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传统武术的困境与竞技武术的尴尬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20 共5550字
摘要

  自古以来的大部分时期,武术就只有少部分人所有,民间习武一直被统治者严厉禁止,一些人不得不转入地下进行练习。在艰苦寂寞的环境下,通过长期的磨练强大自己;在中国农耕文明社会背景下,形成了独有的封建宗法制,武术仅在门内相授,还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思想给武术的普及带来了阻碍。但也不乏有门内人士挑战其他门派的功夫,并讲究武林规矩,摆下擂台较量,如若被打败,有志者必是返回山中苦修十数年后再来一见高低,一颗不服输的心,在武术大成的孤独路上走了太长。

  反观现代武术竞赛套路的比赛,在一千多个运动员的比赛场馆内,场上外来观众很少,主动花钱来一睹为快的更是寥寥无几,此刻去揣测武术运动员的心理,没有观众潮涌般的掌声,他是略显孤独的,还不说他平时的训练,“十年磨一剑”,按照现代武术的套路要求,一个个动作的反复练习、雕琢,连接动作通过长期的协调来实现有节奏的展现,努力达到高、难、美、新的效果,可想而知他们须排除一些杂念,积极的投入到日常的训练中。现在很多学者也开始对武术竞赛套路的开展持不同看法,认为它脱离了武术的本质功能技击,成了图人前美观的花架子,“花拳入门,错了一生”,传统武术者也不待见,以致这批现代武术运动员不上不下尴尬的独活着。

  1 总观武术的孤独大背景

  1.1 轻武禁武与宗法的影响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我国历来重文,羞耻短后,动有好汉不当兵之语。”本身包含着极大个性内容,而又必然走向倡导竞争和普遍的尚武精神的武术活动,自然也就不会被提倡和鼓励。据王鸿鹏统计,从武则天诏令设置“武举”的长安二年到清末废置的 1200 年间的百余名武状元中,只有郭子仪一人以“武举高等”记入史册。这些通过“武举”上来的武状元,也几乎无用武之地。唐代诗人赵嘏发出:“太宗皇帝真长策,常使英雄入彀”的感慨,实质上是统治者慑于“武臣造反”,收天下雄才为己所用或闲置不用罢了。历代一向都禁止在民间习武,虽然统治者在战时也有加强练武,但他们所提倡的是武备之“武”,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实行的强兵政策,不是发展到现在的武术。古代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文人不屑于为武术著书立说;民间武术人士缺乏立文字的能力,主要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武术。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是宗法。宗法制是从氏族制下的血缘关系与祖先崇拜发展起来的,武术不可避免地深深打上了宗法的印迹,宗法结构不可避免的有一种外向相斥的倾向,在有限的空间内,本宗族的张扬,必然就是另一宗族的压抑[1]1-14.武术一般都在宗族内传播,为避免外人习得,还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因为一旦女子嫁出去后,可能会把本门功夫带向夫家。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各流派平行地保持着独自的风格,世代相传。

  1.2 武术中的隐忍要求

  纵观古今有成就者,无一不是经过一番磨炼。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如此。梁启超说过,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好学校,而这种启示也可以引申至中华武术精神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武林高手都是隐忍和坚强的,而他们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一番磨炼才能成就他们一生修为。《吴越春秋》所载善剑的越女自云“: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带有秘密性几乎是中国武术所有流派传习的共同特征。程大力老师曾拜某著名武术家为师,在早晨和晚上师兄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拳,都是在无人的树林中进行,为的就是不让别人旁观[2]27-28,不少武林高手正是因为在体味孤独的过程中,日渐形成完善的武术技术。戳脚翻子吴斌楼晚年卧床不起后,支撑着尚能活动的躯干,传授用戳脚对付戳脚的本门精华“对九下”.他还计划着病愈后传授“双撑子”.谁知病情突变,吴斌楼很快就去世了。这“双撑子”恐怕也没有传下来。终其他孤独的一生练就了一身武艺,为了维护“绝技”,到最后遭到失传的厄运。

  学艺就是求道,艺之至境即道之所在。为了追求这种境界,有天资的人也须付出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况且艺无止境,即便在同一境界内,也必有高低深浅之分。因此,穷一人毕生之力,也永远探讨不尽拳理拳技,只能悟透和掌握其中的一小部分。大凡成为武林高手的人,多从幼年起即悉心学习武功,其所从必为名师,名师督责必为严苛。所以有关武术的种种观念,诸如坚强意识、防卫意识、孤独意识等等,很早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儿。同时,学习武艺,除了开始一个阶段由师父传授以外,越往后练就越要靠自己动脑筋。苦练到暗劲以后,几乎完全凭自己的悟性和毅力去摸索。年长日久,习武者自会养成隐忍的习惯。

  2 孤独的武者

  2.1 内省

  武林中人大多气质内向,性格孤独。他们习惯于内省的思维方式,而且行事独特,与常人总有些不同之处,甚至格格不入。从常理讲,习武者的精神世界应当是十分充实的,但他们似乎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的灵魂深处几乎始终是孤独的、寂寞的。

  他们又总是被某种似有若无的失落感困扰着,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常常是带着某种遗憾离开了人世。由于练功经历和武术水平的差异,武林高手们不仅同-般不会武术的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就是同那些武术水平较低的人之间也比较缺乏共同语言。

  在同一水平层次的高手们之间,由于胜负意识、门派之见等诸多因素,彼此开诚布公地交流练功心得的机会也是极少的。武林高手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钻研武技,他们以练武为事业,视武技如生命。

  武术练到高级阶段,一定要讲究顺应自然,这就首先要求习武者心地虚静,一片空明,无牵无挂,无执无碍,不为任何世俗尘念所扰。久而久之,不少武术家就逐渐养成了冲淡乎和的气质,他们把世间的富贵利禄看得不是太重,于个人的荣辱浮沉也并不总是放在心上,与世少争,与人少争。内省形成于武术所特有的练功方式,孤独则形成千万习武者对武术的专注和献身精神,同时也与武林中特殊的人际关系有关。自古以来,无数次擂台比武、高手之间的打斗和各门派之间的较量,大都是这种争胜心理的反映。直到晚清时期,八卦掌名师董海川与形意拳名师郭云深还在北京举行了一场持续三天的大比武,最后打成平手,议决形意、八卦合为一门。中国武术界历来门派观念极重,畛域分明。

  即使在同一门派之内,师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未必总是处于那么融洽。真正的武林高手,都是从内省和孤独的苦水里浸泡出来的。他们为了武术,几乎可以舍弃人生的任何享受。

  2.2 节欲

  “天下功夫出少林”.千百年来,少林武术以其刚劲威猛等称雄中国武林,少林寺首先是一个宗教组织,传承佛法是当然的首要任务,教规规定五戒就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固然这些戒定可能并非因少林有武术而设定,但我相信武术能在少林寺这块沃土上成相当的气候,这些清规戒律是有一定助力的,练就了少林童子功、少林硬功等独有的功法,形成了武学的至高境界。中国武林素有“北宗少林,男尊武当”的说法,武当派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武当作为道教的圣地,武当的拳术以柔为主,武当人士也注重清心寡欲,固精培元,能够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与道教宣扬的理念相吻合。

  中国武林英雄荣誉与性的绝对不相容,习武者禁欲节欲要求本于“宝精”原则。《水浒传》中,从上到下,几乎清一色是不近女色也不结婚的铁石心肠的好汉。金庸名著《笑傲江湖》中,武林第一高手是练“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而要练“葵花宝典”,又必须阉割净身。其素材,应是取自清代著名武术家董海川的事迹。董海川那种事,即便在古代也绝无仅有。然而一定程度的节欲,仍然是每一个习武者和每一个希求健康的人必须遵循的。经常练武的人一般都很精瘦,长久的打拳必定会消耗掉身上多余的脂肪,练至骨硬,拳脚如钢铁般。为保持精力,夫妻生活越来越少,势必夫妻关系不会很好,也少了些时间陪家人朋友,为执着于自己练功,孤独的在俯仰呼吸间注入能量。

  2.3 武林高手的寂寞

  清初著名学者颜元(1635-1704)是一位难得的文武全才。他提倡实学,反刘生言,开创了颜(元)李(塨)学派。他又精通技击,内功深厚,曾在数招之内击败商水大侠李子青.他名满天下,交游南北,晚年却留下了这样一首诗:宇宙无知己,唯有地天通。须臾隔亦愧,自矢日兢兢.对他来说,宇宙之大,竟然找不到一个知己,只有与天地互通灵犀,片刻无隔,矢志奋进不懈,才能感受到心灵上的一点自我慰藉。颜元在临终前半年写下了“立心高明,俯仰一切”八个字,这大概也是不少武林高手们暮年心境的反映。唐人商适诗云“: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但却正是那些“谁人不识”的名人,倒是比常人有着更多无法排遭的孤独。那些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们又何尝不是如此?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写到一位独孤大侠,他仗剑纵横南北,战无不胜。

  最后,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到一个能与他较量的对手了,他成了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剑”.但是,他从此也厌倦了人生,埋剑隐居,最终孤独地死在一个荒凉的山洞里。这位独孤大侠虽然是文学家虚构的人物,但他没有对手的寂寞却不全是作家凭空杜撰。中国人习惯于拱手为礼,避免与他人手部接触,西方人多握手,近距离接触,这应该就是经过长期形成的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典型的武术文化表现出了谦恭、谨慎等个性色彩,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交手即与人为战。

  3 传统武术的困境

  自马良新武术推广开始,武术出现了近现代武术与传统武术之分,政府为迎合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的特点,也着重打造创新竞技武术,2008 年武术申奥的失败,给了官员们极大的打击,人们的目光又投向了传统武术,在各地区及全国举办一系列传统武术赛事,传统武术实践的两难尴尬表现在近两年的传统武术比赛中。如果不通过比赛形式,就无法体现传统武术的水平,而一旦采用比赛的方式,那么就必须有统一的竞赛规则、规范的技术和评定的标准,而这样传统武术又走入竞技武术.传统拳种注定要一直遵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才得以不失真。传统武术实践的尴尬,正合传统武术家们的固守思想,最后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习练以本门功夫为主,因此,传统武术家们在门内必定长期钻研,比较少的跟外界接触,不常得到众人们的掌声和追捧,可以想象他们的孤独和寂寞。

  传统武术技术具有封闭性。在中国古代,通常各门各派不会轻易或主动把自己长时间总结积累的实践经验传授给他人。即使切磋技艺也只是检验自己技术的实效性,而很少“推心置腹”的交流。传统武术深奥的理论、特殊的传承方式和丰富的文化背景构成了其神秘性特征,武术的神秘性对其本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口传”的传承模式更是不断塑造着传统武术的神秘。现在有些传统武术门户之见、宗派主义依然存在。中国武术本属于文化而高于体育,从整个武术文化体系来看,传统民间武术并不适于体育竞赛。程大力老师以前讲课时感慨道:“一些老拳师在去世后,后人大多将他们遗留的东西一一丢弃或变卖。”可想而知,在他们生前习练的武术,并不太受家人的待见,这期间孤独感油然而生。

  4 竞技武术的尴尬

  竞技武术比赛场上,寥寥无几的观者中均为直接利益群体,或许有极个别的铁杆爱好者。与世界杯相比,落差巨大,在这喧闹的休闲之都中竟无人问津孤独的武术。实在令武术工作者心寒,孤独的武术与其他国粹相比,无人问津,被人遗忘。面对国粹的这般境遇,国人难道不心寒吗?竞技武术的发展却始终不尽人意。专业运动队面对统一的难度动作、面对不断出现的运动损伤、面对不断扩大的长拳化趋势、面对日益科技化的训练手段、面对逐渐失去武术特征的技巧化倍感困惑。教练员没有创新的动力,失去与社会的联系,成为孤独的群体。他们只是在体工队围墙中制造标准条件。标准化的专业训练使武术套路技术体系日趋狭小,运动员所能表现的武术技术屈指可数。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在围墙中失去了广泛的社会根基、文化根基,逐渐显现出明显的资源匮乏,动力不足,武术能提供给社会成员的竞赛、娱乐、健身的品种越来越少,自身的文化含量越来越低,社会的认可程度越来越差.

  文化性可以表述为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外延的特性。

  竞技武术的体育性强,而文化性弱,或者说竞技武术是体育化的武术。竞技武术作为体育化的武术形态,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我是一名观众,我只需看一个运动员的表演,或看一场比赛就可以知晓竞技武术,所以如今的武术比赛早没有了“观者如云”的辉煌,在喧嚣的城市中,武术比赛只能默默地在一个“孤岛”上孤独地悄然进行。武术难以进入中国的青少年群体,原因之一还在于武术功能的分化.武术套路完全强调武术的演练技术,缺乏防身的实用技术;武术散打则过多地强调实战对抗,缺乏道德教育,加上动作的简化及规则的限制,失去了武术中基本的弓、马、仆、虚、歇等标志着中国武术的基本符号,所以散打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项目推广进奥运会,似乎说不过去。过分地强调演练使武术成为舞蹈,失去了对青少年群体的吸引力,而过多地强化格斗对抗,又使学校与家长担心会引起打架事件,这样使竞技武术陷入了尴尬的局面,却只能孤独的存活着。

  5 结语

  人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长大成人。武术这一中国传统的文化形态,从一开始注定就是孤独的,在大环境下,统治者压制民间习武,人们不得不转入地下秘密进行。农耕文明的中国在宗法制下决定了武术只会在一定范围内传播。然而,武术作为一身体活动形式,练习者必须放弃很多世俗的欲望,通过各种方式来专注于武术的提高。当达到一定的境界时,又苦于没有知己而长叹。竞技武术套路所面临的困境,实质上是武术技击这个核心原则的丧失。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坚定地秉持该原则,摆脱竞技武术套路不能打的尴尬局面,与散打有机结合,进入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鸿鹏,等。中国历代武状元[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28.
  [2]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3] 陆 草。 中国武术 [M].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127-128.
  [4]赵国庆,等。中国武术史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11-126.
  [5]《颜习斋先生传》,载《颜元集》703 页。
  [6]《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载《颜元集》。
  [7]李印东。武术释义[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