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阿德勒的家庭教育的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17 共702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阿德勒的家庭教育理念探究
【第一章】阿德勒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绪论
【第二章】 阿德勒的家庭教育的理论
【第三章】家庭教育的任务与特征
【第四章】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阿德勒家庭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阿德勒家庭教育观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阿德勒家庭教育内涵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阿德勒的家庭教育的理论
  
  第一节 追求优越感的理论
  
  一、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阿德勒认为,教育成人,可以归纳为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导向,这点对于儿童也是同样适用的。然而,一些差异仍在两者之间存在,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给他们指导非常重要。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纵容孩子遵守自己的意志,如果他们有一万年的时间和适当的环境,他们可能最终能够适应现代文明规范的成人行为,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一生不是无限期的,所以,成年人必须去关心和指引儿童的成长。
  
  但是,这里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对儿童认知的缺乏。如果成年人想了解自己的理智和情感,爱与恨,这本身就是很困难的,那么,了解孩子,并拥有丰富的知识来引导和带动他们则更是难上加难。人类发展有一个基本事实,即人的心理总是充斥着动态的和有目的的追求。孩子从一出生,就会持续地寻求发展、完美和卓越。
  
  而这个愿景虽然是无意识形态,却持续存在于脑海中。这种有目的性的追求体现了人拥有思考和想象的独特能力,这种特定的行为主宰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决定我们的想法,因为我们已经形成和人生目标一样的生活方式。
  
  在阿德勒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关于人性的,即人们会天然地追求成功和优越感。这种自卑感和人性化的追求有一个直接的联系,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或者不处在“下游”,就不会出现超出当前形势的愿望。追求卓越和自卑感其实是同样的心理现象。起初,人们也许会问,对于优越的追求是否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呢。对于这个疑问,阿德勒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认为这个假想是不可能的,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并不是天生具备的本能。不过,有一点必须要承认,追求卓越有着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这种基础存在于胚胎中,并可能会得以发展下去。
  
  在阿德勒看来,人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有些能力,人不可能发展。
  
  例如,我们无法实现狗的嗅觉,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紫外线,然而,我们拥有继续发展和培养能力的无限可能。在发展这些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追求优越的生理学前提,也可以观察到个体人格的发展起源。
  
  恰如人们意识到的,儿童与成人都具备一股强烈的冲劲来追求优越,并且在任何环境下都会付诸实践。人类的本性注定他们无法忍受长期的贫穷和屈服,在极端情况下,他们甚至会摧毁他们敬仰的神。被人藐视、自卑、缺乏安全感总能唤起人们的欲望,从而达到补偿和完善的目的。
  
  从儿童追求优越时采取的不同方式,能够把它们归为几个类型。有一类儿童追求优越的方式非常积极,他们努力讨好老师,保证清洁和秩序,这样他们能成长为正常的学生。另一类儿童总想着胜过别人,并把这个看作是首要目的,甚至成为一种偏执。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类型的追求卓越暗藏着太多的野心。然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过多的野心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发育。过度的野心将给孩子们传递紧张的心理。如果时间尚短,孩子还是能承受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孩子将感受到过大的压力。这样一来,孩子会花过多的时间在学业上,导致减少课余活动。这样的孩子往往规避其他问题,在自己野心扩张的推动下,他们总想在学校成为佼佼者。对于这类型的发展,我们一般不会感到满意,因为这种情况下,不能获得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阿德勒认为,孩子们把自己的人生目标放在超越他人上,从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这将不利于他们正常的发展。因此,要时常提醒孩子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在学业上,而是要张驰有度,可以多出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与同伴多玩耍,多关注其他的事情。
  
  二、追求优越的引导
  
  阿德勒提出,每一个孩子都在追求一种优越感。家长和教师的任务就是使这一类追求朝向健康积极的方向。教育者必须保证孩子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能获得幸福和精神健康,而不是精神疾病和混乱。
  
  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点呢?把有益的和无益的追求优越区分开来的基础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个基础要符合社会利益。一个值得称颂的成就一定与社会是相关联的。回顾那些我们认可的高贵、高尚和有价值的伟大行为,它们不仅对于行为者本身具有价值,对于社会也意义重大。所以,教养孩子的关键就是培养其社会情感,换言之,就是要使孩子认识到必须与社会达成一致。
  
  那些不具备社会情感的孩子,最终会成为问题儿童。这些儿童并没有以对社会有益的方式来追求优越,事实上,对于究竟什么才对社会有益,人们看法往往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人们是普遍认可的,那就是,既然可以从一棵树结的果实来判断这棵树,那么也可以从某种行为造成的后果来判断这种行为是否对社会有益。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时间和效果。任何行为都必须符合现实逻辑,从符合的程度出发,要看这个行为与社会需要和社会利益的密切程度,而行为导致的结果与这个标准是否达到一致或者造成冲突都会清晰地显现出来。幸运的是,在平常生活中,人们并不需要使用过于复杂的评价方式来评估任一行为结果,对于政治变革、社会变迁及其影响,虽然很难短时间内看清其趋势,也有足够大的争论空间,然而,在国家生活和个人生活领域,一个特定的行为的影响最终会显示,这些行为是有用的、正确的,或是无用的、错误的。
  
  阿德勒指出,优越感目标每个人都拥有,但也属于个体。它取决于生命的意义,而这种意义不仅仅只存在于口头间,它建立在生活样式中,并像独创的奇曲异调一般遍布其间。然而,在生活中,我们的目标并不能让我们可以直接清楚地看到它,它表现含糊,所以我们只能凭猜测。生命的意义是在最初的四五年间获得的,它并非以一种精准的方式获取,而是如同瞎子摸象般在混沌中探索得来的。优越感目标同样也是在寻找和探索的过程中获取,人们几乎不可能清晰地描绘出他的优越感目标。人类的每个创造中都暗涵了对优越感的追求,这是一切文化贡献的源头。
  
  第二节 自卑与补偿理论
  
  阿德勒的理论中人们最耳熟能详的概念之一就是自卑感理论。早在 1907 年,阿德勒就完成了《器官的缺陷及其生理补偿》一文。之后,他不断地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最终提出了关于自卑、补偿和超越的理论体系。在其早期理论中,他就探讨过身体缺陷和自卑感的联系。他探究了因为身体缺陷造成的自卑和补偿问题。在他看来,个体如果有身体缺陷,就很容易导致自卑感的产生。在自卑感产生后,个体会试图获得力量,或者变得更加强大,以弥补身体的不足。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可以通过两种基本方式来补偿。
  
  第一种是感觉到自身存在身体缺陷,然后把重点放在有缺陷的器官上来发展提升它的功用。比如,体质虚弱者经过持续的体育锻炼来加强身体素质。当个人作出了巨大努力把原来的缺陷转化为自己优势的时候,阿德勒称之为“超补偿”.比如,古希腊名人狄摩西尼原先有口吃的毛病。他嘴里含着一枚石子面朝大海进行演讲,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演讲家。第二种是认识到自己的一些缺陷,通过发展自己的其他功能,从而弥补此项功能的不足。比如,盲人依靠发展触觉或听觉来弥补缺失的视觉,或者身体虚弱的人投向精神范畴,以笔代箭追求补偿,这些都归于第二种补偿。之后,阿德勒不断扩展自卑感的范围,相继提出了心理自卑和社会自卑的概念。比如,一个出身贫贱的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身份产生社会自卑。
  
  不过,心理自卑这一概念更加具有普遍性。这一概念可以运用到任何一个人身上。因为任何个体从婴儿期起到出生后头几年,都处于无力、无知和无能的状态。我们都知道,婴儿要完全依附他人才可以生存。这一点就决定了人从生命一开始就存在自卑感。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由于现实或想象中的障碍,个体会有一种不完整或不完美的感觉,从而产生自卑感,这是心理上的自卑。当阿德勒开始强调“主观的自卑”,不再强调身体缺陷或功能缺陷等问题时,他提出的自卑概念已经从生物学范畴进化到心理学范畴了。
  
  阿德勒认为,自卑不是一种不正常的象征,它是完全正常的,它能鞭策人们追求补偿,它能驱动人格的发展,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卑感,所以心理上的自卑是人人都必须面对的基本情况。自卑会给人带来紧张感,因此人们总要尽力挣脱这样的境况。人人都会付出努力,但是针对不同的个体,他们会选择的挣脱途径不可能一样。一种方式是选择错误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境况。另一种方式是因为失败而放弃努力改变任何境况。个体因为无法忍受自卑感的压迫而努力想要改变境遇,但因为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导致他的努力注定不可能有回报。当个体的自卑感持续累加,而他周围的情境得不到改变,也不能解决问题时,个体“所采取的每一步都会逐渐把他导入自欺之中,而他的各种问题也会以日渐增大的压力逼近着他。他以各种方式麻醉自己,但是真正的自卑感仍然原封未动。它们依旧是旧有情境所引起的旧有自卑感。它们会变成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能称之为自卑情结。”①阿德勒说。自卑情结是个体心理学中一个广为人知的重要发现,阿德勒在很多场合都对自卑情结这一概念作出过不一样的解析。在他晚年的着作《生活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一书中,阿德勒对自卑情结作出了如下定义:“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将产生一个恶性循环: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自卑感,但他每次都会因为采取了错误的方法而最终失败,这样又加剧了他的自卑,因此会产生一个不间断的循环。相反,只有采取合理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境况,才能真正摆脱这种感觉,并改善自身的处境,在阿德勒看来,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与社会合作。对这些人而言,必须靠寻找到正确的补偿方式才能弥补自身的缺陷,最终才能使自卑转变为促进人格发展的动力所在。简而言之,自卑既能毁灭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任何个体都会有自卑情结,它反而会促使人们积极努力地寻找补偿方法,只不过由于每个人选择的补偿方式存在差异,有些人会深陷在自卑的泥潭中无法自拨,有些人会把自卑作为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补偿机制恰恰可以刺激个体的生命运动,是一切个体运动的基础。
  
  在阿德勒的观点里,补偿有两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是极力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曾经的劣势转变为优势。另一种是个体承认自己存在缺陷后,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令其他方面变得十分优异来弥补原先的缺陷。这些都表现为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形式,通过实现补偿,这样的个体最终实现了目的,实现了对自我的创新与超越,取得了卓越的社会地位,且一并发展了宽泛的社会兴趣,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出现,即个体由于个人补偿的失败,最终陷入自卑的情绪中无法自拨,彻底被自卑感击垮,最终彻底放弃努力;或者,儿童或青少年采取了消极或错误的补偿机制,建立了错误的奋斗目标,这样他们不仅不能得到正常发展,还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如沉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以获得优越感。事实上,生活中所有不完美不完全的感觉,以及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的阻碍,不管真实与否,都会诱使人产生一种自卑情结,从而可以促进补偿的产生。一个越健康的人可能产生的自卑情结会越少,并且如果能够及时进行补偿的话,以此循环,可以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基础动力。但是如果存在过多的障碍,便会阻挠个体的成长,使个体的心理过于脆弱,补偿机制就容易失灵。在应对原有缺陷和对优越的追求之间产生的矛盾时,适度的个体补偿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既解决了矛盾,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保持了心理平衡。
  
  第三节 社会兴趣理论
  

  一、社会兴趣理论的提出
  
  在阿德勒的理论中,人从本质上说是属于社会的,人是依靠环境产生的。人从一出生起就受到各式各样环境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等。只有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才能被称作人。阿德勒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人们的社会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他把人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阿德勒的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都是一种有关场的理论,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他研究器官自卑时,阿德勒就开始把自卑感和社会情境建立起联系。阿德勒认为,人从一出生起就带有自卑感,这样很容易促使儿童通过补偿来获得优越感。由于儿童在出生后必须依靠别人的照顾才能生存,因此,儿童会对他人发展出兴趣来补偿自身的自卑。在与他人交往时,儿童才可以慢慢克服自身的软弱。所以,自卑情结和社会兴趣是相依相存的,人必须依赖社会兴趣来弥补自己的缺陷。
  
  阿德勒认为,人是基于社会而存在,人的问题反映了社会的问题,只有人们间的相互合作才能解决人类问题,对个体的理解要基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个体心理学在研究和考验个体时,总是把其看成是根植于社会的一分子,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个体。儿童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与他的家庭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阿德勒认为,儿童的行为习惯脾气性格是所有社会关系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关于人类必须依赖集体生活才能维持其生存,有两点佐证。首先是从种族发展史看,因为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较更为弱,而弱的动物必须依靠群居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所以人类最初起就有合群的倾向。另一方面,从个体生活史出发,刚出生的婴儿非常柔弱,只有在他人的照顾下才能生存。因此,人类从刚出生起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必须依赖他人生存。这就导致儿童必须把自己看作是社会中的一员,并不断地发展社会兴趣。
  
  阿德勒在后期提出了他的人格理论中很重要的概念--社会兴趣,或译成社会情感,以此来弥补他前期理论的不足。阿德勒提出,社会兴趣是一种潜能,要对它进行有意识地发展。阿德勒曾引用一位英国作家的话来解释这个观点,“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耳朵去听,用别人的心去感受。”在阿德勒的观点里,社会兴趣被认为是成功适应的标志。社会兴趣发展得越好,个体自卑、神经质、孤独和犯罪就能减少到更低。
  
  二、社会兴趣的本质与内容
  
  社会兴趣是一种内在的潜能。在阿德勒的观点里,社会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种内在的潜能,它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现代文明社会对社会合作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这就使得人们必须为了生存而具备自发的社会努力,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唤醒它。要想发展儿童的社会兴趣,必须让儿童在社会中生活和有社会联系。
  
  社会兴趣是持续发展的。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发展具有终生性。母子之间的发展往往是合作发展内在潜能的第一步。儿童从出生起第一个接触的人就是他的母亲。因此,阿德勒尤其强调母亲在儿童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母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唤醒儿童的社会兴趣,使儿童的社会兴趣不仅仅单指向母亲一人,还要指向父亲,指向其他家庭成员以及社会中的其他人。可是,母亲往往会忘记自已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成功地把儿童的社会兴趣扩展到除自己母亲以外的其他人身上,甚至对父亲也产生排斥,更别提其他人了。这种教养方式很难良好地发展儿童的社会兴趣。当母亲没能较好地完成这项任务时,会导致她的孩子将来对社会缺乏必要的准备,严重时可能导致她的孩子成为问题儿童或精神病患者。如果母子间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合作关系,儿童会倾向于发展社会兴趣,就能以积极健康的情绪态度与他人接触,社会兴趣的范围也会持续扩大至全人类。
  
  社会兴趣是指向他人的。阿德勒曾提出,社会兴趣就是人们产生的对“同属于人类的人”的兴趣。这种关系不仅是与生俱来产生的,同时也是抚养的结果。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从出生起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除了吃奶外没有其他任何要求。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基于一种错误的理解,它忽略了儿童对母亲这个人本身的需求。其实,不仅孩子需要母亲,母亲也离不开孩子,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社会兴趣发展的可能性,在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逐渐清晰,社会兴趣的潜能就得到相应发展了。
  
  第四节 创造性自我理论
  
  阿德勒在晚年提出了创造性自我这一理论。在心理学家霍尔看来,阿德勒作为一名人格理论家,其最高成就莫过于这一理论的提出。创造性自我是人格中的自由成分,它刺激个体在他们选定的生活方式和寻求的目标当中,自由选择对自身来说最适合、最有益的一个组合。
  
  在阿德勒看来,人们不会单纯消极地被遗传和环境所影响,遗传和环境只为人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外部条件,人们应该有一个生存的目的。人们可以创造性地选择最适合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生活形式和风格。针对此,阿德勒提出了“创造性自我”这一概念。他认为,纵然有类似的环境和遗传、类似的人格结构,也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人,甚至在同一个家庭里也不可能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又比如有些存在生理缺陷的人,其中有的人会经过补偿作用而最终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也有人一辈子也陷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中无法抽离。在阿德勒看来,造成的这个区别即取决于创造性自我的差异。阿德勒曾说过,“重要的是,人是有自主性的,他能按照自己憧憬或虚构的目标有选择地看待生活中的这些经验。而这种选择性便是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它决定着每个人的发展。"①正是创造性自我使人们可以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直接决定了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社会兴趣。
  
  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理论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它是建立在自己的创造和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的。人格直接参与个体的命运,并决定了与外界的关系程度,提升了意识的地位,对自我更加重视。 这个观点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完全不同,弗洛伊德认为,命运完全是被动地被过去经验和本我所控制的。与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理论截然相反的是行为主义推崇的“刺激--反应”模式。阿德勒非常注重自我与创造性自我在人格形成中发挥的作用,这一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影响很深。创造性自我给予生活意义,为生活创造目标,并创造实现目标所需的举措。总而言之,创造性自我体现了人生的主动原则。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