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中职电工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30 共584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行动导向法下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研究
【第2部分】 中职电工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导论
【第3部分】行动导向法的理论概述
【第4部分】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第5部分】行动导向法的应用策略
【第6部分】电工类课程行动导向法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第7部分】行动导向法在电工类课程中的运用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导论

  行动导向法起源于德国,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理论的一种新趋势,被誉为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之一。行动导向法的核心是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行动导向法自使用以来之所以能被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专家认同和称赞,是因为它对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行动导向法进行分析并在实际教学当中运用,为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帮助。

  1.1 研究背景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有知识、技能水平,而且要有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拥有不断持续学习的能力,从而克服知识老化,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因此,职业教育应该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行动导向法”正是符合了职业教育方向和宗旨的教学方法。

  由于我国近年来高中扩招和其他的社会因素影响,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每况愈下,职业学校的生存危机加剧。笔者所在单位——陕西省电力技工学校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危机和挑战。我校招收的技校学生入学门槛普遍较低,初中、高中均有,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未养成,对于电工电子类这种复杂抽象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反应听不懂,进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课堂上,老师只管讲授,大多数学生毫无反应,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很差。老师付出劳动但没有成就感,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现阶段,大多数电工电子类授课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理论和概念的讲解,强调学生反复记忆,而忽略了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结合。目前,我校在课程考核评价上一般采用传统的试卷法,方法比较单一,反映出的学生情况不够全面精确。

  基于以上现状,我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电力行业技术工人的目标很难实现。因此,要提高学生素质,要为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就只有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进行改革。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电工电子类课程是我校供用电技术、变配电运行与维护以及电气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类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和将来要从事电力行业必备的技能。长期以来,我校的电工电子类课程都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门课程,教师也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两类,各讲各的,相互独立,教师不能全面掌握学生学习实操的情况,导致学生不能把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实际动手能力很差,毕业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影响本人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学校发展。

  本研究认为中职院校的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应该以行动导向法为基础,结合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出发点构建出一套适合中职院校并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专家对行动导向法的研究分析,结合我校在电工电子课程中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明确行动导向法的内涵。通过在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中实行行动导向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本文对行动导向法进行了广泛地理论学习,明确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征,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几种常用方法,以便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和灵活运用;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学校的电工电子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出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行动导向法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来验证行动导向法的应用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1.2.2 研究意义

  本研究客观分析目前我校电工电子类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用行动导向法,把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联系在一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

  探讨出从目标、过程、情境、评价等一系列方面适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应用的新模式。对行动导向法的探索为中职院校电工电子类课程改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进而还可以拓展到其他中职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当中。

  在电工电子类课程中进行行动导向法的教学实践,改变了我校电工电子类课程现状,促进了我校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电工电子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照本宣科,重点详细地对概念、理论反复进行讲解,但是却很少开展实验、实训活动。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中学阶段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也未养成,因此刚接触就会感觉电工电子类课程知识比较抽象、深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因此长久以来,我校电工电子类课程的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得不到成就感慢慢失去信心。实施了行动导向法后,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大量的实训机会,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和教师都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

  行动导向法下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脑、心、口、手共同参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空间来自己思考、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求知欲。行动导向法通过分组的方法,将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学会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理解、归纳总结,明确学习目标,通过真实的体验,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法可以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以后才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行业进步的需求。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欧洲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起始地。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①。行动导向法采用综合教学模式,一般采用分析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方法来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能力。

  来自凯泽斯劳滕大学的阿诺尔德教授将行动导向法的教学过程划分为“接受任务”、“有产出的独立工作”、“展示成果”、“总结谈话”四个必须经历的“学习环节”②。

  20 世纪 70 年代,行动导向法在德国职教界全面展开,并且进行了一系列试点项目。80 年代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育体制同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德国行动导向法被广泛采用。教学改革实践及其伴随性研究使得行动导向的教学不仅成为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职业教育领域最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形成了德国职业教育中的主导教学模式③。

  1998 年德国通过新的课程方案,行动导向法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法在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确立了的主导地位。行动导向法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被广泛应用,在双元制中引入模块化课程,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层次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分流型、单一型和综合型等多种教学模式。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国外研究的情况大致如下:

  首先,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初期,欧洲的职业教育也是从纯理论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个阶段大致在二战之前。

  其次,20 世纪 70 年代德国开始对职业教育加大研究和探索,对职业教育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这个活动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包括当时很多知名的大企业和研究机构。通过改革促进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工业化进程加快。改革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大力展开了行动导向法的应用与推广。德国也由此成为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20世纪 80 年代行动导向法的作用被广泛的认可。

  最后,2000 年左右,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技术发生巨大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和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终身学习型的人才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可。为了适应发展迅速的生产生活需要,满足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的严格的质量要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截至目前,德国职教界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主导原则仍然是行动导向教学法。

  1.3.2 国内研究概况

  80 年代初期,行动导向法这一崭新的概念引进我国。当时,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将“行动导向”译为“行为导向”。姜大源教授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后确定翻译为“行动导向”,得到了大家的认同。鉴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定向性、应用性与整体性,职业教育的教学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亦即“行动”④。

  赵志群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为发展综合能力和培养全面的技能人才。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否则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从老师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仅仅是学习。

  正是由于以上两位学者的研究,对行动导向法的含义、特征、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掀起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新篇章,行动导向教学法逐渐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扎根、开花、结果。

  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查找大量的期刊和硕、博士论文及相关的国外文献资料,发现我国关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以某一专业为基础的研究。

  基于某一专业或者职业,进行行动导向法的研究和论证。这类文章一般简要介绍行动导向法的起源,根据某一职业岗位要求来概括性的介绍行动导向法的内容。然后着重介绍行动导向法在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的某些专业的应用,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例如张洪波,滕爱玲在《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在模拟的会计公司中,运用模拟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进行模拟实习,对会计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仿真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使得学生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提前适应工作岗位和工作实际,对教学和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⑤。

  通过上述的尝试和研究,行动导向法的优点被更多的教师所发现和认可,逐步被用到更多的专业和职业教育上来,研究成果随之也越来越多。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根据专业和职业进行教学改革,并不涉及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和措施,大多数的研究只突出了理论的解读和研究,对其他课程使用行动导向法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第二,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研究,主要从职业教育方面来论述行动导向法的使用和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比如说教材问题、课程设置问题、考核评价问题等等。这类研究一般不会涉及具体的专业和职业,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借鉴性。比如张皓明在《中德职教现状对比及启示》中,把行动导向法从定义、发展、条件、模式等众多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证,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观点。⑥。

  第三,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这类研究由于涉及范围较小,因此数量有限,比如焦广利硕士关于高职院校对行动导向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现阶段的教学评价体系,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构建出新的评价体系模型。这个新的评价工具为促进职业学校开展行动导向法提出了新的思路。

  第四,教学媒体的应用研究。

  李鹏认为,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环节就是教学媒体的合理应用。按照行动导向教学的具体要求,分析教学媒体的重要性,揭示了未来教学媒体的发展方向。他认为教学媒体的使用是行动导向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高科技的教学媒体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提升,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1.3.3 国内外研究的述评和启示

  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全球首屈一指。而来源于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传承了学与做一体的精髓,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和企业所必需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行动导向法成为现今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的代表。

  行动导向教学法进入我国时间并不短,我国的职业教育界已经在理论上区别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区别,将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定义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可是,虽然理论已经完备,但在实施过程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下一步就应当结合之前的理论研究基础,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研究,形成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的新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本课题就是研究将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到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中,探讨出适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工电子类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1.4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行动导向法进行全面的学习和分析。根据先进、正确的教学理论,针对当前中职院校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的弊端,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适合中职教育的电工电子类课程新型教学模式。

  调查访谈法:通过编制合适的调查问卷,分别对行动导向教学法使用前后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职院校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个案研究法:以陕西省电力技工学校教师、学生为对象,研究行动导向法对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的影响。通过实验论证有利于理解教育问题的成因,在特定情景下对问题作适当分析。

  对比研究法:通过对行动导向法使用前后的效果对比,推导出行动导向法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创新点

  在研究行动导向法在中职电工电子类课程中的应用过程中不但借鉴了国外课程体系确定的原则和经验,而且通过对陕西省电力技工学校的教师、学生在使用行动导向法情况的调研,再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只考虑学科发展和知识体系的状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更符合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研究立足于现有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现状的调研充分显示出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也指出了改革的方向和内容,使理论的构建有了详实和充分的数据做为支撑。本文的研究以现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中心,这些问题来自实践,力图在理论建构上有所突破和革新。

  本研究不但从国内外文献和大量的调研数据中获得理论的支撑,而且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使研究工作始终处于学科专家、授课教师和学生个人需求的评价反馈的过程中,使研究的每个方面每个步骤都尽量做到科学合理,避免主观臆断的情况。

相关标签:教研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