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武林风”比赛文化的现状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19 共1603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武林风”赛场文化特点研究 
【第一章  第二章】 “武林风”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章】 “武林风”赛场文化法研究方法 
【4.1  4.2】 “武林风”比赛文化的现状分析
【4.3  4.4】 “武林风”现场文化存在的问题 
【结论/参考文献】武术比赛场文化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4 章 结果与分析

  4.1 “武林风”的发展历程

  4.1.1 “武林风”产生的背景

  4.1.1.1 武术文化品牌

  河南地处中原地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人口大省。曾经是全国着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悠久文化底蕴。武术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中原武术,对整个武术体系又具有突出的地位,“少林”和“太极”这两大优秀拳种诞生在此。随着社会改革浪潮不断推进,围绕武术文化进行传承发展的方式,在今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演变成为河南本土对外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

  4.1.1.2 武术人才优势

  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使得河南省具有一定的武术人才资源优势。在河南大大小小的武术馆校数不胜数,拥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武术学员,奔涌而来,追求功夫梦想。其中有着“世界第一大武馆”的塔沟少林武校,拥有学员就超过了 2万多人。在如此雄厚的武术人才资源支撑下,为“武林风”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4.1.1.3 文化政策支持

  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说明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其它相关政策制度文件中也提到,加强完善文化产业,做好市场建设和管理监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这一系列良好政策支持,是“武林风”抓住契机,产生的前提。

  4.1.2 “武林风”发展的时期

  4.1.2.1 初创期

  “武林风”从 2004 年至 2014 年,经历了 10 年的历程,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4 年 1 月 4 日开打,收视率稳居河南电视台前三,这极大鼓舞了“武林风”的成长,相续在内容形式上不断的要求创新,2005 年“武林风”以全新阵容板块迎接观众,好评如潮。5 月 21 日,“武林风”以北京大学为会场,打响了日中欧三国对抗赛、中美对抗赛、中越对抗赛,知名度迅速响彻大江南北。

  4.1.2.2 发展期

  2006 年 5 月 31 日,“武林风”以长城居庸关为会场,吹响战斗号角;6 月10 日,河南省体育馆打响了环球拳王争霸赛。 2007 年是中日体育文化交流年中,“武林风”相继举办了中日、中越、中泰对抗赛,这一年是武林风发展的黄金时期。2009 年开启首届中美、中澳、中俄对抗赛,同时,“武林风”走进拉斯维加斯、越南、台湾等世界各地进行武术文化宣传活动。2010 年年初又举行了中日美三国对抗赛。在这一系列重大赛事,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认识了“武林风”,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武术,看到中国武术运动员和世界各国其他运动员相互交流切磋的形式。

  4.1.2.3 成熟期

  2011 年 1 月 15 日,《武林风第五届环球拳王争霸赛》在鹤壁举行,这次赛事标志着“武林风”的运行模式极其思路更加清晰,10 月 1 日~10 月 15 日,“武林风”携中国搏击运动员走进马来西亚,首次以“中国功夫”对抗的形式走进东南亚国家;11 月 12 日,《武林风》首次登上新西兰土地,与新西兰武术搏击高手进行对抗;2012 年 12 月 31 日晚,“武林风全球功夫盛典”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进行现场直播,这次年终比赛是“武林风”与世界五大搏击赛事机构进行合作,比赛更具开放性,最后的总冠军将获得丰厚的奖金。2013 年 5 月 11 日,首次纯MMA(Mixed Martial Arts)赛事进入了武林风。2014 年 1 月 18 日,武林风十年巨献,在湖北襄阳举行第八届环球拳王争霸赛年终总决赛,来自全球 32 位顶级搏击高手进行终极厮杀,从比赛的精彩程度和现场的组织协调,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掀开了新篇章。

  4.2 “武林风”赛场文化的现状分析

  赛场文化主要是由赛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这四个方面构成,以这四个文化层次为切入点,分列出赛场精神文化中表演、音乐、互动、公益文化;赛场制度文化中竞赛规则和组织制度文化;赛场行为文化中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观众文化;赛场物质文化中运动员装备、裁判员装备、观众服装道具、场地布局、灯光音响设置文化(如图 1 所示)。

  4.2.1 “武林风”赛场文化中精神层面状况

  作为武打技术,武术首先可以培养人们敢拼敢打、勇于拼搏的精神,从而有助于人们“自强”精神的形成。①那么,将武术的精神文化内涵,延伸到赛场中的文化表现,可以从运动员的竞技过程中,让我们感受到运动员在赛场中敢打敢拼,挑战自我的一种优秀的品质,而这种品质的建立,则为赛场中的精神文化注入核心的力量。观众现场观看运动员比赛,为自己本国选手加油助威形成了特有的爱国主义精神。赛场中的表演活动、娱乐元素的渗透对赛场精神文化构成一种特有的价值体系,对于提升赛场文化质量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4.2.1.1“武林风”赛场表演文化

  “武林风”从 2004 年开播以来,采用武术表演与现代舞蹈结合的形式进行武林风的开场表演和运动员出场时个性展示。武术表演由专业的武术队员进行器械、拳术表演,结合武林风的主题曲,从表演的内容形式上也在不断的创新,展现出古老民族体育项目(武术)的魅力,在武术表演者穿着上,也特地的与古老东方文化服装进行设计,有较好的视觉传达效果,体现出武者的外观良好的形象;在运动员出场时,一些穿着时尚的表演者,他们多以舞蹈为主进行表演,有穿着艳丽女表演者的唯美舞姿,也有男士街舞的阳刚,娱乐包装具有国际的时尚感,调动了运动员比赛的情绪,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也为比赛现场营造出热烈的氛围。

  根据调查的结果数据显示出(见表 4.1),观众对于“武林风”赛场表演持有非常好态度为 36.25%,持有比较好 47.70%,持有一般态度 11.45%,认为比较差的为 4.6%,数据说明大多数的现场观众认为“武林风”赛场的表演节目比较好,赛场的表演节目符合观众的现代审美观,使得他们在观看比赛时,享受到了古老武术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他们在赛场中不仅能观看到散打运动员的激烈搏击对抗,而同时能够以一种娱乐轻松的心态,观看到精彩的武文化表演,让观众体会到武文化的博大精深,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虽然仍有一部分观众持有一般态度占有11.45%,还有小部分人认为比较差4.6%,这也充分说明“武林风”赛场表演还有待于加强,但也看到有 36.25%的人认为赛场表演非常好,略低于观众对于赛场表演文化中比较好这个层面,体现出“武林风”在今后的赛场节目安排及质量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的空间。

  4.2.1.2“武林风”赛场音乐文化

  1) 赛场音乐风格

  “武林风”作为以武术为题材的职业体育赛事,并以电视栏目的形式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音乐的装扮自然少不了,它能够为 “武林风”赛事点燃赛场上的激情。在“武林风”背景音乐则采用多以国内外名曲为主,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出场时,将音乐选择与该运动员本民族优秀音乐作为背景,如内蒙古散打名将巴特尔参加比赛时,音乐采用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族风情音乐出场,伴随蒙古族的舞蹈,衬托出运动员的身份,又不缺少雅韵。在 2014 年“武林风”走进香港站的比赛中,中国香港籍运动员出场时,音乐则采取粤语版的《男儿当志强》等经典歌曲。在赛场音乐风格上面,“武林风”做到了经典与流行曲目的统一,在音乐类型的播放时机上面也做到了恰到好处。

  2) 赛场音乐插播时间

  “武林风”赛场音乐的播放时间段,均被设置在赛事开场、运动员出场、每局比赛结束间歇时间段。“武林风”主题曲《豪情在天》开场,从主题曲的音乐效果来讲,可以在赛事开场时,振奋人们精神;待主持人介绍完参赛运动员的个人资料后,赛场音乐则会配合运动员出场响起,音乐的时间长度大概有一分半钟左右,在此时间段上的音乐主要与赛场表演相结合,在几位表演者的护送下,运动员登上擂台;运动员总共要打满三局,每局结束间歇一分钟,在间歇的这一分钟里,由青春靓丽的武林宝贝登上赛场,为观众举起局数牌,武林宝贝则会随音乐围绕赛场进行走秀,在这一分钟里也会使观众从刚结束激烈比赛,得到短暂的视觉与听觉上放松,让观众觉得不枯燥无味,不只是单纯观看搏击比赛。“武林风”把音乐播放的时间,仅与赛场文化进行融合,让赛场的精神文化,在音乐价值中得到体现。

  3) 赛场音乐作用

  “武林风”力行创新,克服各种困难,将中国武术搏击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当前流行文化进行融合,赛场中的音乐就是“武林风”创新点之一,它没有一味模仿其他职业体育赛场中音乐的特点,而是将传统与现代音乐配合运动员在出场时等一些赛场中特定的部分进行播放,虽然有些音乐的曲目以尘封许久,但是经过“武林风”赛场上的播放后,又成为了一种特定的精神文化,音乐的价值和作用也再次得到提升。它不仅能够让现场热情的气氛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且也可以让观众在视觉上得以享受。在公开场所,演奏优雅流畅的舞蹈音乐;可以使现场人们的身心均处于音乐的艺术氛围之内,为沟通情感交流信息提供条件。①让人们获得到职业体育中的娱乐文化价值,不仅可以使观众在“武林风”的赛场中看到精彩的武术散打对抗比赛,还能够听到不同文化的音乐,在对于观众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2.1.3“武林风”赛场互动文化

  1)主持人与观众互动文化

  “武林风”主持人是由郭晨东先生担任整场比赛的主持工作,从武林风开办以来,郭晨东一直为武林风进行现场主持,他语言简练幽默,表达清晰,精干的业务能力,表现出他深厚的专业素养,迅速成为国内深受观众朋友喜爱的体育娱乐节目主持人。对于武林风这档以武术文化为基础的职业体育赛事,主持人的工作非常重要,优秀的赛场主持人能够结合赛场周边情况与观众做好互动,调动现场观众的气氛,观众热情的调动,也可激发出运动员步入赛场内的兴奋性,很多国内外优秀散打选手,来到武林风参加比赛,认为观众很热情,这就使得主持人成为调配、控制、衔接赛场上各个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依据 “武林风”主持人与观众互动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出,认为“非常好”占据62.21%,位居评价信息的首位;认为“比较好”占据37.79%,居于评价信息第二位;说明武林风主持人在赛场上与观众互动已经达到非常娴熟的阶段,证明“武林风”主持人在赛场上的各个环节非常了解,赛前主持筹备工作做的比较细致,体现出主持人对于工作认真的态度。

  2) 赛场解说互动文化

  解说员作为观众的“眼睛”,向观众传达比赛中的信息,帮助观众分析比赛的局势。“武林风”比赛现场首席解说评论员由全国着名体育赛事解说专家宋玉杰先生担任。宋先生加盟武林风赛事后,为武林风与国际顶尖搏击赛事接轨,增添了一定的实力,他曾被中央电视台应邀参加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武术、跆拳道等项目的解说工作,有着丰富的体育赛事的解说经验。宋玉杰先生在解说“武林风”比赛时,对于每一位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和赛场上技战术使用,分析的具体到位,通俗易懂,并且根据场上运动员的表现,语言表达清晰明了,这也就使得公众对于散打这项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使观众在比赛的技术层面上观看素养,有所提高,现场的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让人们真正感受搏击赛事带来的精神文化享受,沐浴到体育搏击赛场上刺激,为武林风赛事文化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知名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2.1.4 “武林风”赛场公益文化

  1) 弘扬武术精神文化

  武术的技击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武术文化的完整体系, 其中的精神文化是武术的深层内涵体现。①武林风之所以迅速成为国内顶级的职业体育赛事,其自身发展以尊重实际的原则,在对于武术搏击文化不断的推陈出新,创意发展,体现出武术精神文化敢于挑战的风范,它结合大众体育娱乐文化口味,从平民百姓中打造出一代武林英雄,让拥有梦想的武术者登上武林风的赛场,展示自己的技艺,运动员通过在武林风擂台上技术层次的不断成长,以及为梦想努力拼搏场景,可以让人们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武术精神文化的魅力。而为了更大范围弘扬这种武术精神文化,并言简意赅的展现给大家,武林风工作人员特意在每位运动员走入赛场之前,播放一段运动员个人秀的视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武林风”运动员一龙,视频中主要讲述他求学、练功、修行、感悟等场景,并注入一定的故事情节,这就使得视频的内容不单调空洞,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娱乐作用,也让观众看到,一位平凡的武术人追求梦想不断超越的精神,这是对武术精神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 感恩社会互助文化

  “十年磨一剑。”武林风赛事从稚嫩到成熟,从平庸到强大,励精图治打造中国武术能与世界顶级武林高手对抗的平台,如今它已成为家喻户晓知名体育赛事,扬名世界的“武林风”,并没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以及回报社会责任。在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武林风”运用自身的优势,举行了第三届中欧环球拳王争霸赛作为抗震义演,并联合多家企业在比赛现场举行了“慈善联盟爱心大行动”,将现场募捐到所有款项,在比赛结束后,全部移交到河南省红十字会。此外 “武林风”赛事走进河南南阳比赛时,举行了“义卖捐款-情系雅安活动”,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扬。由于“武林风”知名度不断攀升,观众现场观看比赛,不仅是在享受比赛过程,更看到到“武林风”在国家出现危难时刻,奉献自己爱心善举,为人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也极大体现了武术精神文化的精髓。

  4.2.2 “武林风”赛场文化中制度层面状况

  对于制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来加以阐释。广义的制度文化不仅包括正式的制度文化,还包括非正式的制度文化及其二者的实施机制。正式的制度文化是一种公开的、强制性的规范体系,是内含在法律、政策、章程、准则、规则和纪律之中的文化形态的集合体。狭义的制度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价值信念、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等意识观念或文化形态。①“武林风”赛场中的制度文化,是有序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赛场中的文化环节,就会出现纰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制度体系的完备,则会让赛场中的各部门协调工作,依据法文制度有力实施运作。

  4.2.2.1 “武林风”赛场竞赛规则文化

  1) 竞赛规则的创新

  比赛规则的合理制定是保证运动员切身利益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比赛公平正义,评判比赛胜负结果的法律依据。武林风与传统散打锦标赛技术使用规则相比较,有着明显实质性的不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观赏性,增加运动员对抗的实力,更具体的展现运动员的技术格斗能力。为了让观众可以直截了当的看出哪位选手的打法压迫性更强,进攻是否更积极,2009 年“武林风”决定把赛制从之前的得分制改成了扣分制,扣分制在比赛中运用,每局比赛满分为 10 分,在一局比赛中,只有被强读(被强制读秒)是扣两分,如果在比赛中,出现了被明显重击后,而没有被强读的情况,仅仅身体摇晃不稳的只扣除一分,除此之外,在对抗过程中,如果出现非常明显的侵人犯规,总裁判长会告诉各边裁扣除相应分数。如在比赛中出现平局,则加赛一局,就要看哪位选手在赛场上谁更主动进攻,打击有效次数更多获取比赛胜利,制度文化的创新,对参赛选手提出了更大的考验,也能让更多的人体会搏击比赛精彩。

  2) 场裁执法规则统一

  为了适应“武林风”与世界自由搏击接轨,“武林风”场上裁判员在比赛规则的手势上,也做了相应调整,裁判员进行集中学习研究使用世界自由搏击通用的比赛手势,在对比赛中的“开始”、“停”及“被强制读秒”等口令上均统一使用英文,这样也就有利于世界各国运动员,在比赛中听懂裁判员的指令,更能够突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舞台的一大标志,体现出我国运动员与世界各国武林高手对抗,获得更大的公平性。从这一点变化,让我们看到,“武林风”经过 10 年的发展,渴望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决心,只有敢于不断的创新,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被人们所认同。

  3) 技术使用规则统一

  “武林风”举行“环球拳王争霸赛”在世界搏击领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中国运动员只要连赢 3 场比赛,就可以被授予中国勇士称号,随武林风征战全球与世界各国选手一决高下,为国争光。在竞赛的过程中,不管是习练泰拳、还是散打、空手道等搏击项目,均采用统一最具有代表性的站立式格斗WLF技术规则进行比赛。为了使运动员更简单明了交流比赛,增加比赛激烈的对抗性,将主动近身摔法技术特点取消,其目的就是保证中外运动员比赛时的公平性。从这一点看出,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不再是保守状态,害怕输了比赛,丢了面子的问题,体现出中国散打运动员自身技术上的自信,更加从容同国外运动员对抗,而不是像以往的比赛规则,运动员可以使用搂抱进行消极比赛。只有在技术层面规则进行了统一,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华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理念。

  4.2.2.2 “武林风”赛场组织制度文化

  1) 运动员赛场对阵编排

  全球功夫盛典是“武林风”于年终进行的总决赛,运动员通过比赛的胜负情况及在各大搏击对抗赛事中的战绩情况,决定是否能够入选到年终的比赛,通常入选的名额只有 8 名选手,赛制采用淘汰制,并分为上半区和下半区。也就说一名运动员经过一个晚上 3 轮比赛的厮杀,才能拿到年终总冠军的荣誉,这对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等更各个方面都是严峻的考验。“武林风”之所以,推出这种赛制制度文化目的,首先是为了该赛事能够吸引更大的观众的注意力,更大范围的推广“武林风”的知名度,也能够让运动员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加深对抗过程的精彩程度,激发运动员战术智力因素的超长发挥。

  2)裁判员赛场职责

  武林风赛场整体裁判员由 8 人构成,分别为总裁判长 1 人、副裁判长 1 人、记录员 1 人、边裁 3 人、场裁 2 人。裁判员作为竞赛过程的法官,具有监督赛场上整个过程,任务艰巨,为确保比赛顺利进行,裁判员必须认真履行“武林风”

  赛事赋予的职责,坚守裁判制度,公正执法,判断好比赛结果的状况。尤其是像武林风这样的职业开放性比赛,存在的风险很高,在裁判员职责文化中,就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环境下裁判员注意品质,不能因为思想不集中,马虎了任何一个环节。在“武林风”运行十年的过程中,无出现一例重大伤亡事件,这说明裁判员监控整场比赛的业务能力较强,恪守铭记自己的裁判员职责。

  3) 教练员赛场职责

  比赛过程中教练员作为运动员的“指挥官”,应该从运动员实际情况出发,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安全保护的措施做好监控,明确运动员近期训练、比赛状况,运动员在近几天比赛中是否出现连续受重击的情况,如果发现运动员赛前不适合参加比赛的异常举动,应该提前与武林风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让运动员退出比赛。赛前一定检查好运动员的护具、服装是否完备。在竞赛过程中为运动员做出合理的技战术部署,要集中全部精力关注比赛现场,注意观察运动员竞赛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应遵守“武林风”赛事的各项规则条例。通过访谈带队参加武林风比赛的教练员得知,运动员没有护头、护胸的保护,出现被 KO 的场景很多,教练员通常比场上的运动员还紧张,他们不简单的只是渴望比赛的胜利,而更多是担忧自己队员人身安全问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使我们能够看到“武林风”教练员职责文化是对运动员的情况要有准确了解,保障运动员的切身利益。

  4) 其他现场工作人员职责

  “武林风”之所以能够名扬海外,是与它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密不可分。通过调查发现,一些现场幕后的策划制作成员、比赛录制人员、摄像师、灯光音响师对待工作上极其认真负责,正是这种拥有超强的执行力和团队凝聚力,铸就了武林风十年的辉煌,也为武林风不断的超越、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武林风作为商业性质的比赛,赛事策划工作是成功举办比赛的核心关键层,负责整个赛事的运行规划职责,起到了攻坚作用;摄像师人员主要职责为现场全方位将赛场情况,录制下来,保证整场比赛画面的清晰流畅;灯光音响师,负责现场娱乐文化工作,与赛场表演、主持人出场、运动出场及现场比赛等环节做好灯光和音乐的相互之间的配合职责;录制人员将整场比赛的视频进行剪切、修复等整理工作后,最后将视频的完美效果呈献给全国观众。职责明确是武林风不断能够备受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个团队中每一个单独个体,都将自己专业技术发挥到最佳状态,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展现的淋淋尽致,大家集思广益,不断突出武林风新异亮点,更展现出武林风赛场中其他现场工作人员过硬的工作素质。

  4.2.3 “武林风”赛场文化中行为层面状况

  赛场中的行为文化,则是参与到整个赛场环境中人们受意识支配下,产生行为动作。赛场中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运动员与裁判员之间,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运动员与观众之间,在整个赛场中所表现出来的礼仪行为文化。裁判员在赛场中公正执法的行为表现情况;教练员在赛场中指导行为极其对待处理运动员场上行为的方式;观众作为赛场文化中间参与者,在观看行为上的礼仪遵守状况,这些都是构成赛场行为文化的主要因素。

  4.2.3.1 “武林风”运动员武德行为文化

  比赛场上,运动员则作为主体的参赛者,他们所展现的不仅仅是高超技能,而更是高尚的武德性,规范化的抱拳礼使人们能够理解到习武者宽厚待人,尊重对手的道德修养。①在激烈的对抗过程中,运动员运用娴熟的技术击打对方,甚至重拳、重腿击倒对手,但在比赛结束之后,双方都已平和的心态对待胜负结果,并相互持有抱拳礼后离场。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形成的优良作风,也将带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尊敬师长、有礼有节的行为,形成运动员独具内涵的武德文化。

  1) 运动员对抱拳礼认识态度

  抱拳礼标志着武术中一种礼节行为,也能够衡量出武者的高尚的品德行为。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参赛运动员对于抱拳认识有 21 人认为有必要,占据84.00%.这说明运动员对于武德的认识的态度,比较乐观,他们认为在赛场中实施抱拳礼,不仅仅是尊重对手、裁判员、教练员、观众等,更体现出运动员自身的高尚行为道德意识,以及对这个项目的尊重。另外有 4 人持有一般的态度,占据 16.00%.这说明有小部分运动员对于武德认识处于模糊的状态,对这种抱拳礼内涵理解模糊的态度,说明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对于运动员武德教育不够规范,缺乏抱拳礼行为执行力度。

  2) 运动员入场时抱拳礼状况

  在双方运动员走进比赛场时,首先应该先向自己的教练行抱拳礼,以表示对教练多年来的辛勤培养及尊重。然后进入到擂台上向裁判席和场上裁判敬礼,以表示对武林长者的尊重和公正的裁判,再次向对手敬礼,以表示能够有幸在场上进行切磋技艺相互学习,这是一套运动员基本的比赛入场的礼数。

  根据场上运动员入场时,常发生的礼节问题,设定了“规范行礼”、“偶尔忘记”和“从不行礼”,三个问题,从运动员实施抱拳礼节的对象上分为对方选手、裁判员、观众、教练员四个方面。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达到规范向对手行抱拳礼的有 18 人,占 72%,偶尔忘记行礼的 7 人,占 28%,从未行礼的没有;在向裁判员规范行抱拳礼有25人,达到了100%;向观众规范行礼25人,占100%;向教练员规范行礼有 12 人,占 48%,偶尔忘记行礼有 5 人,占 20%,从不行礼有8 人,占 32%.数据说明,运动员上场时对裁判员、观众实施抱拳礼的情况达到了100%,处于较好的状态。但是,在向对手规范行礼中只有72%,分析原因运动员因初次参加武林风赛事,相对心里过于紧张造成,有 28%的运动员,在向对手行礼时,产生了偶尔忘记的行为。在向教练员行礼这个层面上,达到规范的只有48%,偶尔忘记行礼有 20%,从不行礼有 32%,说明运动员进入比赛时,对教练员行礼的意识淡薄,也能够看出在日常训练中,对于礼仪行为不够系统的进行完成,整体礼数规范有一定的缺失性。

  3)运动员技术水平及无意犯规时礼仪状况

  无意犯规是指:在对抗竞赛过程中,双方运动员由于比赛的激烈对抗,技术动作使用不当无意间伤害到对方的禁击部位,所造成犯规。武德素养较高的运动员在赛场上遇到这方面的问题,通常会主动进行抱拳礼进行道歉,体现出一种真诚向对方表达歉意的行为。

  通过调查数据图表显示说明,“武林风”参赛运动员在竞赛过程出现无意犯规时,表现出的行为有 56%的选手能够做到立刻规范行抱拳礼向对手表示歉意;有 28%的运动员以鞠躬或在带裁判员警告犯规后,与对方碰手示意表示致歉;还有 16%的运动员,从不进行抱拳礼的致歉。需要注意的是只有 56%的运动员实施规范的抱拳礼行为,出现此类情况,说明运动员赛场中在出现无意犯规时,规范的礼节动作不够统一,进行实施统一标准规范化的礼仪动作行为还有待于加强。

  “武林风”运动场地面积相对较小,主要目的是鼓励积极主动进攻,对运动员技术要求更加细腻,抗击打的能力更强。在每一场的比赛中,运动员不再像以往参加散打比赛那样,只是小鞭腿加拳法一味抢分。参加“武林风”比赛运动员要拥有全面的技术,尤其是重拳、重腿的组合。例如,中华英雄“王洪祥”在比赛中,常以重拳、重腿击打对手,他的每一场比赛观众都座无虚席,在王洪祥保持不败战绩被打破后,他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紧接选择生平遇到最大对手伊朗搏击名将侯赛因进行比赛,在竞赛过程中,王洪祥展现出自己的技术水平,但侯赛因也表现出名将的风范,比赛打的十分焦灼,但在观众热情加油助威声,王洪祥最后挑战了自我,略胜一筹,战胜了这位散打重量级老将侯赛因。王洪祥不仅拥有过硬的技术,还有他在赛场上礼仪行为更让观众折服。通过观摩王洪祥每一场比赛视频发现,赛场中实施礼仪行为非常规范。

  4)比赛结束实施抱拳礼状况

  “武林风”赛制设置是每场比赛打满三局,比赛结束,运动员应当与自己的对手、裁判、观众、教练实施礼仪动作,以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依据参赛运动员比赛结束时实施礼仪行为调查状况看出,在运动员礼仪行为这个层面,做的不是很好。其中能够向对手规范行礼有10人,占 40%;偶尔忘记行礼 9 人,占 36%;从不行礼 6 人,占 24%.说明在比赛结束时,参赛运动员与对手相互之间进行实施礼仪行为意识淡薄,通过比赛录像发现,很多运动员在比赛结束,经常出现一些运动员因为比赛发挥不想理或比赛太过兴奋,而忽视与对手行抱拳礼。在向观众和裁判员实施礼节的情况,相比较而言较好,但也出现有些运动员偶尔忘记的行为。通过对教练员的礼节的数据显示出,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与教练员从不实施礼节,教练员作为运动员的培养者,从训练到生活都是运动员成才的关键,在实施赛场礼节时,应该主动与对手教练和自己的教练行抱拳礼,表达对教练员尊敬,因此,这也应该让我们看到比赛结束时运动员实施礼节行为的缺陷。反而观之,在武林风举办的中外搏击对抗赛中,一些国外运动员对于礼节的实施就非常到位,无论成绩是好是差,主动与对手及对方教练员进行行礼,拥抱等进行示意友好。

  4.2.3.2 “武林风”裁判员赛场行为文化

  1) 裁判员执法素质完善

  “武林风”裁判员执法技术等级均在国家一级以上,执裁经验丰富,有部分裁判已经具备国际级水平。他们从业余散打比赛到职业武术搏击赛场,通过不断的历练,丰富自身执法素质行为的形成。通过访谈了解到,“武林风” 定期组织裁判员到泰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进行学习培训,丰富裁判员的执法行为。“武林风”通过走出国门,与 WBC 世界拳击理事会等一些知名体育赛事组织进行交流合作,扩大自身影响力,这就使得裁判员执法素质要不断自我提高,满足武林风赛事工作需要。因此,增加裁判员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也就非常重要,这是裁判员获得提升素质的最佳途径。

  2) 处理有争议比赛的方式

  任何的体育赛事,比赛的结果对于运动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取得名次上的关系,而更是对运动员通过自身努力,技术成绩水平的评定。如果在赛场中经常遇到运动员对裁判员判罚结果有争议,就会导致运动员与裁判员出现摩擦,也会造成运动员对于比赛结果的不服气,影响到裁判员公正执法的形象。

  通对过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遇到有争议的比赛结果情况数据调查显示出,经常遇到为 0%,偶尔遇到 16%,从未遇到 84%,这说明武林风裁判员在赛场执法过程中,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裁判员的自身业务平水较高,严格执法及公正地评判行为,使得武林风被更多的人所青睐。对 16%出现偶尔遇到有争议时情况处理的方式,16%的裁判员选择移交总裁判组,由总裁判组进行复查核实给出,公正的结果,对于这种处理方式的行为,保证运动员切身利益。

  3) 裁判员赛场礼仪

  赛场中裁判员礼仪行为,更是突出赛场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他们是具备高尚武德修养和从事裁判执法者,赛场上良好的礼仪行为,更能彰显出武术大家的风范。通过观摩视频,裁判员每一场比赛的开始、结束都进行实施规范的礼节动作,他们在赛场上的表现,是对武术中礼仪行为更好的继承和传播。裁判员这种良好的赛场礼仪行为,对于武林风来讲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更能够让武林风在日后的发展,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而让武林风赛场文化质量得到巨大提升。

  4.2.3.3 “武林风”教练员赛场行为文化

  1) 赛前指导行为

  赛前准备阶段作为获取比赛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教练员如何让自己的队员在比赛前夕,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至关重要。赛前教练员发挥指导才能和智慧,使运动员消除一些赛前消极的状态,有利于运动员临场技术的发挥。通过调查教练员在比赛前所采用的指导方式,大多数教练员会根据运动员的个人情况及特点做出相应的策略,但主要采取激励和心理暗示的方式,对运动员进行赛前的疏导,帮助运动员调节赛前状态。很多运动员来到武林风赛场中,受到灯光、音乐、观众等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这与他们平日里参加较多的业余散打比赛有所不同,会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显现出,教练员在赛前的指导行为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2) 赛中指导行为

  当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台下的教练员则会细心观看场上运动员比赛状况,受台上运动员比赛激励行为的带动,教练员也会在台下不停的大声提醒自己的队员,做好防守等言语上不文明的指导行为。调查看出,有些教练员在台下这中“慷慨激昂”式的指导行为,与武林风赛场文化发展需求极不相符合。如果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表现的较为出色时,教练员则会对运动员进行适度的表扬,也有些教练员会不做回应,担心表扬会使运动员放松警惕性。而在运动员出现表现状态不佳时,教练员采用更多的是耐心帮助分析的指导方式,帮助运动员在比赛局间休息期间做出重要简短的分析,提醒运动员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运用技战术,如何的扬长避短,打好比赛。在赛中指导行为上能够清晰的看出,教练员经常会出现不良的大声喧哗式的口语指导行为,在赛场下自造出不和谐的因素,影响赛场行为环境,在日后需要进行改正。而在赛中对待队员的表现上则看出,较为合理的赛场行为指导。

  3) 赛后指导行为

  在比赛结束后,教练员对待胜负保持比较理智的态度,在对赛后运动员身上更多的是体现出人文关怀的行为。很多运动员在获取比赛的胜利后,会出现比较自满的情绪,这是极度影响运动员成长的不利因素之一,教练员更多则是运用教育及批评指正的方式,让运动员从胜利的喜悦心情中走出来,清楚的看到自己不足之处,分析比赛中自我表现情况。运动员因比赛失利,而表现出沮丧的情绪时,教练员更多是选择从安慰和鼓励指导方式,对于运动员进行心里疏导,使运动员正确认识胜负观念,并且帮助运动员合理的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有利于运动员树立自信心。依据调查表明,教练在赛后的指导行为表现出较好的状况,教练员对运动员更多人文关怀方式,体现出一名负责任教练员的优秀品质。通过观摩比赛,还发现教练员的礼仪行为实施方面表现良好,每当比赛结束时,礼仪行为较高的运动员就会跑到对方教练员的身边,实施抱拳礼,教练员也会主动随之还礼,教练员与对方教练员也会主动进行友好的实施礼节,这是教练员武德礼仪行为意识较高的体现,为赛场中礼仪行为起到了教化的作用。

  4.2.3.4 “武林风”观众赛场行为文化

  观众是赛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观众的赛场行为是衡量赛场文化高低标尺,在现场观看比赛观众,由于受到赛场环境各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来一系列行为,包括观众的观赛意识行为、观众为参赛运动员喝彩的行为方式及观众对待赛场文明的行为态度,这些因素的产生,构成了观众赛场行为的现象。

  1) 观众观赛的动机意识行为

  武林风赛事经过漫长的运行发展,知名度的不断攀升,这使得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到“武林风”参加比赛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体育搏击明星,例如从百姓擂台一路过关斩将打出民间功夫第一人的“中华英雄”王洪祥,成为了众多观众心目中的英雄,正是因为王洪祥出现,让更多的观众时刻关注武林风赛事,也见证了王洪祥一步步的成长的历程,这也是百姓为什么喜爱武林风的原因之一。

  通过调查发现,观众参与观赛的动机意识,主要是本人热爱武术搏击运动,其次是给自己喜爱的武术搏击运动员加油助威,亲临现场目睹他们的风采,占有主要的动机行为因素。在赛场中观众支持的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差强人意时,观众能够理智的接受运动员的表现行为,在王洪祥参加武林风的第 30 场比赛时,意外遭受到被对手 KO 倒地,现场所有的观众屏住呼吸,随后立即发出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之前从未败绩的民间功夫高手。赛后观众依然没有因为这场比赛的失利,而失去对他的喜爱和关注,反而更加真诚通过各种方式发去了问候和祝福。从这里也可以清楚的看出,运动员的个人魅力,可以增加观众对于武术文化魅力的感染,提升自身的观赛意识行为。

  2) 观众喝彩的意识行为状况

  掌声是为赛场增添人文关怀的重要意识表现行为。观众发出的热烈掌声喝彩对运动员、裁判员等有一种良好的激励作用。反之如果出现了,一味的“倒喝彩”的现象,就会大大影响赛场文化氛围。有学者评价只有懂得规则,选择恰当的比赛时机进行鼓掌,才是真正的专业观众,让我们看到观众熟悉比赛规则是对喝彩意识行为准确把握的前提条件之一。

  通过对武林风观众对竞赛规则的理解程度的调查得出,有 148 人对竞赛规则不熟悉,占 56.49%,这说明技术规则不理解势必会在观赛的喝彩意识行为上,产生不利的影响。有 65 人对竞赛规则较为理解,占 24.81%,体现出这部分人对竞赛规则有着处于模糊的状况,但有一定提升他们熟悉比赛规则的空间。只有 49 人对竞赛规则很了解,占 18.7%,说明这部分观众对于武术搏击规则研究深入。在观摩比赛视频中发现,观众的掌声往往送给胜利方的居多,特别是在武林风举行环球拳王争霸赛中,掌声喝彩送给最多的是中方选手获胜者,对于国外运动员相对较少,这与当前“武林风”赛场文化发展极不相协调。

  3) 观众赛场环保意识行为状况当今,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人们物质文明得到极大丰富,在文明行为上,大多数的人环保是意识要靠道德观念和社会舆论来维护。2014 年巴西世界杯足球比赛的现场,日本队首场遭遇到了失利,但赛后的日本球迷并没有因沮丧的心情,而忘记将自己身边的垃圾、废弃物品捡起,丢尽环保箱,这一幕被国外的媒体拍到,爆出高度评价日本球迷是最好的球迷。从这一点让我们看到观众良好的环保意识,超过了比赛最后的胜负的巨大意义。

  在调查“武林风”观众在比赛结束时如何处理身边的垃圾方式,有 77.09%的观众选择将身边的垃圾丢尽垃圾箱或带离场外。15.90%的观众选择如果身边有垃圾箱,会将进行处理,如果身边的没有则会将垃圾留在原地。只有少数 8.01%的人选择不会处理身边的垃圾。显示出部分观众有较好的环保意识,但是还是有部分观众在环保行为上有待于加强。

  4.2.3.5 赛场保洁人员工作质量

  良好的场(馆)环境可以让观众舒适的观看比赛,让运动员有较好的比赛状态。在对赛场卫生环境做调查得出,有 30.91%的观众对赛场环境表示满意,有60.69%的人持有一般的态度,8.4%的人表示不满意。以上的数据表明观众对于赛场环境的结果,持有一般的态度最多,这就说明武林风赛事举办前夕,赛场的保洁人员的工作质量还有待于加强,特别是在观众看台的座椅上,要做好赛前的清理工作,不能因为看台区是普通席位,而忽略的工作细节,让观众在良好环境下观看比赛,有利于赛场软环境文化的提升。

  4.2.4 “武林风”赛场文化中物质层面状况

  人类要在环境中生存,必须依赖于物质性的生活资料,衣、食、住、行,无一可缺。人类不同于动物,不是以自身的条件去适应自然,而是以自身的力量去改造自然,这就需要各种物质性的生产资料。否则,人并不比动物强多少,甚至更为软弱。所以,物质文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最主要的文化形态①。研究表明,影响运动员水平发挥主要因素分别是,时差、海拔、温度等外面因素。其次,还有训练条件、赛场场地、赛场设备等内部因素。因此,在“武林风”的赛场物质文化中,运动员、裁判员的装备问题是否完善,能否保障比赛的正常需要,比赛现场物质基础性设施的优良,能够较为客观反应出赛场硬件文化的状况。

  4.2.4.1 “武林风”运动员装备文化

  搏击运动员的装备主要包括比赛的服装和护具。由于武术运动对抗性很强,双方运动员直接身体接触,技术动作形式多样化,如果没有好的装备作为保护,会对运动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比赛服装是体现一位运动员的外观形象,服装的舒适度,也利于运动员竞赛水平的发挥,但如果服装的设计不符合搏击的运动形式,那么就会给运动员带来负面的影响。

  通过调查“武林风”运动员对比赛服装装备态度表现出,有 72%人认为满意,表示服装的穿着舒适,不影响比赛;有 28%的人持有一般的态度。笔者认为大部分的运动员对服装的舒适度表示满意,但武林风作为中国武术的职业赛事品牌,在服装的设计上还存在些偏差,男子运动员的比赛短裤,女子运动员比赛服装,在图案和款型上还需要进行巧妙的构思创新,体现出我们民族体育的特色,不能一味模仿国外搏击赛事运动员服装。在比赛护具方面,由于赛事规定只配备统一的拳套、护挡两件护具,护具质量标准严格按照职业赛事要求进行统一配备。

  4.2.4.2“武林风”裁判员装备文化

  裁判员装备包括裁判服装、手套和劝告牌、警告牌、读秒牌、计时器、铜铃器、计分器等裁判工作必有的装备。武林风裁判员的服装由赛事组统一配备,裁判员服装设计上衣为黑色短袖,短袖正面左胸上面绣有武林风赛事的标志,下身为黑色长裤,黑色代表严肃,也表示着裁判员严格执法的形象,但从武术文化的理念来看,在服装的设计款式上,还是缺乏武术传统的元素,不具新意。从装备完善的程度来看,裁判员对工作装备配备的要求,已经达到保障工作需要。这也能够让我们看出,武林风对于裁判员工作的重视。

  4.2.4.3 “武林风”观众的服装道具文化

  观众助威使用的道具和所穿着的服饰,体现出赛场物质文化良好的外在形象,他们展示不单纯是对于比赛的追求,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体育文化形式。在武林风赛场中观众服装和走进赛场使用的道具,基本上是由单位和自己配备,通过观研究发现“武林风”观众在选择助威道具上更多使用的是旗帜和标语,在旗帜的选择上面大多数观众会手拿国旗或者手举自己喜欢的运动员的海报画像。在武林风举行中外运动员的比赛时,这些道具成为观众加油助威的方式,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4.2.4.4 “武林风”运动场地的布局文化

  武术搏击运动场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擂台”,在很早,民间就有“打擂台”一说。经过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要,搏击职业赛事擂台选用是带有围绳型,场地面积为7米长X7米宽的方形擂台,与传统业余散打锦标赛的擂台相比略小一些,其目的是为了促使双方运动员在赛场上主动进攻,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在场地规格上均按照国际搏击比赛的要求进行外观的包装和配置,依据现场的观众席位要求,并符合赛事传播的要求进行运动场地合理摆放,使观众可以依据自己购买票的席位,全方位观看到精彩比赛。“武林风”围绕运动场地精心布局设计理念和外观包装,与国外一些知名体育搏击职业赛事有异曲同工之处,体现出武林风不断发展,富有活力的文化新气派。

  4.2.4.5 “武林风”灯光的设置文化

  在大型的职业体育赛事中,灯光设置能够给比赛现场画面增加美感。武林风把灯光开启运行设置,放在每次比赛开始阶段,配合武林风表演者和歌曲的动感进行投射,在赛场正前方,运动员入场准备进入比赛场时的路程设计为玻璃透明型 T 台,两侧均摆放者 360 度旋转的灯光设备,为运动员和主持人的出场,制造出了具有时尚潮流的动感,现场的歌曲播放灯光随音乐节奏进行滚动的投射出绚丽的视觉效果,给赛场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现场四周的最高点也设了投射灯光,在比赛的表演完成之后,四周高处灯光会投射到运动场地,形成主持人独立感。

  在运动员出场口,正对观众席位有一个较大的 LED 显示屏幕,用于武林风赛事的标志符号及每位运动员的个人资料介绍进行投放,让现场的观众更清楚的了解每位运动员的背景资料,在比赛开始时,四周的灯光分别熄灭后,擂台上方的一个环绕整个比赛场地四方形的灯光圈体物会打开,这是专为运动员比赛设计,做到避免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又不失掉对于赛场整体画面的良好效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