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经济学论文

吴江盛泽地区教育投入与产业绩效研究

来源:唯实(现代管理) 作者:陈忠
发布于:2017-06-15 共4798字
  吴江盛泽自古经济发达,产业特色明显,丝绸之都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闻名天下,同时盛泽又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水乡古镇,历来有着“崇文”与“尊商”的优良传统,以商养文,以文兴商,互相促进发展。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教育文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盛泽历史上诞生了 40 名进士、116 名举人,现代的“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院士郑兰荪、着名实业家中国十大慈善家唐仲英、蚕丝教育家郑辟疆都生于盛泽。盛泽经济发展指标 2016 年在全国乡镇排名排列第十,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受新技术、高层次人才不足的制约,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十二五后期经济增长趋缓,为此,教育的提升发展尤为重要,人才培育与产业对接务需匹配,教育投入与产业的绩效更需考量。
  
  一、布局合理、资源优化。
  
  盛泽教育主要数据的多角度分析。从教育资源分布看,盛泽的发展重心在从东到西转移,人口也逐步从东向中、西迁移,总体人口分布集中在城区,教育资源也主要集中在城区,城乡结合、农村的教育设施和资源相对薄弱。从生源比例看,目前盛泽 50 万人,外来人员占了三分之二;4.5 万学生中,72%是外来人员的子女。学生总量逐年呈上升趋势,2016年比 2015 年的 4.4 万多了 0.1 万人。从学生入学的学校看,53%的学生在公办学校入学 (其中外来人员子女占近50%),47%的学生在民办学校入学(绝大部分为外来人员子女)。所以外来人员子女的就学成了重点。从师资配备上看,公办学校 2.4 万学生,按教育部门规定的学生教师比例,教师编制缺口部分通过招聘非编教师来补充,目前盛泽公办学校 1132 在编教师,429 非编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也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升。民办学校 2.1 万学生,教师缺口393 人。以上分析可见,盛泽的教育资源还有待提升。由于学校的建设受到土地指标、资金、人员编制的限制,教育资源的增长跟不上学生增长的步伐,致使不合格学校有生存市场。从师资的配备看,总体师资队伍不够,重点体现在民办学校,民办学校为了节省成本,尽量少用教师,而且教师待遇不高,今后在核定其办学成本时,要求其增加对教师的投入。从民办学校的生源看,2016 年和 2015 年总数一样,但民办合格学校的学生数从 2015 年的 1.4 万增加到 1.5 万,不合格学校的学生数从 2015 年的 0.7 万降为 0.6 万,这说明,通过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不合格学校在减少,学生向合格学校流动,这是趋势,今后将进一步加快民办合格学校的发展,同时加大打击不合格学校的力度,让不合格学校加速淘汰。
  
  教育布局体现基础教育全覆盖,加快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盛泽 150 平方公里,根据发展的重点,居民居住的集中点统一规划学校,根据需要布局公办、民办、或者公民合办学校,主要体现基础教育全覆盖,公办教育为主体。在城市重点区域,公办学校进行改建扩建,满足生源不断集中增长的需要。同时规划引进高层次的办学品牌提升办学层次,如布局引入教育集团进行合作办学。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外来人口集中区,公办教育扩大覆盖面,同时提升外来子弟民工学校层次,发展为民办学校。
  
  加快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经费合理使用。教育资源根据不同群体需要进行优化,一直以来,以公办教育资源为主体的基础教育不断得到强化,但民办教育的发展还很薄弱,基础民办教育需求占了近一半,而且高层次需求也很多。解决这部分生源的需求,要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的号召,通过市场调节,积极引入民办教育作为补充,一方面重点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另一方面提升高层次教育水平。最终形成公办为主、基础民办为辅、高层次民办品牌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水平结构,三个层面强化合力,共同提升盛泽整体教育水平。教育经费重点用于硬件软件建设、师资队伍优化、学生生源优化,加强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达到资金的效用最大化。
  
  二、格局提升、特色引领。
  
  公办教育是主体和引领。目前公办学校有 4 所初中、4 所小学、4 所幼儿园,部分学校有分校。另有一所区管高中、一所丝绸中专。每所学校的发展定位必须有明晰的思路:一是在学校品牌、管理、质量、特色、发展有规划,明确方向;二是对每个教师成长有教师培养计划,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三是对每个学生成长有方案,标准化和特色化兼顾;四是教育提升管理有目标,以校园文化引领,实现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公办教育在解决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努力加强品牌、特色培育。
  
  民办教育是辅助和补充。鼓励 20 多个民办学校成立行业协会,完善标准体系,制定发展公约,顺势而为,按规律办事,培育自己的特色。学校质量是生命线,教书育人,首要诚实守信,学校要把学生当成资源,老师当成亲人。作为政府既要让民办学校能够生存,又要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能与公办教育水平接轨,作为公办的辅助。高层次民办教育以高品质为目标,打造教育“奢侈品”.民办教育的管理也要精细化,完善制度和流程,责任到人,重点做好学校特色的培育、教师的培养、学生的成长,建立学校发展档案,落实好日常安全、卫生、饮食等管理细节。
  
  实施公助民计划,提升地区整体教育水平。从实际现状来看,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整体偏低,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公办生有差距。主要原因是校园文化欠缺;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教师配备缺乏,教学水平偏低;生源相对偏弱。当前有 2.1 万学生在民办学校,占的比例很高,直接影响盛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所以公助民计划非常有必要,政府应主动出台相关管理机制和鼓励政策,鼓励公办学校结对帮扶民办学校,建立公办学校资源和教师常态化帮扶机制,如学校管理提升一对一,骨干教师培养一对一,辅助课程一对一,等等。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切实提升民办教育整体水平,与公办水平接轨。政府可以根据民办学校实际办学成本,合理核定收费标准,鼓励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软件办学条件,制定教师绩效管理办法,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整体提升办学品质。
  
  加强教学研究及教师培养基地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教学研究和师资人才培养是教育的一大重点。可以以盛泽实验小学已有的“组块教研室”为载体,进一步扩展成为以盛泽地区为主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基地。整合各学校的研究资源,开发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课程,培育优秀管理人才、优秀教师。可以引入与上级教育部门联合考核的“发证”机制,作为学校对教师绩效考核、评优秀课程、评职称、评优的依据之一。教学研究及教师培养基地建设是盛泽教育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发展提升的源动力,基地培训的优秀人才分配到各学校必将发挥模范带领作用。
  
  支持社会培训机构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培训文艺体育人才。鼓励和支持体育、音乐、书画、舞蹈、武术等社会培训机构整合力量,发挥特长,以专业化和差别化为方向,做大规模和品牌培育人才。可以利用现有的学校场地、社会场馆、公园设施等体育设施建立乒乓、羽毛球、足球、游泳训练基地,争取上级部门授牌,聘请优秀高层次的教练培训学生,向上输送优秀人才。各体育协会管理下的俱乐部也可参与培训,提升业余水平,丰富群众体育生活。还可以与国内外体育、艺术机构合作,在音乐、美术、舞蹈、围棋、跆拳道等项目进行专业培训,并引入考级授权点,培训与考核一体,优秀学员输送合作单位继续深造,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创新创意启发教育为先导,注重能力培养。
  
  对于产业提升,可探索成立“新丝路学院”,助推产业提升。尝试公助民众筹模式,成立纺织技术与管理培训机构-“新丝路学院”,助推纺织企业升级,实现从 OEM-ODM-OBM 的转变,为绸都培养提升企业家经济和企业家群体,促进教育资本与工业资本、商业资本进行融合;培养纺织专业人才、新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端管理人才、工业智能先进制造两化融合的纺织制造和技术员工、知识技术工匠和一线员工,以及具有世界视野的外贸人才。骨干企业也可以共同参与建立培训基地,为全镇的纺织技术一线人员提供实践操作培训。
  
  三、机制有效、绩效优化。
  
  机制有效重点要落实在师资稳定,优质生源稳定,绩效考核合理有效。可制定和实施优秀骨干教师生根计划,留住优秀教师;建立优秀学生奖励制度,留住和吸引优秀生源。加强教师培训促实效,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尝试教育发展新模式新机制。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教育管理新平台。从学校发展管理、创优管理、学校建设,到教师绩效管理、教师培训管理、学生管理、师资和生源的档案管理,到教学管理、课件管理、考试管理、报名录用管理,到全社会参与教育、教育资源与其他资源对接、人才成长及后续跟踪、回归服务等方面,都需要信息化平台支撑。加快信息化建设,也有利于推进绩效评价,更精确地进行教育投入与产出分析,便于教育投资决策。
  
  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提升教育整体发展能力。尝试保障基础教育受教育权和提升高层次教育新方法。政府搭建平台,成立教育集团,与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合作。前提是在公办学校满足符合入学条件的生源基础上,成立教育投资发展公司,对外来人员的子女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和对有更高教育层次需求的两大群体,作为重点进行教育开发。首先解决小孩有书读,再次解决读好书,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进行全镇全面合理布局网点:重点一,往教育资源短缺的农村,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员集中的地方布点,以基础教育为主;重点二,在城市发展新区布局高层次的教学点,以品牌教育为主,满足不同层次教育需求。这两种需求目前都很大。对有高层次教育需求的群体,引入高校资源共建民办品牌学校;对不符合本地入学条件的外来人员子女,引入民营机制合作开发,新建民办学校或对零散的不正规的办学点进行整合提升。通过这个措施,一方面解决小孩不能读书的问题,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另一方面又能通过市场行为对不正规学校进行整治,通过竞争让非法办学、差的民办学校要么淘汰,要么提升达到标准,或者通过合作正规办学。
  
  四、几点建议。
  
  开展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优化教育投入。重点评价本地培养的学生多少回本地做贡献,直接显示教育投入与实际产出比。尽量鼓励盛泽出去的学生回本地服务。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建立学生回巢政策,盛泽出去的学生回来服务与业绩挂钩建立奖励制度。对盛泽出去的学生进行跟踪,鼓励回家乡就业和创业,盛泽的丝绸纺织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省级高新区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的机会。随着丝绸旅游的推广,盛泽的发展舞台将更大。
  
  “丝绸中专”提升格局,发挥促进产业的实效功能。根据盛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开设围绕丝绸纺织发展的专题班,如丝绸纺织技术、研发设计、电子商务、信息化、丝绸旅游管理等,提升服务经济的功能和实效。同时提升学校格局,吸引全国更多优秀的生源和师资。进一步发挥校区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定单定向人才培养。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发挥协同创新作用。利用高校联盟,发挥龙头企业院士工作站、千人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硕士工作站的作用,与高校合作,在引进高校高层次人才来工作站创新创业的同时,注重本地人才培养,成立创新联盟,带动本地研发人员,共同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改进新工艺。与东华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合作,以产业和企业的新品研发为课题,开设工程硕士班、本科班。创造条件,引进高校在盛泽建分校,吸引更多的高校教育资源入驻盛泽。支持江南大学创客学院培育创业人才,毕业后优先到盛泽创业。
  
  教育的发展链,最终是要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创新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同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又持续推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形成有效的互相促进的机制。借习总书记的话,今后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有了人才优势,经济创新发展才有动力和源泉。
原文出处:陈忠. 教育发展绩效支撑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以盛泽教育发展为例[J]. 唯实(现代管理),2017,(02):35-3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