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货币银行论文

货币政策实践与实施环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24 共3010字

  3 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规范分析

  3.1 货币政策实践与实施环境。

  3.1.1 货币政策的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依法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的主体。严格意义上说,中国人民银行是从 1984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目前,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央行侧重于数量型货币工具和部分价格型货币工具的使用。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除了这些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 2013 年 1 月建立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 弥补了公开市场操作的不足,使其能够发挥稳定短期流动性出现临时波动的作用。2013 年、2014 年借鉴国际经验,央行又先后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与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常备借贷便利是央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而中期借贷便利则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与货币政策实践情况。

  在货币政策调整过程中,央行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频率相对较多。现实中,公开市场操作往往与存贷款基准利率结合使用,但是公开市场操作的市场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利率传导机制仍不顺畅,其调控的效果相比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不是非常显着。因此,本章将分别以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来阐述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情况与松紧程度。此外,货币政策的调整变动自 2003 年以后较为频繁,因而本文后续的论证时点大体从 2004年开始。

  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主要的数量型货币工具,近年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与基础货币供应过剩,其已发展成为常规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从 2004 年开始,央行针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这些银行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越低。该制度体现了央行关于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综合考虑及安排。

  本文首先以存款准备金率来阐述货币政策的实践情况并分析其松紧状态。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具体变化。

  2004 年到 2008 年这段时间,我国货币政策大体是趋紧的,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存款准备金率从 2004 年 4 月的 7%一直上升到 2008 年 6 月的 17.5%,其中为应对 2007 年初经济过热,央行自 2007 年至 2008 年 6 月连续 16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温的作用。但在 2008 年末,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波及,为了稳定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开始趋向宽松,央行适度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这个时候国务院也推出了"四万亿"计划以提振经济的增长。随后由于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过热趋势,大致从 2010 年初至 2011 年上半年货币政策适度偏紧,存款准备金率先后 12次上调,从而抑制了经济的过热增长。自 2012 年以后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央行开始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央行仅在 2015 年第一季度内就已经三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存贷款基准利率是我国调整频率较高且较为有效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本章以央行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价格型货币工具的代表来反应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其宽松情况。由于央行使用存贷款基准利率来调控经济的历史相对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较早,本文将其变化的时间范围拓宽至 1990 年,这样能够更好地看出其整体的变化趋势,便于判断其松紧情况。

  大致在 2000 年以前存贷款基准利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 1993 年和 1994 年处于历史的最高位水平,分别达到 10.98%、12.06%.从 1996年开始明显下降,2000 年以后变动幅度相对较小且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结合表 3-1 和图3-1,可以看到 2004 年以后,其变动与存款准备金变动趋势基本相一致,2004 年 10 月我国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 2.25%和 5.58%,经过 9 次上调,至 2007 年 12 月,分别上升至4.14%和 7.47%.2008 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央行 5 次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降至2.25%和 5.31%.同样的为应对危机后经济过热增长,2010 年至 2011 年央行 5 次适当地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至 2011 年 7 月分别上升至 3.5%和 6.56%.2011 年以后,存贷款基准利率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自 2015 年 3 月 1 日起,央行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再次下调 0.25 个百分点至 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至 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 1.2 倍调整为1.3 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从货币政策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2004 年以后,货币政策有松有紧,总体上趋于宽松,我国可能处在一个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中。国内一些学者也得出类似的研究结论,例如,牛晓健、裘翔(2013)利用泰勒规则计算出均衡名义利率,通过其与实际名义利率的差也发现,自 2001 年以来我国长期处于低利率的环境中。李成、高智贤(2014)通过合成货币政策立场指数发现 2001 年至 2013 年中,除了 2004、2007、和 2010 年货币政策相对较为紧缩以外,其他年份都较为宽松。胡育蓉等(2014)通过叙述性方法,结合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实践情况确定了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他们的观点基本与李成、高智贤一致。

  3.1.2 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

  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在过去很长时期内是我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目标,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与变动主要是依据于经济运行状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增长速度状况。

  GDP 自 2004 年以来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至 2007 年达到最高值约 15%的增长率之后,开始有所回落。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 年底和 2009 年初增长率一度低于 7%,之后增长速度开始有所恢复,经济环境也曾呈现出过热的趋势,但由于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抑制了经济的过度扩张。自 2011 年以后 GDP 增长率呈现了总体的下降趋势,当前,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处于增速放缓阶段,面临着转型与结构的调整,承担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从图 3-3 中也可以看出 CPI 增速与经济增长速度大体上呈现一致的趋势,当经济增长过快时,CPI 处于较高的水平,反之在经济增速降低时,其处于较低的水平。现实中,央行正是依据经济增速与物价增长的变化而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且近年来,稳定物价目标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充分地考虑了 CPI的影响与作用。货币供应量与 CPI 同比增速。

  CPI 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基本呈现了相反的走势,当 CPI 上升时,M2 增长率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当物价增长过快时,央行会减少货币供应量,对物价进行平抑,以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从图 3-4 还能够看到,货币供应量增速自 2012年以来整体趋于稳定,M2 增长率基本保持平稳,整体上来看我国货币环境较为稳定,这主要是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监管措施强化共同作用于货币运行的结果。此时 CPI 增长率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为央行使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实施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自 2004 年开始,为实现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频繁的调整,总体上呈现了宽松的趋势,随着经济增速的明显放缓,实体经济领域流动性趋紧的态势日益明显,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鉴于此,本文认为自 2004 年以后,我国大体处于一个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中。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