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纯民办社区图书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16 共716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多元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探讨  
【第一章】社区图书馆的四种发展类型研究绪论 
【第二章】社区图书馆多元化概述 
【第三章】纯公办社区图书馆 
【第四章】公办民助社区图书馆 
【第五章】纯民办社区图书馆 
【第六章】民办公助社区图书馆 
【结语/参考文献】社区图书馆建设路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纯民办社区图书馆

  关于民办图书馆的概念国内外的界定不尽相同。在美国民办图书馆的筹建资金来源多样,个人出资、捐赠、国家财政支持或者股份集资等。[39]国内有学者提出民间图书馆即“非政府力量创办的公益性图书馆”.[40]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不同说法,结合文章划分社区图书馆多元化的标准,文章所指民办图书馆是指筹建资金来源于民间--非政府财政性投入,面向公众开放,所有权归民间所有的图书馆。关于社区图书馆的研究生中,文章不区分私人图书馆、私营图书馆、民间图书馆等相关概念,统称为民办图书馆。民办社区图书馆可以分为纯民办社区图书馆和民办公助社区图书馆两种类型,若如特殊说明,文章所指民办社区图书馆同义与纯民办社区图书馆。

  5.1 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现实条件

  5.1.1 公益文化增多

  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担当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主体的角色,但政府不必然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唯一建设主体。[41]国家财政能力有限,短时间内无法给与图书馆事业较全面的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共图书馆事业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面广,服务对象类型多样,对全社会的文化教育影响深远。作为公共图书馆事业体系的基础和“神经末梢”,社区图书馆建设还未正式纳入公共图书馆事业体系之中,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仅靠政府和国家其它组织机构进行社区图书馆建设容易出现资金力量不足,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因此政府积极广泛吸收民间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特别是社区图书馆的建设。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加入到社区图书馆建设中来,由于民间参与力量规模较大,出现了积极支持“文化火种寻找之旅”,努力发现“感动中国”的民间图书馆人的提案。[42]

  5.1.2 政府鼓励建设

  虽然民办图书馆在国内外广泛存在,但我国民办图书馆的发展之路十分曲折。民国时期民间创办了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图书馆,发展状态良好;建国初期,全方面实习社会主义建设,对民办图书馆实行全部取缔的政策,自此民办图书馆彻底衰落;近些年来国家重视文化事业建设,放宽了政策,允许私人和民间力量创办图书馆。社区文化事业建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引导。在社区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将分权、还权于社会,扶持社会力量“唱主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基层文化事业受到关注,农家书屋作为一个文化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为民办社区图书馆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大环境。《北京市图书馆条例》明确指出要积极鼓励私人兴办图书馆,必要时给予政策优惠,为私人兴办图书馆提供了政策引导和支持。

  5.1.3 基层民众拥护

  民间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社,特别是基层社区图书馆建设颇具现实意义。第一、基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几年才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地方政府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所建,“重建设轻发展”现象普遍存在,“面子工程”的嫌疑很大。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却“名存实亡”,居民的文化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民间力量的加入给社区文化建设带来了新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职能缺失带来的影响。第二、民间力量参与社区图书馆建设,有别于政府的“送文化”活动,是立足于广大民间力量,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种文化”活动。依托民间力量创办社区图书馆好比把文化火种撒在了广袤肥沃的土壤中:资金来源多样,个人捐助、社会团体和组织捐赠;办馆模式多样且“接地气”,民办社区图书馆没有成文的办馆规定,办馆模式灵活,规模大小依据筹建者和当地实际需求而定,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多样化,不必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

  5.2 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纯民办社区图书馆创办类型可分为纯民办非营利性社区图书馆和纯民办盈利性社区图书馆两种类型,其中个体书屋模式和公益组织模式属于非盈利性类型,民营让利模式属于盈利性类型。

  5.2.1 个体书屋模式

  自然人作为个体书屋模式社区图书馆的创办人,多数为退休企事业单位人员、农民、在职者(多为大学毕业生)三种类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受过正规教育或者自学成才,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水平,具备某一方面的特长或者偏爱某一类型的知识,有服务群众的公益之心。此类自然人的年龄普遍在 50 岁以上,相关统计显示退休人员、农民、在职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73、51、50.[43]

  个人创办的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一般由创办者自己担任,经费主要来源于创办者的投资。

  馆址选择受经费的影响很大,很多个体书屋因经费短缺或个人爱好把馆舍安置在居民自己家里,也有一些租用场地的情况,场地面积不会很大,但多数环境清幽,适宜阅读。文献资源来源主要分为自己藏书、社会捐赠和购买方式。办馆方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管理松散随意,但服务内容多种多样,以居民的需求为依托,具有本土化特征,以免费的方式为公共提供服务,切实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读者的普遍称赞。如黑龙江人韩学琴老人创办的“韩家书屋”,举办了很多贴近农村人生活的活动,比如剪纸比赛,生活小技能竞赛,种植养殖知识问答活动等,还有一些唱歌等纯娱乐活动也受到群众喜爱,丰富了农村社区人的文化生活。[44]

  Bunko 是日本私人社区图书馆的一种模式,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1906 年,早期的创办者是跟儿童教育有关的工作人员,由创办者自由经营。Bunko 主要为儿童提供服务,是创办者自己出资构建的,规模大小不一,由创办者的意愿和经济实力决定。Bunko 的馆舍自由度很大,任何适合提供少儿阅读活动的场所都有可能成为其馆舍,比如废弃的学校、热闹的超市、舒适的个人住宅等。根据馆舍所在位置不同,名字也有所差异,建在个人家里的叫做 katei bunko(家庭书屋),建在其他地方的称为 chiiki bunko(社区图书馆)。[45]

  Bunko 作为日本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探索者,为日本的文化事业特别是私人儿童教育事业做出了有益探索。

  哈哈姐的社区图书馆,类似于日本的 Bunko,哈哈姐(非本名)创办的社区图书馆位于北京宣武门东大街,办馆经费自筹,馆舍是租的,一个占地面积 12平方米的特小型图书馆。该图书馆免费向社区公民开放,主要针对儿童。图书馆的布置很别致,大门是青绿色的,室内有儿童绘画,十分温馨充满生气。图书馆创办者介绍说等这种办馆模式成熟后,希望交由社区进行管理,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以期创办更多的免费社区图书馆。[46]

  5.2.2 民营让利模式

  图书馆作为公共物品,如同其他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灯塔效应”,即人人都想享受公共物品带来的便利,但出于个人利益考虑没有人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投资和建设。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图书馆的服务可以只面对特定对象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图书馆界的“灯塔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变,可以通过排他性等技术的运用,为用户提供支付平台和用户密码,确保服务产品的收益,从而极大地刺激企业等盈利性机构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性。[47]

  相对于民办非营利性社区图书馆,民办盈利性社区图书馆的资金来源更为广泛,特别是经营性收入,为图书馆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盈利性这一性质,要求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不断加强宣传吸引读者,因此这类图书馆具有内生性的创新动力。馆舍相对较大,一般是租赁的,管理人员以聘用为主。

  在纯民办盈利性社区图书馆建设中,连锁加盟模式基于其规模大,效益可观,处于重要地位。创始者经过多方考察创建一种经营模式,经过市场考验和多个试点验证获得成功后,这种模式就具备了实行连锁加盟模式的必备条件。加盟店的盈利点集中在办理借阅证、租书和图书销售三个方面。连锁加盟模式向加盟店收取一定的加盟费,对加盟店的成立实行全程辅助和指导,对加盟店的后期运作提供培训服务。

  一角书屋,创办者为刘虎,具有丰富的销售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第一个一角书屋于 2003 年,创办于四川崇州孔子文化广场,获得了很大成功,具有开创性意义。一角书屋的成功可以总结为:(1)图书资料丰富多样,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娱乐等二十多类,数量近万;(2)阅读环境舒适、安静、时尚,提供免费的阅读吧,书香气氛浓厚;(3)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一角书屋的使用花费 50 元办理一张读书卡即可,读书卡类似于会员卡,拥有此卡可享受每天 1 到 3 角的超低价格租借图书,购书也可享受打折优惠。然而探讨一角书屋迅速发展、规模快速翻番的成功秘笈,不得不谈的是其连锁加盟模式。加盟费用根据地区级别设置的,3000 元或者 5000 元,较为合理。[48]郑州“绘本 TAXI”也是采用类似的连锁加盟模式。

  5.2.3 公益组织模式

  纯民办公益性社区图书馆的投资建设主体除了民间个人,“非政府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文全称为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为“NGO”)。NGO 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被视为政府部门一部分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盈利公司或其他法人”.[49]

  NGO在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活动中表现活跃,援建图书馆和捐赠文献资料数量众多,提供支援这服务的次数也十分可观。NGO 捐赠的图书馆一般集中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基层单位,服务对象的选择更倾向于儿童、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内容和方式类型多样,在开展社会教育和促进信息获取公平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下面以立人乡村图书馆和蒲公英乡村图书馆为例进行说明。

  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成立于 2007 年 9 月,办馆理念独特,专注于乡村文化服务,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问题;致力于“立人”,意在为乡村创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教育平台。立人乡村图书馆不依附于任何其他组织,坚持独立办馆,必要时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服务。该公益组织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种社会公益组织捐赠和立人当地合作者出资。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成功发展还依赖于:

  第一、志愿服务机制完善,相较于其他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立人乡村图书馆对志愿者的要求主要侧重于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方面,对学历要求适当放宽。第二、服务内容类型多样,因地制宜,强调本土化特色,有立人读书会、夏令营、冬令营、选修课等,有专人负责将服务内容和方式进行本土化处理,特别重视对本土文化的尊重。[50]

  蒲公英乡村图书馆开办于 2008 年,资金来源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蒲公英图书馆购书书单具有特色,所购少儿图书均由相关权威人士推荐,均为此类图书中的优秀数目。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该组织的乡村图书馆项目成立于 2003,积极通过宣传,募集图书设备和资金,广西等欠发达地区是其主要服务区域。天下溪乡村图书馆的特色在与它的书籍选购和配备。天下溪在购书时强调资金利用的高效,与出版业和书商联系紧密,从库存中挑选适合本馆的精品,低价购买,节省了购书经费。

  5.3 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瓶颈问题

  5.3.1 经费紧张

  由于受资金来源的限制,民办社区图书馆资金来源虽存在多元化途径但具有不稳定性,社区图书馆的持续健康经费难以获得保障。有一部分创办者为了维持图书馆的基本运行,省吃俭用,甚至利用空闲时间捡破烂来补贴家用。我们再赞叹他精神可嘉的同时未免感到一丝心酸,民间力量办馆的艰难也可见一斑。造成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经费紧张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真正的经费紧张,心有余而力不足。即创办者投资创办后,因自身各方面条件限制,虽尽最大努力仍无法筹集更多经费。第二,选择性经费紧张,无心继续投资社区图书馆建设。

  多见于一些公众人物或者企业的慈善活动,一次性投资筹建社区图书馆后便很少问津建后发展情况。因此,社区图书馆必须创新管理方式、延伸服务内容,适当开展一些有偿服务。如开展计算机技能培训、传统手工艺培训班、打印和传真服务以及帮助社区用户学会在网上找工作等。依托社区地理优势,获得相关部门许可,代为缴纳社区用户水、电、通信费用等,为社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多种途径保障图书馆经费。

  5.3.2 管理松散

  纯民办社区图书馆服务方式灵活多样,但其管理松散的问题也体现在其管理的各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一部分是创办者本人,一部分是外聘人员,虽然创办者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些还有很高的文凭,但具有专业背景的寥寥无几;外聘人员的工资水平较低,决定这是一项半公益性活动,很难吸引到专业人士到此进行全职工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决定了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管理缺乏专业指导,随意性强,个人办馆的随意性尤为明显,很多时候都是看心情办事。第二,管理制度,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明确每个个体的职责,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同样一项管理活动的成功开展也依赖于合理的管理制度。很多纯民办社区图书馆存在制度盲区,管理工作的开展过于随意,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服务工作的开展都得过且过地进行,管理过于松散。

  5.3.3 可持续性差

  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主要特色就在于投资建设主体不论民间个人还是民间团体都是属于民间力量范畴,是非政府行为。经过历时的几次跌宕起伏,民间办馆开始复苏。大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对完善,但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几近原始的落后状态。民办社区图书馆大部分集中在经济贫困的乡村,如百草园公益图书馆,援助中西部贫困学生接受教育,援助贫困地区建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大陆民间出资兴办社区图书馆是近几年才陆续出现的,之前多数是海外同胞、华侨、基金会等出资援助贫困地区建设。直接援助经济建设,虽然见效快,但不是长久之计,不如“授人以渔”,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民办社区图书馆的发展除了受经费和管理的制约,关注民办主体的慈善意识也十分重要。相较于公办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主体而言,民办的主体的观念意识尤其是回报社会的慈善意识直接影响到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生死存亡。换言之,“不患不能为,患不为”.

  民办主体慈善意识的觉醒只是一个开始,将慈善意识转化为一种持之有效的行动才是关键。社会个体或团体因为自身原因,如办馆动机不纯、慈善意识不坚定等原因都会直接导致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出现问题。

  5.4 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5.4.1 拓宽经费来源

  经费拮据是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拓宽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经费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民间力量。

  民间个人,比如退休企事业员工、学生、农民等。退休人员时间充裕,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学生充满活力,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易于接受新事物,有空闲时间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工;农民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民间力量,他们人数多,分布广,最了解基层群众文化需求,近年来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能力提高。(2)减少一切可以减少的开支,减少开支等于从侧面增加收入。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图书资料和设备,人员开支都在其次,因此若能有效降低主要经费开支,开源与节流并驾齐驱,定能最大程度解决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经费问题。

  一方面,民间投资建设主体可进行地区联合,形成规模后便于和出版社进行直接联系争取降低图书价格;另一方面纯民办社区图书馆为书店或者出版社提供相应服务如广告宣传、挂名等,争取书店或者出版社以优质低价图书的方式加入到社区图书馆建设中来。

  5.4.2 完善管理制度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政府应“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51]

  民间力量单独建设社区图书馆和者民办公助的建设模式,给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丰富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的同时壮大了社区图书馆建设力量。他们是基于自愿参与此项建设中,从哲学观点分析,能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办馆活动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从目前民办图书馆的发展成效分析,民办社区图书馆为贫困和弱势群体的文化服务做出了一定贡献。2013 年,中共第十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体到社区图书馆,也应响应号召,积极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针对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内部完善和外部引导两个方面进行完善。民间力量应该充分认识到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社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从日常工作的细节入手进行完善。外部力量,如国家政府对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发放管理手册、定期培训等方式进行引导。

  5.4.3 加强可持续发展

  纯民办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纯民办公益性社区图书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间投资创办主体对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态度和认知。纵观国内外纯民办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我们不由惊叹民间力量的伟大,民间力量创办的图书馆至今影响深远。但比较国内外纯民办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启发我们思考国外这种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所在。近代以来,国外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区别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民主制度起步早,因此公民的慈善意识较强,回报国家和社会觉悟相对较高。基于此种结论,第一、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发展经济建设,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通过报纸、电视公益广告加强对各行各业慈善事迹尤其是对图书馆界慈善事迹的宣传,对慈善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通过榜样力量和激励机制启发公民的慈善意识,鼓励他们的慈善行为;第三、宣传、强调民办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和引导民间创办主体克服主客观困难,尽最大努力保障已建馆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