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农村地区民主治理协同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18 共1141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 
【1.1 - 1.3】有关村级民主治理的文献综述   
【1.4 - 1.6】农村治理协同机制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二章】中国村级民主治理的历程、成就及困境 
【第三章】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中的协同机制模型与可操作化 
【4.1 - 4.3】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中的协同机制运行现状 
【4.4】村级自治创新实践中的协同机制作用机理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农村地区民主治理协同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5结论与对策。
  
  5.1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我国民主治理发展中的困境,以及现有研究对民主治理的协同方面的研究不足,将协同概念引入民主治理中,依据协同理论、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结合国内外对协同机制模型的研究,以一个村庄的民主治理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构建了民主治理创新实践的协同机制模型,并结合这个典型村庄调研的数据来验证我们构建的模型,并分析其协同机制模型内在的运行机理从而促进民主治理的协同机制的完善以及民主治理的长效发展。我们不仅归纳总结了之前学者的研究,而且还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完善,最重要的是我们利用一系列的数据对我们构建的协同机制模型进行了验证。这一点在之前学者的关于协同治理机制的研究中是少有的。量化研究表明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中的协同机制模型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协同形成条件、协同运行保障、协同运行过程、协同结果之间具有多重复杂的内在关联:(1)证实了协同形成条件、协同运行保障、协同运行过程均对协同结果具有促进作用的已有研究结论。(2)证实了协同形成条件与协同运行保障有着相互的促进作用。证实了协同运行过程对协同结果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3)发现并验证了协同形成条件对协同结果的具体作用路径,即协同形成条件对协同结果有着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协同形成条件对协同结果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协同形成条件经由协同运行保障和协同运行过程对协同结果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4)发现并验证了协同运行保障对协同结果的具体作用路径,即协同运行保障通过协同运行过程对协同结果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协同运行保障通过协同形成条件对协同结果有着间接的促进作用。(5)发现协同形成条件对协同运行过程的直接作用不显着。综上,本研究所获的研究成果是非常有价值的。在理论上,更加丰富了民主治理的理论以及协同理论,同时也明晰了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协同机制的作用机理。在实践上,对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的推进及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2优化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的对策建议。
  
  为了提高村级民主治理的水平,优化村级民主治理实践,促进村级民主治理的发展,进一步改善村级民主治理的协同状况,本文提出并构建了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的协同机制模型,然而要得到较好的协同结果需提升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的协同状况,结合已经取得的实证结论,特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5.2.1强化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中的协同机制运行整体效应。
  
  协同机制的运行离不开模型中的四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要实现其整个协同机制良好运行,提升其整体效应,可以从规范各个方面的制度来着手。
  
  要完善村级民主治理的相关制度,确保村级民主治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为实现村级民主治理的主体之间的利益共享,构建村级民主治理各主体之间的公共论坛,构建清晰稳定的规则,建立公开透明的程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村级民主治理的长效机制:
  
  第一,完善村级民主治理的监督机制。良好的民主治理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要加强民主治理的协同参与主体之间的互相监督,保障民主治理的协同机制良性的运转,从而促进村级民主治理的发展。在各个主体参与民主治理的过程中,每个参与主体都可以扮演监督的角色。制度的实施需要依靠每个参与主体共同参与其中,发挥群众的力量,互相监督约束,保证各个主体的利益不受侵害,依据制度来维护自身合法的权利,除此之外还要对拥有权力资源的主体进行监督,避免其资源浪费及权力滥用。在村级民主治理的协同运行过程中既要对协同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又要对协同运行结果进行监督。第二,完善村级民主治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各个参与主体参与村级民主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级民主治理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参与,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调动起村民参与民主治理的积极性。弄清村民在民主治理参与中的诉求,赋予村民应有的权利,让村民能够分享到参与民主治理后的好处,达成应有效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村民的参与。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提高村民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各个参与主体的创造力,创新民主治理实践,从而推动村级民主治理向前发展。以盈利为目的企业也希望通过参与民主治理获得较好的成效,得到它所在的村庄的村民与政府的支持,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企业要树立好良好的形象就要积极的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可以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激励企业积极地参与到民主治理中来,加强包括企业在内的各个主体的对话沟通,为企业自身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与政策支持。另外,村两委作为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中的领导者也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其积极性。第三,完善信息公开共享制度,使得各个主体能够平等公平地获得信息,从而提高权利、资源、知识的对称程度。完善信息共享制度同时也能够促进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对等,公平合作,有效地促进民主治理地发展。村民一方面可以了解政府和村两委公开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利益共享并且能够和其他协同主体进行有效地沟通与合作。在村级民主治理中村两委作为领导的主体在掌握权利资源信息方面比其他主体更有优势,因此村两委要在民主治理创新实践中要有及时进行信息和制度公开的意识,及时地整合各个方面的信息及资源,及时地进行公开与共享,从而提高村级民主治理协同运行效率。
  
  5.2.2利用协同形成条件,强化其对协同结果的直接间接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协同形成条件对协同结果有着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要利用协同形成条件可以从提升村民素质、培养公民意识、加强教育宣传等方面入手。
  
  要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及政治素养,培养村民的公民意识,使村民成为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协同中的真正主体。村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权力-资源-知识的对称程度。在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的协同过程中村民从数量上占据了绝大多数,因此村民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协同状况。“农民在争利、分利的政治格局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在国家资源的分配和制度安排上处于极端不利的位置。”①农民在协同主体中处于弱势地位,除了赋予村民更多的基本权利外,要不断提升村民素质、政治修养以及公民意识,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减少村民在民主治理中的政治盲从,从而提高村民在民主治理中的协同主体地位。在农村的治理实践中,我们可以在农村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例如在每家每户发放宣传小册子,建立村图书室,定期开展相关知识讲座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来普及一些法律政策相关的知识从而提升广大村民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及公民意识,从而来提升村民的素质,培养村民的公民意识,使村民在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中真正的发挥协同主体的作用,成为真正的协同主体。同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来鼓励各个协同主体参与到村级民主治理的协同中来。要让各个协同主体感受到看到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活动的效果,增强各个协同主体对协同的需求程度,从而也能够更好地提高村民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5.2.3优化协同运行保障,强化其对协同结果的间接促进作用。
  
  协同运行保障对协同结果有着间接促进作用,优化协同运行保障可以从加强各个协同主体的合作与信任以及提高村干部的领导能力等两方面着手。
  
  加强村级民主治理的各个协同主体的合作与信任,重拾社会资本。科尔曼认为:“使用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分析社会结构,识别其特征,社会资本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社会结构的功能,即行动者以此种结构为资源,可以实现其自身利益。”①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对协同过程运行有较大影响。帕特兰(1995)认为让公众参与到公共生活的决策中能够增进信任。信任是构成社会资本最重要的部分,在一个由多个主体组成的一个小集体中,如果有一定的信任做基础,那么协作的可能性将会更大,因为各个主体彼此的信任会为增强各个主体协作的信心与安全感。目前农村出现的一些集体事件大多是由于信任基础不够,导致村两委与村民之间的隔阂较大,村两委公信力不足,彼此之间的信任大大缺失。因此,协同主体之间要建立好良好的、长期的、稳定的信任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通过构建民主社会为信任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学者们普遍认为只有在一个民主社会,人民才会对陌生人给予一定的信任。帕特兰(1993)认为信任不是简单的制造民主,对那些能够承担风险的人来说,普遍信任强化了产生合作和繁荣的态度。因此,民主治理和信任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民主社会并不一定能够产生一个相互信任的社会,但是一个集权的社会将会破坏主体之间的信任。而协同主体彼此之间的信任又为民主治理做好了铺垫。要重拾社会资本,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需要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主治理环境。第二,提高各个协同主体在民主治理中的参与水平。各个协同主体的参与度的提高本身就是对各个协同主体的一种信任。让他们参与到民主治理的各项事务中来,让各个主体感受到他们在民主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与重要作用。在村级民主治理的过程中,如果村两委将权力集中且控制整个协同主体的参与过程,就是对其他协同主体不信任的表现。提高各个协同主体的参与水平不仅仅体现了村两委对各个协同主体的信任,同时也加强了其他协同主体对村两委的信任,从而增强互信与合作。
  
  提高村干部的领导能力。在村级民主治理的协同中会涉及到多个主体的参与,每个主体在其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村两委在民主治理的协同机制运行中占主导地位。村两委是各个协同主体的领导者也是协调者,在村级民主治理的协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协同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一主体的影响。村两委在村级民主治理中,掌握着丰富的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公共资源等等,并且还拥有行使与分配资源的权利,有着较好的沟通渠道,担负着协调各个主体的责任,村两委作为领导者要积极引导各个协同主体在村级民主治理中发挥好各自的作用,使得村级民主治理的协同机制能够良好的运转起来。拥有较强领导能力的村两委将会更好地调动其他协同主体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极大地促进村级民主治理的协同机制的良好运行。要提高村两委的领导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村两委要做好协同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村两委在村级民主治理中可谓是各个协同主体进行沟通的一座桥梁,发挥好沟通协调的作用将会极大地提高村级民主治理的协同运行。在村级民主治理的协同运行中也会遇到一些诸如矛盾或者沟通不畅的现象,此时村两委要做好协调的工作,积极主动地化解矛盾和冲突,为各个协同主体之间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对话平台,促进协同机制良性运转。第二,村两委要为协同运行提供动力支持,激励各个协同主体为民主治理取得较好效果而共同努力。研究证明了良好的协同激励水平对取得村级民主治理的良好结果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在村级民主治理中要注重民主治理创新实践的成果展示,让各个协同主体切身体会到民主治理为其自身带来的利益及好处,让他们觉得自身的参与在民主治理中发挥了极大的效果并且也能带来极大的利益,这样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民主治理的创新实践中来。村两委要做好自身的工作,这也是对各个主体的一个很好地激励,村两委工作做好了,参与民主治理的主体会认为他们的参与带来了很好地效果,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地激励方式。第三,村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我修养及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种干部培训活动。尽管村干部都是被村民选出来的且被村民所信耐的,有一定领导能力的村干部,但是调查发现村中的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普遍不是很高,包括文化水平不高、前瞻意识不足等。因此村干部要不断学习包括法律知识、先进村的治理经验以及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等等,不断学习,发挥在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中的主导作用,有效实现村级民主治理。
  
  5.2.4规范协同运行过程,强化其对协同结果的直接促进作用。
  
  协同运行过程对协同结果有着直接促进作用,是整个协同机制运行的核心。
  
  规范协同运行过程可以从加强各个协同主体的对话沟通以及各个协同主体要履行好各自的承诺做起。
  
  加强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中的各个协同主体的对话沟通。创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对话平台,完善各个协同主体之间的对话沟通机制,为畅通的沟通与交流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使协同运行过程良好的运转,也为关系整合和协作承诺提供良好的基础。良好的沟通对话有助于各个主体之间增进理解,有利于其关系整合,对协作承诺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良好对话与沟通有助于信息的传播,从而使民主治理的协同过程高效率的运转。良好的沟通对话平台的建设为各个协同主体的参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与渠道,有利于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利益共享,在此平台上各个协同主体可以畅所欲言,及时的提出各自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对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一定的反馈,协同过程中的领导者也可以吸收与借鉴各个主体的建议与相关信息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对策与决策。例如,我们调查的寿庙村,他们的经验就值得我们效仿。村委会规定每个月 5 日为“民主恳谈日”,这一天不仅是党员集体学习的日子,也是党员干部与群众良好沟通畅谈的一个日子,村民都知道这一天村干部及党员会来这里学习交流,因此村民若有什么问题与难事,便可以在这一天来找干部沟通与交流。这一沟通平台的建设无疑加强了各个协同主体之间的对话沟通,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沟通渠道,加强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中的各个协同主体的对话沟通。
  
  各个主体在协同运行过程中都要履行好各自的承诺。村干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及对村民等其他协同主体的承诺。村干部要进行自我监督,积极为村民解决困难,带动村民致富,促进村整体的发展。同时村干部也要积极与其他各个协同主体保持顺畅地沟通与交流,消除各个协同主体之间的间隙,从而更好地解决村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村民也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村民应尽的义务。村民要积极地参与到村级民主治理创新实践中来,积极地支持村中的公共事务以及村干部的工作。村中的企业在村中长足的发展也要很好地履行自己对其他主体的承诺,履行好作为村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村企业应严格遵守村中对该地企业的制度规范,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来进行生产管理,不以牺牲村中的村民的利益或者村中的环境为代价来发展自己的企业,积极地为附近的村民创造良好的环境及就业岗位,带动整个村的经济健康发展。协同各个主体都履行了各自的承诺,那么才能保证各个主体关系的整合,有利于下一阶段的协同过程的良好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7.
  2.[美]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9.
  3.[美]拉米斯。激进民主[M].刘元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15,
  4.[美]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3.
  5.[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吴爱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9.
  6.[美]乔治·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1、33.
  7.[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 ]. 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4,119,203,24.
  8.[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王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17.
  9.[美]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
  10.[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51.
  11.[美]卡尔·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0、158、273.
  12.[美]英瓦尔·卡尔松、什里达特·兰法尔主编:《天涯成比邻-全球治理委员会的报告》[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2.
  13.[美]珍妮特· V·登哈特,罗伯特· 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 .丁煌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0,136,142.
  14.[ 英 ]格里·  斯托克   .作为理论的治理: 五个论点 : 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M],1999:2  .
  15.[美]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 .
  16.[法]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2002:272.
  17.[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 出版社,1989:174.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人民出版社,1995:2.
  19.[美]道格拉斯。C.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历以平等译)[M].北京:华夏出 版社,1989:1.
  20.[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21.[美]罗伯特·D·帕特南。 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等译。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00.
  22.[美]罗德里克·M·克雷默、汤姆·R·泰勒。组织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13.
  23.[ 德 ]H·哈肯 .协同学 :自然成功的奥秘 .[M].戴鸣钟译。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4.
  24.[ 英 ] 安德鲁·坎贝尔 . 战略协同 (第二版 )[M]. 任通海等译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
  25.陈剩勇。村民自治何去何从--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思考[J]. 学术界,2009,01:42-50.
  2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7.桂勇。 略论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可能及其实现途径──以上海市为例[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24-27.
  28.姬兆亮,戴永翔,胡伟。 政府协同治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122-126.
  29.贺雪峰。村民自治的功能及其合理性[J]. 社会主义研究,1999,06:60-64.
  30.贺雪峰。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权力结构--关于村庄性质的一项内部考察[J].社会学研究,2001(2)。
  31.孔令刚,孙自铎。乡村精英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五老会”参与乡村建设案例研究[J].江淮论坛,013,01:138-142.
  32.李学举。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J].求是,2003,09:38-40.
  33.毛泽东选集(3)[M].人民出版社,1991:931.
  34.任中平 . 四 川省 党内 基层 民主 建设 的实 践发 展及 其制 度创新[J]. 社 会科 学研究,2007,01:75-80.
  35.王淑娜,姚洋。基层民主和村庄治理--来自 8 省 48 村的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21-130.
  36.王瑾。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层民主建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05:25-31.
  37.王一程,贠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J].政治学研究,2004,02:26-33.
  38.卢福营。论村民自治运作中的公共参与[J].政治学研究,2004,01:17-23.
  39.吴理财。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J]. 学习与探索,2002,01:24-29.
  40.景跃进。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J]. 天津社会科学,2002,01:42-46.
  41.仝志辉。村民自治的研究格局[J]. 政治学研究,2000,03:70-76.
  42.彭 向 刚 . 我 国 村 民 自 治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对 策 探 讨[J]. 吉 林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学报,2001,01:83-89.
  43.何水。 协同治理及其在中国的实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102-106.
  44.欧黎明,朱秦。社会协同治理:信任关系与平台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9,05:118-121.
  45.麻宝斌,任晓春。 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治理之路--以汪清县城市社区管理改革为个案[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6:132-139、156.
  46.黄德林,陈宏波,李晓琼。 协同治理 :创新节能减排参与机制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2,01:23-26.
  47.刘伟忠。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向[J].城市问题,2012,05:81-85.
  48.刘卫平。论统筹城乡发展中社会管理的协同治理[J].江西社会科学,2013,7:218-222.
  49.欧黎明,朱秦。社会协同治理:信任关系与平台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9,05:118-121.
  50.王国红,马瑞。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多元协同治理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2:70-75.
  51.吴大进。协同学原理及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1.
  52.徐勇。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8,04:1-6.
  53.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4.徐勇。 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 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2:2-8.
  55.徐勇,刘义强 .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探讨[J]. 政治学研究,2006,04:32-41.
  56.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7.肖立辉。基层群众自治:中国基层民主的经验与道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8,09:92-96.
  58.谢庆奎 .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拓展-论温岭市的“民主恳谈”[J]. 浙江社会科学,2003,01:18-23.
  59.谢炜。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法律演进、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云南社会科学,2012,01:69-73.
  60.谢新水 . 公 共领 域合 作的 初始 条件 和发 展变 量- 个定 性研究[J]. 中 国行 政管理,2010,03:118-123.
  61.肖唐镖,孔卫拿。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状况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2002~2011 年全国村社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1:164-172.
  62.燕继荣。 协同治理:社会管理创新之道--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3,02:58-61.
  63.严国萍,任泽涛。论社会管理体制中的社会协同[J].中国行政管理,2013,04:68-71.
  64.尹焕三。 村民自治运行中面临新的社会焦点问题研究--对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11,01:32-35.
  65.郁建兴,任泽 涛 . 当代 中国社 会建设中 的协同 治理- 一个分析 框架[J]. 学术月刊,2012,08:23-31.
  66.于建嵘。村民自治:价值和困境--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J].学习与探索,2010,04:73-76.
  67.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25.
  68.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25.
  69.张厚安,徐勇,项继权。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 个村的调查与比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12.
  70.张宇,刘伟忠。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功能阻滞及创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3,05:71-77.
  71.郑言,林毅。中国的基层民主建设与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J].新视野,2013,01:49-54.
  72.郑巧,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08,07:48-53.
  73.张立荣,冷向明。 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11-19.
  74.詹成付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村民自治走向[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2:14-18.
  75.周志忍。公共性与行政效率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0(4)。
  7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9-370.
  77.  Agranoff,R_J.and  Mc Guire,M.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New  Strategies  for  LocalGovernment [[M]. 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3.3.
  78.  Ann  Marie  Thomson,James  L  Perry.  Collaboration  Processes:  Inside  the  Black  Box  [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6(1), 20-32.
  79.  Ansell,C.,Gash,A.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Public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08, 18(4): 543-571
  80.  Bagozzi & Philips. Assessing Constrct Validity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J].AdminidtrationScience Quarterly, 1991, 36:421-458.
  81.  Bentrup,  Gary.Evaluation  of  a  collaborative  model:  A  case  study  of  analysis  of  watershedplanning in the Intermountain Wes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1.27:739–48.
  82.  Brown,  A.  J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versus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Decision  rules  forsustainability  from  Australia's  South  East  Queensland  forest  agreement [J].  EnvironmentalScience and Policy, 2002, 5:19–32.
  83.  D. Robert Putnan. Make Democracy Work. Trans [M]. By Wang  Lie et al Nanchang. JiangxiPeople. s Press,2001:195.
  84.  D.  Robert  Putnan.  Make  Democracy  Work.  Trans.  by  Wang  Lie  et  al  Nanchang:  JiangxiPeople. s Press,2001:200.
  85.  Edelenbos, Jurian Institutional implications of interactive governance: Insights from Dutchpractice.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dministration and Institutions,2005, 18:111–34.
  86.  Ebrahim,  Alnoor.  Institutional  preconditions  to  collaboration:  Indian  forest  and  irrigationpolic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 Administration & Society.2004, 36:208–42.
  87.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Evaluating  Struc 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JMR), 1981, 18(1), 39-50.
  88.  Gray,  Barbara.  Collaborating:  Finding  common  ground  for  multi-party  problems.  SanFrancisco, CA: Jossey-Bass.1989.
  89.  Gray,A.Jenkins, B. Leeuw, Rand Mayne. Collaboration in Public Sevices [J].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3.
  90.  H.George  Frederickson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rans.  by  Zhang  Chengfu  et  a.lBeijing: China Remin  University Press, 2003:24.
  91.  Huxham,  Chris.  Theorizing  collaboration  practice  [J].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2005,5:401-423.
  92.  Igor  Ansoff.  Corporate  Strategy,  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Expansion [M]. New York: Mcgraw Hill,1965.
  93.  Janet V Denhardt, Robert B. Denhardt.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not Steering. Transby Ding Huang.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 2004. 140、136、142.
  94.  Rigdon.E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identification  rule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stimated [J]. Multivar iate  Behavioral Research.1995, 30,359-383.
  95.  Leach,W.  D.,  Pelkey,  N.  W.,  abatier,  P.  A.  Stakeholder  partnerships  as  collaborative  policymaking:  Evaluation  criteria  applied  to  watershed  management  in  California  and  Washington[J].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 is and Management,Vol.21, Issue 4,2002:645–70.
  96.  Margerum,  Richard  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o  integrated  and  collaborativemanagement:  Matching  strategies  to  constraints  [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1,28:421–31.
  97.  Margerum,  Richard  D.  Collaborative  planning:  Building  cons ensus  and  building  a  distinctmodel for practice [J].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2, 21:237–53.
  98.  Mustakallio,  Mikko;  Autio,  Erkko  and  Zahra,  Shaker  A.Relational  and  ContractualGovernance  in  Family  Firms:  Effects  o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J].Family  Bus inessReview, Vol. 15, No. 3,2002: 205-222.
  99.  Merilee5.Grindle  (ed.),  Getting  Good  Government:  Capac ity  Building  in  the  Public  SectorsPublic Sector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5.
  100. P.Hirst.Democracy  and  Governance  [M],  Debating  Governance.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0:13-35.
  101. Ring, Peter Smith, and Andrew H. Van de  Ven .1994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Cooperative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 (1): 90-118.
  102. Richard P, Bagozzi R.P., Yi  Y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s [J].Journal of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8(16):74-94.
  103. Wood, Donna J., and Barbara Gray. Toward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collaboration [J]. The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91, 27(2): 139-16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