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文化成都建设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19 共6433字
摘要

  1文化成都建设背景

  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确立了“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这五大兴市战略,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实施“立城优城”战略,要“立”好以天府新区为代表的新城,“优”化以中心城区为代表的老城,以新型城镇化为内驱动力,以打造“宜人城市”,塑造宜业、宜商、宜居的竞争优势为根本举措,全面塑造成都的竞争优势,夯实并强化成都发展的科技支撑、文化特色和生态老底,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建设“智慧城市”.那么,如何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智慧”?参照欧盟标准,智慧城市应具有“智慧人群”、“智慧经济”、“智慧管理”、“智慧流动”、“智慧环境”和“智慧生活”六大特征。

  其中,“智慧人群”作为标准之首,要求该城市民众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素养,并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技能不断地学习深化,从而不断获得新知识。因此,成都是否“智慧”,关键在于成都人民是否“智慧”,文化成都是否成形,重点在于成都市民的文化教育。公共图书馆作为市民教育最主要的阵地,要以此为契机,重新定义自身在文化成都建设目标中的角色与功能,全面开展阅读推广,营造城市阅读氛围,切实发挥市民教育阵地作用。

  2文化成都目标下成都市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截至 2012 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 3076 所。

  其中,四川省 188 所,成都市 22 所。全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馆藏量 0.58 本,四川省人均 0.42 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都市人均 1.13 本,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78.17平方米,四川每万人仅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55.44 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都市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 87.35 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见表)。表中其他数据均表明,成都市虽处四川,但其图书馆建设情况总体良好,在西部乃至整个内陆地区,都应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然而,对成都市各级图书馆进行考察,其工作开展和阅读推广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2.1区域分布不均匀,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带和部分老城区

  成都市是典型的环形 - 放射式城市,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呈环状放射式发展。市中心发展成熟,与之相应的文化教育、通信交通设施完善。文化馆、图书馆主要集中在一环以内的中心城区,且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也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带和部分老城区。

  其中,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锦江区图书馆都分布在城市最中心地带,省图新馆距离成都图书馆仅一公里,大馆分布过于集中,资源过度饱和。而以高新区为代表的成都南部、东部地区,图书馆、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数量极少,文化资源建设未能跟上城市发展步伐,新城区的文化设施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

  2.2基层图书馆是阅读推广服务的薄弱环节

  成都图书馆作为市馆,馆舍面积2.198万平方米,馆藏量 201 万册,每年接待读者 150 万人次,是成都市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窗口。同时,成都图书馆还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成都市首批青少年科普教育场馆、成都市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

  总的来说,成都图书馆已成为文化成都的重要地标。然而,在推进社区阅读、提供基层图书馆服务方面,成都市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并不乐观。

  (1) 基层图书馆普及率低。成都市区共有 95 个街道办事处,1598 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办图书馆71所,普及率 74.7%;社区图书馆 454 所,普及率仅28.4%.大部分社区还没有建立图书馆。成都市区常住人口 1635 万,各级图书馆 547 所,平均每 2.99 万人拥有一所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国际图联规定的每五万人应拥有一所图书馆的标准,但与深圳平均每 1.5万人拥有一所图书馆、罗湖区每 0.86 万人拥有一所图书馆的水平仍有差距,有待进一步扩大基层图书馆的覆盖范围和提高基层图书馆普及率。

  (2) 基层图书馆利用率低。考察成都市部分社区图书馆,就社区图书馆问题对居民展开调查。其中,70%的人没有听说过社区图书馆,而 30%中知晓社区图书馆的,到馆阅读人数也不足 50%.多数读者表示,社区图书馆书籍数量少,更新慢,没有他们需要的书籍;且服务环境差,图书馆大多建在社区活动室一角,仅以书架为主,阅览区域狭小,多充斥着麻将棋牌等娱乐噪音,不能让人静心阅读。

  2.3推广宣传不到位,读者“三过图书馆而不入”

  首先,读者不来图书馆。相比读书,市民更喜欢麻将棋牌等娱乐放松方式,阅读已渐渐淡出生活圈子。因此,成都市图书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改善市民阅读缺失的现状,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吸引他们到图书馆来而非整日“埋首故麻将”.其次,读者不看图书馆的书。在计算机网络化普及的今天,读者更倾向于快速准确的网络阅读、方便个性的移动阅读,更有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的视听阅读席卷而来。

  尽管成都 80%以上的图书馆都配备电子阅览室,普及宽带无线上网,大可满足随技术改变而变化了的读者需求。但图书馆并没有将自身提供的强大资源和多功能服务向读者宣传推广,大量文献资源被闲置成为废纸一堆,新配置的多种电子阅览设备被闲置,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2.4缺乏有效合作,阅读推广仅靠图书馆“孤掌难鸣”

  考察国内外阅读推广的优秀案例,大多是图书馆与政府机关、出版机构、书店、民间组织、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共同开展阅读推广。反观成都市阅读推广工作,更多的是图书馆孤军奋战。

  活动经费仅靠政府拨款支持,没有利用社会资源拓宽筹资渠道,推广活动往往因后期经费难以到位而半路夭折。所谓“孤掌难鸣”,全民阅读推广是一个社会问题,仅靠公共图书馆一己之力,阅读推广工作鲜有成效,很难实现“文化成都”的战略目标。

  2.5 缺乏专业人士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指导

  传统阅读下降,“浅阅读”盛行。随着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浅阅读”主导读者阅读方式,整个社会正面临着国民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降的威胁,亟需专业人员指导阅读。但目前一是缺乏开展阅读推广的专职部门,很多图书馆只是临时抽调人员组成阅读推广小组,突击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活动结束后依旧回到原工作岗位,没有将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常规基础服务。二是图书馆员业务素质和能力偏低。图书馆员是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图书馆效能的发挥。

  但图书馆工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很难吸引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者前来就职,尤其是具有图书馆学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现有的图书馆员大多文化素质偏低,没有能力组织和策划优质阅读推广活动,更谈不上对阅读推广活动的指导。

  2.6 缺乏阅读推广的制度保障和有效评价机制

  成都市虽以构建“文化成都”为兴市战略,但并未出台相应的政策条例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也没有建立有效的阅读推广工作评价机制。在现有的图书馆综合评价体系中,鲜有对阅读推广进行评估。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仅包含书刊宣传、阅读指导和课外阅读兴趣辅导活动举办次数等指标,对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作要求,且以四年为周期进行评估定级,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大打折扣,不利于反映图书馆的真实运作情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