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不同家庭环境儿童情绪特点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2-27 共12282字

  1 绪论

  家庭是依靠婚姻以及血缘纽带组合而成的最小的社会生存单元。有研究发现,孩子的成绩好坏在众多的环境影响因素中,受到家庭环境影响的程度最大,是邻居因素和学校环境因素之和的两倍多。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学府,对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能够较容易地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相互信任、轻松愉悦地交流沟通环境。国外研究人员 Stott 曾经指出,家庭因素中除了物质条件因素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这些因素还包括: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态度和感情浓厚程度、家庭气氛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程度,家长的指导和鼓励等等。此外,Stott 还指出,这些因素还影响着孩子们自身是否能够独立还是习惯依赖别人、面对事情的积极程度、在人际交往中是否足够友善、自身创新创造能力的好坏等。家庭的规模、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的人格、品行的发展、成熟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所组成,而家庭则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有相关研究指出,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孩子的心理发育均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完成的,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心理影响程度之大在心理学界和心理卫生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共识。既然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影响如此之大,到底哪些家庭环境因素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本文作者尝试以这个角度来探索家庭环境因素对于孩子自身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

  1.1.选题缘由。

  1.1.1 儿童情绪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情绪是人以持续或者完善和环境的关系为目的,对环境的某些变化做出的相应的响应的结果。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情绪管理指的是有正确感受自己情绪变化的能力,同时有及时洞察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针对不同的状况,能够运用恰当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将自己的情绪展现出来,对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能够通过自我调节进行缓和和转移,尽可能规避不良情绪的影响。

  第一, 儿童情绪管理的发展良莠不齐国内对于孩子情绪自我调控和管理的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总体的情绪自我调控还是相对较好,但是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这种情绪调节的差异在性别、班级和年级上均有着很明显的不同。沃建中(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差,其中有 8.8%的小学生存在严重焦虑的不良情绪,有6.5%的小学生存在严重抑郁的心理问题,除此之外不良情绪主导的严重孤独、严重敌对的小学生分别占 11%和 8.8%.这也提醒我们,在孩子总体情绪调控能力不错的前提下,我们要特别注意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孩子处于不良情绪主导的状态下,特别是一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儿童,情绪波动会相对比较剧烈,对自身情绪没有有效地把握和控制,经常出现情绪大起大落的现象。所以,对孩子的情绪管理的培养就显得意义非凡。

  第二,作为情商的决定性因素,情绪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调查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家庭中的家庭关系越和睦越温馨,那么相应地在这个家庭成长的孩子的情绪的自我调节和管理能力就会相应地越高,两者之间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这也表明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对于儿童自身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健全的心理状态、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父母有义务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

  第三,针对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研究目前多以量化为主,缺少质的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的文献数据库中,可以找到 1276373 篇与儿童情绪管理主题相关的论文,这其中隶属于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的有 94717 篇,这些文献基本上都是以量化的方式对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研究,而通过质的分析研究此问题的却不多。因此,本文尝试通过质性和量化研究的方法就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自身情绪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1.2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情绪能够通过人的生理活动、表达方式以及个人行为表现出来。情绪是儿童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最主要形式,这使得他们在身体发育逐渐成熟的同时能够不断地探知外面的世界,因此加强对儿童自身情绪的管理能力对其以后的人际交往、社会发展等至关重要。

  第一, 儿童阶段的情绪管理发展决定着儿童未来的情绪管理能力。

  自我情绪的调控作为孩子自我情绪管理的关键成分,对孩子未来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均具有深远的影响。(卢林,2013)。儿童在6 岁以前已经学会了基本的表情,如快乐、惧怕、愤怒和悲伤等,在 6 岁以后形成的行为特点和方式会影响儿童以后的人生,情绪管理能力在这其中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还有大量研究指出孩子在儿童期需要获得基础的情绪管理能力,否则成年期会出现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

  第二, 儿童情绪管理发展水平使父母意识到发现儿童情绪问题的重要性。

  儿童情绪管理水平决定着儿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表现。这可以帮助父母思考并重视儿童的情绪管理,"我的孩子情绪反应是否与其他孩子不同?"、"他(她)的能力表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之内";父母在与儿童的相处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对其情绪表现做出恰当的回应,预测儿童下一步行为,进而预防潜在的问题行为事件,甚至可以发现有问题行为或情绪障碍的儿童并及时处理解决,提高家长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视度。

  1.1.3 笔者自身原因。

  第一,笔者研究生专业方向是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更加的重视。儿童生活、交往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都是通过家庭、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影响来完成的,所有的家庭环境都是通过家庭教育来施加影响的,如果没有从家庭中学到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没有发展相应的能力,那么,儿童是很难直接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因此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是孩子发展最初的场所,从胎教开始,孩子就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有意或无意的教育和影响,从而获得了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生存技能。儿童的一生就如同打造一栋高楼大厦,家庭环境则是建造的基石,基石打造的好,打造的稳,才能建立稳固的高楼。因此,处在家庭环境中儿童,尤其是儿童初期,正是打基础的时候,是人一生中的奠基石。

  第二,笔者在研究生期间在 XX 小学做过科学课教师,在上课期间发现很多儿童很难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甚至个别儿童会出现暴躁等特征,因此,笔者想了解在儿童的情绪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中的要素是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儿童的情绪管理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

  笔者主要从家庭环境的角度入手,了解儿童情绪管理的发展,分析在家庭环境的六个因素对儿童的情绪管理有着怎样的影响,进而唤醒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儿童情绪管理的关注与重视,并且希望能为家庭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提供相关的培养建议。

  1.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1.3.1 文献法。

  文献法是本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在网络、图书馆等地方进行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并以"家庭环境、儿童情绪管理、情绪智力"等为范围进行文献搜集,并在文献搜集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筛选、分析,力求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石,对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情绪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希望为家长提高儿童情绪管理提供一点微薄的帮助。

  1.3.2 问卷调查法。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儿童情绪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两个问卷,利用IBM-Spss21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 检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的检验。

  ① 儿童情绪量表。

  本文采用的儿童情绪量表是王章莹在王飞飞编制的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的基础上编制的儿童情绪管理量表,量表的所有题目使用陈述方式,共31个题,其中1个反向题,采用李克特自评式点量表法, "非常符合"计为5分,"比较符合"计为4分, "不确定"计为3分, "比较不符合"计为2分, "非常不符合"计为1分。本量表包括三个因子:情绪识别能力、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情绪识别能力有9个题目(1、2、12、13、18、20、23、28、29),情绪理解能力有9个题目(3、4、5、15、16、17、19、24、26),情绪调控能力有13个题目(6、7、8、9、10、11、14、21、22、25、30、27、31),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为O.869,分半系数为0.885,信度良好,结构清晰,是有效且可靠的测量工具。

  ② 家庭环境量表。

  本文采用的家庭环境量表是在陈晖编制的《中学生家庭环境量表》的基础上进行表述上的修订,使得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量表的所有题目使用陈述方式,共 28 个题,其中 5 个反项题。采用李克特自评式点量表法, "非常符合"计为 5分,"比较符合"计为 4 分, "不确定"计为 3 分, "比较不符合"计为 2 分, "非常不符合"计 1 为分。本量表共包括家庭环境的六个因子,分别是和睦性、亲密性、沟通性、文化性、修养性、民主性。和睦性有 7 个题目(1、7、13、19、22、23、26),亲密性有 6 个题目(2、8、14、20、24、27),沟通性有 4 个题目(3、9、15、21),文化性有 5 个题目(4、10、16、25、28),修养性有 3 个题目(5、11、17),民主性有 3 个题目(6、12、18),问卷总体及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 0.698-0.879 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 0.594-0.803 间,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1.3.3 访谈法。

  为探究不符合已有研究的情况进行访谈,笔者随机访谈了六年级的学生 5 名,对学生在学校里的生活进行了开放性访谈。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也在于希望能够启发早期教育者在教育和保育实践中应重视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丰富家庭教育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情绪的问题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情绪的巨大及其深刻作用都不容忽视,相比过去对智商的强调,现在社会更多提倡的是促进情商的培养。西方国家心理学家和儿童发展研究者在儿童情绪领域的研究做出许多工作并持续不断在探索。然而在不同家庭环境下,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会因为很多因素的干扰而不同,因此,希望能够理论探索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之下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更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1.4.2 实践意义。

  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对现状的研究以及家庭环境的因素对儿童情绪管理的影响,希冀儿童情绪管理相关研究成果不仅能启示家长在解决孩子由于情绪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方向,也能启发早期教育者在教育和保育实践中应重视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而且为在工作实践上处理儿童情绪管理问题提出建议。更进一步有助于提高家长的保育水平和扩大教育工作者队伍。在实践应用层面,基础的现状研究是必要的。需从实际出发,意识到环境、文化间的差异。因为不同家庭环境下的儿童在管理情绪方面有很大差异,所以儿童的气质、个性及心理特点,基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儿童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认知、理解、表达和调节方式等,开发标准化、可靠的并且有效的情绪管理研究工具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想明确的问题就是儿童本身所具备的情绪管理能力在何种环境下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为家长的提供实践方向,家中又能在哪些方向是努力,使儿童在潜移默化得到情绪社会化发展。笔者的后续研究考虑在某些具体地区的实践,使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

  1.5 相关概念概述。

  1.5.1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环境指的是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家庭各种条件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环境就包括家庭教育,也称家庭教育环境;狭义的家庭环境,即家庭中父母及其他年长者教育活动以外自发影响未成年人个体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可概括为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中心理环境也叫家庭心理氛围,指的是亲子关系、亲子沟通等方面。

  心理学中的家庭环境以主观和客观为标准。所谓主观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家庭和家长本身,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凡是和态度以及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这些都是可调节的因素。而所谓的客观因素主要取决于各家庭的自身情况,包括它的组成,自然情况,家长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子女的出生情况等。

  在生态学中定义的家庭环境分为心理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所谓的心理环境就是家长的三观、家风、家庭氛围还有家长对他们孩子的态度和期望等。而所谓的自然环境是指具体的居住环境,影响个体成长的包括关照、湿度等的自然因素。所谓的社会环境主要指家庭的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程度和他们所从事的职业等。

  家庭教育学中将家庭环境分为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吴奇程主编的《家庭教育学》中认为"家庭心理环境是家庭中建构的一种氛围,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家庭中的情绪氛围是和儿童情绪管理是息息相关的。

  家庭环境概念非常丰富,国内学者对家庭环境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在众多学者对家庭环境的界定的基础上,本研究把"家庭环境"界定为家庭中父母年长者具体的教育行为或教育活动之外对个体产生即时性或延时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综合,本文中的家庭环境包括六个因子和睦性、亲密性、沟通性、文化性、修养性、民主性。

  1.5.2 情绪管理。

  ① 情绪管理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情绪管理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

  除国内学者外,一些外国学者也发表了一些关于情绪管理能力概念的认识,如 Mayer 和 Salove 认为情绪管理是情商的组成部分,是判断并恰当地进入或脱离某种情绪的能力,换言之,情绪管理就是对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调适的能力。

  另一学者 Goldman 将眼光更多地投向自我情绪,认为情绪管理更多地是对自身情绪的一种把握,目的是让自身情绪表现的更为合理、适度。

  Hochschild认为情绪管理是在遵循必要的情感规则的基础上,根据当时情境的要求采取行动调适情绪。

  因此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情绪管理界定的基础上,将情绪管理界定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对象是人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儿童情绪管理的定义为:情绪管理是使人顺利实现情绪和情感活动所需的心理条件。

  ② 情绪管理的维度。

  情绪管理的维度主要分为对情绪的识别、理解和调控三个维度。

  1) 情绪识别能力。

  情绪识别能力是指对他人表情(主要是面部表情)以及情境当中所包含情绪意义的准确辨别。儿童通过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去推断他人的情绪状态以及此刻的心理状态,情绪情境识别是指儿童能对特定情境中个体的情绪进行识别、判断和预测。情绪识别能力是情绪理解能力的基石,儿童在发展情绪识别能力良好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发展情绪理解及调控的能力。

  2)情绪理解能力。

  情绪理解是指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适当情绪反应的能力,徐琴美等人(2006)认为情绪理解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对情绪状态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儿童能能够对特定的情境中的情绪进行判断、能够认识到同一情境可能会引发同一个体两种不同或矛盾的情绪反应;对情绪过程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对情绪原因的理解,也就是情绪归因,是对各种引发情绪的原因的认识和解释。

  3)情绪调控能力。

  情绪调控是指个体对情绪的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采取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情绪调控既包括对负性情绪的调节,也包括对正性情绪的调节,它是一种抑制和削弱的过程,也是维持和增强的过程,既针对具有强烈感受和过高生理唤醒的情绪,也调节较低强度的,需要增强的情绪。

  Gross & Levenson (1993、1997)指出,被调节的情绪成分包括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

  ③ 情绪管理的内容。

  情绪管理的内容是人的情绪和情感,而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混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特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而符合情绪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所派生出来的情绪,如爱与依恋、焦虑、抑郁等上百种。

  我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基本情绪进行了分类,如《中庸》中将情绪分为喜、怒、哀、乐;《三国志》中又将"怨"加入基本情绪;《吕氏春秋》将情绪分为喜、怒、忧、恐、哀,国内学者孟昭兰将基本情绪分为快乐、兴趣、厌恶、痛苦和愤怒。

  国外学者对基本情绪的分类也不同,华生假定了人类有三种基本的情绪反应--恐惧、愤怒和爱;克雷奇(Krech,1980)认为人的基本情绪是由四种构成的--快乐、悲哀、愤怒、恐惧;普拉切克(Plutchik,2003)提出了接受、快乐、期待、恐惧、愤怒等八种基本情绪;伊扎德(Izard,1979)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为兴趣、痛苦、愉快、愤怒、恐惧、自罪感、害羞、轻蔑等 8-11 种。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基本情绪则分为四种:快乐、愤怒、恐惧和悲伤。

  快乐:快乐是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和舒适感,是个体达到期盼的目的或紧张接触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按强度可以分为满意、欣慰、愉快、欢乐、狂喜等,伊扎德(1991)特别探讨了快乐的情绪,并对喜悦的体验与满足的体验或感官愉悦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区分,且快乐的程度与其目标与任务的难易程度相关联,一个目标越难达成,个体完成之后的快乐体验则越强烈。

  愤怒:愤怒是当个人愿望受阻或产生违背愿望的情境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按强度可以分为不满意、生气、愠怒、激愤、狂怒等。愤怒通常被归类为消极情绪,伊扎德(1991)把它和厌恶、蔑视归为一类,认为愤怒可以促进自我防御,其对于集中能量进行防御非常重要,而且莱默若斯(Lemerise)和道奇(Dodge)从发展的角度对愤怒进行了分析,并特别强调了愤怒在功能上的重要性。

  恐惧:恐惧是由威胁或潜在的威胁情境所引起的一种情绪反应,恐惧在确保儿童的安全、保障儿童的生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适度、正常的恐惧有利于个体的保全和发展,但是过度、长期持续的恐惧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典型的巴甫洛夫和华生的观点认为一个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经过几次配对之后就会获得一个条件反应,这种条件反应就是恐惧或焦虑(持这一观点的理论学者通常认为这两个词是同义的),他们通常被视为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建立的获得性或刺激驱力。

  悲伤:悲伤是指个体失去某种重视和追求的事物时产生的情绪反应,按强度可以分为失望、遗憾、难过、悲伤、悲痛等,Tomskin(1963) & Izard (1977)曾指出悲伤的三个功能:一是悲伤可以使人产生改变生活的动力,二是通过表达出悲伤,使别人能够帮助我们,三是悲伤能够增进团体的凝聚力,Stearns(1993)也认为悲伤是一种将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情绪,暗示着自我需要帮助,其目的在于寻求帮助。

  ④情绪管理的对象。

  情绪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体自己的情绪,也包括他人的情绪,在个体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情绪以及个体对事物的情绪等,并且通过主观体验、外显行为及生理的唤醒水平体现出来。

  1.6 文献综述。

  在文献查阅的过程中,主要及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为主。在计算机检索中,通过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教育资源信息中心数据库、EBSCO 外文期刊数据库、国家图书馆 OPAC 系统等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与专著。了解前人研究现状,做到有的放矢。同时,通过互联网各种搜索引擎详解和关注该研究的最新动态。手工检索主要利用了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目进行人工查询,查阅和本论文相关的出版物和相关工具书等。

  1.6.1 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在 CNKI 搜索关键词"家庭环境",共发现 3856402 篇文献,其中多以农业经济、经济管理等类居多,其中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分类共有 99086 条结果,主要关注点在于家庭环境和人格、自尊、心理健康等相关的研究,并且以量化研究居多。

  邓林园,方晓义等人(2013)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青少年的家庭环境、亲子依恋对其网络成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家庭环境中家庭亲密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亲密度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而且还通过母子疏离和父子信任间接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

  侯娟等人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考察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与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家庭的适应性也与其家庭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王美芳,张燕翎等人为了探讨幼儿气质、家庭环境与幼儿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的亲密度可以缓冲气质对幼儿焦虑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家庭环境的亲密度负向预测幼儿焦虑,矛盾性、成功性和控制性能够正向预测幼儿焦虑。

  王五杰(2010)重点阐述了初中生的家庭环境、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情绪在初中生的学业发展中表现出的特点,运用问卷调查法,最后得出结论,家庭环境与学业自我概念有明显的关联性;家庭环境中的关系、个人发展和家庭稳定性都能影响初中生的积极学业情绪,家庭稳定性与消极学业情绪显著负相关。

  鲍立铣,魏龙华(2001)通过查阅文献,把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家庭环境因素分别从物质环境因素和心理环境因素两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认为家庭环境中各种因素不仅会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影响,又常常互相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彼此。

  钟俊英(1999)论述了家庭心理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父母营造的不良的家庭心理环境是对儿童的摧残,同时提出了如何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的建议。

  1.6.2 情绪管理的相关研究。

  最早关于情绪的理论是来自于哲学领域,柏拉图认为情绪是混乱的,远离力人的理性,反之在他亚里士多德的眼里,情绪时和愉快、痛苦联系起来的,意识到了人类情绪的唤起源自人类本身对周围环境的看法,直到 19 世纪末,笛卡尔的情绪观点一直处于统治地位,他认为情绪不仅包含了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同样也包含了诸如知觉、信念和记忆这样的记忆过程,但情绪体验只发生在精神之中。

  国外学者阿诺德首先将情绪与高级认知程序连接在了一起,她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评价--情绪,每个人对同样的刺激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对此进行评估后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因此产生的情绪也是有差异的。大脑中产生的结果认为是对自己无害的,那么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如果评估的结果认为对自己不利,那么就会引起相应的消极情绪,并试图企图逃避。拉扎鲁斯也认为在产生某种情绪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只不过拉扎鲁斯认为这个评定的过程需要三个层次的评定,即:初评定、次评定和再评定。

  曼德勒将整个情绪的过程归纳为一个连续的反馈,即:环境刺激--认知解释--对唤起的感知--情绪的体验--认知解释,而且整个过程是循环的,假设儿童回到家里,高高兴兴的和父母打了声招呼,父母却视而不见。这是一个环境刺激,接着儿童对这个环境刺激进行了认知解释,并将其解释为父母对它很冷淡,是不是他做错了什么,进而产生了生理上的唤醒和消极情绪,如焦虑,难过等。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都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的变迁,环境对心里的影响逐渐凸显,于是心理学家梅拉比安和拉塞尔在 1970 年初提出了情绪的环境理论,他们认为人们更重视情绪的愉快或不愉快,反而忽视了情绪的唤起,当环境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增加的越快,越使得个体难以应付,长时间的信息超载导致了疲劳和枯竭,从而个体产生大量的情绪唤起,导致个体心理问题和人际问题的产生。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基础是处在发展早期的儿童与照料者之间情绪上的互动,他指出在发展早期,儿童倾向于依恋自己的照料者,在情绪上儿童通过这种依恋获得安全感,并把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回避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矛盾型依恋以及回避和矛盾混合型依恋;其次,鲍尔比强调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和理解,将情绪表达和情绪感受紧密联系起来。

  刘易斯认为个体社会化的程度决定了个体如何去体验情绪状态,而个体情绪化的程度又与个人、家庭和文化背景紧密相关。之后情绪管理大多应用于临床试验,埃利斯35的情绪 ABC 理论应运而生,ABC 理论又称为合理情绪疗法,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引起的,而是由于个体在经过这件事情对它的评价,而且是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B)引起的,最后导致个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行为后果(C),此理念充分体现了人对情绪的决定性影响。

  在 CNKI 搜索关键词"情绪管理",共发现 1627965 篇文献,其中以高等教育类居多,共 104011 条,也就是说国内大多数学者更多的是研究高等院校学生的情绪管理,搜索关键词"儿童情绪管理",仅发现 843 条结果,其中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分类共有 274 条结果,并且以量化研究居多,由此可见,情绪管理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研究儿童情绪管理的文章还是很有限,并且以量化文章居多,鲜有以质性研究方法来论证家庭心理环境对儿童情绪管理的影响的研究。

  Nancy(2007)等国外学者做了研究,发现父母对儿童的支持行为会影响学前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而这种影响程度甚至超过了个体本身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如果父母给予他们较好的情感干预,可能使得学前儿童情绪的调节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母亲如何对孩子进行情绪表达,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表达的反应形成了儿童情绪能力的重要基础。观察母亲特有的情绪表现方式教会儿童哪种情绪表现是被情境所接受的,以及如何表达和管理情绪,如果一个儿童总是暴露在消极的情绪环境中,这种情绪的感染也会影响情绪能力,父母作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一定会对儿童的情绪管理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Walden等人曾经做过一项关于儿童情绪管理方法的研究,研究发现,儿童在不同情绪下使用情绪管理的方法也不同。在遭遇到消极情绪如愤怒、羞愧等时,儿童采取的最多的情绪管理方法是积极有效的解决问题;在遭遇到消极情绪如悲伤等时, 采取的最多的情绪管理方法是寻求外界的支持;在受到创伤时,儿童会立马逃离受伤的情境,摆脱与受到创伤时相似的情景习惯。

  孙野(2012)从教师的课堂情绪管理能力入手,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联合起来,使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情景实验等方法,提出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在进行问卷调查等程序,构建了教师课堂情绪管理能力的维度结构,编制了相关调查问卷,并通过情景实验,阐明了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联系。

  朱朕红(2014)对提升教师的课堂情绪管理能力进行了研究,以 xx 初中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实习教师的角色加入研究对象的活动,运用访谈法、文献法和课堂观察法收集资料,论述了教师课堂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培养和提升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相关建议。

  学者王飞飞(2006)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水平和其个体的心理状况之间的联系,并构建了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维度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提出大学的情绪调节能力取决于其在情绪抒发、情绪调节、寻求帮助等多个层面的能力水平。在众多会影响到大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因素中,除了大学生的兴趣以外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大学生情绪调节的能力来间接影响其心理状态。

  解小青(2011)从理论上论述了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意义、情绪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情绪因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有效对策和建议,教会学生如何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南晓薇,余毅震等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探讨中学生攻击行为与移情、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调查发现高情绪管理组的学生攻击行为频率低于低情绪管理组,并且发现移情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攻击行为呈负相关,而移情与情绪管理呈正相关,情绪管理在移情与攻击性中具有安全中介作用,这为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李梅、卢家嵋(2005)曾经做过研究,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情绪表露、情感求助、放松和哭泣四种情绪调节方式上都是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朋友很少,跟朋友之间感情交流也很少,遇到情绪问题也不喜欢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因此经常会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

  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儿童情绪管理的理论从早期的詹姆士兰格理论,再发展到认知行为方面的理论,中途也有学者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情绪管理,之后情绪管理的理论多用于临床试验,也有许多学者研究与具体情绪有关的理论,如Averill界定了三种类型的情绪:冲动、冲突以及涉及突破自我束缚的情绪。后来许多学者也是多使用量化的研究去证实情绪与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关系,但很少学者对其进行理论推导。

  1.6.3 家庭环境和情绪管理的相关研究。

  在 CNKI 搜索关键词"家庭环境和情绪管理",共发现 504870 篇文献,其中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分类共有 43921 条结果,以硕博论文居多,直接论述家庭环境和情绪管理的文章很少,有的学者将家庭环境与某种情绪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也有学者将情绪管理与人际关系、学业成绩等联系到了一起。

  甘强(2013)运用问卷调查及分析探讨了家庭环境因素及依恋关系对不同性别中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父母文化程度、管教方式和父母教育态度是否一致对情绪管理的影响,并分析其差异,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男、女中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具有不同方式的影响,性别、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均可影响中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为提高中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为父母和教育者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过程中奠定了基础。

  田琼莹(2014)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家庭情绪环境对我国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情绪环境可以影响儿童的情绪表达规则知识水平,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情绪环境之间也是互相影响的,儿童为了顾及他人感受或者遵守社会规范等原因会在积极的情绪情境下更多的运用情绪表达规则。

  罗燕(2013)通过问卷调查了高中生家庭功能、情绪调节策略与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发现高中生家庭功能、情绪调节策略与亲社会行为两两相关显著,并且发现高中生家庭功能越好,高中生亲社会行为则越能发生,其中,高中生的情绪调节策略起着中介作用。

  强清(2011)在 Morris 的理论观点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介绍了观察、情绪教养方式、家庭情绪氛围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作用。

  张庭辉(2009)从质性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同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了家庭环境和幼儿人格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并分析和探讨了现存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家庭环境和儿童情绪管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量化研究上,而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国内文献都集中在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情绪管理的相关性研究上,对儿童的情绪管理的研究也不多,且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类的文献还非常少,大多数还是集中在心理学领域,相关的情绪管理研究博硕士论文只有十余篇,均来自管理学、组织行为学、高校等领域,对象包括高等学校学生、教师及辅导员、医疗人员、公务员、企业员工等,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情绪管理已积累相当研究成果,目前发展出不少测评情绪管理能力的结构化量表,但基本测量工具以成人、青少年和学龄儿童为主,研究儿童情绪管理的并不是很多,而且多是运用问卷调查法的理论,质性研究很少,因此给了笔者启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笔者从质性和量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情绪管理的影响提供了有利的论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