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网络议题“女大学生失联”的联想叠加及其效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8 共6863字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一方面呈现“碎片化”现象,另一方面热点议题的同类叠加、序列化呈现也频繁出现,使得诸多孤立的事件演化成相互关联的事件群,拓展了事件关注的深度与广度,延长了兴奋周期。然而,议题的序列化也容易加深偏见、制造恐慌,甚至影响公众的认知与行为。基于此,本文以“女大学生失联”事件为例,剖析事件中议题联想叠加的方式以及效果,反思此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从某种意义上看,“联想叠加”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更多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直观描述,与之相对应的提法可谓五花八门,如系列化、批量生产、关联叠加、衍生舆情、舆情共振等。刘杰等指出,在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中,网络传播本体事件可能会演化出变体事件。

  谢科范等将“衍生突发事件”和“连环突发事件”视为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逻辑关系的产物。王国华等人重点考察了舆情衍生效应,认为新事件发生之际,部分网民或媒体会不失时机抛出“某某门”“最牛”“史上”等说法,造成相异事件的主观关联,促使“类问题”的数量上升。刘雪梅认为,在现有网络公共空间环境下,舆情载体间的互动、舆情的积累和叠加会引发网络舆情的共振效应。郑君怡等认为,网络舆情示范效应会带来舆情同质化、事件系列化等现象。方付建提出了“序列化呈现”的概念,指出舆情热点事件存在同质样本“批量生产”及“同类复制”的现象,他认为媒介议程设置、网民共性偏好、自然异常现象、社会变迁压力等推动了事件系列化.王雅蕾等人表示事件成为舆情热点是有规律可循的,由于“眼球经济”效应,媒体的协同过滤、议程设置及网民集体记忆等因素而促使舆情簇或舆情集产生,并按关联要素划分出主题、主体、情绪三种舆情关联类型。
  
  从效果来看,方付建认为系列化呈现既推动了政府政策介入和网民认知转变,也带来了网络舆情叠加、固化、危机化及社会恐慌心理等。

  姜胜洪认为关联叠加效应导致网络热点事件出现多波峰和波谷,因为某些重大事件形成的伤痕、记忆等会演化为之后某次舆情事件的激发元素或“催化剂”.朱恒民等通过SIRS模型研究舆情传播效果,得出舆情事件产生衍生话题会造成事件传播时间延长的结论。曾润喜和兰月新意识到舆情信息的异化、关联、泛化等效应极易带来新的高潮值,主张建立舆情消退期衍生舆情监测预警。邓海峰等建议建立关联舆情数据库及立体舆情应对体系,以有效防控舆情关联引发的负面影响。

  上述概念的提出为研究网络舆情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不管是序列化呈现,还是舆情叠加等,都侧重于计算机操作下的智能化链接(如网页相似内容的超链接技术等)。但在现实生活中,热点议题的关联化、序列化并不仅仅由网络的超链接技术导致,还与事件的报道者、参与者以及受众的主观选择性密切相关。

  本文由此提出“联想叠加”的概念,并把它划分为以下三种方式:①横向联想叠加模式,是指在一定时间段(舆情的兴奋周期)内发生一件重大事件后,同时段的类似议题不断被挖掘,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场。②纵向联想叠加,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不同时段同类事件集体记忆的激活,这种同类事件的集中化呈现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会形成一种既定的认知框架,影响公众的道德判断和现实行为。③横向与纵向交织叠加,是指事件的发展呈现共时与历史热点素材交叠的现象,它既从同时段的素材中进行横向联想,又从历史素材中寻找新的舆情热点。

  总之,联想叠加所描述的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链接”与主观能动的“联想链接”共同作用的状态。基于此,本文选取“女大学生失联”为分析对象,研究热点议题联想叠加的呈现形式及过程,并通过网络评论与现实调查的对比研究来总结联想叠加的效果。

  二、“女大学生失联”的联想叠加方式及过程

  (一)“女大学生失联”的联想叠加

  从议题联想叠加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很少有案例能像“女大学生失联”事件那样,在短时间内聚集如此多的议题,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从联想叠加的方式来看,“女大学生失联”是一则典型的横向联想叠加事件;从发酵过程来看,该事件最早可追溯到重庆女大学失联的报道,之后1个月内,相同素材的事件被反复挖掘,形成舆情热点。2014年8月17日,《重庆晚报》刊登报道《20岁女孩错上陌生人车失联,家属5万元寻线索》,新华网、网易新闻、中国青年网等随即转发该消息,部分新闻媒体官方微博和客户端,如@央视新闻、@人民网、@新闻晨报等也推送了这一消息。19日21时许,重庆市铜梁区公安局通过微博账号“@平安铜梁”发布案件新动态,称女学生遇害,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媒介对该事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正值“重庆女大学生乘黑车失联”事件的媒体报道趋于减少时,2014年8月26日,新京报网《女大学生搭黑车遭52岁男子囚禁性虐》的新闻引发了新一轮的关注,同日《苏州日报》的“19岁女大学生失联近14天”的消息促使事态进一步升级。媒体关注度开始陡增,次日(8月27日),媒体声量陡然破千,而8月28日,媒体关注度达到顶峰(参见图1,数据源自360指数)。

  此后,有关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在媒体报道中呈现出多米诺骨牌效应,山东、杭州、成都、郑州等地区频频出现类似报道,甚至还出现了“女大学生集体失踪”的新闻(参见表1)。2014年9月19日,中新网河南站发表了“女大学生失联频发,她们为何屡遭侵害?”的专题,统计了自8月9日以来媒体报道的类似事件,统计表明,全国在此时间段至少发生了26起(28位)女性失联事件,同时引发了社会安全、女大学生素质以及媒介素养的激烈讨论。【1】

  
  (二)联想叠加的衍生舆情:女大学生群体印象的讨论

  颇让人玩味的是,此次大学生失联议题的联想叠加并没有引起公共安全的反思,也没有引起很多对受害者的同情,反而衍生出了有关女大学生群体形象的激烈讨论,甚至有强化女大学生负面形象的倾向。在媒体镜像中,“女性”和“大学生”都是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如叶兵、蒋兆雷通过抽样调查分析,当前媒体倾向于报道女大学生负面新闻,丑化女大学生媒介形象。

  李薇指出新闻报道中存在传媒歧视现象。张蓓、蒋建梅梳理了三十年来中国女大学生的形象变迁,指出当下的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似乎有意遮蔽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主流观念和生活常态,而是异样地倾向于将女大学生塑造为“垮掉的一代”.究其原因,是在利益动机驱使下,部分媒体在报道热点事件时,为了吸引眼球而选择性报道带有性、暴力等具有戏剧性和冲突性的负面新闻。同样,在此次大学生失联事件的报道中,女大学生(年轻女孩或单身女性)同陌生人形成了敏感的身份关系;而报道中失踪、强奸、被杀害等词汇又建构起了容易刺激大众神经的敏感情景。此类敏感身份与情景在该议题的媒介报道中频频出现,并经过不断地联想加工,如由陌生人衍生出黑车,由强奸引申出囚禁、性侵、性虐,由失踪联系到抛尸、死亡。标题形形色色,但“性”和“伤害”始终是媒体报道的关键字眼。

  本文以“失联”“大学生失联”“女大学生失联”为关键字,通过百度高级搜索检索2014年8月1日至31日期间的相关新闻,分别得到813000、2460、2350条结果;除去相同新闻,分别为744、507、474条(参见表2)。由此可知,在失联的新闻报道中,大学生失联的新闻达到近68%的高比例(不含重复);而2014年8月女大学生失联几乎占据了大学生失联新闻报道的全部。

  对此,有网民调侃“‘失联’一词来源于马航,但普及于中国女大学生”.其次,在不计重复报道时,女大学生失联报道约为大学生失联报道的93%,而在考虑重复报道的情况下,该比例便上升为95%,而同时间段内,百度检索得到的“女大学生”相关新闻和“女大学生失联”的相关新闻分别为750和474条(不计相同新闻),此类消息的叠加曝光带来的直观结果无疑是“失联”成为女大学生八月最突出的媒介形象,“八月劫”“黑色八月”也成为了一种标签式的表达被广泛传播。

  三、议题联想叠加的效果:从网民情感抽样到现实调查的对比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失联”事件形成舆论焦点,与媒体的联想叠加密切相关,但是,这一热点议题的系列化报道的结果是还原了事实、促成了相关制度的完善,还是加深了偏见、引发了集体恐慌?本文将通过网络与现实的对比来分析联想叠加产生的效果。

  (一)众说纷纭:网络评论中“女大学生失联事件”的情感倾向

  2014年9月13日,刊登在《法制晚报》的新闻《1个月全国19名女孩失联》将一个月左右时间段内被挖掘的女大学生失踪信息进行梳理,引发了激烈讨论。该新闻被转载30余次(据百度新闻高级检索获得34条结果),同时得到四大门户网站(网易、新浪、搜狐、腾讯)的转载,共有48767人次参与讨论,形成网民评论达13486条,本文分别从四大门户网站该条新闻的评论中各抽取200条,共计800条网民评论进行情感分析。通过SYS抽样的方式进行网民评论样本采集,即从网易随机抽取14页,每页等距抽样15条评论;同时,分别从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随机抽取20页,每页等距抽样10条评论。通过整理网民评论可知,网民对女大学生失联事件的舆论倾向呈现较强的负面性,大部分网民将事件归因于社会治安太差、政府办事不力以及女大学生素质太差,甚至出现了部分网民对政府管理和社会制度的抨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