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制教育论文

社区法治教育现状与推进策略探究

来源: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刘芝澄
发布于:2020-03-17 共4384字

  法治教育论文(前沿范文8篇)之第五篇

  摘要:作为社会基石的社区如何通过法治教育有效推动依法治国进程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一个现实课题。增强社区法治教育有利于社区教育内涵发展,有利于社区居民转变成为法治公民,有利于社区治理能力的提高。但当今社区法治教育存在认识缺位、保障缺乏、途径缺漏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多力合一”增强社区法治教育实效的主要举措:理念先行科学认识、保障充分建立机制、就地取材利用资源、与时俱进拓宽路径、实际出发活动得力。

  关键词:社区,法治教育,社区教育

法治教育论文

  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并且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全面部署,作为社会基石的社区如何通过法治教育有效推动依法治国进程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社区法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及价值所在

  (一)社区法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1]在我国可以视作“法治教育”概念的首次提出。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至今内容愈益全面,涉及公民教育、健康教育、艺术修养、文化素养、实用技能和体育健身等,法治教育是社区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社区法治教育伴随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得到加强。所谓社区法治教育,是在一定的社区领域范围内,为满足社区居民自身发展需求,政府提倡支持,社区基层组织推动实施,针对社区所有成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法治思想、法治原则、法治制度、法治执行的宣传教育活动,从而培养社区居民具备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并能转化为自觉的法治行动。

  (二)社区法治教育的价值所在

  1.有利于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社区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获得快速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是主要停留在比较简单零星的普及宣传知识和“唱唱、跳跳、写写、画画”为主的休闲娱乐阶段,这从现今社区教育提供的课程内容就可看出,绝大多数只可归类到艺术修养和实用技能,而文化素养和公民教育所占份额少之又少。这与社区教育满足社区居民全面发展需求、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养、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相差甚远。 “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为了传授技能,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的、不道德的。”[2]法治是现代国家的一种治理方式,通过法治的引领作用,可以帮助社区居民自觉维护公平正义;通过法治的保障作用,可以帮助社区居民享有宪法赋予的人权。社区加强法治教育,使居民增强维权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2.有利于社区居民转变成为法治公民。

  社区法治教育同时体现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其本体价值是指法治教育对于促进社区居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工具价值是法治教育对于促进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建设的价值。从本体价值角度来说,通过法治教育,社区居民理解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念,对法律知晓、认同和遵守,信仰法律、维护法律,使法治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互联网的发展,对作为法治社会核心的社区居民在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治行为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社区法治教育是对社区居民应对时代挑战的及时帮助,能够促使社区居民转变为法治公民。法治公民无论是对作为社会体系主体的各种社会组织,对作为市场体系主体的各类企业,还是对作为国家体系主体的各级党政机关都是十分必须的,法治公民的形成健全了国家法治体系、市场法治体系、社会法治体系,有利于促进现代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

  3.有利于社区治理能力的提高。

  ***总书记强调,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会治理的关键和落脚点是社区治理。何为社区治理,社会治理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社区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社区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与个人共同管理社区事务的持续合作互动的过程,多元主体参与和民主协商共治是其特点。社区实体、社区制度和社区共同体及成员的治理与建设是其内容。人的治理是社区治理的前提和基础,而人的素养和文明程度是人的自治的前提和基础,现代社会占据人的素养的核心地位的是法治素养[3]。社区加强法治教育,可以唤醒社区居民治理意识,增强治理主体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居民的治理能力,对形成现代社区治理体系都有积极意义。从宏观角度,社区治理、社会治理还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使政府成为善治政府。

  二、社区法治教育现存问题

  (一)认识缺位

  对社区居民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难以认识到位,法治教育在社区教育中较多停留在纸上谈兵。管理者认为法治教育是事倍功半、难出实绩的事情,而社区居民认为法治教育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事情。社区法治教育更多是响应政府的要求,往往是应景式的执行为主。

  (二)保障缺乏

  法治教育就其内容而言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而社区教育工作者往往缺乏深厚的法律知识储备和用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的制约,法治教育经费无法得到保障,影响到市场化大潮中法治教育人力、设施的使用,法治教育无法正常、深入开展。

  (三)途径缺漏

  社区法治教育的内容常常着眼于法律知识、法律术语和法律条文,方式常常是课堂讲授或讲座,即使利用志愿的法律专业人士,也是习惯于单一模式讲解法理,缺少通过多样形式将抽象的法律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的方法,沿袭传统方式开展活动抑制了社区居民学法的热情。

  三、“多力合一”增强社区法治教育实效的举措

  (一)理念先行科学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社区法治教育涉及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认识到位,法治教育才能深入人心,法治教育才能扎实有效。首先要以人为本,以教育对象自身的发展和需求为本,社区不能仅仅唯上,只顾响应政府的号召,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要将政府要求与社区居民需求有机结合。兼顾社区居民的生存性和发展性、现实性和未来性,唯有如此,法治教育由社区居民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受,由政府的“要我学”转变成社区居民的“我要学”。这也保证了在社区这一特定领域内,让社区居民体验人民当家作主,让基层社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真正贯彻。其次是科学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法治教育必须扎根社会现实的需要,无视时代需要的法治教育是低效无力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居民素质不断提高,社区现代化、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法治教育要根据变化了的内外环境与时俱进,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顺应时代的社区法治教育才能走入人心。

  (二)保障充分建立机制

  从国情出发,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是发展完善社区法治教育强有力的保障。政府要从政策上和经费上担当责任,包括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确保经费的正常投入。政府要督促领导机构的设立、发展规划的推出、规章制度的制定,以确保法治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除此之外,社区也可鼓励社会各界和社区居民自愿捐助资金,使社区法治教育拥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并且对资金的归属与分配建立保障机制。社区不只是发挥自身的单一作用,而是要将自身的单一作用与可以利用的协同作用相结合,要有大教育观念,社区法治教育可以通过社区内的协商民主,制定规则章程,通过市场购买或实行奖励制度等方式力求参与人员广泛、普遍,要将行政、社会、个体、专业资源合并合作。同时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居委干部、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法人、居民小组长、社区法治专员等的权利与义务,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的强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用法的能力,形成一支懂法、守法、善于用法的基层执法队伍,自上而下的人力、物力和制度保障使社区法治教育有序开展[4]。

  (三)就地取材利用资源

  除了政府行政主导督促开展社区法治教育,还可充分利用社区中有影响力、热心法治教育的机构、单位和居民众多资源,例如公益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院教师和学生等,组建社区法律服务社团或法律援助中心,利用他们的法律专业知识帮助社区居民解决邻里纠纷、婚姻矛盾、赡养和遗产纠纷,通过法律救济帮助社区内的弱势群体解决劳资纠纷、拆迁等问题。社区居民通过互助的方式化解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这种实践活动提供机会让法律志愿者履行自己作为社区成员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应尽责任,实现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社区居民的双赢, 还可以在他们的带领下动员社区居民一起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和社区管理条例等,这种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互助活动也使全体居民得到具体的法律教育,胜过法治教育中空洞的法律条文的说教灌输。充分利用社区法治资源反哺社区居民,真正实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社区内法治教育资源的利用,吸引更多社区居民成为法治教育的主体,提高了社区法治教育的实效。

  (四)与时俱进拓宽路径

  加强社区法治教育众多路径中最具影响力和适用性的路径便是建设智能社区,其主要载体是数字化新媒体,通过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站、创建微信公众号、制作手机法律服务 APP、开通法律服务热线等,[4]帮助社区居民利用网络法治学习平台灵活便捷地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完成法律知识的考核,还可以利用网络法治咨询平台,让社区居民随时预约和提问,及时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遭遇各种法律问题寻求帮助的需要。这一新型路径既正视“互联网+”背景,又尊重居民的数字化学习意愿,还可促使社区法治教育管理者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教学的过程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优化调整教学资源,更好地帮助实现法治教育理想——个性化教育。但社区法治教育智慧社区的运用要注意克服网络学习的碎片化倾向,设计学习内容时必须注意法律系统的完整性,以消除社区居民对法律理解的片面性。另外还要考虑到方便性和公平性,更要遵守网络法规,避免社区居民信息泄露等问题的发生。

  (五)实际出发活动得力

  社区法治教育要注重活动性和开放性。因为法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居民的守法和护法。追求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开放,可以针对重大或特定节日发放相关的法律书籍读本,例如3 月8 日妇女节,送给社区居民《反家庭暴力法》;3 月15 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送给社区居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送给社区居民《宪法》等等。要加强法治教育的政策宣传和激励支持。为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可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或辩论赛,竞赛中的优胜者不仅获得一些小奖品,还是学法先进,让身边的先进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带动大家共同进步,形成你追我赶的学法氛围。可以在社区开展的其他培训项目中,针对不同群体经常可能碰到的法律问题,有意渗透穿插实用的法律知识。如再就业技能培训班增加劳动合同、人身伤害等的学习,老年人艺术家政技能培训班上增加预防金融诈骗、抵制非法集资等的学习。还可以每周以案说法,用文字或漫画的形式呈现与社区居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故事或法律案例,形象直观地向社区居民渗透法律知识。

  参考文献
  [1] 吴爱英.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履行司法行政机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职责[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4(12):2-5.
  [2] [法]保罗·朗格郎.终身教育导论[M].滕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 李宜芯,李盛聪,李瑞雪.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治理:意义、问题及路径[J].职教论坛,2018(3):113-121.

点击查看>>法治教育论文(前沿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刘芝澄.增强社区法治教育实效的举措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6):89-9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