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网络议题“女大学生失联”的联想叠加及其效果(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8 共6863字

  800条抽样统计数据分析如下(参见图2):约28%的网民吐槽社会治安混乱,并传达对人身安危的担忧--“好没安全感”“冰山一角”“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敢单独出门了”,更有网民直言中国社会太过黑暗,强奸犯罪率“赶超印度阿三的节奏”,简直就是“乱世”.【2】

  14%的网民对女大学生失联事件的媒介呈现方式及效果产生质疑。有网民认为女大学生失联事件是由于媒体的扎堆报道所致,“以前也有,没报道而已”“每年上万人口失踪,几乎不被媒体关注,从人口比例来看,女大学生不可能存在失踪人口急剧上升的趋势”;还有网民质问“统计往年的数据了吗,有对比,才能下结论”.有网民认为过度渲染的新闻放大了社会安全隐患,而媒介反复炒作暴力事件,甚至披露案件细节也可能带来示范效应,引发更多暴力犯罪,“不管什么事,只要新闻一播,就会传染”.

  12%的网民将此事件归罪于中国教育的失败--“读书越多越没头脑”;部分网民认为改革开放严重冲击了传统道德观,致使社会丑恶现象日益增多;也有网民控诉有关部门在处理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作为或办事不力,“连预防的政策都没有”“我们的公安哪去了”“没有官员的儿女他们会重视吗”.

  12%的网民热衷于探讨扫黄打非的合理性,认为对色情业的严厉管制成为引发强奸犯罪的诱因,“欲望得不到合理释放,如何能说是保护”,诸如“快播回来”“东莞回来”“娼妓合法化”等呼声也不断汇聚壮大。

  10%的网民对受害群体“贴标签”,苛责其不懂自我保护或讽刺女大学生着装暴露、行为不检点、价值取向不正确,“失联、遇害都是自作自受”.此外,仅9%的网民强烈谴责犯罪行为,呼吁严惩以杜绝类似犯罪,“死刑”“阉掉”“全国严打”的呼声不断。

  9%的网民强烈谴责犯罪行为,呼吁严惩以杜绝类似犯罪,“死刑”“阉掉”“全国严打”的呼声不断。

  4%的人提倡加强社会安全意识教育。其他评论约占11%.

  总而言之,网络关于女大学生失联事件的评论,负面情绪比较明显,大多数网民把它归咎于政府管理、社会风气以及女大学素质等,较少有网民会把目光聚焦在事件本身,如惩戒事件凶手、安抚受害者等。
  
  (二)现实调查:女大学生群体对失联事件的认知与行为

  如果说上述观点只代表部分网民的观点的话,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和大学生失联事件密切相关的女大学生群体,她们本身如何看待这种事情呢?该议题的联想叠加是否会影响他们的认知,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呢?研究中对重庆大学女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围绕文、理、工各选取3个学院,并面向选定学院的本科四个年级、研究生三个年级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16项问题,含填空、单项和多项选择等形式,内容主要包括:①受访者的基本情况;②受访者对系列“女大学生失联”事件的了解情况;③女大学生失联“事件群”对受访者心理及行为的影响。问卷调查始于2014年10月12日,至2014年10月23日截止,共计回收有效问卷415份。从基本情况可知,受访人为17-28岁的女大学生,且集中分布于18-24岁年龄段;另外,此次调查涵盖重庆大学多个学科专业(近65个)。

  ⒈多数受访者知晓女大学生失联事件

  表3显示高达93.98%的受访者知道“重庆女大学生‘搭错车’失联遇害”事件,相对不被关注的“自贡女孩受‘干爹’邀请失联”的事件,也有约四分之一的人知道。同时,近五成(49.64%)受访者持续关注重庆女大学生受害事件,而54.46%的同学表示主动关注其他类似事件。之所以能形成如此显着的传播效果,一方面,地缘和内容(“重庆”和“女大学生”)接近性引起了受访者的心理警觉和情感共振;另一方面,媒介持续报道、批量生产,导致受访者被“类问题”的信息洪流和舆论氛围裹挟而产生不安。而表4也呈现出就该热点话题而言,新闻网站和百度搜索等是受访人群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也即受访人群产生焦虑不安的信息环境。

  ⒉多数受访者表示失踪事件频遭曝光影响了她们的生活

  图3显示,在女大学生失联新闻频频曝光之际,71.33%的受访者曾收到来自亲人的安全提醒,过半的人表示收到来自朋友、同学的提醒。每一份安全提醒的背后意味着一份担忧,几乎涵盖个体交际圈的友情提醒折射出了普遍的社会焦虑,也给广大女大学生带来实际压力和切身的恐惧。【3】

  至于获悉系列失联事件后的行为反应,80%的受访者表示会谨慎选择交通工具,47.95%的人表示将提前晚归的时间,22.65%称不再单独出门,13.98%的人表示则会减少出门的次数。另外,20.96%的人将远程出行改为短途旅行;7.95%的人选择取消出行,短期内不出门旅游;4.34%的人认为有必要避开事发城市,出行计划因此而改变的比例达三分之一之多。女大学生意在通过约束自我行为和压缩活动空间来降低受伤害的风险,这些行为转变正是恐慌心理的外化体现。

  ⒊在认知方面,多数受访者视大学生失联事件为常态,媒体报道是主因

  面对序列化呈现的女大学生失联的消息,35.1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愤怒,其中包括对犯罪行为的声讨,也有对网络“贴标签”式无理苛责的抗议,而表示恐慌的达27.47%,11.57%的人则感到失望;相对而言,仅有4.34%的受访者表示无明显心理波澜。在失联事件频发的原因探讨上,49.64%的受访者认为女大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自保能力,25.54%的人归因于社会治安欠佳,14.7%的人认为这只是一次媒体集中报道,10.12%的人认为热点舆情示范效应引发系列问题曝光。

  而当被问到对“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偶然性和常态性的认知时,有32.3%的受访者认为失联事件频发是必然现象;71.81%的受访者把事件理解为社会常态,认为该话题被热议主要是因为事件本身敏感;此外,也有11.33%的受访者在调查中表示是媒体夸大渲染炒热了该话题;14.94%的人则认为密集报道会引发社会恐慌;11.08%的人相信对媒介的报道处理会对受害者家庭造成二次伤害。

  四、结语

  在自媒体时代,热点议题的联想叠加可能成为一种新常态现象,当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后,网民既可能会横向挖出同类事件,也可能从集体记忆中寻找资源,还可能横向纵向一起关联,它延长了事件的关注度,还可能产生出衍生舆情,加强了舆情关注的深度和广度。然而,联想叠加也容易产生“矫枉过正”的后果,它将孤立、偶然的单个事件串联成序列化、集中化的呈现,容易使公众对偶然事件的认知必然化,对异常事件的认知“正常化”,从而加深偏见,放大风险,导致集体恐慌,影响最终的道德判断和现实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热点议题的联想叠加,其素材往往围绕敏感词展开,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但同时也容易导致宣泄、偏激和负面情绪存在。对此,除了研究事件的传播规律外,还必须深入考察隐藏在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态因素,才能发现事件的实质。

  参考文献:

  [1]刘杰,梁荣,张砥。 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概念、特征和处置[J]. 中国行政管理,2010(2)。
  [2]谢科范,赵湜,陈刚,等。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决策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王国华,方付建。 突发舆情危机事件衍生效应研究[J]. 天津社会科学,2012(1)。
  [4]刘雪梅。 对网络空间舆情共振现象研究框架的思考[J]. 新闻爱好者,2011(8)。
  [5]郑君怡,贾林。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示范效应及其消解[J].现代情报,2014,34(5)。
  [6]方付建,肖林,王国华。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系列化呈现”问题研究[J]. 情报杂志,2011,30(2)。
  [7]王雅蕾,方付建。 舆情热点事件的热源研究基于人民网“舆情排行榜”的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
  [8]王国华,邓海峰,王雅蕾,等。 网络热点事件中的舆情关联问题研究[J]. 情报杂志,2012,31(7)。
  [9]姜胜洪。 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
  [10]朱恒民,李青。 面向话题衍生性的微博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5)。
  [11]兰月新,曾润喜。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预警阶段研究[J]. 情报杂志,2013,32(5)。
  [12]郭小安。 网络舆情联想叠加的基本模式及反思[J]. 现代传播,2015(3)。
  [13]女大学生失联遇害话题舆情分析[EB/OL]. (2014-09-01) [2015-07-16].
  [14]女大学生失联频发,她们为何屡遭侵害?[EB/OL].(2014-09-19)[2015-07-16].
  [15]叶兵,蒋兆雷。 女大学生媒介形象丑化调查与研究[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4)。
  [16]李薇。 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J]. 新闻界,2008(3)。
  [17]张蓓,蒋建梅。 三十年来中国女大学生的形象变迁--以媒介形象变迁为视角[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