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理学论文

区域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07 共722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绪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制度探析绪论
  【第一章】区域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第二章】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理论基础
  【第三章】区域循环经济法制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章】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措施
  【结语/参考文献】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完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区域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第一节 循环经济理论

  一、循环经济基本内涵

  当前,众多学者都试图对循环经济进行定义,但最具影响力的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循环经济内涵的阐述--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它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等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循环经济也可以称之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这一概念首先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戴维波尔斯和图奈(Pearce,D. W. & Turner, R. K,1990 ) 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不仅考虑经济效益本身,它是和生态效益紧密联系的,二者和谐共生。它的中心内容是经济效益不应忽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要求经济健康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样珍视,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二、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上世纪末,世界多国开始形成一种主导性的经济发展思潮,把资源组合利用、无废工艺、环境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的环境革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其表现形式就是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研究都有其研究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正负关系的学科。学科研究力求维持现有的生态环境不恶化的情况下,通过开发清洁能源和无害材料、研究无废物生产工艺、合理回收等方法、既消除生态危机又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保障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可持续发展。从而改变只能依靠无节制开发自然资源才能维持经济发展的自毁模式。

  该理论主要对生态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进行研究,例如生态结构与经济结构,生态功能、特点与经济发展效益,生态平衡与经济增长,生态供给与经济需求等。

  该理论认为,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是围绕人和环境进行的,更进一步,人和环境是主体。生态系统的运动与发展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这样才能实现生态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正好契合生态经济学理念,循环经济是封闭型的经济模式,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保护环境为前提。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资源组合利用、无废工艺、和生产资料重复利用等结合,使关联产业或者地域靠近的产业,互为生产资料供应者,从而将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降低,这与生态经济理论正相吻合。生态经济学理论中也渗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例如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以及通过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特点。该理论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基础性研究。

  (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转变,及维持可持续发展动态平衡运行,和它所需要的经济条件、经济机制及其综合效益的学科。

  该理论要求,发展经济必须考虑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绝不允许用环境破坏的代价换取经济发展,且这种发展不具有长远性。该理论基础是自然资源的长久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永久和谐,它追求的目标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升。在经济学领域中,该理论追求经济质量和效率;把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纳入同一循环系统中,达到和谐与公平。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宗旨是统一的,即都重视经济增长方式 ,协调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关系。但二者也存在许多差异。首先,循环经济是发达国家在经历经济转轨后从教训中总结所得,从资源利用率和污染排放两方面着手,一个提高,一个降低。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可操作性步骤。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重点在经济增长,缺乏对资源利用方式和保护环境方法的具体、有效的论断。可见,循环经济是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运而生的,它的实施将使自然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并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

  (三)自然资本论
  
  该理论也属于经济学理论,主要是指用于制造机器、厂房、设施、各类产品等人造资本所运用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要素,如水资源、矿物资源、石油、森林资源、土地资源、优质空气、居住环境、生态系统,等等。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维护现有资源不变或者增加的同时,提高社会生产和自然资源再生产。因此,自然资本理论也为循环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和循环经济都把"自然资本存量"作为关注点,维持其不变或增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做到,单位时间内维持资源攫取与资源补偿的动态平衡。目前,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的成绩几乎全部抵消了自然资本消耗造成的损失。不计自然消耗成本,不计自然环境承载力,盲目追求经济数字的增长,只能导致人类因资源枯竭而灭亡。

  第二节 区域循环经济理论

  一、区域循环经济的概念

  因地域性差异,自循环经济发展以来,学术界按照区域对象的不同,对区域循环经济进行了多种定义,基于学科背景差异,大致分为四类:经济学领域以冯之浚为代表,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定义区域循环经济;行政学以王鲁明代表,从行政区划角度进行定义;张燕和李昕则分别从空间区域角度和产业园区角度进行定义。因此,"区域"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概念。区域循环经济概念中所指的区域,还包括依据不同生产模式共生企业形成的特定区域、跨行政区域形成的产业链条,更乃至国家边界的特定区域等。由于相同层级拥有的产业结构较为完整,而临近区域间的差异可以良性互补,上下级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各有侧重,基于这些特点的存在,将循环经济理论延伸于区域经济领域是当前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实践及提升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可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本文定义区域循环经济是从自然资源和地理角度,认为区域经济和循环经济集合成区域循环经济。它基于区域内自然资源有限性和生态一致性特点,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综合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平衡,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经济绿色增长的发展模式。典型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地区如武陵山脉地区、两广丘陵地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循环经济是指以区域为自然资源和地理特征载体、以区域要素(如资源、生态、环境、产业结构、文化、制度)为基础、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构建区域内以及跨区域的生态产业链网,充分利用资源、防治污染,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 、区域循环经济的价值

  (一)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型社会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环境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粗放型发展导致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恶化加重,经济增长缓慢。在区域范围内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利用率和废物排放量的杠杆关系,达到经济活动生态化目标。社会生产从单纯的数量增长变成质量增长,从物质型变成服务型,这样能够解决经济发展本质矛盾-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二者间的不平衡,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循环经济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循环型社会。从当前发展条件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是渐进过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逐步递进的关系。首先从企业内部开始微循环,再发展到特定区域的中型循环,再到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整个社会循环经济的发展的必经过程之一是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贸易壁垒是阻碍我国企业产品出口数量的主要障碍,而其中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是由于进口国环境不达标,进口商不敢进口不符合本国家环境标准的商品,进而形成"绿色壁垒".有些已经严重到影响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例如,典型的"技术贸易壁垒",开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的 ISO14000 标准,因为受越来越多绿色保护者的影响,进口商会慎重进口环境不友好产品,而那些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利用 ISO14000 做文章,采用 ISO14000 系列标准来构筑贸易壁垒。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我国企业面临 ISO 多重压力。首先,企业必须依照 ISO14000 标准生产,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质量,以便保持国际竞争力;其次,企业必须通过 ISO14000 标准认证,以此树立自身的绿色环保形象。

  (三)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有利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在我国"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产业结构升华,通过高科技和优秀实用技术改良传统产业,把核心放在经济效益的提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集约式经营上,主要依靠扩充品种、革新质量、节能降耗、污染零排放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等途径。区域循环经济主张的理念符合"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转变产业结构的思想。

  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原则,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是经济社会产量持续增加,同时资源能源消耗减少。要对污染排放量多的企业从源头开始监控,鼓励其突破原有技术范式,使用革新生产线,降低能耗。环保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该产业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就业岗位,扩大就业。

  第三节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一、"3R"原则

  (一)减量化(Reducing)

  它要求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使用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生产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削减因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成本增加。企业生产者应该充分考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把节能和环保放在第一位,在生产中把生态设计理念植入生产工艺中,实现余能和原料再循环;消费者应该支持环保产品,拒绝过度包装的产品。减量化(Reducing)的原则是,在满足既定的生产和消费目的不变的情况下,使生产具有延续性,与环境相容相安,降低能耗充分利用原材料、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预防无用品的产生,要把整个生产过程控制在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较低的程度,而不是把眼光放在产生废物后治理上。

  在生产源头的输入端,减量化表现在减少资源和原材料的投入,同时使用清洁、高新生产技术,采用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作为汽车的燃料,则可减少尾气排放量;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产品以实用为主,体积小,质量轻,改革产品的包装,拒绝产品包装过度繁杂,增大产品功能和用途,淘汰一次性物品和生产功能单一、边缘性产品。

  在消费环节,消费者的需求、购买活动要具有生态意识,高层次的理性消费。

  转变消费观念,摒弃"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减少非必要消费。在终端消费实现减量化生活的目的比较容易,如收取环境成本附加费,引导购买耐用的可循环使用的物品,通过政府补贴降低绿色产品零售价,以此鼓励人们选购。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都有利于减少垃圾产生,有利于资源和能源的节省。

  (二)再利用(Reusing)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拒绝一次性消费,多样化重复使用,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完成其本次使用功能后,尽可能以现有的形态再次变成生产原料,重新进入生产环节,防止物品因过早淘汰而的成为垃圾。再利用要求耗尽产品的使用功能后,该产品被引入新的"生产--消费"的循环系统,防止资源消耗过快,废弃物垃圾过多。可以通过两种路径实现此循环,一种是延展产品的使用寿命长度,另外一种是提高产品利用率,拒绝分散使用。

  在生产领域,再利用原则要求生产者生产质量高,品质好的产品,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和服务年限。目前,生产者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防止被模仿和追逐新颖性,在生产同一系列的产品时不能维持相关零件的统一,最具代表性的是苹果手机。生产者在生产时贯穿再利用和物品便捷更换理念,杜绝"一把锁只能锁一扇门"的现象。例如,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装置生产商可以统一电源接口尺寸和数据线标准,这样使人们在频繁更换计算机,或者家庭拥有多部不同型号的手机时,可以非常容易更换数据线,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

  在消费领域,再利用原则要求人们尽量对旧物品进行改造,以翻新或 DIY 方式延长商品使用寿命,因此,当消费者在使用完毕某一个物品时,换角度思考该物品的附加价值,例如,产品的外包装在进行创新剪裁,重新组合后可以再循环发挥其他功能,或者捐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供他人使用。

  (三)再循环(Recycling)

  再循环原则,也称为资源化原则,应用于输出端。目前已勘测和使用资源、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要维持经济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对"废物"再加工制成替代能源,以减少垃圾的产生。资源化原则与一次性消费是对立的,它要求终端消费品能够以初始资源形态被反复使用。

  实现物品资源化有很多种方式,大致可归为两类:(1)同类资源化,将相同性质的废旧产品资源化后,变成原产品原料,生产出与同类产品,如利用金属物品融化再塑造金属制品,利用碎玻璃生产玻璃制品等。(2)不同类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制成新形态物质,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回收可燃气体,秸秆腐化可作为牛、马等牲畜饲料等。遵循这样的资源化过程,物质在不同生产领域交流中只可能存在资源,而不可能产生废弃物,这样不仅使上下流生产链联系更加紧密,还可以形成新的生产链条,扩大企业集聚效应。如果把环境污染视为支出,节约资源视为收入,那么二者正负抵消能实现"共赢".

  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Reducing)、再循环(Recycling)、再利用(Reusing)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三者是低位阶与高位阶的关系。减量化是高位阶,是最能体现循环经济根本目的的手段。再循环、再利用是低位阶,是末端的补救措施。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

  该原则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区域自然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同时改善发展经济就要破坏环境的窘境;区域环境保护应以区域经济能力为参考,充分利用区域经济条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驾齐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整体。该原则作为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方针,应作为区域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应贯穿于区域发展的各社会层次的综合决策和计划调控之中,应该体现于环境经济政策、环境公平政策、环境行政管理政策、环境法律政策、环境科技政策等各个方面,体现于区域发展的所有制度和政策文件之中用该原则指导环境制度建设和环境管理。

  生态环境在伴随经济增长中牺牲的代价太大,应当摒弃这种增长模式,实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施资源,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共生共荣。我国还处于农业大国阶段,资源环境保护必须要将农业与农村纳入其中,优化农村生活生产条件,重新调配整顿农业结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区域发展不应该片面理解,应该以经济、资源、环境因素重点发展可持续,以社会、文化、人口等许多其他因素兼顾发展可持续。但核心是观念上的改变,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观点。上世纪末,许多国家实施了新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制度,在制度中将不同类别的开发项目组合在一起,综合利用、永久持续利用,将重点放在环境资源的开拓、发挥资源效用、保护环境不受损害和管理环境等环节中。
  
  三、统筹兼顾原则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既得利益是不能统一的,尤其是在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活动中,市场机制进行调整会影响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只有平衡和正确处理社会各方面利益,协调近期与长远利益,才能做到统筹兼顾。一方面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由于局部构成整体,整体能反作用于局部,两者相互统一,互为联系,所以平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照顾、调整各个方面的权益,才能把各个社会主体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首先,应该做好规划工作,这部分是由政府带头制定的。
  
  从宏观来讲,国家或中央政府应该根据国情国力,制定综合、科学、可行的经济发展规划,同时颁布有利于环境良性循环的环境规划,宏观调控政策要注意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发挥宏观政策的统筹安排、协调平衡、引导和约束功能。从区域来讲,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环境和经济同步发展的行动,制定有利于抑制破坏环境行为的纲要;制定环境综合管理方案,鼓励与环境关系密切的行业,如建筑业、采掘业等转变产业结构,研发新型环保生产材料,改变原有落后项目设计;制定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建立高效便利的市场交易环境,如建立初级商品交易所。经济发展会受到不良工业、环境规划影响,视个别情况而定,在产业园区与城市系统之间合理布局,形成防治结合的管理模式。例如,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西部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不同部门联合运作,综合性比较强,必须实行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必须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进行考量。

  四、区域生态安全原则

  生态安全是指区域内赖以依存的自然环境没有因人类发展而受到伤害或威胁状态,更直接客观的标准是没有出现生态赤字。生态安全原则也称为生态空间保护原则,它要求人类发展要为后代留下足够的生态空间,不能超过现行环保标准,否则就会威胁到人类繁衍。生态安全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

  我国是资源大国,但平均分配到人,每人享有资源又微乎其微。但现状是资源环境压力大,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所获得的收益有一半要弥补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且生态恶化有快速恶化的征兆。这些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阻力,如果不解决将会威胁生态安全,进而威胁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纸空谈。区域生态安全以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和生态过程的稳定性为目的,强调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注重充分利用区域生态环境本体的优势,整合各类生态环境要素的服务功能,发挥其空间聚集、协同和链接作用,促进生态系统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与融合。

  确保生态安全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风险预防,是指在实施保护环境的所有措施中重视预防措施,不能因为风险的不确定性或缺乏科学预警,而使环境面临严重或永久性损害。(2)全程控制,建立以"过程控制"为主的生态理念,从思想源头到行为终点将环境风险、危害降到最低。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