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环境对儿童情绪的影响研究结果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2-27 共9118字

  2.4 对研究结果的理论分析。

  2.4.1"亲密性"对儿童情绪识别、理解和调控的预测作用。

  亲密性和儿童情绪管理呈正相关,也就是说亲密性越好,儿童的情绪管理越强,具体表现在亲密性对儿童情绪识别、理解和调控具有预测作用。家庭环境中的"亲密性"维度是衡量家人之间彼此亲近,愉快且和谐相处的指标,在对儿童家庭环境的研究中,"亲密性"衡量的是儿童与家长之间是否存在彼此亲近,和谐愉快的生活状态。儿童和家长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得益于儿童早年与父母形成的依恋关系。

  依恋最早由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认为,依恋是亲密关系中相互交往的一种典型形式,是家庭中父母和儿童之间情绪氛围的一种反应。从儿童出生开始,就强烈的影响着儿童和父母的人际交往,它是个人对最亲近的人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联系,并且突出体现在亲子关系上。广义上的依恋不仅仅来自亲子之间,也不局限于婴儿时期,张春兴(1992)认为"依恋是人际情感上身为接近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恋人、朋友都存在依恋关系。狭义的依恋指婴儿与第一照看人之间形成的情感联结,不管依恋在广义和狭义上的区别如何,依恋关系的特征都是一致的,一是提供安全感和和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充满信心的迎接挑战的前提,二是依恋对象起着"安全基地"的作用,是人们面对压力、焦虑的避风港。Ainsworth(1979)也将依恋分为三类:(1)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2)回避型依恋(avoid ant-attachment)。(3)矛盾-抵抗型依恋(ambivalent-resistantattachment)1990 年,有学者提出依恋的第四种类型,即混乱型依恋或不安全-解体型依恋(disorganized attachment)后面三种依恋统称为不安全依恋。

  ① 安全性依恋能促进儿童对情绪的识别和理解。

  父母对儿童的情感和语言的交流是儿童识别和理解情绪的重要来源,这只有在安全型依恋当中,才能够顺利形成。换句话说,儿童与主要依恋对象如果能形成积极的互动,那么学习如何识别情绪就变得十分容易。Cassidy 认为不同的依恋关系可能会影响儿童对情绪经验的组织和洞察。有研究表明,在孩子五岁时,母亲如果能够与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中讨论某个情绪,那么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个情绪。其他的相关研究也证明安全型依恋对 6 岁儿童识别混合情绪等更高级别的情绪具有预测作用,非安全性依恋的儿童则相反,Fuendeling在其研究中发现,依恋焦虑和回避得分较低的儿童,其情绪认识能力较差。也有学者的研究发现父母和儿童的个体差异与儿童的情绪理解存在相关。

  在儿童理解消极情绪的过程中(尤其是理解悲伤情绪的能力),安全型依恋起着巨大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对儿童理解悲伤情绪,控制悲伤情绪具有预测作用。Saarni 曾经有个这样的推测,她认为儿童可以通过照顾者的支持和分享获得更多的情绪体验。这个观点被 Thompson 所证实,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主要照顾者(指父母)对儿童的协助与榜样作用对儿童情绪识别和理解能力有很大的相关。Eisenberg 和 Fabes(1992)的研究同样得出了这样的结果,成人的榜样作用对于儿童面对同伴攻击时的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行为有显著的效果。基于这样的结论,Dunn & Brown(1991)建议成人应当更多的与儿童探讨情绪问题,让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体验不同情绪下出现的语言表达,儿童会在成人的榜样作用以及情绪分享下,习得对不同情绪表现的认识,尤其是对消极情绪的认识和理解。

  ② 儿童在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中学会情绪调控。

  在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的过程中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依恋对象--也就是父母。Bowlby 等心理学家认为,在儿时形成的依恋将对个体以后的社会适应、情绪调节等产生深远影响,安全依恋的个体在今后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能力1) 依恋对象是儿童情绪的"外部组织者"个体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情绪调节能力还十分有限,需要得到依恋对象的保护与支持,所以依恋对象实则成为了儿童情绪管理的"外部组织者".

  Thompson 提出作为年幼儿童的父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各种方式,包括强化、树立榜样、语言说明等来指导儿童的情绪调控的经验。Calkins 的观点与Thompson 相似,他也认为儿童的依恋对象对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在于依恋对象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

  儿童在于依恋对象的互动中学习在何种情况下表达何种情绪,以及以什么样的速度转变情绪而这种交互作用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例如,当一个孩子因为恐惧而啜泣时,家长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刻过去安慰孩子,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当自己无法应对某种情绪时,家长可以帮助自己调节这种情绪,至此孩子完成了一次情绪表达的练习,当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境时,儿童就能够很快的调配自己的情绪。再如,当孩子情绪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得到家长的注意,导致儿童的情绪变得非常极端时,家长才去安慰他,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孩子由于急切需要大人的安慰,会快速压缩情绪变化的时间,换句话说孩子以后会选择立刻变得烦躁,失去控制,因为只有这种强烈的情绪波动,才能快速吸引家长的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得到强化,而这种被强化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一定是良好的,也有可能是极端的,正如同刚才的例子。所以家长作为儿童情绪调节的"外部组织者"对儿童情绪变化的处理方式、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依恋对象能提供身体和情感的安全依赖。

  Bowlby 认为依恋对象能够为儿童提供身体上和情感上的安全依赖,主要作用表现在:第一,对于任何个体而言,无论出于人生的何种时期,都需要向依恋对象寻求亲近,当依恋对象离开时会出现分离焦虑。第二,依恋对象为个体提供了安全的避难所,当婴儿被消极情绪包围时,就会自然的寻求依恋对象的保护,从而获得身心的安宁。第三,依恋为个体提供了安全的体验基地,婴儿可以在这个安全的体验基地中认知、探索这个世界,发展自己的人格和能力。总而言之,依恋对象是个体情感调节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儿童来说,依恋对象的出现会带来安全和快乐,但当依恋对象离开后,儿童则会失望,在这种不停的分离重聚过程中,抚养者对儿童情绪调控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儿童在与依恋对象的交互当中体验到自己的某些克服不了的情绪是可以通过依恋对象的帮助来克服的,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可以通过某些途径来降低自身的不良情绪,例如,当婴儿因为依恋对象分离出现焦虑时,他们发现转移注意力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身上,可以暂时的缓解焦虑,于是婴儿就学会了调控焦虑的方法。可以说,儿童与依恋对象分离重聚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儿童情绪调节技能的发展。

  3)安全性依恋是导致情绪调节策略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Cassidy 认为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差异受儿童依恋质量的影响,儿童处理消极情绪的经验与来自父母降低沮丧的反馈方式相关。不同依恋类型儿童的父母在敏感性和控制方式上存在差别。对于与儿童建构了安全型依恋的父母来说,他们对儿童情绪的敏感性也相对较高,能够正确或者全面的获知孩子的想法以及其情绪表达出来的真正含义,并且能够给与及时有效的回应及干预措施,相对应的,安全依恋的儿童在遇到情绪问题时倾向于采取积极的调节策略。Nachmias 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了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能更多的使用情感分享、社会参照等行为策略,回避或逃离问题等也发生的较少。

  亲子间的安全依恋本身就是一种先天的情绪调节策略,并且它的研究证明了亲子依恋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而且能影响儿童学习情绪管理的策略。在处于不熟悉的情境时,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的儿童通过与依恋对象公开交流消极情绪或寻求安慰的行为呈现出有效的社会情绪调节策略。相反,非安全依恋的儿童表现出无效的情绪调节方式,因为非安全依恋的父母敏感性相对较低,对儿童的想法不能很好地理解,对待儿童情绪变化的反应也是非常迟钝的,所以多表现出忽近忽远的态度,父母的这种反应使得孩子在情绪上也很不稳定,他们大多因为没有得到母亲的认可或者理解而十分难过,因此在不熟悉的情境中多使用回避或者逃离等消极调节策略。回避型儿童和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比较薄弱,因为此类儿童的母亲大多对于孩子的情绪不是很敏感,或者在孩子面前非常没有耐心,所以孩子和母亲之间的感情不是非常亲密,有研究表明,回避型儿童在遭遇情绪问题时可能更少的使用父母引导的策略,他们会更多的选择非社会性策略,比如自我平息、自我分心等。另外,父母对儿童的控制性也会影响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有研究发现被父母过度情感控制的儿童多使用压力愤怒等情绪调节策略,并逃避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有国外学者曾经做过一项关于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会向自己的父母请求帮助的实验,发现与父母建立安全性依恋的儿童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很少请求父母的帮助,但是也会很乐于接受父母的帮助,相反的是非安全性依赖的儿童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就会请求父母的帮助,并且和安全性依恋的儿童相比,会更多的表现出挫折感和无能归因,并且在遭遇挫折时更多的是选择自我平息的策略,因此可以看出安全性依恋影响着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

  因此,构建健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对于儿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一个家庭的情绪气氛是积极的、有反应的,那么儿童能够感受到的情绪氛围也是积极的、有反应的,儿童可以自由的表达情绪,因为他们知道父母会接受、鼓励他们的情绪表达,即使出现了因情绪问题导致的不良行为,他们也不会感到不适,反而会积极的调控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相反的,如果一个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消极的,没有反应的,那么儿童能够感受的情绪也是消极的、没有反应的,因此,他们在处理情绪问题的时候,会更可能出现高情绪反应。因此在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互动的过程中,儿童不仅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诸如快乐、悲伤等的情绪,同时也学到了更多策略去理解自己的情绪、调控他人的情绪,并逐渐塑造自我个性与人格,学会更健康的发展。

  2.4.2"沟通性"对儿童情绪理解、调控的预测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沟通性和儿童情绪管理具有正相关,也就是说沟通性越好,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则越强,并且表现在沟通性对儿童情绪理解、调控具有预测作用。儿童沟通性对家庭环境中的"沟通性"维度在儿童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上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沟通性"即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其情感的程度,表现在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表达程度上,家长通过沟通的方式向子女传达情感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感的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积极的情感表达有助于儿童对情绪的理解和情绪的调节,作为儿童情绪发展的教育者和指导者,父母教给孩子如何处理日常情绪事件。他们会告知孩子他们对情绪事件的评价, 使用情绪表达的文化或亚文化规则帮助孩子们针对情绪体验使用相应的情绪标签,例如布朗(Brown,1996)的研究解释了 3 岁儿童与家庭成员讨论情绪发生的原因、与家庭成员的积极交流都和 6 岁时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有显著相关。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情感表达能够很好的促使儿童情绪理解和调节的发展。

  ①家庭情绪表达促进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在 Barrett 看来,情绪具有显著的双面特征,其不仅能够构建、维持个人和外在氛围(人与人的联系)或是个人和本身内在(心里健康)的良好联系,并且也会在一定概率上斩断此联系,在推动儿童情绪理解的过程中,家庭情绪表达主要展现在 2 个层面:

  首先,促进儿童对情绪情境的认知和评价。

  儿童在与父母展开情绪沟通的时候,难免会利用不同的情绪规则。公共活动目的的生成有赖于孩童频繁利用情绪展现准则,同时,具有更多情绪准则认知的孩童,在玩伴与教师的眼中,他们的活动能力也更为突出。由于他们更为注意观察别人的情绪,对于情绪环境的评估更主动;相反,对情绪准则认知较为不足的孩童,在理解别人的活动或者目的时,更为偏向于把原因归咎于外部,特别在面临他们不了解的情绪环境的时候,更加容易理解为负面的情绪环境,亲社会目标也相对应地更难以实现,生成更加多的负面活动与负面情绪感受,同时在玩伴与教师的眼中,他们的活动能力也不高。

  其次,促进儿童解决情绪冲突情境的策略。

  在早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和情绪反应,儿童对面部、姿态、声调表情的识别和对引发情绪情景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情绪表达与识别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情绪交流的过程,是个体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信息连接。父母是情绪信息的发送者,儿童时情绪信息的接受者,儿童在根据父母的表情对其内心的真实情绪反应与体验做出理解和推断,知道表情所反映的情绪感受,进而做出社会性的应答。当儿童处于负面情绪环境或者矛盾环境之下时,其情绪处理方式和其情绪管理的能力有很大的关联度。能够看到,孩童体现出处理情绪矛盾环境的对策愈有力,其对外活动能力也便愈突出。面部是人们感情交流的一个重大心理媒介,是人的情绪、感情的外部特征。已有的探究显示,儿童在两岁时便已经可以从父母的表情、姿态及声调中理解父母的情绪感受,意味着他们不仅能够识别出表情的涵义,而且很早就能理解这些信号的意义,因此孩童通过对语言、面部、姿态、声调等的认识,相应地提高了情绪的管理能力。

  当父母和儿童带有情绪的交流时,通过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儿童会更深的体察到此刻他所表现的情绪的内涵,增强对情绪的体验以及对某个情绪知识上的理解。例如当孩子感受到焦虑这一情绪时,儿童可能不了解"焦虑"这个情绪的含义,不会描述自己的情绪,父母应该用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显示出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同时,向孩子传授焦虑这一词的知识,让孩子在关爱中对情绪做深入了解。

  ②家庭情绪表达促进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发展。

  根据"中国独生子女人格状况与教育调查"显示,将近九成的父母非常愿意和儿童进行情绪上的交流,但现实情况确实只有不到一半的父母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尽管其中大部分父母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与孩子就学习上的问题进行教育和批评。因此,保持父母之间正常的心理沟通,就要充分的进行表达,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的进行情绪表达,也包括情绪表达的性质,如积极地情绪和消极的情绪。而且家庭中父母和儿童进行的情绪沟通对儿童的情绪有预测作用,能力的发展有预测作用,艾森伯格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1)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交流沟通为儿童情绪调节提供了技巧。

  处在儿童期的孩子会经常与家长谈论自己的情绪,在与家长的谈论中,家长通常希望孩子讲述自己的想法和所遇到的不良情绪,然后家长会传授给孩子调节这些情绪的方法,使得儿童逐步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家长会教给孩子如何利用限制感觉输入的方式控制情绪(当要看到令人难受的情境时,闭上眼睛,或是当要听到不好的事情时捂住耳朵);或者利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安慰自己,告诉自己爸爸快回来了等,使用这些方式来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儿童在于家长的这种情绪互动中,逐步学会情绪调节。

  儿童在家庭中进行情绪表达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暴露的过程,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形式将关于自己的感受、想法等信息有效的组织起来,同时传达给家人,来获得预见意义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儿童通过与家人之间的情绪交流,关注何时何境引发什么样的情绪、又能引起何种类型的情感,其解决方式又是如何,这样的情绪表达有助于其情绪的发泄,并且能够帮助其更好的认识情绪,有助于更好的对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儿童在进行情绪表达之后,可以通过关注家人的反应及其相应的情绪变化来学习如何去控制自身的情绪。此时,权威型的家长便会利用这一机会,给孩子展示、乐观、积极的情绪,并对孩子的情绪表达表示理解和关注,使其得到舒适、良好的情感体验。此外,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更多的表达负面、消极的情绪,有助于孩子情绪的发泄和排解,减轻其情绪和心理压力,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学习如何更好的管理和控制自身的情绪。

  积极情绪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家庭气氛能提高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而父母的消极情绪的表达也影响着儿童的情绪调节75.父母在各种场合、场景下的正确情绪表达和控制,有助于孩子认识到多样化的情绪表达,并且学习正确,科学的情绪调节方式。孩子会关注到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情绪表达,并且加以模仿和学习,作为其情绪表达的参照,进而影响到其今后的情绪表达选择,家长正确的情绪表达和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展现能够帮助孩子更快的成长。

  2)成人在与儿童沟通时发出的情绪信号成为儿童情绪调控时的参照社会性参照是指成人发出的情绪信号成为儿童理解和行动的参照系,儿童会通过对成人发出的情绪信号进行反应。社会性参照行为的发展是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技能,是儿童情绪发展的一个标志。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只有在儿童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发生,当其发生之后,出现了儿童与父母在同一件事情上联系起来的结果,就会产生所谓"意义分享"(meaning sharing)的现象,父母与儿童分享对当前事物的理解,分享共同的期望,分享共同的感情,导致成人和儿童在注意、意向、感情等方面心理功能处于同一境遇中。这样的现象会对孩子面对其他问题时所采取的态度和表现出来的情绪造成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的过程可以分为:

  首先,当儿童遇到新异情境而向父母寻求信息时,父母的积极、消极情绪信息会成为儿童主动探索或行为抑制的参照;其次,父母在平时生活当中的情绪表达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到多样化的情绪,且在与家长进行意义分享时能够得到更加舒适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儿童对他人的情感产生更多的体验;再次,儿童与父母的感情信号产生的共同的体验会自动转化为自我意识,在共同的体验分享的联系和比较中,促使儿童产生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分化;最后,通过情绪的参照作用,特别对儿童消极情绪和行为的制止和矫正,使儿童原有意向和外来阻力发生变化,并内化为自我体验,使得儿童能够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2.4.3"民主性"对儿童情绪理解的预测作用。

  根据研究,家庭环境中的"民主性" 和儿童情绪管理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家庭环境越民主,儿童情绪管理则越强,具体表现在民主性对儿童情绪理解具有预测作用。"民主性"反应的是家庭生活当中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是否有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而这一种民主的气氛体现在与父母相关的教养方式或教养观念上。

  Nancy Darling (1993)等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对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77,父母的教养行为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职责的专门的目标定向的行为,又包括非目标定向的教养行为,诸如手势、姿势、语调的变化或是情绪的自然流露。从这个解释中不难看出家庭教养方式是一种情绪氛围的集合体,父母通过行为向孩子传递出自己的情绪,以具体的教养行为让孩子感知到,也就意味着父母在教养孩子时,情绪作为教养方式的动机被无意识的传递出来,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耳濡目染",说的是父母的行为、情绪等,会在与孩子相处时不经意的传递给孩子,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甚远,孩子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但基本可以划分为专制性、放任型、民主型、溺爱型这四种。从前文实证研究的数据结果来看,民主性对于儿童情绪理解方面存在预测作用,也就意味着家庭教养方式当中民主型的方式对儿童情绪理解存在影响。

  首先,家庭中的民主氛围对于儿童感知情绪、理解情绪是有益处的,在不断地互动中,儿童情绪理解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但是互动的质量尤为关键,而互动质量的好坏来自于教养方式的选择。使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家庭,家长把孩子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会更加积极地回应儿童的情绪反应,并报以温暖的态度,当家长要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时,会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说明孩子行为的结果,这样的表述让孩子形成了对自己行为结果以及他人情绪变化的联系,这有助于孩子更好的理解情绪的产生和产生情绪的原因。对于使用非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家庭来说,家长要不处于强势,要不处于弱势,这对孩子理解情绪的发生、影响都是不利的,例如,当家长采取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相处时,孩子无论犯什么错,家长都会把孩子保护起来,孩子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很少,这对于孩子理解这些负面情绪,以及这些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对于采取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孩子互动的家长,家长处于强势的状态,孩子体会到的情绪多以负面情绪为主,家长经常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有时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一顿数落,这对于孩子把自身行为结果与他人情绪变化的联系的理解是十分不利的,换句话说,孩子只是体会到他人情绪变化给自身带来的不愉快,而不能理解这个情绪的出现于自身行为的关系,这对于孩子深入理解情绪的来源是不利的。Harris研究也表明在儿童情绪能力发展过程中,如果父母回应的多是负性情绪,如过分严厉、过分干涉、过分惩罚、过分保护、过分拒绝和否认,不利于儿童对情绪事件信息的加工,更不利于儿童情绪图式的发展。

  其次,父母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如情感温暖、理解)为父母与孩子在情感交流过程中提供了有利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家庭氛围,而在这种愉快和轻松的家庭氛围中给儿童情绪理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最终有利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在民主型的家庭中,父母会更多的采用理解、温暖的方式和儿童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积极回应儿童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儿童学会在多种情境下更好理解他人的情绪,Denham (1997)曾指出当儿童表现出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时,父母能够积极回应的儿童会对他人的情绪表现出更强的理解能力。

  儿童在民主的家庭中常常会被父母的情绪体验所感染,进而自动与自我的情绪体验进行连接,内化为自己的情绪体验,从而获得对自己、他人情绪理解能力的认知图式。情绪感染是个体通过捕获环境中他人的情绪变化,在无意识的情绪模仿和有意识的情绪认知及调控下实现的情绪交互过程80.情绪感染具有屈从性、非强迫性及普遍性等多个特征,因此儿童很容易发生情绪感染,进而受到周边人情绪表达和情绪变化的影响,且会在无意识状态下加以学习和模仿。另外持匹配理论的学者认为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要在儿童能够认知到自我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展,这意味着儿童在与父母的情感交往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可以帮助儿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情绪体验的相似性,儿童可以通过这种等价关系不断获得更多关于自己与他人的情绪知识。如果儿童在家庭中接受的不是民主的教养方式,而是高压的、严厉的,批评的,则不利于儿童形成儿童与他人情感的连接,使儿童更难形成情绪理解能力的认知图式,从而阻碍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因此,家庭的民主性会通过父母民主的教养方式、民主的氛围表现出来,父母积极的、温暖的、理解的回应为儿童发展情绪理解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围,同时儿童在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中不断获得对自己、对他人的面目表情、对特定情境的认知图式,不断的发展情绪理解能力,有利于情绪理解能力水平的提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