅游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文化资源开发方面来看,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开发过程也是民族文化的碰撞、交流、理解与整合的过程。

  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以恩施土司城景区为例,体现其外观的建筑物仅仅是静态的物质文化展示,而土司城艺术团所表演的土家族民间传统艺术和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则是动态的人文景观。

  动静结合,增添了游客的现场感与参与乐趣。集大成者当首推王府乐舞“巴风古韵”,该舞剧从形式到内容,均较好地演绎了土家族文化,用南戏、堂戏、灯戏、傩戏、柳戏、耍耍、毛古斯舞、撒尔嗬、摆手舞等本土艺术形式向游人再现土家族悠久历史和淳朴的民俗风情,实现了游客对民族文化的全方位体验。

  (二) 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促发展

  文化的渗透性使其与旅游产业结合, 进而延伸为文化旅游产业, 在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上的交互体由此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所以, 旅游体现文化价值, 为挖掘文化及丰富文化、 优化文化和保护文化, 进而传承文化提供了途径; 而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涵, 提升了旅游的品质。 没有旅游的文化缺乏活力, 没有文化的旅游缺乏吸引力。

  民族地区要发展旅游, 务必深入发掘民族文化内涵, 承载民族文化精华。 2004 年 12 月, 经国家林业局批准, 恩施州所属的咸丰县在原坪坝营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 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 该景区先后接待了游客 5 万余人, 实现旅游收入 200 多万元。

  近年来, 在该景区土苗民族风情园内的土家毛古斯、 女儿会、 苗族芦笙舞、 踩花山等文化表演相继搬上舞台与游客见面。 富有当地特色的土家族餐饮四道茶、 牛角酒等饮食文化以及土家族五色斑衣、 西兰卡普等服饰文化产品也对游客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仅在 2010 年的第一季度,该景区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 10 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 3 000 万元,同比增长 400%。

  可见,用旅游承载民族文化,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可以使旅游与民族文化相辅相成,从而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三)文化与旅游部门合作协调的工作机制
  
  我国的旅游和文化属不同部门管理,但两者之间实际上有着很多共同属性。文化和旅游都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经济性、休闲性、 传承性等特征。 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可以联合开展工作,对文化旅游工作加强指导。

  有关地区可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确保实现民族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双赢局面。涉及到这一方面事务的主要是文化局、旅游局和民宗局。文化部门应致力于文化的挖掘、整理与繁荣,旅游部门应致力于地方旅游业的规划、开发与管理,民族宗教部门则应担负起使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的使命。

  因此,三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就能为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创造契机。近年来,恩施州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如何进一步理顺跨部门的工作机制,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

  三、恩施州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

  恩施州既是古代巴文化和土家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又是中原汉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 恩施州属云贵高原武陵山脉东延地带, 自然环境优美, 被誉为祖国的 “三大后花园” (大兴安岭、西双版纳、 鄂西林海恩施地区) 之一。 这一区域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 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作, 可以为恩施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提供客观条件。

  (一) 恩施州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

  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共生性是二者协同发展的必要基础。 恩施州气候宜人, 四季分明, 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 是华中地区重要的 “动植物基因库”。 恩施州有土家族、 苗族、 侗族、 汉族、 回族、 蒙古族、 彝族等 29 个民族, 各民族和睦相处,文化交相辉映。 恩施州是世界优秀民歌 《龙船调》的发源地, 位列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腹地。 有 200多万年历史的“建始直立人” 形成了着名的 “古人类文化”; 有 “二战” 时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形成的抗战文化; 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积淀的红色文化。 这里有 “亚洲第一溶洞” 利川腾龙洞, 有蜚声海内外的恩施大峡谷, 有国家森林公园坪坝营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七姊妹山等。

  这些文化和旅游资源都为恩施州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恩施州民族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之问题

  首先,恩施州目前民族文化旅游的协同性还处于对文化景观的展演和开发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文化旅游协同运作机制。民族文化旅游协同开发还缺乏深层次的挖掘,这自然降低了其竞争力。

  其次,恩施州内各县市之间由于行政建制而造成的藩篱还没有解除,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形成阻碍。虽然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在没有系统规划的情况下,往往呈现出“一盘散沙”的局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再次,恩施州一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能支持当地旅游开发的能力有限,外界对其进行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的积极性不高,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稀缺。

  最后,用以支撑协同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快捷通畅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从而导致了该地区可进入性较差。比如宣恩县洗草坝景区距离县城只有 20km,但全程几乎都是狭窄不平的机耕路,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不过,这种情况正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 如咸丰县坪坝营景区现在距离县城 55km 公里, 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而正在规划中的景区公路到县城只有 25km,仅需半个小时的车程, 极大地缩短了景区和县城之间的空间距离。

  (三) 恩施州在民族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中的积极探索

  恩施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 虽然协同发展起步较晚, 但也逐步开始了种种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当地政府始终非常重视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工作, 加大文化和旅游的协同性深度开发, 努力将文化旅游打造成武陵山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 其一是清江土苗民俗风情旅游区的建设。 积极地打造清江流域民族风情旅游区, 推动土家族苗族特色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 努力将恩施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区域, 并以此推进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建设步伐。 其二是恩施州南线民族风情旅游开发。 使一些少数民族村寨、 民族文化项目和民族文化传承人得到保护, 这既保护了传统的文化遗产, 同时又提升了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为其协同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平台。

  其三是重点打造一批“名片”式文化旅游景点。

  如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加大对腾龙洞、大水井、梭布垭石林等景区的建设,让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互相融合。旅游需要文化提升品位,文化需要旅游繁荣市场。

  如今,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八方游客纷沓而至,特别是在“五一” “十一”等黄金周期间,大小宾馆人满为患、一房难求。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演绎和传承了民族文化,发展了地方经济, 也极大地提高了恩施州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恩施州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

  (一)确定以文化为主题发展旅游的总体思路

  根据“土苗风情园、生态恩施州”的现实状况,恩施州在确定旅游业发展思路的时候,需把握旅游的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以文化为主题,以发展为目标,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同进步。民族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发展旅游需以民族文化为依托。

  推进恩施州旅游发展,还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推进民族文化资源向旅游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的先天优势,以此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恩施土家女儿城、恩施土司城、利川大水井等景区在这个方面做出了榜样,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 加大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

  文化和旅游虽然是两个分离的系统, 但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联合宣传, 可以使二者得到有效的推广, 相得益彰。 在很多地区, 文化产业已成地方经济支柱性产业, 而旅游业更是战略性支柱产业。 加大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是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 提升旅游产业层次的需要。 要积极地打造宣传平台, 普及民族文化旅游知识。 充分利用和整合恩施州内外的媒体资源,加大与高等院校、 文化产业企业的合作, 让世界了解恩施的文化旅游, 让恩施的文化旅游走向世界。

  (三) 推进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

  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形象受到 “大三峡” 旅游形象和张家界旅游形象的冲击, 在国内的旅游市场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和推广水平相对较低, 没有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 才能为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向纵深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民族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 强融合性、 高品牌影响力以及永续更新性等特征, 它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增值点,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等景区正在加大力度打造,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但是在全国范围还是缺乏影响力。

  (四)重视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人才的储备战略

  人才战略是民族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部门、旅游部门、文化部门以及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加强工作联络或者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加快文化旅游人才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同时,也要建立人才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人才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参与精神,提高经济待遇,加大奖励力度,赋予他们以人文关怀,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旅游智力资源的重要性,为各类人才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的人才工作思路,既要引进具有丰富旅游开发经验的实干家,还要引进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研究者,同时还要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

  (五) 加快恩施州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近年来, 恩施州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全州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高速公路和铁路相继建成通车, 许家坪机场改扩建也顺利完成, 另有两条国道线纵横于境内。 全州已建成了较为便捷的立体式交通网, 还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线正在规划建设,恩施市也逐渐形成了武陵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 建成了覆盖恩施全州的信息网, 以及外联华中、 内联全州各地的电网。 这为海内外客商在恩施州投资兴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11 年, 湖北省启动了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 这为恩施州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恩施州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推进和各项政策的扶持, 从而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季玉群,黄鹍.旅游业系统经济———文化特性协同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5(1):153-160.
  [2] 龚志祥.恩施土司城开发经营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4-26.
  [3] 裴莉.文化和旅游相融合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J].发展,2013(9):112-113.
  [4] 陈清银.文化与旅游互相促进、共同发展[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4(12):18-21.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