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教的透彻 学的深入——浅议培智生活语文教与学的新动向

来源:小学生(上旬刊) 作者:雍敏
发布于:2023-02-01 共4969字

  摘要:培智生活语文学科的设置,将生活与语文有机结合起来,希望能以此实现多重的教学目标,使培智学生更健康地成长。本文主要论述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标,按照培智生活语文课程新要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在教的透彻中,实现学生学的深入;在学生学的深入中,更好引导培智学生融入社会,积极生活。

  关键词:培智生活语文;教学策略;学习目标;

  培智生活语文学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培智、生活和语文。“培智”的特点是希望通过学科教学能发育学生的智力;“生活”特点决定了学科定位是契合学生生活实际、满足学生适应生活的需求;“语文”特点决定了本学科的支撑是语文知识,是培智学生实现识字、表达、思考等目标的重要载体。正是因为培智生活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教与学要别开生面,能实现别出心裁的教学目标。

  一、培智生活语文的内涵解读

  正如前文所述,培智生活语文具有极强的个性,也就决定了其内涵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语文学科,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践性。这是“生活”特点所决定的,离开了实践的培智生活语文就是学生学习的负担,也失去了这门学科设置的初衷。因此,特校教师在开展培智生活语文教学的时候,要以实践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在实践中应用,实现培智学生更全面的成长。二是情境性。这是“培智”特点所决定的,培智学生不同于普通学生,在智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集中体现在思考能力不强、想象力不丰富、逻辑推理能力薄弱等。所以,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文情境也无法直观地想象出来,这时就需要借助与作品相关的影视资料、动画绘本等作为教学情境,以帮助培智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作品,才能引导培智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口语训练、学会表达、展开丰富的想象。三是现实性。培智生活语文具有较强的“功利性”,教学就是为了实现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生活能力的提高、待人接物本领的增强等。这是学生成长最需要的素质,也是培智生活语文学科设置的最主要原因。正是因为上述三个属性的存在,决定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开展培智生活语文教学的时候,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要严格区别于普通的语文学科教学。同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紧盯提高做题得分能力,而是要立足自身实际,根据自己生活、学习、成长等方面的具体需求设置学习的内容及目标[1]。

生活语文

  二、特校教师要把握培智生活语文教学的哲理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实施因材施教、立足学科要求、关注特殊目标。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培智生活语文学科教学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教师的教学哲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点与面的关系。培智生活语文是结合培智学生的发展需求而编排的一本教材,因此决定了这本教材的特殊性,相对于普通语文教材而言,难度降低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了。但是,教师的教学难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反而提高了。尤其是要能将与培智生活语文有关的案例作为教学的最主要媒介,以直观的教学过程帮助培智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以案例为基础,进行串联,达到以点及面的教学效果,在各个击破中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二是易与难的关系,在培智生活语文教材中,所编排的知识点都是最基本、最基础、最常用的语言文字,而这些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最易掌握、理解的内容,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却并非易事。但是抛开知识本身,培智学生在利用浅显的语文知识去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的时候,也相对比较简单。同时,如果教师能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反而会比较容易实现教学目标。为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开展培智生活语文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易与难的关系,在难易结合中,实现培智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趣与活的关系。对于培智学生而言,教师在开展培智生活语文教学的时候,要避免本就枯燥乏味的口耳相传教学模式,能立足培智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设有趣的教学活动、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教师在培智生活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灵活处理学科知识的原则,要结合培智学生的能力与智力,多在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融入合适的教学内容。

  三、培智学生要建立培智生活语文学习的体系

  培智生活语文学科设置的一大目标是能促进培智学生在生活能力、智力水平上有所发展。所以,对培智学生的生活语文学习也有着个性化的要求,尤其表现在听、说、读、写等层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会倾听。这是学生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质培养的基础,也是培智学生比较欠缺的一种品质。在培智生活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这一良好的品行,教师可有效应用各种学习资源,使学生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学会认真仔细听,为克服听与说的心理障碍奠定基础。二是学会书写。能通过书写将自己的情感与观点及时、准确地表达出来,能体会到汉字独特的魅力,并且能在笔画与偏旁的组织中,实现培智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培智学生生活语文学习实践中,书写是最困难的学习项目之一,主要原因是汉字笔画多,结构相近的汉字也比较多,需要培智学生具有较高的观察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从最简单的汉字书写入手,不断积累自己的词汇量。三是学会复述。很多培智学生无法将自己的观点、需求准确地表达出来,面对教师或者家长的询问,也往往词不达意,主要原因是培智学生因为智力的原因,无法有效驾驭语言。针对这一情况,培智学生要能从最简单的朗读开始,慢慢加大朗读难度,能多朗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寓言、童话等作品,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以实现语言驾驭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复述的能力。由此可见,培智学生在学习培智生活语文学科的时候,学习体系比较清晰,也比普通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更生活化,培智学生的学习更侧重于用好语文工具来更好地生活,并且能通过培智生活语文的学习实现智力水平的提升,能逐渐达到智力康复的目标[3]。

  四、新时代培智生活语文教与学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生活化,让教与学接地气、聚人气

  培智生活语文的关键词之一是“生活”,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学的推进,或者是教与学的目的,都紧紧围绕培智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需求,以提高培智学生生活能力、适应社会生活为最主要的教与学目的。因此,生活是推进培智生活语文教学的基础与方向,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对于教师的生活化教学,包括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融入生活化元素,在生活教具的指引下能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生活化价值产生直观的认识;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以致用,模仿教材内容在生活中利用语文知识来进行更加有效的交流、思考。对于培智学生的生活化学习,能在放学之后多和父母进行亲子阅读,培养阅读的习惯,为获取和应用知识奠定基础;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学会思考、主动尝试,这无论对于学生智力的锻炼还是学科知识的应用都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下面条》这一篇作品的时候,要明确告诉学生面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一种主食。教会培智学生“下面条”,对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这一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坚持生活化,以生活化教学情境为导入媒介,引导培智学生在熟悉的厨房情境中对本次教学产生熟悉感,也就能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在将教材内容讲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生活实践活动,现场展示“下面条”的过程,并且积极邀请学生“帮厨”,与教师一起完成面条的制作。教学结束之后,为学生布置一项生活作业,主要内容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一次“下面条”的家务活动。教师也要引导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培智学生经常去做面条,通过反复训练,培智学生就能有效掌握这一基本的生活技能。

  智力落后的学生由于受自我情绪的影响较大,不会根据场合和对象控制调节自身的情绪状态,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教学方法时,应该时时处处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就在平常的生活中。

  (二)突显语文味,让教与学筑基础、建体系

  “语文”是培智生活语文三大特点之一,也是学科的本质特点,是实现培智教育与普通教育联系的重要桥梁。特校教师无论以何种形式开展培智生活语文教学,都不能离开“语文味”,并要将其作为学生生活能力提高、智力水平提升的关键抓手,以此为培智学生筑牢语文基础,建立语文知识体系,并且能用掌握的语文知识来更好地实现“生活”“培智”这两大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学具有“语文味”,能适时地开展专业知识教学,培智学生虽然智力水平不如普通学生,但是并不意味着培智学生对教师讲解的任何专业知识都“无动于衷”,一些浅显有趣的、基础性的语文知识,培智学生依然能够接受和学好。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兔子乖乖》这一篇作品的时候,童话作品是培智学生最为喜欢的阅读素材。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教会学生如何断句、如何有感情地朗读、如何复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大屏幕将作品展示出来,并且在断句的地方做好标记,通过带领学生多朗读来把握断句的技巧。学会断句之后,要鼓励培智学生能积极地阅读给小伙伴听,能绘声绘色地复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让培智学生敢于描述,能开动脑筋去创新表达模式,将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展示给小伙伴。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在生活语言中融入一些专业语言,给学生模仿创造可能,很多时候一些专业语文表达就是培智学生提高生活表达能力的关键支撑。同时,还要注意评价语言“语文味”的体现,要通过运用符合语文表达特点的赞美语句,学生会因此而非常开心,对教师的表扬语句会“记忆犹新”,进而也实现了“语文味”的落地生根。

  (三)彰显特效性,让教与学有意义、立长远

  “培智”是培智生活语文的三大特点之一。培智顾名思义指的是培育智力,也就是能帮助这些智力存在缺陷的学生创造康复的机会,或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智力水平,这也是整个特殊教育的共同目标。因此,特校教师在开展培智生活语文教学的时候,要以教育学、康复学为共同的教学指导,找准培智学生智力康复训练和语文专业教学之间的连接点,通过与语文学科有广泛联系的康复训练,在引导学生完成语文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完成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进而在培养学生语文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实现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培智生活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强多学科联合教学,通过借助其他学科的康复训练内容,融入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在相互配合中,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智力锻炼的多重跨学科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练习《寻找春天》作品中生字词发音的时候,就可以创新开展一组“口舌操”,教会学生用舌头来控制自己的发音,提高了学生舌头、嘴唇、牙齿之间的灵活度和配合度。更为关键的是,这三个器官的动作以及配合都需要大脑来指挥,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就能锻炼培智学生的智力。这种比较小的康复动作,因为融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元素,能得到培智学生的积极支持,也就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康复效果。

  特校教师在针对培智学生开展康复训练的时候,要做到以生为本、因地制宜,一个班级中,每一个培智学生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包括智力水平高低不一、致病原因多样、家庭教育水平高低不一等,这些都决定了教师在实施康复训练的时候需要多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智力康复训练活动中。

  综上所述,培智生活语文是特殊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培智学生提高生活能力、积累专业知识、锻炼智力的最主要学科。尤其是随着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培智生活语文的教与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处理好点与面、易与难、趣与活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立足于学会倾听、学会书写、学会复述等要求,以实现深层次的教与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特校教师能立足生活化,让教与学接地气、聚人气,突显语文味;让教与学筑基础、建体系,彰显特效性,让教与学有意义、立长远,从而实现培智生活语文三重教育目标,更好地实现学科价值,促进培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文斌,袁丹阳.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设计的现实特征与改进路径[J] .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2 ,36(2):95-104.

  [2]朱媛媛, 方钰娴.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一-以泉州市为例[J] . 现代特殊教育, 2021(16):28-35.

  [3]马冀.培智学校的生活语文个别化教学[J]。文学教育(下) , 2022(1):89-91.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特殊教育学校
原文出处:雍敏.教的透彻 学的深入——浅议培智生活语文教与学的新动向[J].小学生(上旬刊),2023(01):82-8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