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质量管理论文

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体系现状与改进思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17 共2996字
论文摘要

  1 新版GMP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新版GMP第二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第八条规定:质量保证是质量体系的一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系统,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第九条规定:质量保证系统应该确保: (一)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 (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三)管理职责明确;(四)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五)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六)确认、验证的实施; (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八)每批产品经质量授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九)在储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 (十)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验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2 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体系现状

  2.1 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体系构架

  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设有质量管理负责人,由企业分管的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担任;质量部 (或品质部)经理,由符合相关资质规定的人员担任;质量检验负责人 (QC负责人)和质量监督负责人 (QA负责人),由具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承担。从结构上看,整个体系从上到下各司其职,在合法性和完整性两方面几乎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各层次的质量管理人员大多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范畴,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和沟通,容易造成质量管理中的疏漏。

  2.2 具体问题分析

  2.2.1 信息不畅,缺乏有效的沟通企业管理体系中,QC人员在检验中发现问题,仅仅向QC负责人汇报;QA发现问题也仅仅向QA负责人汇报,未形成共同分析解决的有效途径,一旦产品出现问题,QA和QC两个部门之间往往互相推诿或各执己见,导致问题难以解决。

  2.2.2 QC和QA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质量监督和检验流于形式质量管理体系最基层的QC和QA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又缺乏有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更新培训,极易造成质量监督流于形式和检验数据不准确的后果。例如,有些QA人员不懂生产工艺流程,在生产记录数据发生明显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在现场检查中,因不熟知相关法规,不能发现违规问题,起不到监督管理的作用;而有些QC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出具的检验数据不准确,给产品质量埋下重大隐患。

  2.2.3 验证工作不扎实,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企业的各项验证工作是实施GMP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很多企业都是在一定时间、组织一些人员专门做验证。由于缺乏质量检验部门的有效检测和配合,使得验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不完全或不真实,验证也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些企业利用仪器的数据可更改程序更改验证数据,编写虚假验证记录以应付检查。

  2.2.4 供应商的审核流于形式

  按照GMP的规定,企业在对物料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的过程中,应有质量监督部门的参与和确认。由于对供应商的现场资格审查需要增加企业的成本,往往导致其资格审核流于形式,只是备齐相关资料和各种证书,建立一本供应商资质材料以应付检查。

  2.2.5 GMP培训不到位

  企业的GMP培训工作不到位,流于形式,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培训效果欠佳,造成员工不懂得基 本 理 论 知 识,操 作 规 程 与 实 际 操 作 不 符 等问题。

  3 改进思路

  3.1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建立质量管理构架,还要以规章制度为保障。质量监督部下设化验组、文件组、现场组、验证组,每组设一名主管人员,各组各司其职。化验室主要负责原辅料、中间体、成品、留样观察、稳定性试验等项目的检验工作;文件组主要负责生产记录、检验记录、供应商审核、产品年度回顾分析等工作;现场组主要负责生产现场,监督检查生产车间的质量控制点,对人、机、料、法、环等相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做相应的环境监测;验证组主要负责验证工作,为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等文件的制定与修订提供理论根据。

  3.2 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沟通

  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保障相关人员有效沟通。

  要求QA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不仅要向QA主管汇报,还需告知其他负责此产品的人员及生产车间,便于从各个方面加以关注,及时收集相关信息,为此产品是否放行提供依据;而QC在工作中发现异常波动时,不仅要向QC主管汇报,也要向其他负责此产品的人员和生产车间通报,尽快找出真实原因,及时解决。

  3.3 提高QA和QC人员素质

  对QA和QC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是快速有效地提高其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应加强业务学习,定期进行考核,适时引入业务带头人机制,由其对新进人员进行指导,使新进人员快速掌握相关操作,形成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的氛围。另外,在人员允许的条件下,应对QA人员进行阶梯式培养,即从车间基层工作做起,使其熟悉各工段的生产工艺、每一步的注意事项及要点,然后在车间QA岗位上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积累一定经验后,再抽调到质量监督部门QA岗位。这样的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能够敏锐的发现违规问题,及时纠偏,避免差错的产生。总之,于实践中总结经验,切实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提升职业道德修养,从而确保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3.4 扎实做好验证工作

  质量监督部下设验证组,对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等进行验证,确保生产、操作和检验等相关的项目按照经过验证确认的状态进行。对企业需要验证的关键要素,每年制定验证总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每年修订一次,以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验证总计划的制定为验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企业建立验证体系,科 学 开 展 和 完 善 验 证 工 作 必 不 可 少 的 文件。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发生变更时,应进行验证。企业需配备足够的验证人员和验证设备,才能完成生产全过程所有工艺参数和设备、环境等系统的验证内容。

  3.5 加强供应商的管理

  应对供应商定期进行现场审核。由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组织成立审计小组并委任一名组长,由其带领审计小组,对供应商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并留下现场审核图片资料,归档到供应商质量保证评估档案中。现场审核结束后,审计小组组长应按公司规定的格式填写现场审计评估表,并完成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再上报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根据供应商供应物料的合格率及对公司产品的质量影响程度,对供应商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以此确定供应商现场考察的频次。

  3.6 切实做好GMP培训工作

  GMP培训是提高药品生产企业人员素质的有效手段。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基础,因此,需要对员工开展各类培训,应对不同员工所在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针对性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保障员工掌握本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操作规程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要经常对员工进行药害事件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责任心,使其在工作中自觉的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总之,必须重视和强化人员管 理,不 断 提 高 全 体 人 员 素 质,这 是 实 施GMP管理的根本保证,同时也关系到医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修订)[S].卫生部令第79号,2011.
  [2] 许敏.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及改 进思路[J].中国药事,2012,1:92-94.
  [3] 赵景民.浅析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检查化验问题及对策 [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0:198-199.
  [4] 孙旻,王瑜,王永娜,等.制药企业验证工作的管理 [J].河北工业科技,2008,7:252-253.
  [5] 钱生稳,季洪英,戴红娟.制药企业物料供应商的现场审计实践 [J].中国药业,2009,10:7-9.
  [6] 游丹,陈瑜娜.医药企业GMP管理中人员培训的重要性[J].云南科技管理,2006,3:37-3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