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因材施教之“材”的现代视角

来源: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张志刚
发布于:2021-02-26 共6713字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因材施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和伟大的实践者。在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中, 他不仅对弟子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 还对作为教师的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从探讨《论语》中孔子围绕“仁”和“为政”两个话题进行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教育视理念, 论述如何从教师、学生和教材的三维视角理解因材施教之“材”。

  关键词:孔子; 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视角;

  The Moder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Zhang Zhigang

  Shandong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earch Center, Qilu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Confucius is the epitome and great practitioner of the teaching of inpidualized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During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aptitude, he not only educates his discipl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but also has a sober understanding of himself as a teacher.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Confucius' inpidualized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two topics about benevolence and politics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xtbooks of “material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der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因材施教是在我国古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影响深远的教育原则, 在这一过程中,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早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他了解学生个性, 并能针对个性不同的学生, 进行不同的教育。朱熹把孔子的这一教育经验概括为‘孔子教人, 各因其材’。这一教育经验后来成为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1]孔子的因材施教实践散见于《论语》中的相关言论中。

  一、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

  孔子因材施教教育的实践记载在《论语》中。

  (一) 对弟子进行基于个体特点的因材施教实践

  在教育过程中, 孔子承认弟子个体的差异, 认识到弟子学习程度各有不同。他非常注意观察, 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弟子的爱好、个性和认识程度, 根据这些情况给于不同的指导。在《论语》的很多地方记载着孔子对弟子的分析和判断。

  比如, 他认为冉雍可以做官 (“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 (文中所引用的《论语》原文, 都采用引后说明的方式, 不再另外做注) ;桑伯子简要 (“可也简”《论语·雍也》) ;仲由、子贡、冉有可以从政 (“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 “赐也达, 于从政乎何有”, “求也艺, 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 。他对他的弟子们做出了分门别类的判断,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 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先进》中有完整结构的一章, 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各言其志”的一段话。在各言其志的过程中, 子路的坦诚、轻率与鲁莽, 冉有的谦虚谨慎, 公西华的谦恭有礼、长于辞令, 曾皙的懂礼好乐、高雅宁静, 这些特点都跃然纸上, 反映了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在对弟子进行教育时, 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学力不同, 所施的教育内容也不同。比如,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即使对同一个弟子, 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 “子曰:‘衣敝缊袍, 与衣狐貉者立, 而不耻者, 其由也与?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 何足以臧?’” (《论语·子罕》) 子路终身诵之还不够好, 体现了孔子对弟子满足于一时的学问和道德时快马加鞭的因材施教方式。

  同样一个话题, 面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论语·先进》) 子路和冉有家庭情况不同, 个性不同, 子路勇敢、鲁莽, 但勇猛过头可能有生命危险, 假如这样, 家中的父兄怎么办?这种教育具体而通情达理。冉有行为退缩, 孔子就鼓励他前进, 即便鼓励, 冉有真遇到类似情况, 可能也未必会“行之”。

  在《论语》中, 孔子对他的弟子们以及其他人围绕仁、政、孝等内容就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 以下仅围绕“仁”“政”两个方面的以下言论对孔子的因材施教进行简单的探讨。

  1. 围绕“仁”这一儒家道德观念的因材施教

  在《论语》的记载中, 围绕“仁”这一话题, 孔子和弟子们有着不少交流, 但每一次交流都不一样, 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孟武伯向孔子问子路 (仲由, 字子路) 、冉有 (冉求, 字子有, 通称冉有) 、公西赤是不是仁, 孔子解释不一样。“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 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 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公冶长》) 子路伉直好勇、光明磊落, 重朋友、讲信义、守言诺, 基于这个认识, 孔子认为子路“可使治其赋也”。冉有不重视礼乐修养, 从来没发表过关于仁等儒家道德观念方面的看法, 也没向孔子请教过这方面的问题, 孔子批评他根本不努力学习有关“仁”的学说。在孔子弟子中, 公西赤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 善于交际, 有非常优秀的外交才能。虽没有正面回答孟武伯有关三人“仁”的提问, 但是清清楚楚地根据平时对三人的了解分析了他们的个性、爱好和特长。

  颜渊向孔子求教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学识渊博, 日常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 “敏于事而慎于言”。在弟子心目中, 只知道仁很重要, 但不明白如何做到仁。针对颜渊的提问, 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 即约束自己恢复礼制就可以达到仁。

  冉雍 (字仲弓) 向孔子求教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着称, 这是孔子的一种有关仁的具体实践行为的回答。

  司马牛向孔子求教仁。“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 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 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 言之得无讱乎?’” (《论语·颜渊》) 司马牛有多言而躁的缺点, 因而孔子就针对他这一缺点进行教育。

  樊迟几次向孔子求教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孔子觉得樊迟天资不够, 就以很浅显的话语给他讲最基本的道理“爱人”, 只教他“仁”的最基本的行为。“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 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回答孟孙子仅仅是“无违”而对樊迟却是进一步解释, 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子贡向孔子求教仁。“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 事其大夫之贤者, 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子贡以言语闻名, 办事通达, 善于经商之道, 在学业、政绩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工匠做工与“为仁”从表面上看没有关联, 却有着本质的相同。利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往, 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这是针对子贡学业好、善于雄辩的特点以“兴”的方式给予指导, 这和曾子说的“君子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有异曲同工之妙。

  子张向孔子求教仁。“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子张好学深思, 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 热衷于政治, 孔子就从仁的角度更好地为政进行解释, 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2. 围绕“问政”这一儒家道德观念的因材施教

  在《论语》中, 有很多孔子和弟子以及其他人围绕为政的很多言论, 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孔子弟子子贡、子张、子路、子夏向孔子问政。“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 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 屏四恶, 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 又谁怨?欲仁得仁, 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 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 尊其瞻视, 俨然人望而畏之, 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戒视成谓之暴, 慢令致期谓之贼, 犹之与人也, 出纳之吝, 谓之有司。” (《论语·尧曰》)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 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论语·子路》) “子夏为莒父宰, 问政。子曰:‘无欲速, 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前文已有对子贡、子张的简单介绍。子夏, 性格阴郁, 勇武, 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 曾为莒父宰, 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 然后才能使其效劳。作为莒父这个地方的地方官, 孔子教育他要从容料理政务, 不能急于求成。就为政这一点, 孔子对他们进行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育, 而对不是自己弟子的政治人物又有不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齐景公, 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在和齐景公交流为政时, 孔子更多的是强调传统的伦理纲常和社会的秩序, 强调礼制在为政中的重要性。有关这一话题, 孔子和公卿的交流就明显不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 以就有道, 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 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论语·颜渊》) 季康子是鲁国有大局观的权臣, 虽然霸占国政, 但是也能够分辨局势。孔子对季康子说“正”, 其实也是比较隐晦地强调伦理纲常;强调“子为政, 焉用杀”, 实际上是提倡德政, 用仁爱的伦理政治来提醒和影响作为权臣的季康子。

  无论是对自己的学生, 还是政治人物, 孔子都会根据对话者不同的身份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除“问仁”“问政”以外, 在《论语》中有很多方面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言论, 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二) 孔子对自己作为教师之材“材”的认知

  虽然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但孔子对自己作为教师的自身特点还是有清醒的认识, 他教育子路, 自己也一贯秉承“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为政》) 的学习态度。

  “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 (《论语·子路》) ”孔子的弟子出身不同, 他秉承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其目的在于把这些贵贱不等的弟子培养成有用有才之人。在教学时, 他也认识到自己学识有限, 不能无所不通, 因此在对待一些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时, 老老实实地说出自己的不足, 给学生做出了实实在在的“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的榜样。“宪问耻。子曰:‘邦有道, 谷。邦无道, 谷, 耻也。’‘克伐怨欲, 不行焉, 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 则吾不知也。’” (《论语·宪问》) 在对待“耻”“仁”等具体情况下的理解时, 孔子也是因人而异, 并表达出自己的具体看法,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孔子的这种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弟子。“子曰:‘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在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中, 孔子体现出反省精神。“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 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 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 随时发现弟子的长处并给予肯定, 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是他为学、为人态度的体现, 也是因材施教思想的体现。

  因材施教最早是孔子提出来并一以贯之进行教育实践的。他根据教育对象的资质、性格确定教育方法, 有教无类的思想就是“人人皆可成材”。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 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的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质, 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的捷径。在此问题上,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二、因材施教之“材”的现代视角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可以顺着他的这一教育思想, 结合现代的教育理念对因材施教之“材”做出进一步理解。

  在教育过程中, 一般来说, 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三个因素, 在对“材”进行理解时, 我们把三者局限在正规的学校教育过程中, 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学生和教材 (教材采取一种广义的解释, 即“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材料”[1]) 上。

  (一) “材”指学生之材

  据《史记》记载, 孔子有弟子三千, 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称“七十二贤人”。这些弟子各有所长, 他对这些弟子的个性和特长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从我于陈蔡者, 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能够及时施以合适的教育。准确地认识弟子的个性和特长并能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成功的关键, 他也成为后世教育效法的典范。尽管孔子给后世树立了因材施教的典范, 但这种思想在很多时候并没有发扬光大, 有时还走向了反面, 产生了一些无视学生实际情况强行灌输的教育行为, 这些行为虽然在不同时期表现不一, 但都违背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以及其指导下的教育行为总是和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 什么样的社会观念总会催生与之相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比如教育目标上的狭隘, 教育内容的僵化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教学方式的死板等等。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 更应该贯彻和落实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视角看, 学生之“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第一, 学生的身心特点。孔子的学生来自于社会各个层面, 年龄不同, 孔子实行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这集中体现了孔子自己年龄不同学习内容和方式也不同的教育思想。《论语》中也有很多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的教育, 不再赘述。第二, 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出身不同, 经历不同, 学习程度不同等等就造成了学生的认知不同, 认知不同就应该给予不同的教育。第三, 学生在学习新知前的知识准备、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准备基础上进行的, 这是学生新知学习的起点,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该精准把握这一起点, 才能更好的进行新知的教学。同时,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认真把握。第四, 学生学习的习惯、态度和价值观等, 这些是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都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是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

  (二) “材”指教师之材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漫长的教育史上, 教师地位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者被教育者的认知有着紧密的关系。长期以来,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这一时期, 教师就处于支配地位, 起着控制的作用, 学生往往被支配, 没有自己的主动权。但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时期, 一些优秀的教育者也认识到教育者自身的不足而采取了恰当的教育方式。《论语》中的一些言论也体现了孔子这样的教育思想。在贯彻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 教师更应该充分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

  (三) “材”指教材

  孔子的教育内容宽广有致, 因人而异。始于周王朝贵族教育体系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教育成为孔子入门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他进行《诗》《书》《礼》《易》《春秋》《乐》等“六经”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识和品行;他以“文、行、忠、信”为弟子的精神追求确立君子人格的标杆, 将这些精神追求落实在平常的社会生活中。教育内容是随着社会的需要发生变化的, 在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必须认真把握教育内容, 精研教育内容, 才能在教育过程中用好教材, 教好学生。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给后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今天因材施教的教育中, 我们应该认真了解和把握不同维度的“材”的特点, 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和教材等各个维度“材”的优势, 弥补其不足, 这样才能继往开来, 把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489, 144.

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张志刚.因材施教的现代教育视角[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4):14-18.
相关标签:因材施教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