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会计硕士论文

戴尔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05 共832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戴尔公司会计信息舞弊案论述
【第2部分】 戴尔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绪论
【第3部分】会计舞弊相关理论
【第4部分】戴尔公司会计舞弊案例的描述与分析
【第5部分】戴尔公司的案例对我国防范会计舞弊的启示
【第6部分】戴尔企业内部财务虚假账目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非常快,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就席卷全球,目前就世界范围内对个人电脑的使用已经成为普遍。在众多的公司中戴尔的发展是具有代表性的,戴尔始创于 1984 年,在经过短短 30 年的时间内,戴尔公司就由一个最初只有 2 个人的公司发展为世界 500 强企业,其总裁戴尔则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富翁。戴尔在 2005 年之前的发展是十分快的,那时候的市场一年增长速度只有百分之几个点,但是戴尔的发展速度往往是百分之十几个点,远远超出了市场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戴尔的发展每年都是以30%的增长速度在进行增长,这个增长速度在当时市场是绝无仅有的。因其业绩的快速增长,其股市也被称之为“牛股”,曾经创造出了单股 100 美元的高价。2001 年,戴尔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在市场中每 10 台个人电脑就有最少 1 台是戴尔品牌,甚至其中一半以上有戴尔生产商生产的配件。

  戴尔开拓中国市场是在 1998 年,在当时成立之初,其排名远远落后于其他品牌,但是在其母公司的成功经验支持下,戴尔仅仅用了 10 年时间,其市场增长率就高达 70%,其市场份额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 2003 年,戴尔在中国市场排名从原先名不见经传上升到第二。随着市场发展日益增长,戴尔的发展变得缓慢,在 2005 年开始,戴尔公司的利润率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有显着下降,在美国证监委员会对戴尔进行调查的期间,其利润下降更是一日千丈,在 2007 年第二季度,也就是美国证监委员会对戴尔下达处罚通知的前几年,戴尔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 8.4%,戴尔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履步为艰。

  会计舞弊是会计主体在会计活动中,管理方出于不良动机有意虚构会计信息,或者披露歪曲的财务状况以谋求非法利益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在这一行为中,管理方因为掌握了其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被称之为私有信息,私有信息的存在往往伴随了表达不真实,也就是欺骗与粉饰行为。因此,私有信息成为了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舞弊行为的出现,在当前私有信息大量充斥市场的前提下,私有信息掌握方能够通过粉饰与舞弊来获取大量利益。近些年来,会计舞弊事件频繁发生,使得人们普遍开始关注会计舞弊问题,国内外纷纷揭露了许多大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蒙骗广大投资者的丑闻。从美国的“安然”、“世通”,到我国的“银广夏”、“琼民源”、“红光实业”等,各种形式的造假层出不穷,虚增利润、编造上市前的报表、隐瞒重大事项、伪造银行对账单等各种形式的会计造假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财务舞弊的形式无论如何多样,其核心都表现为损益不实,而损益的真实与否最终关系到相关决策者、上市公司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上市公司债权人等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损益反映得不真实,将对相关者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近年来,对于财务舞弊的打击力度在逐渐增加,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来减少财务舞弊的发生,但是一方面由于公司内部的一些问题,如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另一方面还有外部的因素,诸如制度不健全、法律的不完善、道德的缺失等问题也导致了财务舞弊的问题依旧是很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遏制财务舞弊使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以美国戴尔公司为案例,详细的对戴尔公司会计舞弊的案例进行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会计舞弊对我们来讲并不是十分陌生,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会存在一些企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会计舞弊,当然,会计舞弊仅仅只是一种不健康的经济现象,无论对其如何控制甚至是给予处罚都不能遏制其继续存在,我们必须找出会计舞弊行为的幕后推手,才能有效控制。21 世纪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充满广阔的经济前景与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经济犯罪行为。会计舞弊,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项。此案例是会计舞弊的一种形式,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会计舞弊的防范与治理措施,为迫切需要解救的会计行业问题指明了道路。针对会计行业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内部监管不力、社会舆论监管不力和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国家相关经济部门和高级会计行业的工作人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治理问题。这不仅需要国家、社会的法律舆论协助,同时对相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必不可少。尽管会计舞弊行为猖獗一时,但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法律法规的制约、道德素质的要求等一系列有效的治理与防范措施下,会计行业将在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1.2.2 研究的意义

  会计舞弊从性质上说是属于欺骗行为,其能够引发市场资源配置混乱,将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打乱,导致投资者受到虚假信息误导,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其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让失败者绝望进而出现抢劫、盗窃、破坏公共秩序情况出现。鉴于目前会计舞弊行为的猖獗以及其带来的巨大危害,已引起决策机构、出资人、债权人和广大投资者及社会其他人士的极大关注。因此加强对会计舞弊的防范,已成为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以戴尔公司为例,重塑与加强我国会计行业诚信,改善目前弄虚作假、管理混乱的现状,减少社会经济损失、稳定经济秩序、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会计舞弊己经引起国际理论界极大关注,并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会计舞弊主要是会计主体在会计活动中,故意形成虚假会计信息,或者故意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不法行为。它既发生在上市公司,也发生在非上市公司、非公司制企业,以及非企业的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

  1.3.1 国外研究综述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于会计舞弊情况是最为重视的,在会计舞弊方面,美国为首的国家投入了大量精力对其进行研究。凭借美国先进的理论及其科研力量,其对于会计舞弊的研究十分深入,对其产生原因、过程、手段、表现等等方面都有重大发现,并且在对其识别与监管等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处理经验和成果。

  Kinney 和 McDaniel 认为财务困境的公司的管理层为了掩饰其可能是暂时性的财务困难更有可能舞弊。[1]

  Obeua.S.Persons 以 1974 年至 1981 年违反会计系列公告(ASR)、1982 年至 1991 年违反会计和审计强制公告(AAER)的公司中的 100 家作为对照样本,通过对它们在财务杠杆、资产组成、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回报、规模等几方面的财务指标所作的显着性检验,证明了财务状况恶化是管理当局舞弊的一个重要原因。[2]

  Howe(1999)采用实证的方法证明:管理当局故意违背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公布舞弊性财务报表是当管理当局面临着需要报告比实际业绩更高的会计收益的情况时,管理当局选择的会计政策仍然不能实现其“目标收益”的情况下所采取的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一种必然选择。[3]
  
  Pankaj. Saksena 从实证的角度证明,财务报表舞弊与环境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他的研究中环境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内部因素包括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经营业绩水平、破产的威胁、组织的松散程度、公司规模;外部因素指动荡的环境、所属的行业。

  研究发现,与未舞弊公司相比,舞弊公司的经营业绩较差,受到破产威胁较大,组织的松散程度较低,公司规模较大;舞弊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动荡、不友善、异源的特点,而且某些行业的舞弊的比例相对于其他行业较高。[4]

  由 Bologna,Lindquist and Wells 提出的 GONE 理论,是从行为理论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诱使舞弊发生的原因,即人类的本性和潜在的诚实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会犯罪的基本的和重要的因素。该理论认为诱使舞弊发生的原因有四类:贪婪(Greed)、机会(Opportunity)、需求(Need)和不被发现的预期(Expectation of not being caught)。这四类因素的重要性无法比较;只有当此四类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时。舞弊发生的机会就会最大。[5]

  Dechow 和 Sloan 在分析那些被 SEC 采取强制行动的公司盈余操纵的原因时发现,这些公司盈余操纵最重要的动机是低成本获得外部融资。[6]

  McMullen(1996)发现,财务报告舞弊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的比例低于未舞弊公司,1[7]Beasley 研究发现,对发生财务舞弊的公司从其个别特征上采用匹配样本控制横截面差异,采用逻辑回归模型。研究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加入提高了董事会监督管理层防止财务舞弊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还表明,在降低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方面,董事会的构成比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更为重要。除董事会构成比较重要外,研究还发现,董事会的规模以及外部董事的特征都能显着的影响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8]

  Beasley 和 Carcello 针对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最容易发生舞弊事件的科技、卫生保健、金融服务等三个行业,把发生财务舞弊的公司和非财务舞弊的公司与公司治理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三个行业公司舞弊的方法随行业而不同。在科技行业通常采用收入舞弊,即利用收入确认来操纵利润;而在金融服务行业侵吞资产与资产不当最为常见。就每个行业来说,舞弊公司比非舞弊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都相对弱些。[9]

  总结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1)研究范围十分广阔,研究时间长在会计舞弊问题出现最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对于会计舞弊情况的研究已经有长达 40 多年的研究历史,其研究范围从会计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方面,其主要内容不但涵括了会计舞弊出现的原因、发展因素、影响因素、经济结果方面,还特别是对于如何预防及其处理已经出现的会计舞弊情况更为深入。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每一类的公司其会计舞弊特征都不尽相同,美国在对于不同会计舞弊的特征方面也有极为深入的研究。

  美国以研究大胆着称,在对会计舞弊进行研究的时候,其以最为大胆的假设为前提,在假设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不断研究与深入,因此,其能够在会计舞弊这个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提出众多新颖的观点。国外大部分的会计舞弊研究经验都是从美国开始借鉴,研究结果也是以美国最为充实。根据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关于会计舞弊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基本都领先于我国,这对于我国的会计发展与处理会计舞弊方法提供了一个借鉴机会。

  (2)研究方法创新性强研究方法有多种多样,一般而言都是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研究对策及其预防。但是在国外很多的研究方法都是传统型的规范性研究,该种研究方法能够对以前研究内容进行有效补充与发展以前研究过程中的不足点,从而在新的研究过程中将其有效避免。在对以往研究方法缺点总结后再进行更新研究方法与手段,进而采用实证研究。

  目前国外应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方法是将传统与先进进行结合,以目前基础扎实的理论作为研究指导,再结合每一个不同时期内会计舞弊的具体情况跟所处的不同环境与经济影响,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得出相应研究成果,能够更加具有实用性与指导性。在研究手段方面一般有调研法、实证法、验证法等等,将大部分的证据进行有效搜集、整理、分类,再进行深入研究。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项研究方法被世界范围内学者共同认为是好的方法,但是西方学者以其孜孜不倦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其在研究会计舞弊方面的态度与方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国家学者进行深入学习的。

  (3)结论具有指导性国内外对于会计舞弊方面的研究都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国外对于会计舞弊方面的研究更为深入。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国外学者也发现了很多不足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些部分其都做出了长远规划。在对于会计舞弊研究过程中,其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大量观点。这些观点都是在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市场环境条件下提出的,对于后期的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目前美国对于会计舞弊的识别与监管无疑是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权威性的,这些不同时期的研究及其结果都对于目前成果具有推动作用。

  1.3.2 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度,我国也出现了很多会计舞弊的现象,如何有效避免与处理,是当前我国学者一直思考及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对于会计舞弊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理论性及其实践性都需要进行不断提高。我国学者对会计舞弊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计造假的识别陈亮、王炫从经验分析角度,认为舞弊公司并非无迹可寻,识别舞弊可从外部财务指标、审计风险较大的科目、三大报表的钩稽关系、现金流量表结构、财务指标的异常波动五个角度入手。同时,还从实证角度构建了单因素方差分析识别模型,对 11 个指标与会计舞弊结果进行了单因变量的方差分析。[10]

  娄权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舞弊财务报告的识别模型,结果显示:规模较小和财务状况恶化的企业容易在财务报告中舞弊,而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高科技行业和受保护行业的企业容易舞弊财务报告。[11]

  黄本尧以 2001 年度和 2002 年度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临时披露公告中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的实证考察,发现关联交易广泛地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之中。当然,关联方交易并不就意味着财务报告舞弊;如果关联方交易双1方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取决于公司利润转移的需要。这样,关联方交易就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12]

  (2)会计造假的防范国内很多学者分别从公司治理结构、产权理论、制度安排等不同角度,就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以及提高质量的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强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并非忽视其他因素。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内部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

  陈汉文、刘立国、杜莹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在于缺乏完善、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陈汉文等以“琼民源”为例进行分析,认为琼民源会计舞弊的深层根源在于我国企业改革至今所形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使之具备现代企业的特点是防范会计舞弊、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一条根本性出路,同时还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其他对策: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提高注册会计师服务质量,完善现行法规等。[13]

  阎达五、宋建波认为双元控制主体间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现实中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为此,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的会计控制必须以“协调”作为会计控制的目标,设计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控制思路和方法,并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14]

  薛祖云、黄彤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的某些重要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董、监事会制度在监督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在监事会规模、监事的独立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15]潘琰、辛清泉以契约理论为基础,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分析了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16]

  栾甫贵则探讨了破产企业的治理结构及其会计信息的特点,提出了明确破产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目标、建立全面的破产会计制度规范、构建完整的破产会计信息质量监控体系、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监控破产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思路。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企业中客观存在的两个控制主体,即企业所有者和受托经营者。[17]

  我国学者对会计舞弊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足:

  (1)研究范围限制目前我国对于会计方面的规定是针对上市公司的,对于非上市公司或者小型、微小型企业的会计财务方面是无法获得其财务会计资料的。小型、微小型企业对于财务会计的重视性也不强,甚至很多微小型企业是没有财务会计处理这一部门,更别说是财务会计资料的储存与备份情况了。而中小型企业、微小型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缺少了这一部分材料而研究出来的结论是具有片面性与针对性的,不具有广泛实用性。

  当前我国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借鉴国外先进观念与理念,但是因为语言限制与借鉴国家对于研究成果的保密级别,我们国家无法获得一手的资料,能够获得的资料都是已经“过时”的材料,不具有时代性,无法就当前的市场证券行情与经济影响作出正确判断。而我国学者对于能够研究的会计舞弊资料都是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公开的资料,这些资料并不是在一开始就被公开出来,而是在得出具体结果后才会将监查过程及其处理结果一并进行公布,很多上市企业因为资产庞大或者是领导层对于证券监管部门的有意阻扰,导致整个监查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这就导致很多当时资料因为时间差而无法获得。这就导致了整个研究过程首先,范围窄小,无法适用于所有企业。

  (2)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我国相对于会计舞弊方面的研究是从十多年前的规范性研究转变到当前的实证研究,这一转变过程让我国大部分学者抛弃了对原理论知识的研究。规范性研究主要是偏向理论性研究,首先对于会计舞弊进行征兆确定,然后再根据可识别标志对其进行舞弊预测。实证研究主要是偏向于采用统计推断方式进行研究,其首先是筛选出可以识别的舞弊标志,然后再建立起数量关系。对于实证研究,我国大量的研究基础都是借鉴与国外的研究基础,无法对其进行原则性更改,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更改一小部分或者是不进行改动,这样的研究情况就会导致我国对于这部分的研究缺少创新性。在没有对理论性的东西研究透彻的基础上又开始借鉴国外其他先进模型对我国舞弊情况进行处理,这就导致别人如何发展,我们也如何发展,缺少本土性与创新性,最终得出的结果也是符合别人实际情况,而不是我国的实际情况。

  (3)研究结果差异性大因为我国对于会计舞弊界限的确定、样本选取局限性、研究方法转变速度快、研究指标变换、数据真实性、研究水平限制等等方面不同,我国对于会计舞弊所得出的结果往往都出现不一致,甚至部分结论是相互抵制的,无法为指导企业行为作出贡献。我国对于会计舞弊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还没有达到国外水平,很多的研究都还在处于模仿的阶段,但是对于世界一体化环境下的我国,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借鉴国外先进成果与获得一线资料,为我国的会计舞弊提供更为有利的学术支持。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国内外学者对会计舞弊的识别和防范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为会计监管和未来监管制度变迁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这些研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舞弊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就研究内容来讲,会计舞弊的防范方法和技术基本上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并没有结合本国国情提出有见地的研究成果。第二,就研究方法来讲,该方面的规范研究多于实证研究,尤其是会计舞弊的防范规范研究更多,并且实证研究多借鉴国外研究方法设计和模型。我国证券市场建设和会计规范起步较晚,会计研究所需要的数据难以取得。随着证券市场和会计准则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也不断规范,我国会计学者实证研究逐渐多起来,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第三,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因,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舞弊的防范或治理研究,并没有完全考虑我国特殊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提出的一些建议并非完全有效,而且一些相互矛盾。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依旧是会计学者研究的焦点,但治理措施如何触及问题的实质仍在不断探究之中。总之,国内学者对会计舞弊的研究侧重于规范研究,也涉及一些实证研究,但多借鉴国外模型,有时一些结论并不合理。今后,我国会计学者在借鉴国外成果的同时,多考虑本国具体会计环境。

  1.4 本文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戴尔公司会计舞弊案例进行详尽分析,再结合国内外在会计舞弊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戴尔公司进行会计舞弊的幕后黑手,对分析结果进行深入剖析与解读。力图纠正这些已经存在的恶性问题,减少因为会计舞弊而受到的损失,使经济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有效预防会计舞弊及维护资源合理分配,还经济市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

  在对戴尔公司会计舞弊案例分析的同时,深思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现象进行思考,提出基于我国实际国情的解决对策与建议,并以此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建立起可行性高的法规体系,规范化管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问题,为以后我国出现类似会计舞弊问题沿着正确、稳定、健康路线发展做出铺垫。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首先,本文运用文献检索法总结以前国内外学者的观点,通过对比国内外学者对会计舞弊的研究现状,从而确定自己的所要研究的方向。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归纳会计舞弊的动因、手段、影响因素以及会计舞弊的监管制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并将其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后文进一步的研究做铺垫。其次,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戴尔公司会计舞弊的行为和手段进行剖析。最后,从戴尔公司违反公示、收取回扣以及对储备金进行虚假财务报告等会计舞弊的行为中,得出一些对我国防范会计舞弊的启示。【1】

论文摘要
相关标签:案例分析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