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旅游经济学论文

中国乡村旅游脉络、产生背景及发展梳理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作者:张祖群
发布于:2014-07-07 共8421字
论文摘要

  引言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旅游特色吸引游客,在农村地区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以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为主体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改变当地传统观念以及城市居民体验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尚书》成书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型,搭建了中国传统农业地理学框架,呈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农耕活动的基本脉络,具有发轫之功和启蒙贡献.

  笔者梳理中国乡村旅游脉络、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对于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对北京乡村旅游案例分析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1 乡村旅游产生的背景
  
  乡村旅游是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张广瑞针对同质化严重、乡村旅游的异变、原住居民的边缘化等困惑,认为不可简单进行中外乡村旅游比较。这里从乡村旅游产生的国外和国内不同背景进行比较,试图从历史的比较观点中得到一些启发。

  1.1 国外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

  乡村旅游有欧洲四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起源论、法国起源论、英国起源论等不同争论.法国是现代化的农村旅游的真正先驱,开展了乡村住所、农家体验游、农家旅馆、特色风味集市、LoisirsAccueil,主题旅游线路等旅游形式.英国、西班牙早期修建乡村社区和“帕来多国营客栈”,举办务农学校、自然学习班等.意大利成立“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成为城市居民和农村旅游消费的中介。

  综上所述,在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主要有3种形式:(1)休闲度假型;(2)参与劳作型;(3)科考、修学等其他类型,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逐步深入的体验性活动;逐步深入的学习型活动;接受环境教育、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活动。在发展中国家,乡村旅游主要表现为农业观光旅游形式.怎样从低端的农业观光旅游形式,比如农家乐形式走出来,实现产业转换升级,同时保持旅游体验性-生态环境教育是发展中国家乡村旅游未来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1.2 中国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

  从深圳“荔枝节”、采摘园到1998 年国家旅游局首次推出“华夏城乡游”,民间和官方的双重觉醒是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背景.无论哪种说法,可以达成共识的:(1)中国乡村旅游存在地理空间的国内差异和落后于国际的时序差异;(2)20世纪以后各大城市乡村旅游面临升级换代、中小城市乡村旅游面临“井喷”现象等问题。

  国外学者通过中西方对比,认为农村旅游的优势在于:农村可以取得相对较快的后发优势;开发旅游的资金成本通常小于其他行业所需的成本;旅游业比其他行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少,如果适当发展,旅游带来的效益会是多方面的;旅游业有助于维持农田的生存能力;农村的旅游业可以给妇女、老人、儿童等带来工作机会和教育机会.郭焕成总结了国内乡村旅游四大优势。

  2 乡村旅游主要研究问题导向
  
  2.1 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

  杨旭、马波、杜江等、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肖佑兴等、范春、张建雄、查芳、刘红艳、郭焕成等学者(组织)讨论乡村旅游的不同定义。可以看出:他们主要从旅游的客体、特点和资源依托等方面作了定位与概述。(1)旅游客体概括有“乡村社区”、“乡野农村”、“乡村地区”等。乡村,更广义的范围上来说不仅包括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区,也包括了市郊、建制镇等地,甚至有学者直接概括为“绿色旅游”.而乡村旅游得以发展、吸引游客主要被概括为“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田园风光”、“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乡土性、知识性、娱乐性”等。(2)各种定义中较少涉及到旅游主体的明确定义。乡村旅游应当规范化,否则一些过度的开发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乡村旅游必须立足于乡村,立足于体现乡村与都市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坚持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相结合,乡村旅游不能脱离乡村生活、乡村风情的本位。

  2.2 关于乡村旅游的本质与乡村文化

  乡村具有自然性、生产性和脆弱性等特性。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而这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张艳等认为可采用文化观光型模式、文化体验型模式或文化综合型模式开发出乡村文化旅游系列产品。熊凯对乡村旅游进行“意象”分析路径,他论述了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的联系。乡村旅游是发生在非城市区域的以乡村文化景观(农业生产及农村聚落)为主要依托的旅游活动.因此,笔者在从事的多个乡村旅游案例分析中,坚持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不是简单的乡村经济发展,也不是漫无边际的乡村文化,而是在乡村经济基础上的乡村文化。

  2.3 关于乡村旅游的消费

  乡村旅游的消费者主要以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青年人为主,大多为城市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因为乡村旅游的费用比其他旅游项目的费用低,所以吸引更多工薪阶层。然而城市中收入高于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也会前往乡村游,尤其北京的很多乡村游费用并不是很低,主要选择乡村旅游是因为距离较近,往返时间很短。因此,乡村旅游相对于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定位需要准确,市场需要细分。一般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和互联网获取出行决策信息,通常与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工作同事等一同出游,很少通过旅行社组织。乡村旅游的目的比较单一,大多是为了陶冶心情、增长见识、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的游客月平均消费支出较一般观光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低,如何吸引更高端的游客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旅游者消费结构中,认为花费最高的部分为交通、餐饮、住宿等基本支出,娱乐和购物方面的支出非常少。

  2.4 关于旅游业的地位与估算

  狭义的旅游业增加值主要涉及为游客服务的旅馆业、旅行社业和娱乐业增加值;广义的旅游业增加值包括为游客服务的旅游业六要素+通讯+商业增加值.

  关于旅游业的地位问题,采用何种方法将旅游收入从相关行业中剥离出来,非常关键。如何解决形成2种思维:(1)假设严格、全面计算模式;(2)借鉴加拿大、波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做法,希望通过旅游卫星帐户解决。李周等文中给出复杂的旅游业增加值测算表。魏小安判断“一个就业机会带动2万元旅游收入”(在多个场合的演讲中都提到这一点)。2010年12月19 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承办的第六届旅游研究“北京论坛”中,北京交通大学的王衍用教授发表《重塑旅游业研究与旅游教育体系的重大问题》演讲,认为旅游业是一个形象产业、动力产业,无法进行投入产出的准确估量。此观点一直受到争议和讨论。

  2.5 关于乡村旅游行为研究

  李华敏专门研究了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林明太对乡村旅游游客的旅游决策行为、旅游偏好行为、旅游空间行为、客主交互效应和旅游体验评价认知等旅游前、中、后的行为进行研究,总结了福建沿海地区乡村旅游游客的旅游行为特征。唐德荣以乡村旅游“动机-认知-决策-体验-重游-后悔-服务补救”为线索,探究重庆市城市游客的乡村旅游行为。

  2.6 关于乡村旅游治理与政府推动

  经济效用的及时性、环境效应的外部性、环境相对于经济的滞后性是乡村旅游环境失真的根本原因,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和政府监管缺失使乡村旅游陷入了无序发展的陷阱中.因此需要在理论上超越“市场万能论”、“政府万能论”和“农村封闭论”等观点,在实践上超越单体部门利益、集团利益,规范政府、市场、农民合作.程永刚通过温州永嘉苍坡古村、苏州西山明月湾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启发政府、旅游部门、观光者、当地居民等利益主体的协同。农户主导型的村落停滞只是暂时的,政府主导型村落不足以替代整体时段的衰落趋势,集体主导型实际是政府主导型的依附和投影.而政府主导型的治理模式呈现效率低下特征.许鹤凡提出“政府主导、居民赋权、市场参与、多方协作”乡村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治理模式。因此,乡村治理重点是合理配置国家治权、乡村精英、农民三者的政治经济权能。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治理体现“乡政-村治”模式,未来可能向“有限主导-合作”模式发展.

  中国乡村旅游系统主要由城市居民、农民、旅游业、政府4个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在乡村旅游中的基本诉求,形成了乡村旅游的需求动力、供给动力、营销动力和扶持动力,构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系统.特别需要指出,中国旅游业受到政府的巨大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发展环境打造、法律法规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完善。2006中国乡村游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宣传口号有力促进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就业扩大和农民增收致富.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在2009年下半年《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一个亮点是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和推广。“纲要”中提到:建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使旅游示范区实现“三通、三建、四改、四保”.“三通”包括通路、通上下水、通网络;“三建”包括旅游停车场、旅游购物场所、游客中心等服务设施;“四改”包括改厕所、改气、改水和改厨;“四保”包括保生态、保民俗、保卫生和保质量.作为感受生活的民俗学通过实地访谈等在文化实践中参与、促进和强化“村庄记忆”,并使之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携手共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就“努力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非农就业空间。

  2.7 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的主题。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乡村旅游,学术界近年来对乡村旅游持续发展进行了可贵的探讨。马忠玉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从经济、生态、社会与文化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度量指标体系和相应的对策措施。张洁针对国内乡村旅游问题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作为生态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乡村可持续旅游正顺应了现代旅游的这一需求,并迅速走俏国内外。陈文君提出了国内现代乡村旅游及开发应注意问题。李周等实证研究了乡村旅游的收入增加值、收入分配以及乘数效应。何景明针对国内乡村旅游研究中存在的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对案例研究的重视不够以及对国际研究成果的借鉴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国内乡村旅游研究4点展望。由于市场规模和社会影响方面的作用,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业界、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戴斌等针对性提出中国乡村旅游的若干政策建议。乡村旅游品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品牌战略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赵立增研究了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品牌经营策略。

  2.8 关于乡村旅游影响与社区参与

  齐云山古村落旅游影响体现为增加村民收入、促进文化交流、影响宗教文化、提高基础设施、带来环境问题.慕田峪的案例则表明国际村民积极参与村镇建设和旅游发展活动,国际性和本土性融合是一种趋势.陈志钢对山东日照王家皂村的乡村旅游案例中除了常见经济、社会、环境影响之外,显现旅游示范的社区正、负效应。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周边雨崩藏族村村民拥有在村境内的住宿、餐饮、租马等绝对经营权是村民增权的重要假设条件,这种个人增权一旦在外来旅游企业介入时候,就会破坏原有利益均衡和分配机制.郭文分析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周边雨崩藏族村乡村旅游“轮流制”模式,体现经济增权、政治增权、心理增权和社会增权。乡村的民族技艺从神秘-文化再生产-舞台化展演,从“惧感”到“神秘感”其实重构了文化再生产过程,使得“边缘群体文化”得到主流认同,最典型的申报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指定传承人等,激发社区参与热情与经济利益纠葛.

  2.9 关于古村落旅游开发

  中国目前有230万个村庄,保存有自然相融合型村落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尚有5000个,2012年渐少到3000个.2012年国家文物局联合启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程”,调查全国有价值的古村落信息将近12000个。在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现在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个到100个.古民居是古村落的核心景观和魅力所在,物质实体之中隐藏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例如高安贾家村案例解读体现风水理论的环境坐标系统,诠释了乡土聚落的景观系统.古村镇旅游开发暴露出产品同质化、过度商业化、文化空心化、矛盾复杂化等共性问题.

  例如海南黎族传统民居经历了从“巢居”向“干栏”(高脚船形屋和低脚船形屋),再向地居(落地船型屋)、半船形屋、金字屋、砖瓦屋等演变,是仿汉式改良、黎汉文化交融的文化表征.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交互作用对珠江三角洲福音村村落演化起到重要驱动作用.古村落在向现代化演进过程中都出现耕地大面积流失、空巢化家庭、村落传统瓦解、文化传承未能延续.针对旅游开发的商业化批判,韩雷等认为保护传统民居文化遗产与保存现代化生活方式可以兼顾,旅游开发可以作为一种有效保护而不是破坏路径。朱璇以虎跳峡徒步路线为案例分析,认为中国欠发达地区需要培育新乡村经济精英,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跨越发展。杨婷挖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古村落的治水文化、戏水文化、风水文化。应该重整保护观念、重视保护方法,应将民众作为古村落保护的主体,古村落物质实体相反是第二位的,协调古村落乡规民约和民众实际需求之间的利益纠葛.

  3 国内乡村旅游的现状与主要模式
  
  3.1 中国乡村旅游的类型

  3.1.1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飞速,形式多样

     贺雪峰将中国农村从地理平面差异分为南方(团结型村庄)、中部(原子化村庄、团结型村庄)和北方(分裂型村庄)3个区域。桂华等由“村庄社会结构”切入将中国农村划分出团结型、分裂型和分散型3种类型。徐清将“点-轴系统”理论应用到浙江江山市案例中,分析了乡村旅游“一核一轴三组团多点”空间格局。孟欢欢认为安徽省县域乡村发展体现了农业主导型(22.95%)、均衡发展型(37.70%)和非农主导型(39.34%)的区域差异。很多乡村旅游专业村形成以企业家精神为主导,以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传统文化与习俗以及经济基础等为决定因素,体现分工与专业化、邻里效应与距离衰减理论等形成机理.许多家庭农场因为农场保险发展的滞后性,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积聚生产风险.张奕等分析了沁河古村落集群从起源到成熟的历程。李培林提出识别村落共同体的5种边界。魏小安、郭焕成分别归纳乡村旅游为5种、10种模式。综合2种典型观点,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几种模式:历史文化名村模式、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例如观光农业园植物的物种组成、季相特征、群落结构和配置形式决定了景观营造的差异)、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农家乐旅游模式、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休闲农庄(或者渔场、猎庄)、科普及教育旅游模式、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依托模式等。

  3.1.2 国内乡村旅游因为省际差异,各省市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例如从2004年开始,广西就有了4个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即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阳朔世外桃源、柳州农工商农业观光旅游区、百色凌云茶场。目前,广西有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11家,广西乡村旅游示范点29家。王娴针对乐山乡村旅游的不足,提出了整体性的完善思路和建议。从四川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来看,己经在成都中心区周围,形成了一条环都市的乡村旅游带,包括锦江区的红砂村、幸福梅林、成华区的北湖卑仔县的农科村、温江的花博会、新津双流的特色餐饮、华阳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己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和特色,全市共有农家乐4100余家,年旅游人次达1800万人以上.池静等以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为例,分析了其中“公地悲剧”的演变情况,认为地方政府主导型、外来投资者主导和农村集体组织主导型3种制度模式都是解决乡村旅游中“公地悲剧”的基本思路,各自存在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绩效与局限,需要在立足自身情况基础上客观评价与使用。白洁针对重庆个案,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研究了推进重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华等对农村发展与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在资源与空间保护与利用中的问题与矛盾进行剖析,从生态与经济的适宜性角度出发,以“竞合”为目标,赋以乡村旅游新的视角和价值,并以安徽省三汊河上湿地公园开发为例,提出了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结论。云南省2009年出台的《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讨论稿)》中构建三大旅游产品系列与二十大旅游产品,推出六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十大经典旅游节庆活动.另外,基于区域差异喀斯特地区、吐鲁番地区、井冈山区、北京王平镇、浙江省乌镇、河北于家石头村、陕西省蓝田辋川别业、云南省基诺族的“基诺山”乡村、三峡库区、川西北国家生态特区等乡村旅游开发案例都体现了多样性特征。独特的乡村旅游模式,珠江三角洲发展了独特“田园公园”模式,如番禺的“绿野乡风农业大观园”,深圳的“田园海上风光”,高要的“广新农业生态园”,三水的“荷花世界”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

  北京作为首都,乡村旅游具有显著特点与普遍意义。在时间上呈现旺季、平季和淡季交错的年度季节性特征,在空间上呈现城市公园、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空间分异规律.基于沟域经济的建设背景,北京山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可遵循元、点、链、域、网络的资源数据库,培育沟域经济.创意农业可以作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新途径,在北京周边区县得到实践,科技是支撑“创意农业”的重要动力.

  3.2 中国乡村旅游的主要问题和突出成绩

  国内乡村旅游问题、成绩同时并存,问题值得重视,需要完善提高,成绩值得肯定。

  3.2.1 主要问题

    人们脱粮化和农产品高要求化、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等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提出严峻挑战.目前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观念认识、缺乏规划、缺乏市场调查、管理水平低、资金缺乏、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任重道远.

  3.2.2 突出成绩

     国内沿海诸多省份如山东,浙江等地乡村旅游升级取得了一定的突出成绩(表1)。(1)山东利用自身地理优势,充分利用胶东地区的海洋文化、开埠文化、仙道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资源,资源得到了充分保障.(2)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景色秀丽迤逦,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浙江很多乡村旅游地就处于名胜景点区附近,受到景区旅游业的带动,当地经济也比较发达.而且通过旅游扶贫方式有效促进了中国老少边穷农村贫困地区发展,例如张祖群在环京津贫困带扶贫研究引起学术界一定重视。国务院公布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旅游、文化创意旅游、节事旅游等。

论文摘要

  
  4 国内乡村旅游的前景与建议
  
  4.1 国内乡村旅游的前景

  孙丰念认为乡村旅游可以在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保护历史遗产等方面为解决三农问题做贡献。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1)乡村旅游可以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对于实现生产生活软性方面都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2)乡村旅游可以形成寻常农业景观,因为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类型复杂。(3)乡村旅游的逐渐从资源导向向客源导向、品牌导向过渡。

  4.2 乡村旅游如何更好发展

  乡村旅游是旅游活动向广大农村延伸的产物,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方增福等认为应该科学编制规划,建立最佳结构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制定标准,强化管理,示范推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集资金;完善政策,深化改革,调动各方积极推进旅游农业发展;深挖文化内涵,突出特色品牌,并将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统一推进,提高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狠抓宣传促销。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均衡发展,臧英豪特别提出4条建议:(1)发掘乡村优秀文化,提升乡村文化的魅力;(2)保持乡村文化的本真性;保持与城市的文化差异;(3)加强对乡村文化的统一管理,集中培养乡村旅游服务人员;(4)找到城乡之间旅游结合点,通过旅游带动城镇化。总之,乡村旅游因为地域差异与时序差异不同,无统一模式,需要挖掘地方本土经验,使之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实现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这是根本目标,是发展城乡旅游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91.
  [2] 康建军,邢金修。《尚书》与中国传统农业地理学[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368-371.
  [3] 张广瑞。关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A].2006 现代休闲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C].2006.
  [4] 周静,卢东,杨宇。乡村旅游发展的起源及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64-755,733.
  [5] (英)苏珊·豪娜,约翰·斯跃布鲁克。国际旅游管理案例分析[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32-342.
  [6] 李周,操建华。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9.
  [7] 马彦琳。如何推动中国式乡村旅游的发展[J].旅游学刊,2006,21(3):7-8.
  [8] 郭焕成。发展乡村旅游业,支援新农村建设[J].旅游学刊,2006,21(3):6-7.
  [9] 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10] 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2):38-41.
  [11] 马波。开发关中地区乡村旅游业的构想[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1994:733.
  [12]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15-1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