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初中孩子教养探析

来源: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张祎
发布于:2019-04-22 共6786字
  摘要
  
  古往今来,社会给予男性的成就期望远远大于对女性的期望,致使男性在社会中会承担更多的压力,多数父亲为了工作往往会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在以往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研究中,各领域的研究者往往把青少年与母亲链接在一起,研究母亲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却鲜有研究者把关注点放到父亲对青少年的重要影响上。实际上,从 20 世纪 60 年代父亲参与教养研究兴起之后,许多研究都证实了,父亲和母亲均具备对孩子的抚育性,并且和母亲共同参与了许多教养孩子的活动,甚至在一些家庭,父亲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Atkinson 等曾经指出,父亲的角色正从供养者到养育者的角色转变,父亲在生理上和情绪上是能够参与到孩子的教养当中的,父亲能够经常为孩子提供多种形式的情感和身体方面的照顾。
  
  本文从初中生家庭入手研究父亲参与孩子教养的现实情况,了解父亲在观念和行为方面参与孩子教养情况,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研究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因素,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以及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明确了研究方向,将调查对象确定为初中生家庭的父亲,并且证实了研究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初中孩子教养探析
  
  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包括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对问卷结构的阐述。本研究采用描述统计法研究父亲参与教养观念和行为的实际情况,并且采用相关分析和显着性检验研究影响父亲参与孩子教养的影响因素,并从数据中总结结论。
  
  第三部分是父亲参与初中生教养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在中观和宏观影响因素上,家庭支持、夫妻关系、大众传媒和社会支持都和父亲参与教养水平呈正相关,尤其是对父亲参与教养的行为呈正相关;从微观方面来说,孩子的年级与父亲参与教养的水平几乎没有相关性;父亲的文化水平越高、工作越稳定、收入水平越高,其参与孩子教养的水平一般较高;居住地、孩子数量、孩子学习水平与父亲参与生活照料、学业监督、情感表达、间接投入和自我提升方面的教养呈负相关;孩子的性别与父亲参与规则教导、间接投入的教养呈负相关。
  
  第四部分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建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本研究认为,从父亲方面来说,不仅要提高自身素养,还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养效率,并且主动向孩子表达情感;从家庭支持方面来说,夫妻双方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各个成员也要支持父亲的教养行为,形成相互扶持的家庭系统;社会相关部门也应该担负起各自的职责,从互联网的宣传和线下培训课程等方面入手,为父亲参与教养提供可靠支持。
  
  关键词:父亲参与教养,初中生,家庭教育。
  
  Abstract
  
  From time to time, society has given men far more achievement expectation than women.As a result, men has more pressure in society, and most fathers tend to miss their children's growth in order to work. In the study of adolescents’ family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s often linked teens together with their mother, including mothers’ significant impact in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but few researchers focus on fathers’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ir adolescents. In fact, since the 1960s,fathers are involved in breeding researches, and many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many fathers equal to mothers in children’s upbringing, and father and mother are involved in many activities of raising children.Even in some families, father is the primary caregiver. Atkinson once pointed out,the role of the father is changing from a provider to the role of caregiver,and fathers are physically and emotionally involved in their children's upbringing, father can often provide children with a variety of forms of emotion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car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fathers particip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ldren's education,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athers’ idea and behavior in childre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rom macroscopic, mesoscopic and microscopic aspects influencing the fathers’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find the problem and put forward feasibility Suggestion.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summary and the definition of relevant coreconcepts.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existing data,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s clarified. The research object is identified as the fathe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innovation and feasibility of the research are confirmed.
  
  The second part is the research design, mainly including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and the elaboration of questionnaire structur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child rearing in concept and behavior is described.And it also include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fluencing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children's education.
  
  The third part is the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Results show that on the medium influence factors and macro factors, family support,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mass media and social support is involved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level,especial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athers’ parenting behavior; On the micro level, there is litt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ade of children and the level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the higher the father's cultural level, the more stable the job and the higher the income level,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The level of residence,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nd the level of children's learning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life care, academic supervision, emotional expression, indirect input and self-improvement; the gender of the child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the rules of instruction and indirect input.
  
  The fourth part is the suggestion of specific probl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this study suggest that, from the father's side,not only should they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but also improve the education efficiency in a limited time, and actively express their feelings to children;in terms of family support, both husband and wife need to work hard to create a good family atmosphere, and each member of the family should support the father's parenting behavior and form a supportive family system. Social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also shoulder their responsibilities, starting from the Internet publicity and offline training courses,and provide reliable support for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education.
  
  KEYWORDS:   Father Involvemen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Family Education。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习总书记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曾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教”。
  
  可见,在我国,注重家庭教育已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1]在父亲参与教养的研究早期,研究者们主要是将父亲角色和母亲角色进行对比,以此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另一个研究重点是将父亲看作“养家者”来研究父亲在家庭当中扮演的角色。之后便有研究者关注父亲和孩子在现实当中的实际互动以及父亲的实际感受,至此之后,学者们对父亲的研究不再通过母亲即以间接方式开展。70 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妇女就业率和单亲家庭比例的持续增加,以及女权主义者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争论,社会对父亲的角色有了更高的期望:父亲在孩子生活中需要扮演许多重要的角色,如同伴、照顾者、保护者、角色榜样,以及一直延续的道德指引者和经济承担者等等。许多理论研究者也都在强调父亲应该具有养育性的职责。[2]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伴随着社会科学向家庭系统特征的倾斜,父亲不再被看做孤立的存在,而是处在一个和其他家庭成员既直接又间接、既主动又被动的互动网络当中,这便催生了家庭动态系统的观点,学者们开始关注父亲角色在其一生当中的变化发展,诸如夫妻分居、怀孕、离婚、失业等特殊情况下的动态变化,以及父亲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童年期和青少年时期等的重要影响力。[3]直到最近几十年来,父亲在中西方历史上一直扮演着养育儿女的局外人,并没有实质性地参与到孩子教养当中来。
  
  父亲参与教养的研究在学术界开展的四十余年时间里,其结果在美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美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父亲参与教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无论是可视化的行为亦或是隐形的观念,均被不同学者提及并进行了研究,譬如产生较大影响,并且适用范围最广的是 Lamb、Pleck、Charnov 等人于 1985 年和 1987 年提出的父亲参与的三个层面,分别是投入/互动、接近和责任,其包括父亲对孩子直接和间接的互动以及父亲觉察孩子的需要并对其进行满足;其次,学术界认为,父亲参与孩子的教养对孩子、父亲和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另外,许多学者将家庭内外的种种因素融入父亲参与教养的研究中来,研究各种因素对父亲参与教养的不同影响,例如来自母亲的支持、父亲的经济条件和种族等。[1]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不仅在美国,在澳大利亚、瑞典、以色列等国的调查结果均显示,父亲实际参与孩子教养的水平有提高的趋势。而在我国,台湾学者涉足此领域的时间较早,大陆则相对较晚,仅有少量关于父亲参与教养在社会学、心理学、儿童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大部分是对父亲在家庭务工方面承担照顾孩子日常生活和辅导孩子功课等的职责。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中心于 2005 年对长春 360位家有 3 至 13 岁儿童的父母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学校生活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三个方面,父亲的参与度均不够,与母亲相比则更显不足。[2]父亲的角色和职责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迁而有所侧重,社会对于父亲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期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随着文化价值、社会生活和性别角色的衍变而变化。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分工下,父亲只需要负担起养家的工具性角色即被认同,不需与母亲共同分担孩子的照顾者的角色。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嬗变、母亲就业率的增加以及其对家庭事务如何分配的冲击,父亲的角色和职责正在被重新定义。[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在以往的家庭教育研究中,研究者把大部分重点放到了母亲与孩子的链接上,很少有学者专门研究父亲参与孩子教养的实际情况;即便是父亲参与孩子教养的研究,其重点也是儿童时期孩子的父亲,对初中生父亲的关注少之又少。但是,中外的研究结果均证实,父亲是有能力承担孩子的教养的;其次,对初中生来说,父亲作为男性,其自身气质当中竞争能力大和抽象思维强等特点也是他们极为需要的。
  
  所以,本研究立足于初中生家庭的父亲,对其实际参与孩子教养的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因素进行分析,目的为使对父亲参与教养有兴趣的人士看到当今父亲参与教养的现状,包括父亲在参与孩子教养上可圈可点之处和略有不足之处;并且希望能够唤醒父亲的潜能,使其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养中来;进而引起每个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使家庭和社会的每个成员对父亲参与孩子教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2.2 研究意义。
  
  ⑴ 理论意义。

  
  父亲参与孩子教养是家庭教育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国外和台湾、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地区公共政策的制定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在我国大陆地区,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已有人指出父亲参与孩子教养的重要性,并有相关学者探讨父亲对于家庭教育的不可或缺性,但大部分研究将其调查对象聚焦于婴幼儿时期和儿童时期的父亲,很少对初中生家庭的父亲进行研究。
  
  初中阶段是一个转变的过渡期。初中生的成长面临一个心理过渡期,并伴随着身心迅速成长。初中阶段也是每个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欲从依赖父母的心理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并且国外已有相关研究证实,父亲参与孩子教养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父亲自身的成长以及家庭关系的凝聚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研究立足已有研究成果,了解初中生家庭的父亲参与教养的现实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应对策略,以期可以丰富父亲参与孩子教养的研究。
  
  ⑵ 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转变,双薪家庭日益普及,母亲外出工作势必减少其原本担负的家庭责任,父亲在参与孩子教养的职责比重势必要增加。而初中生在生理、认知、情绪等发面发展迅猛,需要家庭成员在其教育问题上增加投入。并且以往的研究已证明父亲在孩子身心发展和社会化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分析父亲在参与初中生教养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期待父亲能够在教育观念上更加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孩子的特点,在教养行为上能够进行多层面的投入,帮助初中生顺利度过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呼吁家庭和社会真正衔接起来,为父亲投入家庭教育、参与孩子的教养提供更为宽松有力的环境。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综述

  1.4.1 父亲参与教养意义的研究现状
  1.4.2 父亲参与教养概念的研究现状
  1.4.3 父亲参与教养内容的研究现状
  1.4.4 父亲参与教养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4.5 父亲参与初中生教养的研究现状
  1.4.6 理论基础.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家庭教育.
  1.5.2 初中生.
  1.5.3 父亲参与教养.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和方法

  2.1.1 研究思路.
  2.1.2 研究方法.
  
  2.2 问卷设计
  2.2.1 问卷基本结构.
  2.2.2 信效度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样本结构

  3.1.1 初中生的基本情况.
  3.1.2 初中生父亲的基本情况
  
  3.2 父亲参与初中生教养的观念
  3.2.1 父亲的角色观
  3.2.2 父亲的儿童观
  3.2.3 父亲的亲子观
  3.2.4 父亲的教子观.
  
  3.3 父亲参与初中生教养的行为.
  3.3.1 父亲参与初中生教养行为的总体情况
  3.3.2 父亲参与初中生生活照料方面的情况
  3.3.3 父亲参与初中生学业监督方面的情况
  3.3.4 父亲参与初中生规则教导方面的情况
  3.3.5 父亲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参与情况
  3.3.6 父亲在间接投入方面的参与情况
  3.3.7 父亲在自我提升方面的参与情况.
  
  3.4 影响父亲参与初中生教养的因素
  3.4.1 影响父亲参与教养观念的因素.
  3.4.2 影响父亲参与教养行为的因素
  
  3.5 研究结果分析
  3.5.1 父亲参与教养观念总体而言相对科学
  3.5.2 父亲参与教养行为总体水平较低,但在规则教导方面参与水平较高
  3.5.3 生活照料总体参与水平较低,但在接送、做饭方面程度高.
  3.5.4 规则教导总体参与水平较高,尤在指导家务方面程度高.
  3.5.5 自我提升总体参与水平低,但在交流经验方面程度高
  
  4 讨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果讨论

  4.1.1 孩子的个人特征
  4.1.2 父亲的人口经济特征.
  4.1.3 家庭内外生态环境的作用.
  
  4.2 改进建议
  4.2.1 父亲自身的努力改观
  4.2.2 家庭成员的共同支持
  4.2.3 社会有关部门的联合推进.

  5 结语

  家庭是我们心灵启航的地方,但如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即:

  焦虑的母爱和冷漠的父爱。家庭当中的母亲为了孩子成才变得患得患失,一手操办了孩子的大小事务,致使父亲在教养孩子过程中无从下手,不断将自己的职责转移到母亲身上,久而久之,父亲在孩子教养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低,母亲变得越来越焦虑,这样周而复始的结果,就是家庭系统天平的倾斜,无法给孩子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

  所以,本研究分析了父亲参与教养的现实情况后发现,父亲参与教养的观念和行为之间是失衡的,教养行为无法匹配科学的观念;之后,本研究对父亲参与教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除了孩子和父亲自身的因素之外,家庭系统和社会支持同样对父亲参与教养产生影响,这便说明,家庭系统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社会的支撑,这也恰好印证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生态系统理论。

  但是,由于统计过程较为繁琐,本研究开展的过程仅依据问卷统计的数据而展开,未加入关于父亲的访谈,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另外,在今后深入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入对父亲的访谈,还可以加入对孩子以及母亲的调查,以此来评价父亲的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张祎. H市初中生家庭父亲参与教养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1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