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经济学论文

财政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原因及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2-29 共3442字

  一、财政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之间的差距问题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十分突出,主要是大部分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的办学条件难以达标,缺乏教学必备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的部分软件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导致骨干教师不断涌向经济发达、待遇良好的学校,而农村师资质量持续下降。中国基础教育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90%以上的重点学校都在城市,而目前我国有70%的人口(含县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高达1.6亿人。由于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城乡分化,导致一些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流失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二)地区之间的差距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着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指出:“从分地区的教育总投人来看,1996年教育经费支出东中西部之比为1: 0.54 : 0.33 .到2011年扩大为1: 0.47 : 0.30 ;从分地区人均教育投人水平来看,1995年东中西部人均教育投人分别为209.3元、130.1元、118?元,比值为1: 0.62 : 0.56,到2011年东中西部人均教育投人为421.5元、230.5元、220.7元,比值为1: 0.55 : 0.52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区的教育差距十分明显,而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穷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仍然不断加大,这将会进一步拉大两个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

  (三)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偏低教育经费与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提高教育质量,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人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与GDP的比重为4%.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投人总量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仍然是不足的。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教育经费与GDP的比重平均是5.1%,这一比例在欠发达地区平均为3.84% .属于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财政投资占基础教育投资比过低,高等教育使个人家庭投资负担过重,对教育的财政投人过低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现行的财政教育投人分配机制也不尽合理。

  (四)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不合理我国财政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义务教育的分配失衡成为主要矛盾且地区及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加大。农民义务教育负担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我国教育总经费不足也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我国每年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都在2%左右。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对筹措多元化的教育资金的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五)税收对教育投资的作用不明显税收政策对个人和企业以及社会扩大对教育投资的激励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第一,税收的形式和种类较单一,系统性与前瞻性不强。第二,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中的教育优惠政策较少,激励作用不明显。第三,对教育方面的减免税法规比较粗糙,针对性与灵活性不强,阻碍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发挥。

  二、财政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育财政管理中的事权与财权相分离现行了财政管理体制中,教育经费的需求总量没有在政府预算中得到体现,也没有得到社会的有效监督。虽然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单独制定教育事业费预算,但这一预算的编制仍不完整,教育纪检投资等经费并未纳人预算体系中。财权与事权相分离使得教育部门很难根据需求来分配教育资源,更削弱了财政对教育改革的调控作用。

  (二)教育财政投人法规执行不到位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省区已连续几年没有达到可教育法冬规定的教育投人增长要求。客观地说,其主要原因是财政收人增长赶不上财政支出增长的需求,导致财政可用于安排教育经费支出的资金供给不足。从主观上说,法规政策不配套是教育经费投人不到位的根本原因。

  (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约束软化政府部门,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教育经费支出常常处于相对“软”的地位。教育经费支出已经被视为一种投资。但相对于经济建设性投资项目来说,教育投资的效果毕竟具有迟效性和间接性,而且不那么容易测定和考核。因而,政府官员往往不大愿意将预算资金全部投人到教育事业。

  (四)历史积累造成的影响我国政府政策偏重东部地区,导致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不足。同时,国家大力支持东部沿海经济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今我国东部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相当富有的地区,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及国家政策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一直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导致了目前存在的东西部经济的严重差距,进一步导致东西部教育资源差距的产生。

  三、优化财政教育资源配置的财政对策

  (一)充分发挥财政拨款对教育投人的主导作用

  1.加大教育投人力度来稳定教育经费来源首先要继续深化对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战略地位的认识;其次对教育投人进行法律调控,从法律层次上保证规范教育投人。加大财政支出力度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科学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得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在预算安排时,要确保彭教育法冬中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落实。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财政收人超收部分更多的用于教育投人,确保教育经费支出的稳定增长。

  2.通过法律保障教育财政支出通过制定颁布可教育投人法,及相关法令法规,确保教育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的到位。可教育投人法冬应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教育投人机制,对彭教育法,提出的投人体制予以修改和完善并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明确各级政府教育投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下限,并要求各省制定义务教育生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也就是最低保障线。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不同的教育投人体制。

  (二)对不同的教育阶段实行有区别的财政政策

  1.完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围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这就明确了政府要转变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同时,还把“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一条。首先,中央与地方可以制定相应的资助标准和资助金额。可以免除学杂费,适当免除书本费,对困难家庭提供学生人学所必须的资金补助。其次,发展民办教育机构。政府应制定一些地区性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人教育领域,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在税收和贷款政策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2.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建立与公共财政配套的教育财政制度。可以体现在增加国家的教育经费投人;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预算制度;建立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建立专门的评议机构,对拨款进行监督。建立教育银行,运用金融手段扩大教育资金来源。还应规范教育收费,同时支持与鼓励民办高校发展,我们必须以发展的战略眼光,重视和加快民办高校的发展。

  (三)促进财政教育支出中的地区平衡

  1.优化我国各区域之间的教育财政支出各地区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当的调整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支出结构。由于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家庭的低收人限制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所以公共教育资金应重点投人到农村的义务教育方面。中国财政部提出的彭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冬中表示:2011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3781.32亿元,增长16.4%.2012年落实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补助150亿元,增长48.1%.

  2.建立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差异巨大,政府管理水平总体来说还比较低的特点,所以建立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是最优选择。测算义务教育的标准收人和支出是建立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并确立各级政府的经费负担责任,其中省级政府应该对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承担主要责任。

  (四)拓展财政教育支出的投融资渠道

  1.征收教育税教育税是一种规范的政府收费制度,能够有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更快地缩小贫富差距。征收教育税,将国外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都纳人到了征税范围中,拓宽了税基,可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丰富、稳定的资金支持。教育税也可以采用累进制的税收计算方法,要求资金较多的群体负担较大的税收份额,对低收人者征收较少的税额。

  2.发行教育公债专项公债是国家针对特定目标和用途,在一定时期内发行的公债,具有计划性、专用性和投资效益性的特征。教育公债也是一种投资,运用得当可以吸收巨大的社会资本用于教育基本建设项目,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设计公债的引资项目和工程,寻求发行教育公债的机会。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