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心理学硕士论文

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03 共1166字

  中文摘要
  
  当前高校课堂普遍存在隐性逃课,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对大学生课堂参与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现状、特点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可以为提高大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提供可参考的对策与措施。

  本研究在苏州地区某大学进行,结合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生命意义感、学习风格以及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的匹配状况对大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

  以课堂观察考察大学生课堂参与的总体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存在“前排—中间效应”。

  (2)大学生中被动参与课堂教学者远远多于主动参与者。

  (3)专业课的学生课堂参与行为比公共课积极。

  以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的课堂参与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

  (2)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在课堂参与三个层面及课堂参与总体水平上,大一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都显着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3)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存在显着的专业差异。总体而言,医科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最高,理工科次之,文科学生课堂参与水平最低。

  (4)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其课堂参与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即生命意义感越高,其课堂参与水平越高。

  (5)学习风格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呈显着性正相关,在五种学习风格类型上,课堂参与度较高的学生比参与度低的学生均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偏好。

  (6)本研究中的教师与学生在五种风格类型上是匹配的,并且这种匹配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是积极的。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参与;生命意义感;学习风格;教学风格  
  
  目 录
  
  1 引 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课堂参与研究进展
  2.3 学生课堂参与结构研究
  2.4 学生课堂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2.5 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基本思路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流程
  
  4 研究一 大学生课堂参与的观察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程序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大学生课堂参与的“前排--中间效应”
  4.3.2 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多是被动参与
  4.3.3 专业课的学生课堂参与行为比公共课积极
  
  5 研究二 大学生课堂参与的问卷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工具
  5.2.3 研究程序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3.1 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分析
  5.3.2 大学生课堂参与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5.3.3 大学生课堂参与与学习风格的关系
  5.3.4 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的匹配与学生课堂参与的关系
  5.4 讨论
  5.4.1 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分析
  5.4.2 大学生课堂参与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5.4.3 大学生课堂参与与学习风格的关系
  5.4.4 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的匹配与学生课堂参与的关系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7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