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战略管理论文

技术创新视角下腾讯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5 共6322字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互联网行业进行分析发现,第一,伴随互联网技术从 Web 1.0 向 Web 2.0乃至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互联网产业链也由“门户网站+电子邮箱+网络论坛+网络游戏”向门户网站+视频共享网站+虚拟社区+社交网络平台+即时通讯软件平台+在线游戏平台“和”移动入口 App“的方向转移;第二,互联网企业发展脚步越发成熟,对单纯性稀缺性能力和资源依赖越发减少,代之以更多不同企业间强强合作、优势互补、行业互补等战略联盟行动;第三,互联网技术在加速品牌更新换代的速度,快速迭代,快速失败、廉价失败、包容失败以及对品牌精益求精构成了今天互联网经济的一个特色;第四,互联网技术发展不断改变着企业对于人才种类、数量、类型的需求;第五,伴随互联网时代用户接触产品和服务的碎片化,企业如何实现精准营销成为一大课题,更依赖于对用户数据的收集、整理;第六,互联网时代面对以亿为单位计算的用户群,互联网经济成为机会经济。
  
  (2)通过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环境综合分析发现,国家政策环境大好;互联网经济正加快向传统经济渗透速度,且发展重心从”广泛“向”深入“转换,推动网民生活迈向全面”网络化“;技术环境总体实力继续保持增强态势。
  
  (3)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腾讯公司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发现,首先腾讯公司对于游戏市场,尤其是手游市场需要格外关注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其次面对替代品生产者的威胁,腾讯公司如何提高现有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方面性,如何打造出能增加用户的黏粘度、忠诚度的明星产品成为企业管理者急需思考的问题;再次面对互联网企业巨头腾讯公司,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最后作为腾讯公司普通的平台使用用户,其议价能力较弱。
  
  (4)通过分析腾讯公司行业内企业间竞争状况发现,在行业内竞争总体明显呈现跨界性、平台化的等特点的基础上,一方面国内游戏市场前列的企业呈现出业务更加多元化、产品线更加丰富的特点,且多集游戏产品自主研发和运营商两种角色为一身;另一方面游戏市场依然存在变数,外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的同时,通过低成本做”爆款“游戏的小游戏企业依然拥有赢得市场机会;此外,伴随着社交网络向垂直领域的渗透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二者已经渐渐融合在一起,包括腾讯公司在内的阿里、百度、小米、360 等企业都在围绕企业核心产品积极进行生态圈布局,积极进行资源优势整合和战略布局,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点的争夺扩散到面的竞争。
  
  (5)通过对腾讯公司内部人才经济技术资源分析发现,在人才领域,质量、数量、结构都获得飞跃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公司文化的稀释及对公司现有管理团队执行效力的挑战;在财务方面,2014 年腾讯公司总体经营状况继续保持上升趋势,销售盈利获得较大增长,但企业偿还能力小幅下降,资产负债率相应增加,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技术资源领域,腾讯公司的成功依托于背后大量的专利技术和创新,经历从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
  
  (6)通过对腾讯公司内部品牌资源分析发现,首先,核心产品主要是 QQ、QQ 空间、微信、腾讯游戏以及 2014 年增长亮点应用宝等几款产品。其次,短时间内 QQ 和 QQ空间因其较强的品牌黏粘力,用户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波动,但长期来看,用户从 PC端向移动智能端转移已是大势所趋。为此,腾讯公司采取的战略行动是,一方面继续巩固 QQPC 端原有市场,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和挖掘智能端手机 QQ 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再次,微信作为腾讯公司近两年的新秀产品,从问世以来就凭借着简单、强大的移动社交属性迅速聚集了庞大的用户群,但也面临着如何更好的解决用户社交习惯与商业气氛过浓之间的冲突的挑战等问题。最后,产品线呈现多元化的现象,但盈利点主要集中在即时通讯、社区网络、网络游戏几大块上。
  
  (7)通过对腾讯公司企业战略分析发现,第一,企业战略呈现出互联网思维,即创新思维、社会化思维、用户为王思维、平台化思维、专注思维、跨界思维。第二,当前具体战略措施归纳起来是以开放性积极发展战略为中心,秉承连接性、高效性、竞争性积极发展战略三个基本点,即在腾讯公司的网络平台上推出开放的第三方开发环境,以打造大型生态圈,和众多的业界同盟实现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腾讯公司各个产品、各个平台之间的连接,最大化利用用户资源和现有服务,并提升用户体验的连接战略;增强执行力,快速占领市场,和重新审核现有投资组合,进行”减肥“,去除”赘肉“的高效战略;通过挖掘资源在企业内部培育多个明星产品进行企业内部的产品 ”竞争“的发展战略。第三,腾讯公司拥有品牌优势、渠道优势、盈利模式等战略优势,以及因公司近期密集投资行为所带来的压力和风险、产品商业变现压力、企业应变能力等潜在问题。
  
  (8)针对腾讯公司当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依次对企业战略优化和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其中”继续贯彻用户为王的思维“是用于解决企业产品变现压力及企业生存之本的问题,”创造更多精品优品“是针对企业所拥有的产品优势、渠道优势的特长,”延续积极健康的品牌形象“是针对企业所拥有的产品、品牌优势的特点,”进行积极开放的经营“是用于发扬企业盈利模式的优势及解决短期密集投资风险的问题,”保证高效的内部组织管理“是用于解决企业应变能力等潜在问题。
  
  6.2 研究可能创新点
  
  本论文研究可能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产生以下几个方面创新点:
  
  第一,本文从互联网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来研究腾讯公司发展战略,是互联网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研究视角上创新性。
  
  第二,本文将互联网技术创新与腾讯公司发展战略相结合进行研究,从互联网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总结了一系列影响腾讯公司发展战略的因素,为腾讯公司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创性。
  
  第三,本文研究发现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处处需要创新的时代、互联网企业需要发展开放共赢的生态圈,以及互联网企业的最大难题是盈利模式等几点问题,观点具有一定创新性。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由于个人精力和资源所限,不可能对庞大的腾讯帝国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研究,因此难免有所遗漏。尽管如此,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仍然本着抓住主要矛盾的宗旨,尽可能收集多方资料,从而呈现出互联网技术创新背景下,关于腾讯公司战略一副相对完整且具有时效性的全景图。此外,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以腾讯公司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会层出不穷,因此对于这些互联网企业的研究将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经济学动态,2000(7)。
  
  [2]项保华。 企业战略理论综述。 经济学动态,2000(7)。
  
  [3]项保华。 顾客分类的思考。 企业管理,2010(10)。
  
  [4]项保华。中国企业 感知十年战略“成长与困惑”. 经理日报,2011(2)。
  
  [5]项保华。 不确定情况下的战略思考。 企业管理,2012(4)。
  
  [6]项保华。 瓶颈、多环互赖与产业链共生战略。 企业管理,2012(5)。
  
  [7]项保华。 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定位。 企业管理,2012(7)。
  
  [8]汪 涛,万健坚。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3)。
  
  [9]成思危。 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思考。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6)。
  
  [10]陈茵,徐二明。 不同外部知识环境下企业吸收能力的动态重构。 科学学研究,2013(7)。
  
  [11]苏宗伟,苏东水。 “五缘”理论在海西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2]邓少军,焦豪,冯臻。 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 科研管理,2011(1)。
  
  [13]徐二明,奚艳燕。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1)。
  
  [14]徐二明,徐凯。 资源互补对机会主义和战略联盟绩效的影响研究。 管理世界,2012(1)。
  
  [15]朱振伟,金占明。 战略决策过程中决策、决策团队与程序理性的实证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2010(2)。
  
  [16]郭海,徐二明。 战略导向、组织学习方式与自主创新关系。 经济管理,2011(6)。
  
  [17]刘冀生,吴金希。 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8]张磊,秦广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图书馆学刊,2015(1)。
  
  [19]李龙。内地及港澳籍大学生微信使用状况的比较研究--以暨南大学为例。青年探索,2015(1)。
  
  [20]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新金融,2014(4)。
  
  [21]陈雅静。 微信,还能红多久?--以经济学SWOT理论分析微信。 新闻知识,2012(6)。
  
  [22]党昊祺。 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 东南传播,2012(7)。
  
  [23]庞怡,许洪光,姜媛。 即时通讯工具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6)。
  
  [24]佘其炯。 即时通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数字通信世界,2007(6)。
  
  [25]周建军。 企业级即时通讯技术及其应用。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26)。
  
  [26]张云川。 即时通信的企业级应用研究。 企业经济,2005(6)。
  
  [27]刘晖。 Twitter:微博客时代的到来。 传媒,2009(10)。
  
  [28]夏雨禾。 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4)。
  
  [29]殷俊,孟育耀。 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 今传媒,2010(4)。
  
  [30]谢耘耕,徐颖。 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4)。
  
  [31]陈辰。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网络和云计算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科技传播,2014(4)。
  
  [32]张彦超,刘云,张海峰,程辉,熊菲。 基于在线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 物理学报, 2011(5)。
  
  [33]袁梦倩。 论SNS新型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与功能--基于“校内网”的现象研究。 今传媒,2009(4)。
  
  [34]王亮。 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电信科技,2009(6)。
  
  [35]史亚光,袁毅。 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 图书馆论坛,2009(6)。
  
  [36]顾亦然,夏玲玲。 在线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与抑制。 物理学报,2012(11)。
  
  [37]曹凤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金融论坛,2015(1)。
  
  [38]卢赫。 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代电信科技, 2009(7)。
  
  [39]李一明。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组成及典型案例分析。 电信科学,2011(7)。
  
  [40]程子阳。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 2012(5)。
  
  [41]赵宇,郭占颖。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
  
  [42]谢丽霞、严焱心。云计算环境下的服务调度和资源调度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
  
  [43]陈康,郑纬民。 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 软件学报, 2009(5)。
  
  [44]张建勋,古志民,郑超。 云计算研究进展综述。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0(2)。
  
  [45]龚强。 云计算应用展望与思考。 信息技术, 2013(1)。
  
  [46]李学龙、龚海刚。大数据系统综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科学,2015(1)。
  
  [47]王伟玲。大数据产业的战略价值研究与思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
  
  [48]冯登国、张敏、李昊。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计算机学报,2014.(1)。
  
  [49]阮晓东。快递大数据 大价值、大机遇、大变革。新经济导刊,2014(12)。
  
  [50]孟小峰,慈祥。 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1)。
  
  [51]王珊,王会举,覃雄派,周烜。 架构大数据:挑战、现状与展望。 计算机学报,2011(10)。
  
  [52]李国杰,程学旗。 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
  
  [53]陈雅静。 微信,还能红多久?--以经济学SWOT理论分析微信。 新闻知识,2012(6)。
  
  [54]蓝齐。打车软件近身肉搏:阿里腾讯的O2O隐形火拼。IT时代周刊,2014(1)。
  
  [55]刘跃飞、黄巍巍、王鹏。腾讯360事件博弈分析。企业经济,2011(6)。
  
  [56]淦未宇、徐细雄。基于网络粘黏的竞争力扩散效应。工业工程,2010(1)。
  
  [57]高天宇。腾讯网络“淘金”逻辑。董事会,2014(1)。
  
  [58]刘丽芳。 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 浙江:浙江大学,2010.5.
  
  [59]左晓娜。 微博的传播机制及影响力研究。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1.6.
  
  [60]尹红军。大规模社交网络中局部兴趣社区发现研究。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61]杨婷。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研究。合肥:安徽大学,2014.
  
  [62]刘森。云计算技术的价值创造及作用机理研究。杭州:浙江大学,2014.
  
  [63]李伟。腾讯公司发展战略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64]黎巍。 腾讯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1.
  
  [65]李舟。腾讯公司的盈利模式研究。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66]卢丹。 基于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研究。 广东:中山大学,2008.5.
  
  [67]李超。移动时代腾讯O2O战略研究。保定:河北大学,2014.
  
  [68]卢丹。基于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研究。广州:中山大学,2008.
  
  [69]王啸枫。腾讯社交网络商业模式分析。天津:天津大学,2010.
  
  [70]汪燕娟。腾讯网游个案研究。苏州:苏州大学,2011.
  
  [71]黄敏。 基于伙伴关系的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研究。 北京:清华大学,2010.4.
  
  [72]腾讯公司官方网站[EB/OL].
  
  [74]艾瑞网。
  
  [7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77]Geng Wu,Talwar, S.,Johnsson, K.,Himayat, N.,Johnson, K.D. M2M: From mobile to embeddedinternet.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Volume:49, Issue: 4)。 April 2011.
  
  [78]Jacob Ratkiewicz, Michael Conover, Mark Meiss, Bruno Gon?alves, Snehal Patil, AlessandroFlammini, Filippo Menczer. Truthy: mapping the spread of astroturf in microblog streams.WWW '11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mpanion on World wide web, 2011,249-252.
  
  [79]Michael Armbrust, Armando Fox, Rean Griffith, Anthony D. Joseph, Randy Katz, Andy Konwinski,Gunho Lee, David Patterson, Ariel Rabkin, Ion Stoica, Matei Zaharia. A view of cloud computing.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Volume: 53, No. 4)。 2010.
  
  [80]James Manyika, Michael Chui, Brad Brown, Jacques Bughin, Richard Dobbs, Charles Roxburgh,Angela H. Byers. 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Report, May 2011.
  
  [81]A Lenhart, K Purcell, A Smith, K Zickuhr. Social Media & Mobile Internet Use among Teens andYoung Adult.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25056.pdf, Feb 2010.
  
  [82]A Ghos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user content generation and usage behavior on the mobileInternet. Management Science(Volume:57, Issue:9)。 September 2011.
  
  [83]Martin Kenney, Bryan Pon. Structuring the Smartphone Industry: Is the Mobile Internet OSPlatform the Key? J Ind Compet Trade ,2011,11:239–261.


  致 谢
  
  感谢我的导师朱金鹤教授,她渊博的学术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悉心的理论指导,使得论文思路更加清晰,结构更加完整,内容更加翔实,并最终得以完成。同时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和科研精神也将指导我日后的工作与生活。
  
  感谢所有石河子大学 MBA 授课老师,他们在授课过程中,丰富翔实的案例分析法让我对管理这门学科获得更加理性的认识,使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收益良多,也将影响我今后的职业生涯。
  
  感谢我的先生陆克程不仅帮我分担部分家庭事务,而且在我遇到困难时总能从专业的角度为我提出中肯的建议,使我能够一直坚持完成学业和论文写作。
  
  感谢我的女儿陆刘禧爱,她的一颦一笑伴随我走过整个硕士生涯,并让我走的更加坚定。
  
  最后感谢论文开题、评审中对我论文提出宝贵修改意见的各位专家、教授和同学,和石河子大学 MBA 教育中心默默工作的老师们,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终于顺利完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