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亦舒故事新编小说的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19 共509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亦舒小说的独特思想意识与创新精神
  【绪论】亦舒都市言情小说特征探究绪论
  【1.1】亦舒与“故事新编”创作
  【1.2】亦舒小说内容的显性沿用与拓展
  【1.3】亦舒故事内容的隐性承接与呼应
  【2.1  2.2】建立女性主体意识
  【2.3  2.4】时空背景的现代化与都市化
  【第三章】文体形式的挪用与创新
  【4.1  4.2】“故事新编”书写史中的亦舒小说
  【4.3】亦舒“故事新编”型小说的影响和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亦舒故事新编小说的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文学作品是人类的审美创造产物,是"开放的",流动的,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们像作者精心打造的乐器呼唤着与之相应的动听音符一样,召唤不同时空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应答,需要读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帮助文本实现它的价值和意义。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文本的影响也将在时空流转中以不同的面貌扩散。

  亦舒是都市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独特的艺术成就,以及不断推出的新作品,在华语世界具有长久而广泛的影响。亦舒作为一个热情的阅读者、敏锐的鉴赏者,和不断追求新意的作家,组织起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字符号系统,对一些文本进行再创造式的革新和重写,创作出特别的"故事新编"式小说,既是对中外文化的自主选择和吸收,又是对文化先行者的应答与拓展,用文字的形式与前文本及其作者们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

  文学的对话交流来自主体的理智与情感的自由际会,它是人的内在心灵真诚而独立的袒露与沟通,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经验、所处文化语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碰撞。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不一定是顺利的共鸣与融合,还有众声喧哗的交锋与驳斥。亦舒,一位阅读与写作经验丰富的文学接受者,借助语言形式与她接触的文本之间进行更加深刻的交流,她改造这些文本并为之注入新的思想意识和文体形式,创作出迥异的新文本,对前文本既有顺应的共鸣与继承,又产生交锋与革新。亦舒的"故事新编"型小说把故事背景全部迁移到现代都市中,新文本站在现代文化的立场上,一边消解着前文本话语的内在逻辑,一边重新建构符合当下语境的理性意识。创作主体亦舒强烈的思想意识、审美经验、行文风格等自我主体意志的贯注,对作品符码意义消解与重建的改造行为,让她的"故事新编"式创作实现一场从文本到文本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作者亦舒是一个特殊的联结点,通过她的接受与再创造,新文本与前文本进行交互式的回响,共同形成一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思想文化观念的对话交流场域,既启发读者对相关主题、人物形象等元素的新的思考,又扩大了读者的视野范围,帮助读者对于世界和自身都产生新的认知。

  亦舒对"故事新编"式小说的创作具有自由随机性。纵观亦舒的作品序列,会发现这部分"故事新编"型小说的创作时间跨度非常大,从最早的 1982 年到最新的 2006 年,其间不定时地出版一部明显对某些先在文本"复述与变更"的小说,这种创作手法没有集中的创作时间段。创作素材(前文本与现代社会生活)也没有特别的目标对象,选择素材的机缘与她的阅读文本和关注的社会生活相关,如《我的前半生》的创作冲动来自她对社会上一些青年男女生活状态的感慨,叹息涓生子君故事的重演,《蔷薇泡沫》则因为亦舒时时重温《海的女儿》恰好遇到 80 年代众人瞩目的英国某桩著名的婚姻事件,引起亦舒的关注与思考。这些小说的表现手法也差异明显,《我的前半生》写实,《痴情司》写实与玄幻色彩相结合,《镜花缘》则可以说是一篇科幻小说。总的来看,亦舒虽然有继承或改写某些先在文本的意图,但她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新编"意识,也没有特定的创作目的和表现模式。可以说,亦舒创作这些小说的故事内容与手法都是兴会所至,信笔写来,由她自觉的现代文化意识和创新追求使然,既体验了随性创作的自由乐趣,又带给读者新颖的阅读体验。

  依据"故事新编"方式的创作特征,把亦舒的这部分小说从她的作品序列中筛选出来,并从前后文本之间的继承与革新关系介入,在不同话语的交流中深层把握亦舒的现代都市意识、女性主体意识、婚姻爱情观等思想观念以及她独具魅力的语体风格,是本文对亦舒作品研究的一次探索性尝试,意图寻找亦舒作品阐释的新空间,在更开阔的视域内认识由亦舒联结的不同时空的文化意识。近十年来,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新样式通俗文学的兴起,亦舒作品在大众读者中的热度明显降低,但不断推出新作的她还是书籍畅销榜的常客。与大众的降温相比,学院派的关注度反而越来越高,相关的学术论文不断增加,作为通俗文学的优秀代表,其雅俗共赏的特质不断吸引评论者的解读兴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呼唤并催生越来越多的城市文学作家作品,也许亦舒的作品将再次提升创作者和评论者的关注热度,发挥对于城市文学的参照价值。

  参考文献:
  
  一、文学作品:
  
  [1]亦舒。蔷薇泡沫[M].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年 4 月第 1 版。
  [2]亦舒。我的前半生[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年 8 月第 1 版。
  [3]亦舒。玉梨魂[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年 11 月第 1 版。
  [4]亦舒。镜花缘[M]. 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 年 9 月第 1 版。
  [5]亦舒。痴情司[M]. 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 年 9 月第 1 版。
  [6]亦舒。画皮[M].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 年 11 月第 1 版。
  [7]鲁迅。鲁迅小说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年。
  [8]徐枕亚。玉梨魂[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年。
  [9]曹雪芹。红楼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
  [10]蒲松龄。聊斋志异[M]. 长沙:岳麓书社,2011 年。
  [11]李汝珍。镜花缘[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年。
  [12]陈彤。灰姑娘[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年 5 月第 1 版。
  [13]安徒生。安徒生童话故事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年。
  
  二、作家传记:
  
  [1]钟晓毅。亦舒传奇[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 月第 2 版。
  [2]汪义生。文苑香雪海-亦舒传[M]. 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 年 1 月第 1 版。
  
  三、理论作品:
  
  [1]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
  [2]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3]林宋瑜。文学妇女:角色与声音[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
  [4]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M].上海:三联书店,2008 年。
  [5]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M].上海:三联书店,1997 年。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 3 月第 1 版。
  [7]鲁迅《故事新编》学习参考资料汇编[Z].天津:天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4 月第 1 版。
  [8]林非。论《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及历史意义[M].天津:天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 4 月第 1 版。
  [9]胡永良。解构之美:鲁迅《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探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年 9 月第 1 版。
  [10](德国)黑格尔。美学[M]. 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年。
  [11]王朝夕。有亦舒的日子--和亦舒读者聊天[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3 年。
  [12]倪匡。《我看亦舒小说》[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4 年 5 月第 1 版。
  [13]林沛理。中文玩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
  [14]徐新建。"本文"与"文本"之关系--人类学的研究范式问题[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98(4)。
  [15]朱崇科。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M].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 1 月第 1 版。
  [16]祝宇红。"故"事如何"新"编--论中国现代"重写型"小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 4 月第 1 版。
  [17]傅建安。20 世纪都市女性形象与都市文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
  [18]焦雨虹。消费文化与都市表达--当代都市小说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年 5 月。
  [19](荷兰)杜威·佛克马。中国与欧洲传统中的重写方式[J].范智红译,文学评论,1999(6)。
  [20](荷兰)杜威·佛克马。无望的怀旧 重写的凯旋[J].王浩译,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1]杨永忠,周庆。论女性主体意识[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4)。
  [22]黄大宏。唐代小说重写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年。
  [23]徐丹丹。不可参照的亦舒[J].青春男女生(妙语),2005(6)。
  [24]李学良。"世纪之交"叙事文学的"故事新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年。
  [25]盛卫伟。论亦舒的小说创作[D].开封:河南大学,2011 年。
  [26]黄敏。走进都市女性的生命风景--论亦舒对女性的想象与书写[D].泉州:华侨大学,2006 年。
  [27]邢立丽。戏仿概念的历史流变和理论内涵[D].沈阳:辽宁大学,2012 年。
  [28]张悠哲。论新时期小说的戏仿艺术[D].扬州:扬州大学,2008 年。
  [29]范怡。谈笑披荆斩棘,变身梦中良人--都会女性代言人亦舒[N].明报周刊,2003 年 11 月 12 日。
  [30]朱崇科。历史重写中的主体介入--以鲁迅、刘以鬯、陶然的"故事新编"为个案进行比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31]王爱松。重写与戏仿: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的新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
  [32]柳苏。香港有亦舒[J].读书,1988(1)。
  [33]吴颖。吴二持。鲁迅《故事新编》研究及其他[Z].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 年 6 月第 1 版。
  [34]赵小琪。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 10 月第 1 版。
  [35]黄大宏。重写: 文学文本的经典化途径[J].文学评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6]贾丽萍。女性视角:从婚恋到社会现实--亦舒的小说世界[J].华文文学,2003(2)。
  [37]周霜。言情小说的性别立场--论亦舒的女性书写策略[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38]陈艳梅,杨飞跃。《玉梨魂》中寡妇白梨影的伦理观[J].安徽文学,2007(11)。
  [39]刘保忠。从《镜花缘》看李汝珍的女性观[J].广西社会科学,2006(9)。
  [40]桦叶。红楼梦人物的人格解析[J].红楼梦学刊,1992(1)。
  [41]管仁福。李卿。红楼镜花终虚幻,难忘世间女儿情--《红楼梦》、《镜花缘》比照解读[J]. 红楼梦学刊,2003(3)。
  [42]马济萍。建构男女平等的反叛传统文化的模式--谈《镜花缘》寄寓的社会理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9)。
  [43]李伟。王光福。放心·觅心·安心--从结构与人物看《画皮》之主题[J].蒲松龄研究,2011(1)。
  [44]赵霞。从《画皮》看《聊斋志异》的寓言化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10(1)。
  [45]刘艳玲。《画皮》:传统两性价值理念观照下的女性悲剧[J].淄博师专学报,2009(1)。
  [46]段宗社。《画皮》的传播与意义转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47]宋娜。叙事的文体渊源与文体的叙事力量-《故事新编》叙事分析[D].河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03 年。
  [48]朱卫兵。"构建"与"颠覆"--论《故事新编》的反讽结构[J].名作欣赏,2007(12)。
  [49]李亚军。《故事新编》的后现代价值维度与文本范式[J].阴山学刊,2003(4)。
  [50]王泽龙。王建雄。论故事新编的历史文化态度[J].人文杂志,2012(5)。
  [51]金则伊。繁华都市的个性特写与女性情感的理性探索--论亦舒、潘向黎的小说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2011 年。
  [52]刘奕华。论亦舒的生命体验对其创作的影响[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1)
  [53]俞骆波。子君的命运--鲁迅和亦舒对于女性命运的探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54]缪倩。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亦舒小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4)。
  [55]陈武英。亦舒小说艺术探幽[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4)。
  [56]林沛理。亦舒小说和香港城市爱情[N].南方都市报,2010 年 11 月 28 日。
  [57]王雷雷。论亦舒的写作姿态[J].文学教育,2011(2)。
  [58]党鸿枢。通俗文学的三重奏-琼瑶、亦舒、梁凤仪言情小说系列论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59]杨菲。香港女性作家亦舒深切的女性关怀[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9)。
  [60]林琼。亦舒小说中女性形象描写的局限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0(2)。
  [61]翁文雯。亦舒小说的女性话语权威研究[J].语文学刊,2013(10)。
  [62]赵稀方。言情的特定时空-香港言小说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1)。
  [63]黄莹。亦秀亦豪 哀而不怨--评亦舒的爱情小说[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
  [64]余醴。玫瑰的故事--中国现当代言情小说及其女性意识的几个典型演变[J].文学理论研究,2007(3)。
  [65]陈自然。现代都市女性的生存景观 --论亦舒的都市言情小说[J].名作欣赏,2010(4)。
  [66]吴泽荣。无法突围的"城"--论《伤逝》与《我的前半生》中女性的"家"意识[J].名作欣赏,2010(2)。
  [67]林茵。传统言情范式的解构--试比较张爱玲、亦舒小说的情爱主题[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