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传统家训的产生背景、特征、形式和内容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10 共7123字
  正文
  
  ***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家训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是作为培养道德情操、规范行为举止的有效方式,是国人立规、教子的首选。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传立家训家风为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4 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推出了“家风家训大家谈”节目,反响很大。青少年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修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好的家训家风应从未成年人抓起。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中华传统家训的一些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一、传统家训的产生背景、特征、形式和内容
  
  (一)家训的产生背景
  
  1.宗族伦理制度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社会发展和个人修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形成往往经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早期的氏族、家族为了维持稳定的秩序,就制定出一些制度和规范限制和约束家族中的人,这就有了最早的家法家训。
  
  国家一旦处于不稳定的时候,阶级统治的工具法律不健全不完善的时候,家训就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生存基本手段,保留有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宗法制度。由此产生的文化特性就是重视血缘关系,强调道德秩序和政治自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文化上自我认同,这些就是家训产生的历史原因。
  
  2.“国”、“家”、“家天下”等伦理教化传统
  
  家训的产生与我国的伦理教化传统紧密相连。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以宗法制下的血缘氏族制为基础,是父系氏族的延伸,经过漫长的时间,至周代最为典型。诸侯国在封地内建立自己的城邑、宗庙和政权组织,各有自己的“氏号”.各诸侯国内,国君又分封卿大夫,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兄弟,他们建造房屋,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宗庙,对封地内的族人有统治的权利。卿大夫以下又按照血缘关系,分出血缘亲属,建立各自的父权家长制家庭。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家天下”式的政治统治体系,“家”、“国”是合一的。其中,“国”在政治上和地域上是“家”的扩大与延伸,“国”的社会基本细胞是“家”.诸侯国既是“家”,国君的“大家”,又是“国”,有自己的军队,监狱等构成国家的因素。国家的治理既体现了“国”和“家”两方面的特点,血缘关系就成为“家”、“国”的联系纽带。
  
  3.儒道佛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家训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深,这些思想体现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对话语录中,能在《春秋》、《论语》、《孟子》、《易》、《诗》、《书》、《孝》、《礼》等典籍中找到先秦家训的经典。道家思想中的“人性自然”、“顺应天性”、“不言之教”、“自由精神”等观念对中国传统家训的产生也有一定的作用。佛学中的“因果报应”、“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命由己作,福由心生”、“修身立命,积德祈天”、“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⑴“积德之人鬼神钦仰”等思想,虽然有局限性,但融入中国传统家训中,也起到了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
  
  4.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国家治理方面,无论是奴隶制国家还是封建制国家,都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家族中长者的权力与国家君主的权力体系一样,都呈金字塔形状。 维护“父父子子”就是维护家庭秩序,维护 “君君臣臣”的政治秩序就是维护国家秩序。“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法、家规、家训应运而生,这是家训产生的政治基础。从根本上说,“家”与“国”的职能都是维护阶级社会的等级秩序。传统家训的产生就源于宗法父权制大家庭,终极目的是为宗法社会的政治秩序服务。再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家。”⑵家训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印证“家”与“国”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5.老者长者尊者具有绝对的文化权威
  
  家庭数世同堂,人口众多,家训在管理家庭事务、调和家庭内部矛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一家几百口人相安无事,相处融洽。古来有云:“清官难断家务事”,在社会权力机构无法解决的范围之外,家训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家训为家族的存在定下了严格的道德标准,所以尽管家族庞大,但在一个大家认同的共同道德体系中容易协调共12处,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传统中国血缘宗法式家庭,老者长者尊者最具有对族人进行文化教育的资格,因为他们具有绝对的文化权威。这些老者长者尊者代代相传、口耳相授的生产经验,生活经历,社会实践就成为中国传统家训的起源。这也是我国传统家训产生的浓厚文化基础。
  
  6.家训的出现是家庭、家族适应社会的必要
  
  古代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匮乏,儿童主要是在家庭或家族中接受基本的文化、道德教育。家庭实际上是儿童开始接受知识、学习做人道理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重要场所,特别是一些女孩子,根本不让进学堂。对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教育和培养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乃至一个社会的兴衰存亡。很多文人墨客、贤达之士都将加强对子女、晚辈的教育视为兴家的根本之道、一种神圣的责任,他们中有的人本身也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很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于是制订一套家庭教育的规范,就显得尤为需要有利于家庭成员走向社会,使家庭与社会相适应。老话说的好,“富不过三代”“三贫三富不到老”,制定一套家庭行为准则,就能敦促子孙上进,名门望族家族之间的竞争,以及贫苦家庭希望孩子光耀门楣的迫切愿望,使不少家庭制定一些家庭中的行为准则和语录教导,慢慢保存下来,形成了现在源远流长的家训文化。
  
  (二) 传统家训的特征
  
  1.结构上的特征
  
  国与家都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它们在结构上很相似,都呈金字塔形状。以致“家长”制在家庭中表现为“父父子子”的管理秩序,在国家治理上强调“君君臣臣”的统治机制。中国传统家训在结构上也是自上而下传的,权威者将自己的观点留给了后人。
  
  2.内容上的特征传统家训,它首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家训,也不同于现代社会的家训,其特征在内容上,主要反映了儒家文化精神。诸如“忠孝仁爱”、“修身养性”、“乐其名分”、“存心尽公”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3.传承发展上的特征
  
  中国优秀传统家训是从中国传统家训的继承,发展角度而言的优秀。优秀传统家训具备继承优秀,并不断创新的功能,具有发展的连续性。能够和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家训家风决裂,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中实现家训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创新。每个时代的社会主流思想不同,中国传统家训在内容上也会与时俱进,体现那个时代的特点。
  
  4.流传形式上的特征
  
  传统家训采用的多是对话、语录、格言、家规等形式,形式简明,语言也大多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容易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把握。这样,就容易把传统家训文化的丰富内容渗透到家庭中,并有利于传播与学习,特别是对于一些穷苦家庭,有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5.教育方式上的特征
  
  家训的基础是血缘关系,有家规的强制,也有亲情的感化,是父母教育子女有效的教育形式。传统家训的教育形式非常直接,家长对子女可随时耳提面命;父母还可以发挥身教的作用,以身作则,通过“正身”来“率下”.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家训的教育由于关联着血亲伦常关系,使得亲情感化独显其能。家庭成员之间朝夕相处,亲情深笃。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乳饮哺啄,情至切、爱至深,很容易形成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之心,从而接受家长的教诲,这是社会其它教育形式所难以比拟的。
  
  (三)传统家训的形式
  
  历代家训的形式从流传的形式上主要有训诫活动形式的家训,也有文献形式的家训,还有一些是碑文拓本。按照固定形式的不同,大致又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种把儒家经典,训诫活动作为载体的家训。古人对子孙进行教育时,往往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谈个人的经历,有时还引述历代正反两方面人物的事迹,总结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理论分析,指陈利害,使子孙引以为戒。《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家训,其中很多内容也是以训诫活动的形式出现的。
  
  第二种是直接制定家规条款,不对事例进行分析,不做理论上的论证,不进行陈述铺染,而是定下制度让家人共同遵守,元代郑涛的《旌义编》(又称《郑氏规范》),《孝友堂家规》都是这类家训的代表。
  
  第三种是以书信的形式对子孙进行教育,包括文告、遗嘱等,时间长了集成册子,这种形式的家训以曾国藩的《曾氏家训》为代表。如刘备在《遗太子敕》中嘱咐他要看什么书,还训导他“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有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等。这些以书信形式出现的家训,具有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特征,已经由简单而且单纯的口头训教,落实到了书面文献上。
  
  第四种是纪念祖先的,歌颂祖先伟业的,陈述家主以及祖先的经历,使子孙后代知道创家的不易,懂的人生的有很多艰难,启发子孙懂得人生的道理。这类家训的代表是清代谭献的《复堂喻子书》。
  
  第五种是借助警句、格言、诗歌等形式对子孙进行教育和训诫,这些语录太多,即使编辑成册,也很杂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无信不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从目前能搜集到资料来看,我国最早从事家庭教育活动的是距今约 3600 年前末商初的伊尹,放牛娃出身的伊尹侍奉和管教成汤的儿女,他的管教颇有成效。颜之推是较早形成系统家训的人,《颜氏家训》是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三聃《古今事物考》)美誉的家训着作;《帝范》被称为“帝王之细,安危兴废,咸在兹焉”;《温公家范》被封建士大夫推崇为家庭教育课本;《袁氏世范》被《四库全书》称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也”;《了凡四训》结合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朱子家训》语言浅显易懂,说理中肯确切,仅以五百多字阐明修身治家之道;《庭训格言》被赵翼称为“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曾国藩家书》被梁启超评价为:“彼其所方,字上所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而《曾国藩家训》则是《曾国藩家书》中所选之精品。
  
  (四)传统家训的内容
  
  家训一般是家族、宗族中长者、贤达之士所着立,这些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立家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子孙后代保持家财产业和社会地位,而不是轻率地败坏家业,甚至要光宗耀祖。因此,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着丰富、朴素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准则。把传统家训积极的层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为人处世之道
  
  “家训”的主体内容是为人处世,注重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培养。在中国历史传统文化领域,“成人”比“成材”更重要。“家训”提出了正心、修身的内容和要求,讲礼仪,举止有度,懂规矩,进退有据。要学会做人,有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善待社会和他人,这是传统家训中常见的一些内容。“孝”是传统家训的第一要义。传统伦理“以孝为本”的忠孝观念,从内容上看,讲孝道的家训篇章极多,其中还包括一些行动细节。在各种人伦道德中,“家训”特别重视“孝悌”.善事父母为孝,善待兄弟为悌。明代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圣贤开口便说孝悌,孝悌是人之本,不孝不悌便不成人了。孩提知爱,稍长知敬,奈何自失其初,不齿于人类也。”他还说过:“一孝立,万善从,是为肖子,是为完人。”⑶这便是孟子宣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崇高精神,提倡将这种家庭美德推广到社会。传统“家训”文化把“孝”、“悌”理念上升到对国家和民族的忠孝仁义,这就是“忠臣出孝门”.中国共产党很重视这种理念的上升,逐渐培养了一批批能为国家荣誉和民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的爱国主义战士。保家为孝,卫国尽忠,这种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修身齐家之道
  
  齐家和家庭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勤俭是家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古人有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们不允许孩子出现骄奢的生活习惯。一个家族不可能每一世都有人做大官,达官贵人家的孩子败坏先人家业的例子很多。这也是我们现代社会出现的“富二代”“官二代”现象。清礼部尚书张英要求子女下乡种田读书、自己纺织、培养勤劳节俭的好习惯。《朱子家训》中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古人虽然强调“勤俭”,但许多家训中并不赞成给后世子孙遗留很多的财产。他们认为这样对孩子有害。子孙如果贤能又有了很多财产,可能有损他的志向,如果子孙愚钝有很多财产,就容易做错很多事情。司马光对此说过,圣贤留给子孙的是廉洁、俭朴的优良品德,不是不管子孙的贫困疾苦,我想这就是现在所说的精神财富吧。古人很重视名节和家庭的声誉,将个人的品性与家庭的荣辱联系在一起。许多家训都体现了“救难济贫,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教育子孙要周济那些孤寡老人、生活无着的乡邻。家里请佣人,不要请哺乳期的女子,以免使她们的孩子受饥饿;把粮食借给穷苦的乡亲们不要收利息;要经常修桥补路,在大路旁设茶水站,给行走的客人提供方便。“宽厚谦恭,谨言慎行”.
  
  古代个人不仅要修身“吾日三省吾身”之外,言行要谨慎,行为要谦恭,因而许多家训都一再叮嘱子弟要谦恭谨慎,宽厚待人。子孙首先要忠厚谨慎,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长远的利益。谨言慎行,宽厚忍让,不招惹是非。如果子孙骄傲怠慢,好勇斗狠,就很容易惹祸上身,罪殃家门。交朋友也要谨慎,与酒肉朋友,奸佞刻薄的人交往,就会沾染16不良习气。重视道德,看轻利益是很多家训中强调的内容。家训倡导宽容礼让,强调先人后己。,如何对待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是为人处世和修身养性的根本问题。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心、同情和成就他人,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纷争。
  
  3.读书治学之道
  
  传统家训中关于学习的意义、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记载很多。《颜氏家训》中讲,“自古明王圣帝,犹需勤学,况凡庶乎”突出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学以利生和学以利世两个方面。传统家训中讲,教育孩子读书是有方法的,最好是在启蒙阶段,非常重视早期启蒙教育。“家训鼻祖”《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从小就勤于学习,才有了后来的成就,所以他很重视对后代子孙的早期家庭教育。家训中关于怎样读书的方法很多,古人教育孩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很多内容是教孩子该如何读书、怎样才能从书中发现你所需要的“黄金屋”和“颜如玉”的。如“不动笔不读书”,读书要专心,还要批注等。读书是治学的实质,季羡林先生说过“从杂志缝里找文章”,这样严谨的读书治学态度很值得现在的广大中学生学习。 治学的目的在于“求真”,做学问要讲良心或道德,“求真”是治学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现在很多中学生缺乏专心读书,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存在应付、不认真完成、偷工减料等行为,这些都不是“求真”.“立志清远,励志勉学”.很多家训中都有激励子弟勤奋勉学,立大志、成大器的经典格言。诸葛亮的 “夫志当存高远”,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志存高远,强调了志向的重要作用。有的教育后代“志”与“行”要相互促进。嵇康《家诫》中讲,志向与行动应该是统一的,不能口是心非,高远坚定的志向,能使我们的行动有一个依托,行动上努力,就有利于我们志向的实现。没有高远的志向,就不会有认真读书,严谨治学的态度。
  
  4.奉公勤政之道
  
  古人讲治国的道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遵守国家的规定,勤于政务,报效国家,体恤黎民百姓。他们虽然把从政做官当作一生追求的东西,但是古代行政伦理的核心是“胸怀天下”.林则徐在家训中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了自己奉公为国的精神。这些都是现代执政者,国家工作人员人员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做官不能贪不能奢,要清廉自守,历史上留下了很多故事,包拯讲如果子孙后代中出现贪官,不让他们埋入祖坟,要让人把他的话“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⑸刻在石板上,以诏后世。可见包拯对贪污和贪官的嫉恶如仇。许多家训都劝告子孙后代不要贪图名利,不然就有可能惹祸上身,殃及家人。“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子孙们如果取得功名,一定要谦卑感谢,因为只有祖先德泽庇荫,才轮得到你有今天这份侥幸。反过来说,子孙取得功名,努力奋发,既可以彰显个人价值,又能光宗耀祖,教育子孙要多做善事, 把良好的德行留给子孙。
  
  5.成圣成贤之道
  
  古代为世人所识的“圣人”、“贤人”、“君子”等名称都是道德理想的化身,是人格范式,曾国藩家训家书中讲,读书只有两件事情,一是“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二是“为天地之完人,为父母之肖子”.“修齐治平”是儒家内圣外王之学的目标,也是个人道德的最高境界。“首孝悌,泛爱众,而亲仁”这样的道理在家训中很多,教育孩子对人、对社会要保持一份爱心和诚心,才能做出有益于他人的事情。圣贤之人,都是有爱心的,而爱心的起点是孝心,能在家里孝敬父母,行孝悌之道的人,才能对社会大众、百姓怀有一种仁爱之心,为社会做出贡献,没有孝悌的养成,就不会广泛地仁爱社会大众,也不可能有所成就,成为圣贤之人。家训重学,又志在圣贤,“非欲汝读书取富贵,实欲汝读书明白圣贤道理,免为流俗之人”.
  
  上面的这五个方面是传统家训的主要内容,除了这些,还有婚姻、子嗣、习惯、技能等方面的家训内容。传统家训涉及领域极其广泛,每一个家族的家训,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但核心始终是围绕齐家、修身、读书、做人这些内容展开,跟现在小学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内容差不多,培养孩子最起码的道德观念。这么多的家训,鸿篇巨制也好,尺牍片笺也罢,他们都是教育实践的结晶,都是传统文化思想的总结,都是古代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孩子的思想成果。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家训一直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这种不断传承的文化,在今天经过研究和创新,会焕发出更大的光彩,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